正觉网

鼓山涌泉寺布局溯源 云水深处清净地

发布时间:2022-07-15 17:22:10作者:正觉网
鼓山涌泉寺布局溯源 云水深处清净地

千年古刹涌泉寺藏于鼓山半山腰,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始建,闽王王审知延请神晏主持,号国师馆。乾化五年(917年)改为鼓山白云峰涌泉院。宋咸平二年(999年)赐禅院额。明永乐五年(1407年)定名为涌泉寺。涌泉寺建筑规模宏大,布局构思独特,在寺址选择、寺周环境营造、殿堂修建上奥妙无穷,令人叹为观止。

福建涌泉寺(图片来源:佛教 摄影:张宏巍)

山环水抱择寺址

涌泉寺的来历与择址充满神奇,福州现存最早的志书宋代梁克家的《淳熙三山志》载: 建中四年,龙现于山之灵源洞。从事裴胄曰:神物所蟠,宜寺以镇之。 涌泉寺坐北朝南,前以香炉峰为朝案山,后靠白云峰山麓,侧后屴崱峰高耸,左傍青龙山,右依白虎岭,寺前泉水涓涓,灵气凝聚。通过卫星地图俯瞰,一条支脉从屴崱峰顺白云峰向右蜿蜒下行,然后折向左弯环回抱,过狮子峰止于香炉峰,围成一个山谷,将涌泉寺拥在臂弯内。民国侯官人郭白阳在《竹间续话》里,形象地称为 牛眠之地 。屴崱峰后群峰绵绵,香炉峰外闽江浩渺,双流(白龙江、乌龙江)如玉带环抱,五虎山远镇天外,正是山水交汇之地,涌泉寺天王殿前有联曰: 面对香炉,不用隔江招手;背临屴崱,请看顽石点头。 大雄宝殿内另有一副楹联佳句: 座上白云多,正丹凤浴时,苍龙卧后;眼中沧海小,看七鲲东去,五虎南来 ,是古寺环境的生动写照。涌泉寺建在山窝内,藏而不露,有进山不见寺之妙,明代侯官人黄镐在《鼓山》诗里有 寺藏燕巢里 的描述。

建寺之初,闽王王审知相中这山环水抱的好地方,决定将寺址选在香炉峰、青龙山、白虎岭之间的恰如燕巢的窝地内,便于纳阳御寒。面对山涧深潭,寺院整体需砌石为基,既要考虑排水泄洪,又要保证明堂水池不干不溢,工程浩大,施工设计困难。王审知以罕有的气魄,决定填潭为寺,所以梁克家《淳熙三山志》有 闽王倾国赀给之 之说。

寺院设计充分考虑周围的山形地势,殿堂安排有序,层次分明,明堂大小与空间利用恰当。水的布局很巧妙,在天王殿前将山涧填起建成石坪,设排水暗渠,引导涧水以弧形方式围绕涌泉寺,却将香炉峰麓一泓清泉留下,命名为 罗汉泉 ,在寺前长涌不息,涌泉寺因此得名;大雄宝殿前的明堂,建有池沼,引入山泉,清澈见底,池上卧着的小桥,名石卷桥,于北宋乾兴元年(1022年)砌成;法堂下有天井,天井放置宋绍兴癸亥年(1143年)石槽。寺址两侧青龙山、白虎岭通过历代开挖培土整形,形状更加圆润,其上原始阔叶林,古意盎然,间杂奇松翠柏、香樟红枫,一片林海波涛,环境优美。

福建涌泉寺(图片来源:佛教 摄影:张宏巍)

云留泉歇恋山谷

涌泉寺东南方(八卦属于巽方),由青龙山与香炉峰两山相夹的山口略宽且偏低,寺前护山右高左低,《鼓山志》(黄任主修)有 寺之巽方甚缺 的记载。历代涌泉寺高僧通过植树育林、修楼造阁、架桥建亭、砌围墙、立牌坊的方式加以改善,同时开挖放生池引山泉蓄水,填土修山坡,以美化地形,达到关锁山口、防风聚气的目的,减少了台风对殿宇的破坏。如今,东南方山口,古木参天,岚烟笼罩,处处可入画,步步皆诗境,一方一圆两个放生池,与三道人工屏障建筑物相互穿插,与天然地貌融合。从 石鼓名山 山门进入涌泉寺,可以看到石门与驻锡桥上的驻锡亭,构成第一道屏障。第二道屏障是由 万福来朝 牌坊、迴龙阁、岁寒寮(素馨斋)构成。第三道是 海天砥柱 牌坊构成的小屏障。李拔在《福州府志》(艺文志续编)的《募修鼓山寺序》文中,记载清乾隆年间兴隆遍照禅师募修东南方谷地建筑的营造计划,兴隆遍照禅师以中兴涌泉寺出名,与士大夫广泛结交,在他住持涌泉寺期间,古刹金碧辉煌,山间林木苍翠。乾隆壬午年仲春至甲申年季夏,兴隆遍照禅师募请郡人卢氏兄弟在放生池前建澄心亭,前后二座,并在其旁建成客寮三间,三方建有围墙以补巽方之缺;还在驻锡桥上建驻锡亭,与山门一道,用以截气。清末涌泉寺住持妙莲禅师将澄心亭改为迴龙阁,并建 万福来朝 牌坊,以强化青龙山对寺院的环抱,迴龙阁于1934年秋毁于火。次年即由虚云禅师募请重建。迴龙阁设计成三层结构,高度与涌泉寺相呼应,并与其旁紧挨青龙山的岁寒寮(素馨斋)相连,如青龙仰首回顾。

站在此处眺望主峰屴崱峰,峰顶花岗岩山体圆润似鼓,是体会 天生石鼓镇闽中 的最佳地点。一方一圆两个水池,寓意天方地圆,据《鼓山志》载: 宋绍兴间,僧众多病,僧宗演乃开池,池成而众病愈。 池塍上原有石刻: 本寺风水,系乎两池 至正丙申(1356年),住山不传和尚鸠工运泥,积于左山,以崇龙臂。命匠砌石,增于四岸,以益池塍 。聚水的目的不仅在视觉上产生水光山影浮空碧的感觉,同时可调节湿度,改善微气候。

福建涌泉寺(图片来源:佛教 摄影:张宏巍)

四面围护建殿堂

涌泉寺依山而建,地势倾斜,东南方为谷口,建筑群应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四周围护,以利于聚气。佛像的双眼高度是控制点,结合周围的山形地势,应与香炉峰顶齐平,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天王殿高度略低于香炉峰。目前寺内各建筑前后左右的位置以及体量大小、高低都围绕着这一控制点调整到最佳。站在大雄宝殿大门处观察,左侧钟楼的位置与高度正好将东南方视野缺口弥补,天王殿屋脊与风火墙,以及稍远处三层高的迴龙阁进一步遮蔽东南方的缺陷,视觉上不会产生左右不平衡的感觉。天王殿的高度与宽度历代变迁较大,据《鼓山志》载,天王殿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建,宋绍兴七年(1137年)僧士珪重建,上为罗汉阁,下为金刚殿,当时天王殿结构可参考宋代福州知州程迈《重修涌泉寺碑》记载: 僧士珪修五百罗汉阁,下辟三门,傍通两廊,翼以随阁,俨然有飞走之状。 1542年涌泉寺毁于火,数十年间处于有山无寺的状态。1619年郡人曹学佺与僧道东智谛重建大雄宝殿,1629年林宏衍与僧宏晓建法堂,1633年林宏衍建钟、鼓二楼。1634年曹学佺重建天王殿,调整高度,改阁为殿,面阔三间,但两侧有缺口。1643年,僧元贤重修大雄宝殿时,在天王殿左右各加一间,并复建伽蓝、闽王二祠于殿之左庑,建祖师、寿昌二祠于殿之右庑,于大殿左右各翼建游廊,上达于法堂。至此,一个高低三层、类似四合院的围护结构初步成型。两侧堂寮等附属设施也依山势陆续建成。清末,天王殿并入两庑拓宽为七间,超过大雄宝殿宽度,两侧的山墙也改为高于屋脊的极具福州特色的风火墙,对大雄宝殿的围护愈加紧密。天王殿正面安排巧妙,中间五间前有走廊为明间,东西两间包檐为暗间,进出两侧游廊需折向东西,加强了对内明堂的封闭。因天王殿为次要殿堂,故将走廊的出檐部分设计成比大殿的屋面低一层次,大殿正面呈梯形两重檐,在视觉上产生天王殿仍小于大雄宝殿的错觉,风格独特,为国内寺院少见。

1972年,一对珍贵的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造 千佛陶塔 从福州南郊城门梁厝村龙瑞院,移到天王殿两侧,东边一座是 庄严劫千佛宝塔 ,西边一座为 贤劫千佛宝塔 ,两塔高约7米,八角九层,系用陶土分层烧制,砌叠而成,塔身施釉,呈棕褐色,与涌泉寺天衣无缝地整合在一起,弥补了涌泉寺有寺无塔的遗憾,对寺院的建筑布局与意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减弱了天王殿石砌大斜阶突兀感,与阶下摆放的石狮相得益彰,让涌泉寺更加庄严肃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