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网

人间佛教的生活

发布时间:2020-03-26 16:36:17作者:正觉网

  人间佛教的生活

  第一篇 四恩总报

  一、四恩总报的意义

  经云:“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在这因缘和合的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它存在的因缘条件。以人类生存的条件来说,父母生养我们,是亲情因缘;师长教育我们,是学问因缘;农工商贾供应我们的生活物品,是社会因缘;生存的环境没有污染,是环保因缘;到公司上班、学校上课,有人接送,是行路因缘;回到家里,打开电视或收音机,就可以欣赏到美妙的歌舞或音乐,这是视听因缘……有了以上诸多巧妙因缘的组合,生活才有快乐幸福可言。人类生存如此,一切事物的存在,其因缘也是如此。世间的万事万物,既然需要靠种种因缘条件才能成就生长,这种种因缘条件,正是生存的泉源,也是恩德的所在。人从出生到年老,正是受这许多恩德的赐予,才能成就一切。

  生存在世间的我们,所承受的恩德,主要有四种: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三宝恩,合称为四恩总报。

  二、四恩总报的内容

  1.父母恩

  在天地间,能生养、教育我们色身的人,无过于父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在《六方礼经》中,佛陀指出父母教养子女的五种恩德:⑴教育子女,不让为恶。⑵指其善处,使有高尚品格。⑶慈爱入骨,教其广博学问。⑷善为婚嫁,务使满意。⑸随时供给所需,协助事业成就。

  父母在儿女心目中,具有同等的地位,但是母亲十月怀胎,三年乳哺,因此对于子女的恩惠似乎更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载有母亲的十种恩德:⑴大地——母亲十月怀胎期间,因子女在母胎中依托孕育,常怀忧虑恐惧的心情,即使遇到欢乐的事或锦衣玉食也无心享受,其间所受的苦恼,非言语所能形容。⑵能生——当生产时,有如千刀割体般痛苦,甚至因难产而致死亡。⑶能正——孩子生下后,五根的清涤,母亲要细心照顾婴孩。⑷养育——母亲照顾子女无微不至,时时刻刻注意四季变换及冷热风侵。⑸智者——能以各种方便,促使子女学习各项知识技能。⑹庄严——给予子女衣着穿戴,庄严子女色身。⑺安稳——母亲处处保护子女,甚至当子女有了危难时,往往奋不顾身,前往救护,纵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⑻教授——以善巧方便教导子女学习。⑼教诫——子女有了过错,以善巧的语言或方法,使子女远离恶行。⑽与业——能以家庭事业授与子女。

  父母恩重,山高水深,因此在佛经中劝孝的文章很多。例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五分律》卷二十说:“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在《梵网经》中,更提到孝顺是至道之法,并且以孝为戒之一。

  怎样才算是孝顺父母呢?莲池大师将孝分为三种层次:⑴甘旨奉养,使父母免于饥饿,是小孝。⑵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悦,是中孝。⑶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恼恶道,了生脱死,使宗亲得度,永断三途之苦,是上上大孝。前二者是世间的孝道,其利益仅止于一世,况且即使家庭和敬孝悌,子孙承欢膝下,也会有生离死别之苦;家业庞大,功业彪炳,足以让父母享有富贵,万一无常来临,天灾人祸也会使崇高的地位毁于一旦。最高的孝道是引导父母正信,不但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济度,增长菩提智慧,而且使他们永断恶道,甚至了生脱死,其福德广大难量,是属于出世间的孝道。所以,《毘尼母经》卷二说:如果父母贫苦,应先授三皈、五戒、十善等法,然后供养财物。《龙舒增广净土文》卷六记载,长芦赜禅师作孝友文百二十篇,后二十篇是以劝父母修持净土法门为主旨。凡此出世间的孝道,才能彻底让父母离苦得乐,因此称为“上上大孝”。

  广义的父母恩,应包括师长的恩惠在内。因为在世间上,父母虽能生育我身,但是如果没有世间师长指引,就不能知礼达义,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如果没有出世师长,就不能了解佛法真理,所以,我们将出世师长又称为“法身父母”。

  师长之所以为学生所尊敬,是因为师长能以五事教育弟子:⑴顺法调御,以爱教导。⑵诲其未闻,增广知识。⑶随其所问,令善解义。⑷示其善友,乐于交游。⑸尽其所知,诲授不吝。师长引导我们具足德行,使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有了罗盘指示方向,不致迷失沉堕,所以应该常思感恩图报。

  在《阿含经》、《六方礼经》等经典中都曾经提及事奉师长的方法,兹综合列举如下:⑴师长来时起立欢迎,善为承顺其意。⑵对师长礼赞供养,恭敬受教。⑶对师长尊重仰戴,不违其意。⑷对于师长的教敕,敬顺无违。⑸从师明理,善持不忘。

  2.众生恩

  什么是众生?《大智度论》说:众生是由五蕴等众缘假合而生,所以称作众生。《不增不减经》说:法身为烦恼所缠,往来生死,因此名为众生。总之,众生就是指被无明烦恼所覆,流转生死的六道有情而言。

  众生与我们的关系,就现世日常生活资具所需来看:我们吃一顿饭,要靠农夫耕种、商人贩卖、典座烹煮;穿一件衣服,从缫丝、织布、裁缝、成衣,历经别人多少辛苦;我们居住的房屋,依赖农夫植林、工匠砍伐、建筑师设计、工人营造等而成,让我们用以避风遮雨……此外,大自然的鸟叫虫鸣,鸢飞鱼跃,使我们置身于多采多姿的世界中。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乃至娱乐等,都是由十方众生的因缘成就,所以我们要常思感谢。

  众生与我们的关系,如果再深入探讨,就更为密切了。《心地观经》说:“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劝发菩提心文》说:“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今虽隔世昏迷,互不相识,以理推之,岂无报效?今之披毛带角,安知非昔为其子乎?今之蝡动蜎飞,安知不曾为我父乎?……是故菩萨观于蝼蚁,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常思利益,念报其恩。”众生从无始以来,既曾与我们互为父母,彼此有恩,今虽为无明所障,对前世父母不复记忆,但因为累劫有大悲因缘,所以我们对一切众生应心存感恩,视一切男子为慈父,一切女人为悲母,并且戒杀放生,常思利益于其它一切有情。

  《地藏经》说:“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轮转五道,暂无休息。动经尘劫,迷惑障难,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因此,为报答众生累世以来的恩惠,最重要的是要行菩萨道,救拔众生永远脱离六道轮回之苦。

  3.国家恩

  尽管父母师长生育我们的色身,养育我们的法身;十方众生于现在世中给予我们种种便利,于过去世中与自己互为父母,我们还需要国家政府来保障我们生命财产的安全。

  一个良好的政府,不必然是全能的,但必须导民以正。在佛教经典中对于政府治国之道有相当精辟的看法,综合诸经所说,可归纳为下列七点:⑴尊重法治:政府应该立法、具法、依法、敬法,一切以法为首,并且努力守护正法不坏。⑵优礼贤士:政府应该尊敬德慧兼备的学者、专家、沙门等,并且常向他们咨询国家大事,宜行则行,宜舍则舍。⑶照顾弱势团体:政府应该矜恤孤寡,照顾贫困无依的众生。⑷敦厚民风:政府应该以十善来治理国家,让社会道德趋于纯善。⑸重视经济生产:政府应该注重民生经济,以种种方法提倡生产,使人民能丰衣足食,不虞匮乏。⑹提倡融和交流:政府应该放宽心胸,悲智双运,接应四方。⑺施行民主政治:政府应以议会制度,推行民主法治来决定全民的利益。

  我们依附国家而生存,所以我们要与国家和合在一起,有力量者帮助生产,有技能者要提升科技建设,有智慧者建言国是,有财力者善尽义务……每个人在自己岗位上尽忠职守,以报答国家覆护之恩。

\

  4.三宝恩

  三宝是佛宝、法宝、僧宝。其中法是真理,佛是真理的发现者,僧是弘传真理的出家人。三宝难遭难遇,为世间稀有的宝藏,是出世解脱的宝筏。世间的财富只能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但佛法僧三宝却能解决我们生命的问题,使我们出离生死苦海,得到涅槃解脱。

  三宝功德无量无边,如佛经云:“三宝恩者,名不思议!利乐众生,无有休息;是诸佛身,真善无漏;无数大劫,修因所证;三有业果,永尽无余;功德宝山,巍巍无比;一切有情,所不能知。福德甚深,犹如大海;智慧无碍,等于虚空;神通变化,充满世间,光明遍照十方三世。一切众生,烦恼业障,都不觉知,沉沦苦海,生死无穷;三宝出世,作大船师,能截爱流,超升彼岸。诸有智者,悉皆瞻仰!”

  三宝使我们得到究竟解脱,恩德广大,无有穷尽,我们应如何报答呢?在《法华经》、《无量寿经》、《阿含经》、《十住毗婆沙论》、《十地经论》、《大日经供养法疏》、《大日经义释》、《法华文句》等诸经论中多有阐述,今归纳如下:

  ⑴供养佛:礼拜、赞叹、端心正意,念佛功德圆满、相好光明,及以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等庄严具来供养佛像。⑵供养法:著书弘法,恭敬供养,布施经书,听经闻法,研究佛理,受持不忘,敷演妙法,宣扬经文,思惟法义,依教奉行等,都是对佛法的供养。⑶供养僧:供养僧团饮食、衣服、卧具、医药、日用品等道粮,使僧伽们都能专心修道弘法,从事净化人心的工作。在诸多的供养中,最上等的供养,莫过于如实奉行法义和至诚恭敬三宝了。

  三、结语

  若无四恩的因缘,我们便无法生存于世间,所以,对于父母、师长、众生、国家、三宝,要时时怀着感恩的心。

  经云:“知恩者,虽在生死,不坏善根;不知恩者,善根断灭,作诸恶业。故诸如来称赞知恩,毁背恩者。”知恩报恩就是做人的根本,我们身为万物之灵,如果不知感恩,连禽兽都不如,又如何出离生死呢?

  社会上一般的人往往以自己为前提,只想获得,不想付出,因此尔虞我诈,交相征利,产生许多无谓的痛苦。如果我们能时常怀抱一颗感恩的心,来看待这个世间,自能包容一切,善尽己责,那么是非、烦恼、痛苦自会消弭于无形,获得自在快乐的人生。

  第二篇 食存五观

  一、前言

  王阳明有一首偈语说:“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修行本是如此,日常生活里处处有禅味,吃饭睡觉中都能见出自己的清净本性。

  如何吃饭睡觉才是修行,才能悠游自在呢?从前的高僧大德生活简朴,粗茶淡饭而怡然自得;现在的人豪华奢侈,山珍海味却烦恼无尽。这便是“修心”和“着境”的差别。

  就饮食而言,食物能够滋养我们的色身,固然是重要的,但是许多人常过分贪着,没有节制,随着自己的喜好,暴饮暴食而伤害了身体。如何吃得健康卫生并且不离修行呢?佛教在进食时的心存“五观想”就是一种不离修行的健康饮食法。

  二、食存五观的内容

  佛教认为,进食时应存有五种观想:⑴计功多少,量彼来处。⑵忖己德行,全缺应供。⑶防心离过,贪等为宗。⑷正事良药,为疗形枯。⑸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古人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我们平时所吃的饭菜,都是由农人垦殖、灌溉、施肥、锄草、收成,然后经由商人贩卖,再淘洗、炊煮,最后送到我们面前,不知已花费了多少人的功夫与心血。所谓“锄禾正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当我们用餐时,应当要心存感恩及惜福的心。

  爱物惜福,本是生活的美德,但是现代社会,经济繁荣,物质丰裕,许多人已习惯奢侈浪费,饮食无节制,或任意糟蹋丢弃,暴殄天物,不知惜福。有一个故事说,有位富翁,家财万贯,生活奢华,常常将米粒丢弃在水沟里。有位节俭的出家人,每天从水沟里将这些米粒捡起来晒干,并加以储存。后来遇到饥荒,富翁沦为乞丐,这位出家人便以富翁过去丢弃的米粒施舍给他,富翁知道后,觉得非常惭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时时提醒自己要勤俭惜福。

  佛门中,饮食都是檀越所供养。《僧祇律》说:“皆是信心檀越减损口腹,为求福故,布施我等,所谓檀信脂膏、行人血汗,若无修行,粒米难消。”“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还。”一粒米是集合一切因缘所成,怎可轻易浪费?所以,做个佛弟子应该生惭愧心,对于饮食要知道惜福,是好是坏,都不生增减贪着的心。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身为佛弟子,接受饮食供养时,要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戒行?能受得起供养吗?如果具备勤修三学、化导众生的二利德行,称之为全,便可以承受供养;没有具备的,则名之为缺,受之当觉有愧。

  许多经典里都提到,佛弟子受人信施,如不好好修行,会有无量的罪过。如《毘尼母经》记载:“若比丘不坐禅、不诵经,不营佛法僧事,受人施,为施所堕。”《法句譬喻经》也说:佛陀在世时,有位比丘,每天吃饱饭后,就回去睡觉,只图色身的舒适,不知精进修行。佛陀知道后,严厉地训诫他,并以他的前世因缘果报来开导:“过去维卫佛住世时,你就出过家,但是由于贪图利养,平时又不念经诵戒,不精进修行,后来你的神识便投生为牛马身上的虫,一过就是五万年;五万年过完了,又投生为螺丝蚌壳之类的水虫,和树木中的蠹虫……。如今,你好不容易受完罪业的果报,又出家作沙门,为什么还如此贪恋睡眠呢?”比丘听到自己的这段前生往事,又惭愧,又恐怖,五阴迷盖顿然消除,证得阿罗汉果位。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一生躬亲耕食,立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千古楷模,到了80多岁,每天还到田里辛劳作务,弟子不忍心,将耕具藏起来,怀海禅师找不到工具做事,便不吃饭。所谓“不懈怠一日,不妄食一餐”。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一般人饮食常犯有三种过失:⑴见到上品美食,或对能使身体强壮、皮肤光滑的食物就生起贪心。⑵对下品粗糙食物排斥瞋恨。⑶对不好不坏的中品食物,不加分辨,不知来处不易,便是愚痴。饮食上如果产生上述的贪瞋痴三种心,会使自己堕落,应该警惕防患。

  另外,对于饮食,如果食之过多,不知节制,也会产生许多疾病。《佛说医经》说:“人得病有十因缘:一者久坐不饭,二者食无贷,三者忧愁……。”《尼乾子经》说:“噉食太过人,身重多懈怠;现在未来世,于身失大利。睡眠自受苦,亦恼于他人;迷闷难寤寤,应时筹量食。”由是可知,饮食过量有多睡眠、多病、多淫、不能精进、多着世间享乐等五种罪过。过度饮食既然有如此多过患,我们实在应当多加注意,善予节制。

  饮食贪多的另一个后遗症是“肥胖症”。过去波斯匿王便是由于贪着饮食而过分肥胖,甚至因为行动不便,呼吸困难,而焦急地请示佛陀如何减肥。

  凡事以中道为宜,饮食也是如此。《阿含经》里记载:“若过分饱食,则气急身满,百脉不调,令心壅塞,坐卧不安;若限少食,则身羸心悬,意虑无固。”可见饮食适中是非常重要的。此外,用餐时我们要以慈悲喜舍的心来代替贪瞋痴等不净的心,才能真正吃得身心欢喜健康。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我们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组合而成的。经中说:“一大不调,百一病生;四大不调,四百四病同时俱作。”身体真正的大病,便是饥渴,所以经上说:饥为第一病!饥苦难治,治不穷故,无止际故,从生至终,永无暂息;余病不尔。因此,饮食就如良药一般,能治疗形体饥渴的疾病。

  《遗教经》说:“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花,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取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杂宝藏经》说:“是身如车,好恶无择,香油臭脂,等同调滑。”车子有油才能发动,身体也是如此,有了食物的滋养,生命才能延续,道业才能成办。所以饮食是重要的,只是不要在食物上起分别,就如车油,只要可以转动,不一定要求最高质量。又如穿衣服,目的在保暖,而不在质料的柔软舒适,颜色的华丽夺目与否。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对色身的爱护,在《那先比丘经》里有这样的记载:弥兰陀王问那先比丘:“沙门宁能自爱其身不?”那先言:“沙门不自爱其身。”王言:“如令沙门不自爱其身者,何以故自消息卧欲得安温软?饮食欲得美善自护视,何以故?”……那先言:“沙门亦如是,不爱其身。虽饮食,心不乐,不用作美,不用作好,不用作肌色,趣欲支身体,奉行佛经戒耳。”

  一般人常被欲望牵缚,对身体总是费尽心思地保养爱护。但是对修行人来说,饮食只是用来滋养四大假合的色身。《行事钞》卷下之二说:“为成道业观三种:一为令身久住故。欲界之身,必假抟食,若无,不得久住,道缘无托故;二为相续寿命,假此报身假命,成法身慧命故;三为修戒定慧,伏灭烦恼故。”饮食是为了维系色身,借着四大假合的色身而成就真实的法身慧命,因此不能起贪着。

  三、结语

  有学僧问大珠慧海禅师:“什么是佛法大意?”大珠慧海禅师回答说:“吃饭睡觉。”学僧说:“平常人也会吃饭睡觉,又有何别意?”大珠说:“平常人吃饭,挑肥拣瘦,千般挑剔;平常人睡觉,反复思惟,辗转难眠。”

  吃饭和睡觉自来就是佛门重要的修行,并且被定为五堂功课,许多的戒律、清规也围绕着饮食的问题而设立。我们的身体每天在新陈代谢,每天行住坐卧的活动都在消耗能量,如果没有充分的饮食营养,生命便会枯竭而死,哪里还谈得上修行办道呢?只是在接受饮食时,不可以用不清净的贪取心、瞋恚心、差别心、轻慢心去受食,去计较东西的好坏,拣别食物的精粗,而应该以惜福心、感恩心、精进心、平等心、惭愧心、忍耐心来接受供养。每餐进食前修持五观想,思惟自己的道业,便能享受天下的“千家饭”,而不曾咬住“一粒米”。

  第三篇 三轮体空

  一、三轮体空的定义

  在人间生活,有许多因缘来成就我们,因此我们要以感恩惜福的心,与他人广结善缘。结缘之道,首在布施,因为布施随时随地都可以实行,即使自己一无所有,一个真挚的笑容,可以令人生起信心;一个随手的帮忙,可以济人困难危急;甚至与人为善、一句赞美、一瓣心香等等,都是殊胜的布施因缘。《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说:由于布施能令众生安乐,是最容易修习的法门,有如大地一样,一切万物都依之生长,所以六度、四摄都以布施波罗蜜为上首。

  布施可分为有相布施与无相布施二种。有相布施,指世间上一般人心希果报,执着人我的布施,所以又称为世间布施;此种布施,只能得到有漏的人天福报,报尽又再堕落,所以不是究竟的布施。无相布施则相反,在布施时,能体达施者、受者、施物三者当体皆空,而无所执着,因为能超越世间的有漏烦恼,所以称为出世间布施。又因为此三者有如车轮一般,能碾断烦恼惑障,所以也称为“三轮体空”。三轮体空的布施,能使我们越过生死海,与众生同登涅槃彼岸,因此称为“布施波罗蜜”。

  二、三轮体空的内容

  “空”是宇宙万象的真理,三轮体空正是空理的最高体证与实践。我们可以概略地就三方面来说明其中的妙义:

  1.人我二空:众生之所以常常感到烦恼,是因为来自内心的执着妄想,以为六尘境界是实有的,因此产生我、我所的观念,使身心成为五欲六尘的奴役。布施行善,心存贪念,结果因为心有所系缚,不但功德减少了,自己的心情也受到受者、施物等外境的影响。其实,五蕴和合的身心是假聚之有,剎那生灭,所以哪里有能施的我呢?既然能施的我了不可得,当然也就没有受施的对象,这就是“人空”。又因为诸法是五蕴和合而成,所以施物当体即空,法执也就跟着去除了,这就是“法空”。三轮体空的布施,使我们从二空里去除对人对法的执着,是自他二利的菩萨道。

  2.一切皆空:做到人空和法空还不够,还必须把“空”也完全空掉。因为佛教说空是要我们荡除执着,如果执着有一个“空”的存在,根本法执未除,反而病上加病。须知在分别思惟上所执的空,它的自性也是空的。三轮体空就是要我们釜底抽薪,从根本上破除一切颠倒妄想,从体性上斩断一切执着。

  3.真空妙有:虽然本无一法可得,但是诸相宛然,不可说无。当我们以智慧观察诸法无相无我、毕竟空寂以后,般若慧现前,这时我们的心与外界合而为一,自然而然地就能随顺幻“有”,以善巧方便,大作佛事,布施行善,这时才可以说是真正的通达法性。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终日布施而不见布施相,不着空、有相,这就是三轮体空的布施了。

  以上三种层次的分析,可以青原惟信禅师的一段话来形容:“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平常我们对于现象界的森罗万象仅止于一般感官的看法,所以当我们仰观山色、俯视溪涧时,只觉得它就是高高的山、潺潺的水,这时候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心随境转的一种分别境界。等到我们学佛修行有了心得的时候,一切假有在清朗的心境上无所遁形,这时候“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已观照到诸法虚妄,但是还没有到达毕竟皆空的地步,这是第二种层次的境界。进而到完全开悟的时候,“是”与“不”、“心”与“物”之间的对立,在悟者的心中已经合而为一,所以真俗可以兼容,理事可以圆融,这时“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只是这山和水与刚开始学佛时的山水在意境上已经大不相同了。此时,大千世界充满无限美好的风光,潺潺的流水是诸佛说法的妙音,青青的山岗是诸佛清净的法身。

  三、三轮体空的应用

  泯除了经验世界的“有”与“无”以后,我们的世界变得辽阔了。因此,不但是施与受之间无所差别,我们在这个世间上的一切修行,也能真正做到随缘不变,和光同尘,即俗而真的最高境界。以下就六波罗蜜的余五波罗蜜为例,概略解说三轮体空在修行上的应用:

  1.持戒波罗蜜:如果能拥有般若空慧,虽然自己坚持净戒,无有毁缺,却不会执着于“能持”、“所犯”之相,所以菩萨恒以平等心广度众生。

  2.忍辱波罗蜜:如果能拥有般若空慧,虽然自己安住于忍力,度化有情,却不会执着于“能忍”、“所忍”及度化众生之相,自然不起瞋爱之心。

  3.精进波罗蜜:如果能拥有般若空慧,虽然勇猛精进于学佛修行上,却不见有精进修行之相,能不畏生死,不断烦恼,任劳任怨,忍疲忍苦,以化导有情为己任。

  4.禅定波罗蜜:如果能拥有般若空慧,虽然享受禅悦法喜,却能不生味着,故能恒以大悲心、自在力,安稳众生。

  5.般若波罗蜜:如果能拥有般若空慧,则能照了诸法本性空寂,而知佛魔不二、生灭不二,乃至烦恼菩提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故能随缘不变,处处行道,无有挂碍恐怖。

  此外,拥有“三轮体空”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享有随缘不执着的快乐,解脱不企求的快乐;心中有了“三轮体空”的观念,人情的冷暖淡薄不能动其心,物质的匮乏贫困不能挫其志。心中常怀“三轮体空”的人,不企求他人的爱护、关怀,能将温暖、慈悲布施给别人。因为心中本来无所求,所以不曾失去什么;纵有所得,也视为多余的幸福。所以,“三轮体空”是真空妙有的具体表现,是知足常乐的最高意境,是随时可修的人间佛法,是悲智双运的菩萨道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