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网

布施先行

发布时间:2020-05-19 14:16:25作者:正觉网

  布施先行

\

  [作者] 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Generosity First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几年前,阿姜苏瓦特在内观禅定协会指导密集禅修,我为他翻译。两三天过后,他转过来对我说:“我注意到这些人坐禅时及其生硬。”放眼望过去,满屋人坐着,无比严肃,板着脸,双目紧闭,好似前额写着“不涅槃勿宁死。”

  他把这些人的生硬感,归结为多数西方人来到佛教禅修班时,对佛陀的其它教导无任何先行准备。他们没有按照佛陀的布施教导行过布施。他们没有按照佛陀的戒德教导守过戒。来到禅修班之前,并未在日常生活中检验过佛陀教导[的果报],于是他们面对坐禅的困难,无必要的自信,觉得只能完全仰赖意志。

  假若你观察此地禅定、戒德、布施的教法,它相对于亚洲的教法,次序完全相反。在这里,人们报名参加一次禅修班,学一点禅定,只有人到禅修中心后,才得知自己必须在禅修期间遵守若干戒律。禅修结束时他们才得知,在回家之前,应该布施。这个次序完全颠倒了。

  在泰国,孩子们除了学会合什礼敬的姿势之外,对佛教的初次接触即为布施。你看见父母们手把手教他们,在一位比丘托钵经过时,把孩子抱起来,帮着把一勺米饭放进比丘的僧钵内。慢慢地,孩子们开始独自布施,这个过程的生硬度越来越小,过了一阵,他们开始从布施中获得喜乐。

  这种喜乐初看起来也许违背常理。对孩童来说,藉把东西送人得到快乐的概念并非自发而生。不过随着修习,会发现它真是如此。毕竟,布施时,你把自己置于富者的地位; 布施之礼是你富足有余的凭证。同时它赋予你以人的价值感: 你能够帮助他人。布施的动作也造就了心灵的开放感,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由自己的行为[业力]造作而生,布施之业造作起一个开扩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舍离是运作的原则,在这个世界中,人们有富足有余,可以分享。如此在内心引生出一股良好的感受。

  接下来,孩子们接触到持戒: 即戒德的修持。再一次,从孩童的视点看,不做某些想做之事──比如想拿走某物、想说谎掩饰尴尬或者保护自己不受批评与惩罚──竟能得到快乐,仍然是违背常理的。不过日久之后的确发现,是的,从行为遵守原则、从无须掩盖谎言、从避免不善巧行为、从对不良行为的不屑造作之感中,的确能升起一种喜乐感与安宁感。

  于是,从布施与持戒走到禅定时,你对世界上存在某种违背常理的快乐形式已有了经验。当你已接触佛陀的教导并遵教修持时,你已体会了来自布施的深度快乐、来自约束自己在任何情形下远离不善巧行为的深度快乐。等到来修习禅定时,你已经培养了某种自信,到目前为止佛陀是正确的,因此你对他的禅定教导也愿意一试。

  正是有这股信心,使你得以克服禅定之初的杂念、痛感等诸多困难。同时,来自布施的开放感,给了你修定的正确心态、修观的正确心态──因为当你坐下来念住呼吸时,是带着何样的心? 是你透过布施与持戒之业一直在造作的那个心,一颗开放之心。它非是自感匮乏者的狭隘之心,而是有余物分享者的扩展之心,这颗心对以往的行为无遗憾、也不否认。简言之,有此心者已意识到,真正的幸福并不视自己与他人的福利为对立二分。

  幸福的达成,必须或者只为一己之私行事,或者为他人而牺牲自己──这套概念与二分法──是十分西方化的,它与佛陀的教导背道而驰。根据佛陀的教导,真正的幸福在本质上,是可以相互传播的。藉着为你自己的真正福利而出力,你也是在他人的福利出力。藉着为他人的福利出力,你也是在为自己的福利出力。布施他人的行为使你有善报。在坚守戒律、坚守原则、保护他人不受你不善巧行为伤害的过程中,你也从中获益。你获得念住、获得人的价值感与自尊感。你也保护了自己。

  因此,你来禅修时,已准备好以同样的原理修习止与观。你意识到,禅定并非是自私之事。你坐在这里,试着了解你的贪、嗔、痴,试着控制它们──这意味着你并非是唯一的获益者。他人也将获益──他们正在获益。随着你越来越有念住、越来越有警觉、越来越善巧地祛除内心的五盖,其他人也越来越少地受你那些五盖的伤害。你的行为中流出的贪、嗔、痴越少,周围的人受苦越少。你的禅定是对他们的布施。

  舍离 [大方]这个素养,巴利文称“caga”,是不少佛法系列教导中提到的要点。其一是趋向幸福重生的有关修持。这不仅适用于死后的重生,而且也适用于生存状态,指你每时每刻为自己造作、每时每刻进住的心态。你藉由自己的行动[业],造作起自己生活在其中的世界。藉着布施──不仅以财物,而且以时间、精力、原宥、公平公正待人的愿心──你造作出一个自己生活在其中的良好世界。假若你的习惯更倾向于吝啬,它们会造作一个十分局限的世界,在其中常嫌不足。你总觉得缺这少那,总怕某件东西会从你手中溜走或给夺走。因此,当你不愿布施时,就有一个狭隘、畏惧的世界,而非是你藉着布施之业造作起来的自信、宽广的世界。

  舍离也是圣财之一,因为财富除了一股充足有余感之外,还有什么? 不少物质上贫乏的人,心态上却十分富有。不少物质上大富之人,[内心]却十分贫乏。永感匮乏者,是那些总需要更多的安全感、总需要存积更多财物的人,是那些怕财物给抢去而在房屋四周造起围墙、或者住进门控社区里的人。那种生活十分贫乏、十分局限。不过,随着你修习布施,你意识到,自己可以少欲而活,布施他人自有一种快乐。那就是一股富有之感。你富足有余。

  同时,你也在消解屏障。金钱的交易制造屏障。某人交给你某件物事,你必须把金钱交付给他,当下就出现一个屏障。你不付钱,那件东西不会越过屏障来到你这边。不过,假若某件东西免费给予,它就破解了屏障。你成为赠者大家族的一员。在泰国,比丘们对他们的护持居士的称呼,与对自家亲戚的称呼是一样的。布施护持,造就起一种亲戚感。我曾经就住的寺院──这指既包括比丘也包括居士护持者们──好似一个大家庭。泰国的不少寺院也是如此。在其中有一股亲戚感,不存在屏障。

  我们听过不少“相互连通性”(interconnectedness)的言谈,很多情形之下,是作为对十二因缘的演绎,实际上如此运用这个教说并不合适。缘起法教导的是从无明到苦、从渴求到苦的相关性。那是心智内部活动的相关性、是我们需要切断的相关性,因为它使苦连续不断、周而复始。不过,还有另一种相关性,一种来自于我们的行为的有动机的相关性,这就是业的相关性。我们西方人对业力教导常感困难,也许这是我们何以要一种无业力的相关性之故。于是我们在佛陀的其它教导中为相关性寻找某种逻辑或依据,然而相关感的真正依据来自于业力。当你与另一个人交流时,就建立了某种相关性。

  相关性据其动机,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随着布施,你造作起一种正面的相关性、一种有益的相关性、一种你为之乐见的消除屏障的相关性、一种善德在其中可以往返流动的相关性。假若是不善巧之业,那么你也在造作相关性,你在造作一个迟早后悔的裂口。法句经中有一句话,没有伤口的手,可以不受伤害地拿起毒药。换句话说,你若不造恶业,该恶业之果不会临至你。不过,假若你手上有伤口,接着拿起毒药,它会沿着伤口渗入害死你。不善巧之业正是那个伤口。它为有毒物品的进入开启了入口。

  反之亦然。假若与善巧行为有关,那么就建立了良好的相关性。这类正面的相关性以布施为开端,随着戒德而成长。正如佛陀说,当你在任何情形下严守戒律,决不破例时,它是在对一切有情布施安全感。你把无限的安全赠予每个有情,因此也得以分享那种无限的安全。随着禅定的布施,你护卫他人不受你的贪、嗔、痴之害。你也受到护卫。

  因此,布施的功能如下: 它使你的心更宽广; 与周围的构造起良好的关系; 它消解阻碍幸福传播的屏障。

  当你以这种心念修习禅定时,你对禅定的态度会有彻底的改变。如此众多的人带着这个问题来禅定:“我这次花时间习禅,能得到些什么?”。特别在现代世界里,时间是我们极其匮乏的。因此,从禅定中得到、得到、得到的问题,总在背景中出现。我们被告诫应该消除“得到”的念头,然而,若非你早已修练,内心养成[施予的]习惯,它是难以消除的。不过,假若你带着布施的体验来禅定,问题就变成了“我拿什么给予禅定?” 你给予你的全副专注、给予你的精进。你乐于精进,因为你已经从经验中了解到,对佛法修持投入良好的努力,将会有良好的果报。因此“我从这次禅修中得到什么?”的内在匮乏感就被消除了。你带着财富来禅定:“我拿什么给予这个修持?”

  当然,你会发现,假若以布施作为开端,结果会得到更多。心更能够接受挑战。“我多给些时间修习如何? 比过去入夜更迟如何? 早晨起更早如何? 对当下修行给予更持恒的专注如何? 忍痛坐禅更久一点如何?” 禅定于是成了一个施予的过程,你当然仍有果报。当你对自己的精力与时间的付出不那么不情愿时,对禅定的过程便加以越来越少的限制。如此,果报也会越来越少有不情愿感、越来越多的无局限感。因此,我们培养布施的圣财带入禅定,是十分重要的。

  经文中提到,当你对禅修气馁、当禅修枯燥时,你应回想过去曾作的布施。这给你一种自尊感与鼓励感。当然,假若从未布施,回想起来何其有之? 这就是为什么,你在有意识地修习布施之后再修习禅定,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时常问:“如何把禅修带回世界?”但是,把世间的良好素质带入你的禅定之中也同样重要──那些日常生活中的良好素质、那些你不断长养起来的素质。假如你的布施之业只有那么一次,还发生在很久以前,那么回想一阵就显得枯燥了。你需要新鲜的布施来鼓励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在谈到功德的类型时,他说:“不要怕功德,因为功德是喜乐的另一个词汇。”三种主要功德中,布施第一,它是舍离的体现。持戒的施予,建立在简单的布施行为基础上,而禅定的施予,则建立在两者之上。

  当然,禅定的一大部分是放下: 放下杂念、放下非善巧的想法。假若你已习惯于放下物质上的东西,那么尝试放下不善巧的心理习惯就容易多了; 这是你那些长久以来紧抓不放,以之为必须,但真的审视起来,发现并不需要的东西。你看见,它们实际上是致苦的不必要负担。当你看见苦、看见它的无谓时,就能够把它放下。以这种方式,布施的力量把你一路推向禅修,你意识到,布施并未使你因此少了什么。它更类似于一项交换: 你放下物质财物,得到心的大方素质; 你放下杂染,得到自由。

  (根据2003年3月某日开示录音整理,本文为坦尼沙罗尊者开示集《禅定》中首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