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网

放生:请回归本意

发布时间:2024-03-07 04:04:07作者:正觉网
放生:请回归本意

放生是众多僧俗信众生活的一部分(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农历四月初八,佛陀释迦牟尼的生日。按照佛教的习俗,这一天我国的善男信女们走进寺院,参加放生法会,然后将从市场上买来的动物放归大自然,以此体现佛教慈悲护生的理念。然而,由于人们缺乏动物与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这样的放生有时会造成对动物的伤害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好事反而成了坏事。

放生一旦沦为商业性活动,不但与爱护生命的本意相违背,而且还间接破坏了生态系统

前些年,南方一些城市的市场上大量出售巴西龟,这些巴西龟大多是供放生用的。由于巴西龟是一种入侵性物种,它们的适应性和繁殖力非常强,被大批量放生后,数量众多的巴西龟大肆侵蚀生态资源,对当地本土野生龟及类似物种的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对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破坏。然而,外来生物入侵危害野生生物和生态环境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也没有出台防止生物入侵的法律法规。类似的案例很多,都是因为放生者对放生对象和周边生态环境的不了解,采取了错误的放生方式,使得大量的放生对象破坏了生态环境。

如果说不杀生、素食是对生命的消极保护,那么放生就是对生命的积极保护。很多佛教经典,如《梵网经》、《大智度论》中都提倡放生,《大智度论》中更是把放生作为第一功德: 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因此,为了积累功德,很多寺院组织信众或信众团体大批量地放生小动物。佛教传入我国后,亦大力提倡放生,并与我国原有的放生习俗相融合,逐渐演变出独特的法会 放生会,形成了我国佛教放生的理念和形式。

这种放生活动被称为 仪式性放生 ,信众热衷于此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佛教倡导放生积功德,导致部分信众热衷于放生;另一方面是一些商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利用各种途径宣扬放生功德,还强调数量越多功德越大。然而这种不进行考察的大批量放生反倒破坏了生物链,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放生的本意是爱护生命,但其行为本身的后果却往往未必能够符合本意,甚至与本意相悖。人们借着将动物放生来积累功德,向上天祈福;然而,由于被放生的动物是由动物商提供,商人则向其他鸟兽商或猎人取得货源。因此,放生一旦沦为具规模的商业性活动,不但与爱护生命的本意相违背,而且间接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推动护生观念,不拘泥于放生形式,提倡 保护自然

在台湾法鼓山,他们的放生行为既满足了自身的信仰需求,又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他们的护生做法是,提供一笔经费,与专业动物园合作。合作的内容则是收容、医护一些受伤、无处可归或不适应当前环境的动物,请专家照料保护,等动物恢复健康后,再评估是否有适合个别种类放生的自然栖地,若没有,则考虑继续收留它们。这种做法,生物的来源是那些原本就需要人为照顾的生物,不涉及商业买卖,不会波及无辜,而且,真正对这些生命有所帮助。

放生是护生理念的一种特定实践方式,目的是爱护生命,不过,由于人类不当的方式,原本的慈悲善行在这一过程中变质为杀生。反省商业放生行为,可以发现其行为模式是捕捉动物 囚禁动物 买卖动物 放生动物。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到,动物原本是自由的、健康的,却因为人类的这种 慈悲 、 爱护 ,没来由地被捕捉、囚禁,最后被放生。在放生后,有些动物因为对被放生的环境不适应而大量死亡。比如陆龟被放生到海中、饲养的鸟类被放生到野外等等;还有些被放生的外来物种,由于没有自然天敌,破坏了原来的自然生态,使本土物种面临危机。如前面提及的巴西龟。

看来,推动护生观念,不执着放生形式乃是当务之急。以佛教所倡导的慈悲心为宗旨,以方便救护为行为,发挥更积极的护生精神。因此更积极的方式应是保存这些动物的栖息地,同时共同阻止不当的猎捕行为。

如何通过环境教育对宗教放生的行为与观念进行转化,保留其爱护生命的精神,以生态保护的理念与做法取代狭隘的放生观念,探索出符合当下生态环境需求,真正实践爱护生命的理念和做法,是一项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完成的事业。

积极护生:本着尊重生命的原则进行

我国政府现在正进行湿地保护计划,批准了多个大面积的湿地保护区,这属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做法,对湿地的保护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护生。对一个生态系统的保护,不仅关系到这个单一的生态系统,也会影响到周边的环境,辐射到更大的范围。

这种做法所保护照顾的是一整块土地,不但保护了以这块土地为栖息地的动物,也保护了这块土地上的生态系统。对于秉持护生理念的佛教徒而言,这一做法更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其慈悲护生的善念。以佛教护生的眼光来看,这种保护原有生物不受干扰的护生方式,更合乎慈悲护生的真意;对于所护生的生命,也从佛教 放生 行为所关怀的动物,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是真正贯彻了慈悲护生的实践,可谓之大护生,也就是积极护生。

佛教组织与环境保护组织共同组织的放生活动,则在不断探索科学的放生方法。北京广化寺在每年的佛诞之类的节日都会举行放生法会,林业部门、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相关人士及北京高校学生多次聚集到一起,共同探讨和实践放生的方法。2007年4月,由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办的 科学放生野生动物 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广化寺方丈怡学法师应邀出席。研讨会通过深入学习、研究,总结经验,积极探索科学救护和放生的理论和规律。之后,在研讨会的基础上,编写成了一本图文并茂的科普书籍 《科学放生野生动物》,包括了专家们的发言,国内外的有关评论资料,科学放生的规律、流程和有关法规等。

专门指导放生活动的图书《佛教放生指南》丛书,已由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北京广化寺、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编辑出版,内容不仅包括了佛教放生仪轨,还详细介绍了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此外还附有《世界动物福利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规条例以及国际动物保护组织介绍等。佛教信众和有放生习惯的人群可以参考这一丛书。

在斯里兰卡游学多年的唯善法师告诉记者,在南亚一些国家,人与动物是一种比较和谐的关系,很少出现把动物囚禁起来出售的情况,也没有什么仪式性的放生活动,那里的放生不像我国那么流行。或许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唯善法师认为,我国佛教界的放生活动应得到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引导信众正信正行;应该多组织讲座,讲解放生意义和方法,制作放生指南等;应该通过网络、各类媒体来宣扬正确的放生理念和方法。

在具体操作时,除按照佛教的仪轨来进行外,更要注意科学的放生方法,尽量减少对动物的伤害。放生与护生都应本着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原则去进行,升起慈悲心、爱心才是最大的功德,而不是简单地以数量来计算。

从宏观上讲,放生活动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学界、宗教界的多方配合和努力。我们期待着:放生及早回归其本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