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网

净慧法师:网络问答录(41--50)

发布时间:2024-06-17 04:03:56作者:正觉网
净慧法师:网络问答录(41--50)

第四十一问:“能亲证的了义,要取决于修行者的接受能力与认知水平,此二者又由阅历与经验决定。”果真如此吗?请帮助解除心中所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答:如此讲法,可为理悟境界,不是证悟境界。理悟,为读诵经典与参学古今法师所讲杂论,从中发挥了思维的接受能力与认知水平,并与自身的阅历与经验结合起来,形成理论上的了义究竟;并在思维中形成概念化、系统化、规范化、抽象化的心理境界。证悟,为身心依戒定慧修证所悟,定境中明了观察、究竟观知诸法实相;并随功德增长,智慧随之增长,从初定至百千三昧;既可观本世界,又可观他方世界;既可观自然法,又可观因缘法,明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真空境界。

能证悟了义境界者,是思维止、心智生、慧觉开、根不碍,或天眼观、法眼观、慧眼观、佛眼观。与修行者的接受能力与认知水平无关,又和修行者的阅历与经验无关。接受能力,只能是思维敏捷度与接受信息讯号的强弱;认知水平,只能是思维明辨能力与识别标准的高底;阅历,是人阅览事物发展变化历程的长短;经验,是人经历与验证正反两方面事物发展变化结论的多少。总之,修行者的接受能力与认知水平及阅历与经验,都是思维产生的法尘,未超十二因缘与十八界限,怎么能证悟了义境界呢!

末法时代,有的官阶和尚、学位法师,名头名气很大;仅修学佛教文化,广学博究空论,以文辞了义为究竟,便得少为足,未体悟言语道断的境界,未证悟转识成智的义谛。此非有意轻慢谁,恐学人自误道业,荒废了大好时光,执空谈名相诸事;故而勉为其难,权为仁心棒喝,诚祝早入中道,达佛法性彼岸。2015/12

第四十二问:“人生在世,一切都是机缘,离开有离开的道理,失去有失去的理由,所有的相遇相处,都是一种既定的缘分,离开就是缘尽,失去就是缘去,人生聚散离合,就是缘来缘尽,情淡情浓,记住那些美好,那些欢笑,走好现在,做好现在,就是人生又一次的美好。”看后有点人生宿命的感觉,不能完全认同;但又不知哪里不妥,您如何理解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答:在佛教因缘法中,一切自有因果,一切皆有因缘。为什么讲一切皆有因缘,而不讲一切都是机缘呢?因为,人生为因缘和合,命运还为因缘和合。命在人生因缘和合中占七,为前世作因,今世受果。运在人生因缘和合中占三,为今世作因,今世后世皆有受果。命为主导,运为造化;不可前世宿命占全,而无今世运气造化;那样会使人生程序化生活,而少人生生机活力创造;还不可今世运气占大,而无前世宿命因缘;那样会使人生无因果规律可循,失去厚重而过度机敏,失去自律约束而随意狂乱。所以,法则如此,一切皆有因缘。

若讲一切都是机缘,自然否定了人生的主观创造力,人为破坏了人生的丰富想象力;会导化人生变为呆滞等待而不去努力奋发,会影响人生情志低沉而不去积极向上。因为,人生命中无福无缘等事项,通过今世的主观创造与努力奋发,可以变无福为有福,变无缘为有缘;又为后世积下福因,结下因缘。所以,命运不是机械循环,而是有机往复;如《济公传》中,有一员外命中无子;但与济公结善缘后,捐一山木材修建寺庙,妻便产下一子。再如二人见面就吵,若坚持下去将是无缘;若一方容让感化另一方,或双方互让谅解,机缘会生转化,变无缘为有缘,变恶缘为善缘,变少缘为尚缘。

人生的聚散离合,有因缘可依,又有因缘可变,随缘变缘皆依身心造作;可依不可绝对化去认知,可变应相对化来理解。特别是大善大恶之人,可以改变命运,化解不同因缘,新结不便随缘。如此认知,既符合客观实际,又不违因果规律,还让世人接受。2015/12

第四十三问:“人的业力消失了,生命还存在吗?若生命不能存在,人学佛修行,去除业力,还有意义吗?若业力存在,生命就存在,那有业力也没什么不好的,至少还可以再入轮回。”您同意这种观点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行间距)

答:对人身而言,业力消失了,生命不能存在,或说死人没有业力;但对人的神识而言,业力没有消失,生命还以另外一种形态存在,死人对自己的神识,还有业力追加。所谓业力追加,善恶有别。善福追加,如请僧助念,举办各类法会,节俭办葬事,不建豪华墓地,不用贵重棺木,所剩资财用于供养三宝、救济贫困、公益事项等;十分之中,追加得三,作者获七。恶业追加,如毁谤三宝、赞叹杀盗淫妄等言论留世,多一人阅读,恶业追加一分,直至言论消失于世;还如大办葬事,铺张浪费,奢侈豪华,所剩资财用于杀盗淫等;十分之中,追加其三,作者七分。

人学佛修行,是去除恶业力,增长善业力;同时增长福寿,转烦恼为菩提。所谓业力,存在善恶差别。善恶差别,主要表现在本质、内含、形式、特点、界限上的不同。善恶业力不同,决定着生命形态的不同,即是十法界众生现象的差别。这是宇宙生命法则,也是人生真相,不随人的主观意志为转栘。人道之善,为行十善业,以及受持五戒、八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反之,所行为恶。业力,为一切言行造作,形成的习惯力,留存延续于心识之中,受报在身形苦乐之上;可分共业与个业,共业为共同作业共同受报,个业为个体作业个体受报。

善恶业力所表现的本质,是因果规律;既有因上为果,又有果上为因,因果循环不息,善恶有报不止。善恶业力所表现的内含,是一切唯心造;既有纯善无恶,又有纯恶无善,还有善恶间杂。善恶业力所表现的形式,是因缘和合;既有因和于缘,又有缘起于因。善业缘起于人天福受与四圣道乐受,最高表现形式为誓愿力;恶业和合于三恶道苦受与轮回厄受,最高表现形式为无明力。善恶业力所表现的特点,是放下与执著的不同;善即无为放下名相,恶即有为执著我法;放下解脱成就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执著我法成就六根绑缚与逆境恶缘。善恶业力所表现的界限,是功德与无明的不同;善即依功德分法界,恶即依无明有众生;四圣道众生由功德力成就,六道轮回众生由业习力牵引。

总之,人的业力不会消失,只能是善恶此消彼长,升清降浊,感召生命形态不同,所处生命现象差别;但心识性我是一,三世如此,始终不能改变。故云,涅槃路上无朋伴,黄泉路上无故人。2015/12

第四十四问:“学佛离不开经典,修行离不开传承,经典与传承是什么关系?”可否具体地开示一下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答:学佛人一生都离不开经典三藏十二部,从信佛开始,就应知教义明法理,增长福慧。在修行过程中,更应诵持戒仪,自净身心;深入经藏,印证梵行。有证悟境界后,当应依经弘法,明了要义,自破魔蕴。虽有言语道断,不执著文字相之说;但那是成道之人所悟,证悟境界无言语,空谈无证自道断;透过文字了义理,诸法空相入中观。

修行人一生都离不开师徒传承,从信佛开始,就应依法门传承,进入修行状态。在修行过程中,更应依师授传承,保持身心正法。有证悟境界后,当应依所受传承,如法教化信众。虽有各宗传承不同,又各有法脉分支;但是,传授法要最关键,功行践修师徒间;证悟道果心性是,继承过程密义宣。

佛教经典的实质,是教化一切众生,真实存在的规律;既依自然法则又超出自然法则,依因缘法则又超出因缘法则;也是佛陀从自身修行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出最具法性价值的典藏;还是佛陀从自心了观宇宙人生真相后,证悟出可以穿越时空的真理;更是佛陀从自性功德圆满显现时,揭示出人能信受行持义理中的精华。佛教的经典,具有乘别性、平等性、融合性、信受性、依皈性、示范性、威力性、传承性、广泛性、规律性等。

佛法传承的实质,是师徒间口耳相传法行的要领,是师徒间身传心授戒持的规范,是师徒间黙契配合掌握的诀窍,是师徒间心灵相通过程的象征。佛法的传承,具有可行性、操作性、实践性、程序性、系统性、真实性、普遍性、密义性、理化性、特征性等。特别是密宗传承特点中还有戒律、法门、功行一体同受,禅宗传承特点中还有心法密要等。根据宗门不同,传承方式有四种;即师徒传承、法嗣传承、嗣代(家族)传承、活佛转世传承。

经典与传承的关系,如同世间修学与习练、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操作等。二者必须有机结合在一起,相铺相成才能更好发挥功用,相互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若是离开佛法传承的佛教经典,就会变为知识文化;佛教义理的教化,就会变为佛教教育,现出只有理性信从,不可证悟智慧。若是离开佛教经典的佛法传承,就会变为失去理性指导的实践,易为盲修瞎练;佛法义理的传授,易为世间法而无出世间法,易证世间智而无出世间智。故此,二者缺一不可,相互依存世间。2015/12

第四十五问:“在人际交谈中、义理交流中、网络媒体中等不同场所,戏论佛法或有意曲解法义等,有什么过失吗?”一些人于不知不觉中,容易拿佛法僧开玩笑,或用世法俗义强辩佛教法义,只是突显个人世智聪明,也不知有什么过失处,故请方便开示。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答:在佛法中,一言一行无小事,起心动念有因果;善恶造作业习生,正邪知见隔一线。就是无义语,或称绮语,皆有过失;于信众之间,一句轻浮无礼、义不正经的话,易令人生邪知、邪见、邪心、邪行、邪语、邪业等;其果报可堕入三恶道,若生人中,得言无人信、语不明了二种果报。更何况是戏论佛法、曲解法义等,其过失无量无边,其果报不可思议。

若具体而讲,其主要过失可略为十种;一是轻法慢教,增长魔法,做魔眷属,令魔子魔民心生欢喜。二是侮师辱友,增长嗔恚心,退失忍辱力,令行人自毁功德林。三是不亲善友,诸善知识皆自舍去,恶因缘自然围绕,令身心失去善行环境。四是退失正心,修行过程多有障碍,喜乐染著,令于戒法不得清净。五是不闻正法,身多受苦楚,心神难安宁,令三灾八难常相降临。六是增诸争斗,眷属乖离,怨恨生心,令争论不息至诋毁相攻。七是心多疑惑,不明法义,散乱懈怠,令正法日衰而误人正信正行。八是善根不生,丧失善法,业障现前,令邪知邪见充塞其心。九是退失善根,善心不起,心智昏昧,令邪魔鬼秽得其方便。十是心无欢喜,多生嫉妒,怨贼常扰,令其成功事项常毁于一旦。

若具体而讲,其即生果报可略为十种;一是多诸苦恼相逼,身受事累责难,争讼打斗伴临,睡常恶缘入梦。二是怨敌常相恼害,仇恨增长毒心,资财遭受侵损,戾气填胸恶狠。三是造作地狱恶业,身心时常畏惧,恶趣业习显现,恐其不得善终。四是容貌丑陋不善,身家常负骂名,事业惨受破坏,心多郁闷寡欢。五是舌不柔软口痴,语无伦次混淆,急事说不清楚,言词晦涩难懂。六是闻法不能意持,忘失不能记忆,义理难以入心,满脑欲念杂思。七是经典听不明白,音不入耳如风,稀里糊涂状态,懵懂似懂非懂。八是速当值遇恶友,欲罢不能随形,巧施千方百计,请君入瓮自恣。九是修行难得出离,其心不能专一,妄想得意妄形,实际在混日子。十是多闻不悦言语,因缘常遇不顺,闹心相邻性急,无奈逢毁损功。

过失有一不为少,果报得一业为多;偶有戏论失为少,曲解成习报为多。勿为说过便无事,鬼神察查有认真;八识田里铭印记,孽镜台前无好人。故此,一切智者,自当谨言慎行,快速远离戏论佛法,如是之人不应亲近,常修忍辱行,寂静息争论,法服自破魔,苦厄远离身。乖争无义事,曲解害人心,有意与无意,果报太吓人。2015/12

第四十六问:“因为一切唯心造,天堂与地狱都是精神世界,所以天堂与地狱都不真实存在,对不对?”这种疑问,困惑着很多人,带有普遍性,可以给予释解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答:如此疑问,是对佛所说心义与功用不能了知,才认知天堂与地狱都不真实存在,只是精神的、虚幻的言词罢了。由人的思维想象而产生,再依主观意志加以敬畏,是用来统治与束缚人的思想,其功用是蒙骗世人而已。故而有人说,“一切宗教都是骗人的,佛教认为无信仰的人愚痴,让我们看信佛的人才傻呢!这个不吃,那个不戴,出家人都不结婚,一世为人亏不亏。”实相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佛法若无真实义,几千年来谁人继;酒色财气百般好,为何智者竞逃离。万家寺庙香火旺,身披袈裟有僧尼;信众往来多供养,礼敬三宝尽虔诚。

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里的法界性,含义应包括器世间及法则性质与众生界及法则性质;从其形成的本质上说,一切皆是唯心造作的业力感召所成就。那么,处于不同时空点上的各类星球功用与不同形态生命现象的存在,怎么唯有心造化而成而不是其它呢?这就应该把心的含义与功用讲清楚,才能领会如来真实义。

心的含义,应从二方面来认知;一是思维心,二是真实心;二者皆不是指身体藏器心。思维心是大脑产生意识,意识支配言行,使身体具有生命特征的生理反应,受客观规律与世间法则支配调控。真实心是真实存在身体之中,功用潜隐化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又可独立冥存于身内外,身内外又无所见,不为人五根所感知,又不为意根所觉知,还不为身体的坏灭而随之消失;此身坏灭后,仍以中阴识、色蕴识、五蕴识的形态存在世间或出世间,感召不同生命体,受不同法则支配调控。

心的功用,还是从二方面来认知;一是思维心功用,二是真实心功用。思维心的功能,是支配人的语言、运动、听觉、视觉、感觉、触觉、味觉、情感等一切生命活动,通过神经中枢调节人体脉搏、体温、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等生命体征,是一切思维活动的基础,类似于大脑的功能。思维心的作用,有主观、观察、记忆、思考、想象、创造、选择、动静、承受、弃舍等智力,有认识、理解、分析、判断、推理、谋划、表达、交际、感受、活动等能力。真实心的功能,以色、受、想、行、识五蕴形态住持色身,统摄七魄功用,使心,肝,脾、肺、肾、意根、性腺正常发挥功用,保持身体活力与协调。真实心的作用,贮存意根法尘,将思维心见闻觉知的一切信息,通过魄传导形成业习力;并将过去世中形成的业习力映显于思维心,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天才能力、性格气质、爱好习惯、精神境界、善恶观念等;还依因缘法则,形成亲人、眷属、朋友、同事的关系,及相遇、相谈、相处、相别等变化事项;还依因果规律,形成千差万别的福禄寿康财与贫病残孤贱等不同命运。

佛法中的一切唯心造,是从本质上揭示了一切善恶的源头,在于起心动念处。内有六根功用,外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偶立,中有六入为传导,搅动思维心产生需求、排斥、苦乐、善恶等差别,再形成言行造作。不同人的不同造作与共同造作,形成个业与共业,存贮真实心识之中,待因缘和合时,感召净土、天堂、地狱等不同生命体生存的不同时空环境与形态。

时空环境与生命形态的不同,感召有变异与生灭的法则不同,对各自感召的生命体当然有苦乐不同。净土、天堂、地狱等不同时空环境,即是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星球,不同的众生。如此法界的形成,皆依诸佛愿力与众生业力和合而安立;故净土、天堂、地狱等真实存在,只是超出人的思維能力和科技手段亿万倍,无法用感官感知。确切一点讲,现代的人类,连太阳系内的事物尚不能尽知,如何谈得上超出太阳系外遥远的净土、天堂、地狱呢!

总之,善恶皆由心生,报应皆由身受;千变不离一念,万化一切唯心。法则依愿生成,规律因业造就;善行可造天堂,恶行可造地狱。这里的唯心,不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和意识先于物质的哲学唯心;而是宇宙中一切的一切,产生的本源动力,皆由佛的愿心与众生业心和合造化而成。2015/12

第四十七问:“法师是不是神职人员,还是沟通佛与人的中介?”您可以答复如此疑问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答:凡是能为信众释解佛教经典,开示戒法义理,证悟人法二空的人,皆可称为法师,或称为善知识。法师是将自己的修证过程与证悟镜界,通过明师印证后,结合教义法理,形成风格各异、宗门不同、见地差別、境界凡圣的知见,教化有缘众生,依愿利益世间。故此,从本质上认知,法师不是神职人员。

法师与信众的关系,法师有教化、授戒、传法、培德、解惑的功能,也起到使者、栋梁、示范、传承、引领的作用。这里,文字表面具有中介性,但只是比喻,并非实义;在此的实义,为法师是启发有缘人建立信仰,再依佛教为法缘,相互心灵沟通,交流修习知见。法师是于信众中载戒载法的人,身为戒体,心为法体,示范身心清净,与信众同修共度,共同越过业障苦海,到达极乐彼岸。故此,从功用上印证,法师也不是沟通佛与人的中介。

神职人员,是在各种宗教活动中,为所信仰膜拜对象服务的专职人员;如教皇、主教、司铎、拉比(智者的象征)、牧师、神父、方丈(道教中有人心方寸,天心方丈,亦可称住持;虽与佛教丛林名称相同,但有教义法理上质的差别)等。虽然在社会管理中,将佛教归类于宗教;但是根据教义法理,佛教不是宗教。因为宗教信仰的对象只是人类,不含其它众生类;而佛教教化对象是九法界众生,含一切有形无形众生,从蠕动含灵到人天鬼神至罗汉菩萨。所以佛教就是佛教,在此世界,佛教姓释。

中介,为中间介体,有其社会含义与哲学含义。社会含义,是指在不同事物之间,及同一事物内部两极之间,发挥联系作用的中间环节。其意在于使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探讨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寻求不同转化发展的方法,达到客观认识事物运动的规律。哲学含义,是指一切事物之间的联系,及一切事物转化与发展中间的因素,普遍存在的介体形态。其意在于使人在认识客观事物之间,及客观事物内部,在矛盾运动过程中,从简单到复杂,从偏面到全面,从偶然到必然,从主观到客观等,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故此,在佛教中,法师与佛之间是心通、性通,而不是不同事物之间与事物内部的两极;法师与信众之间是人与人的关系,是佛缘、法缘;而不是矛盾运动过程与普遍客观规律。

如此辩明法理,过于抽象,理性太强,使人不好理解;但有此疑问的人,具有高深学问、广博知识、良好素质,辩才技巧,若不能如此解答,恐难心伏佛法,信受法师所讲;只能各自理解,增进相互交流。2015/12

第四十八问:“凡是自称‘法师’,吹嘘神化自己,能给‘佛菩萨开光,替人灭罪除障、消灾延寿、超度亡灵’等,那只是自欺欺人,纯属魔道诱惑愚痴众生的雕虫小计。”对此争议颇大,请您给予解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答:在佛教中的法师,是他人对释经解法的人一种尊称;不是自称,也不可能自称。能给佛菩萨形像开光者,不是吹嘘神化自己;而是依经义与仪轨,为佛菩萨形像装藏,诵念大准提咒等,使佛菩萨形像由产品、商品,转化为供奉的佛菩萨形像,或为佛菩萨住世的象征。这里不是简单的法师个人能为佛菩萨形像开光,而是通过法师替佛结缘,仗佛真言咒语威神力,才能为佛菩萨形像开光。在《大日经》等经典中有记,可自学考究。

能替人灭罪除障者,也不是吹嘘神化自己;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与《大悲陀罗尼神咒》等多部经典中,都有称诵佛菩萨名号与诵持咒语者,可以灭罪除障。形式有多种,比较常用的有举办法会、升吉祥疏、法师称诵、自我忏悔等。这里不是简单的法师个人能替人灭罪除障,而是仗佛菩萨名号与诵持咒语及自我忏悔功德,回向怨亲债主与法界众生,使龙天鬼神欢欣,怨亲债主远离,达到灭罪除障的效应。

能替人消灾延寿者,也不是吹嘘神化自己;在《药师七佛本愿经》与《金光明经》等多部经典中,也有记述,礼佛、供佛、念佛、诵经、持咒、放生、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嗔恚、不邪见等,可以使人消灾延寿。形式有多种,可自我选择;也有请法师兴办法事,或举办法会等。这里不是简单的法师个人能替人灭罪除障,而是仗佛慈悲众生的愿力,使苦厄灾祸缠身者止恶向善,不再造作新业,不再加重旧业,坏掉一些恶逆因缘,收获消灾延寿的福报。

能替人超度亡灵者,也不是吹嘘神化自己;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有光目女救母事例;在《梵网经菩萨戒本》中,也有当亲人眷属亡故之时,请法师讲大乘经典等,超度亡者。形式有多种,比较常用的有举办法会、升超拔疏、善友助念、法师开示、遗财供养等。这里不是简单的法师个人能替人超度亡灵,而是仗佛菩萨喜舍的悲力,追福于亡者,使心识转化业习,减轻业报等,得到善生人天等度脱。

若说这是“自欺欺人,纯属魔道诱惑愚痴众生的雕虫小计”,不知是依以何经,据以何典;若无经法可依,又无典义可据,仅凭主观臆断,恐怕这种句义,适应自身最为恰当,须自负因果。2015/12

第四十九问:“高僧大德们研究的东西,是很枯燥的;他们埋头搞得那些经典,是没有机场读物好看的。现今社会要佛经来干什么?无非三个用途:高阁藏书装一下,师长讲话引一下,书法练字抄一下。真觉得对你有用么?别装了,你们真的需要高僧大德么?”您对此如何解析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答:高僧与大德,是两种称谓。高僧是指身心持戒清净、禅行证悟见道、通达三乘经论、明了真如本心、承载如来家业、善化无量众生的人,也称为大善知识。大德是指能够统领信众、译经释法、善化培德、精进禅行、受持戒律、自利利他的人,含在家居士,也可称为大善知识。若未悟言悟、未证谓证者,即使名声再大,仍是凡夫俗子,非实义高僧大德。实义高僧大德,心空诸法,绝不执高僧大德名相自居。

古今高僧大德的存世价值,稀有珍贵;可为佛法栋梁,醒世明灯;又可影响时代道德文明的潮流,为历史文化延续增添光彩。高僧大德,是以修行身心、奉行诸善、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心愿自利,证悟我法空寂的境界,明了人生实相真谛。又以续佛慧命、示范苦行、传戒授法、引领宗门的行愿利他,达摩法音流传千古,玄奘译经动人至今。高僧大德的普世价值,源于正法济世,为世人突破无明迷局,摆脱无常困惑,识得心性自我,到达寂乐彼岸,用心滴之血留下法脉标识,用身心铸就功德大行。高僧大德,身有禅悦终日,心涌法喜六时,何有一点枯燥,更无一丝烦恼。凡夫俗世心里,妄测圣贤妙境,红尘颠倒不觉,虚度不知亲近。

当今时代,文化多样,科技进步,欲求无边。染习蔓延,名利追求,昼夜荒迷,不知止足。当然,色情文章好看,暴力渲染刺激;网聊低头成习,关注发财给力。生活压力很大,自狭精神领域;奔波劳碌艰辛,五味杂陈人生。这样的人群中,少有自读佛经,阅览善法书籍,更少亲近高僧,难得一见大德。如此现象非常普遍,也很正常。他们观察高僧大德的角度,是取相定论;认知佛教经典的广度,是现实应用;对待人生厚重价值的态度,是跟随大流。故此产生了,佛教经典无用论,高僧大德无价值,生死大事无心理,堕落魔网无警觉。末法时代,少因缘者比比皆是,少善根者处处不乏;只能任其,浩荡乾坤随心所欲,大千世界生灭漂流。

如此价值取向,是人生断灭论,身体生于父母,不见有谁投胎。娱乐生活自主,七情六欲本具,人死断灭无神,何有轮回之说。故此应知自害,后世失善因缘,自我断灭善根,他人无法用力。若无众生可度,何以成就高僧;若无直心道场,何以世有大德。

总之,时光流逝无形,高僧大德辈出,无怨无悔往来,普度众生不厌。高僧普通众生,大德众生根同,心与众生相连,性与众生相通。佛法流通三世,见闻受益自醒,方知人生如梦,放下解脱归真。当知世论毁教,也有世俗坏法,自然世人受害,诸相世间无常。自结善法因缘,自种菩提善根,自救心性主人,自圆无量功德。2015/12

第五十问:“若不能挣钱安身养家,身家性命不保,学佛还有什么用?吃饱饭才能活命,有好身体才能修道;若无身命,就无道可修;应该是这样的吧?”如此议论,与佛教法理相合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答:对待如此议论,不同心境的人有不同认知,不同根器的人有不同理解。简单地讲,略分三种;即初入佛门者、声闻修道者、行菩萨道者。

初入佛门者,对教义法理认知尚浅,对学佛修道理解不深,将身家生活与学佛修道的关系对立起来,将身家生活奉为人生头等大事,将学佛修道视为可有可无小事。其不知学佛更能如法挣钱,修道更能安身养家。学佛人知善行、遵礼仪、守道德、有敬畏,会自觉把该做的事项做好,远离一切不善,正命做事,正业安家,正行保身,正心做人,正念护心,正见善行,正语视听,正定修道。吃得干净饭,挣得清净财,平安是福报,和气才富贵。学佛不碍安身,修道有益立命。否则,人心不知足,富贵难修道;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

声闻修道者,不明大乘法义,执著我法自了,多为智慧不足,心少正法念观。先有衣食床坐,再观身命道行,以修为修苦灭,以道为道乐空。将身命先于法事,将道寄于有身,将多闻替代正法。古有阿难为凭,《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记,“今日如來。安居說法。遠來者眾。飢勞疲乏。性命不濟。有食有命。有命有身。有身有道。無食無命。無命無身。無身無道。今於是中。無有如是可意之事。”今有媒体报导滥象为据,抽签看相与高价香拥进寺庙,在家信众也具见思二惑。其不能了知,大乘法食饱慧命,精勤正法可忘躯,佛昔舍身半句偈,观行道品三十七。声闻众中,大有坚固道行,多发菩提心者,身处红尘不染,心观纷繁离著。弃舍无学止足,行大阿罗汉道,证入第一义谛,明心见性自在。

行菩萨道者,一切言行为法,自无余念清心,身命幻化无常,真我常住是性。忆佛雪山修道,一日一麻一麦,皮肉消瘦皱减,心能堪忍不退。目陷如井底星,肋出如朽草屋,坐处如马蹄迹,不见退转菩提。内财外物能施,血肉头目手足,百千万劫无怨,剜身为灯不动。佛事高于一切,法事重于身命,古有传记高僧,今有鸡足茅蓬。终南万人隐世,尚有修住洞窟,无数行者闭关,皆是不惜身命。菩萨行人在世间,清净戒身依法修心,四相八相皆空无执,人同相异心境不同,愿心往来大行根器。惠能证道偈颂大空,宣化来空去空妙行,本焕觉观未来佛名,居士护法赞叹高僧。为何行菩萨道者有如此境界?因能明观于此世界,若贪一草,皆有因果;若执一花,往来有报。故菩萨畏因,不结俗缘。

在此世间,有凡有圣,凡不知圣,圣显凡相。凡心思欲,圣德善行,凡圣同住,法缘天成。在平常人眼中,满足财色名食睡为正常需要,各有贪嗔痴慢疑为人性本具,五蕴色受想行识为根深蒂固,根尘偶十二因缘为时处生心。圣心虽难以理解,但可依缘起性空,无为善行深般若,大观众生非众生。2015/12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