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网

净土法门法师:读经、听经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4-06-29 04:02:17作者:正觉网
净土法门法师:读经、听经的重要性

摘自《学佛答问》(答澳洲参学同修提问之五)

问:人一定要肯定一切众生本性本善,儒家教童蒙,《三字经》上第一句话非常重要,“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是纯净纯善,就是佛法里面讲的佛性,一切众生个个都有。为什么现在变成这样?

答:迷失了本性,迷了之后,你就被外面环境染污。所以《三字经》上讲得好,“性相近,习相远”,那个习就是习气,就是染污,染污是我们跟自己的本性距离愈来愈远,是这个道理。圣贤的教育没有别的,是怎样帮助我们从习性回过头来,恢复到本性,儒释道三家的教学都是以这个为目标,所以叫圣贤教育。染污虽然很深,我们现在听到了圣教能生欢喜,这就是一线光明;换句话说,像世间人讲,这个人还有救。如果听到圣贤教育摇头,不欢喜,那他就没救了,缘没有。你能够听到圣教还能生欢喜心,行,只要你能够继续不断认真努力。

你要晓得佛经上常说的“四缘生法”,亲因缘大家都有,所缘缘不相同。今天我们把自己所缘的缘,缘佛、缘菩萨,这是无比的殊胜,一心一意想作佛、想作菩萨。佛菩萨的缘在哪里?增上缘就是经教,要在经教里面去学习,不要看人。人,他不管是大法师、老法师,他要没有依经教去学,跟我们凡夫一样。不去看人,看人你就起分别、起执着,这个对自己不好。我们从经教里面去学,不看人,我们对人还会很恭敬;一看人,这个破戒,那个不如法,对他就起分别、起执着,这个不好,对我们自己修学有很大的伤害。

所以真正修学的人,每天一定要读经,读经就是亲近佛菩萨。读经什么?读一种,没有开悟的时候读一种,读一种你会开悟,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很有道理。你要读很多,就不行了,那就很难。就是读一种,读一种读久了,为什么会开悟?久了他心定了,就这个道理;心定了,定能生慧,就开悟!所以读一部经,天天去读它,年年去读它,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目的在哪里?目的在心定下来,哪一天心定下来,智慧就爆发。智慧透出来之后,你就可以什么经都可以看,什么东西都可以学,为什么?太容易了,一看就明了。
在过去,龙树菩萨开悟了,释迦牟尼佛所讲的经典流传在这个世间,我们讲《大藏经》,我们学起来多困难。龙树菩萨学释迦牟尼佛留在世间的《大藏经》,三个月学完了,开悟了!所以他起傲慢心,认为这个世间东西没有了,再没有东西好学了,其他宗教的东西都很容易。在这个时候,大龙菩萨把他带到龙宫,看看龙宫里面收藏的佛所讲的《华严经》。《华严经》在定中讲的,那个本子是(这是龙树菩萨告诉我们的)“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

龙树菩萨看到这个就呆了,
傲慢心马上就没有了,知道自己懂的太少太少,还能够有傲慢心吗?才知道佛的智慧不可思议。龙树菩萨开悟在初地,那个初地是别教初地,别教初地等于圆教初住菩萨,这要懂得。这也是给我们做榜样、给我们做示范,一门深入有好处,所谓一经通一切经通,一门通一切法门都通,这才叫走快捷方式。你要是一部经一部经去学,那还得了吗?你学到哪辈子才能通?

我跟李老师学经教,李老师把这个方法教给我,所以听经专心听,不能写笔记。为什么?写笔记分心,你又在搞妄想、执着。就是聚精会神听,听懂多少就懂多少,不懂不要去理会,教我这个方法。所以他跟我讲,学教要从教理上下手,为什么?教理通一切经,这一部经学通了,什么经都通了。如果自己不是这种根器,没有这个能力,不得已而求其次,学教义,也不错。教义是什么?通一宗。譬如我们净土宗,我学《无量寿经》,我从教义上下手,净土宗的经典我都没有问题;从教理上,那释迦牟尼佛以及十方三世诸佛所说的一切经全通了。教理是最高,理是见性,这是最高的,都是要从戒定慧上下手。所以,基本就是持戒,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今天出家人不能成就,连最基础的戒律《沙弥律仪》你没做到,在家人不能成就,三皈、五戒、十善你没做到;无论你用什么功夫,一门也好,是多门也好,你一生都不会成就。

最后一个方法,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或许你还能往生,往生就是成就,除这个法子之外,没有第二个办法。真正往生还是得力于戒、定,没有戒、定的人不能往生。也许说这个往生的人他也没有学戒,他也没有学定,你不晓得他往生的时候专心,心是一个,只有一念,没有二念,这叫做定共戒,所以他能往生。戒里头有定共戒、有道共戒,那就不是形式,这个要懂得。戒律的扩充,三聚净戒,除律仪戒之外,并没有经文,没有条文,你要懂得。总而言之,这样才能够得清净心,清净心生智慧,智慧能解决一切问题。

所以经教,学还是学一样好,不能学多。我过去在台中跟李老师十年,十年学五部经。我第一部学的是《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小乘经;第二部学的是《阿弥陀经》;第三部是《普贤菩萨行愿品》;第四部是《金刚经》,算是一部大经;第五部是《楞严经》。十年学五部经,我是以我的能力,老师教导我的。《法华》我没学过,我讲《法华》大意好像讲了六十多个小时,那时候没有录相,我不知道有没有录音带。《华严》没有学过,很多经论都没有学过,但是展开的时候,这经卷意思我都懂,我能讲。我虽然没有办法从教理,我从教义上下手,能贯通,这是快捷方式。如果一部一部的学,那还得了,你十年能学几部!

所以重在融会贯通,你才能真正得受用,才能得法喜,这个很重要。儒家没有讲法喜,儒家《论语》头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亦说乎就是法喜充满,这才是真正在学习里面得受用。自己最有受用的,自己能够很明显觉察,就是烦恼习气没有了。一年比一年少,一个月比一个月少,到烦恼习气都没有的时候,纯熟了。跟一切人都能相处,都能处得非常好,这就是学问之道。所以我常讲,不能跟人相处,没学会;真学会到一点东西,什么人都能相处,跟动物能相处,跟鬼神能相处,你说你多快乐!

所以,经典的选择,选一样,哪一样你喜欢你就选哪一样。大经,像《华严》太大了,可以选一品,也行,专攻一品。但是对佛学名词不了解的地方要查《佛学辞典》,所以《佛学辞典》不能够离开。对于世间东西也不例外,现在台湾,从前文化学院编的《中文大辞典》,编得很不错,很好,内容非常丰富,精装本十册,我们这边很多,这是很好的参考书,这些工具书一定要有。日本还编的有《佛经解说大辞典》,那个对我们研究佛教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