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教授:信愿行:完美人生之路——重读《宗要:信愿持名》
发布时间:2024-03-04 04:00:19作者:正觉网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刘元春
在当代着名佛学家黄念祖老居士往生十五周年之际,重读他的着作,心中无限感慨!二十多年前,聆听老人家谆谆教诲的情景,宛然眼前。当时,我在古柏繁茂、丁香花开的法源寺里求学,黄老居士教授我们净土宗课程《净土资粮》,其中就有《 阿弥陀经 宗要》。那时,已是古稀之年的黄老居士,鹤发童颜,目光如炬,声如洪钟。每周三节课,他都挤坐公交车,准时到来。课堂上,常常是声情并茂,广征博引,风趣幽默,笑声朗朗。至今,我仍然被深深的感染感动着,心中涌起无限的崇敬与忆念……
黄老居士一生历经劫波,但矢志不渝,终究花开见佛,往生西方。他的一生,实践了他的信愿,为我们展现了完美的人生之路。因此,但我们奉读他的着作,字里行间,都透视着一个信愿行者真实的修证体验,真知灼见,无不给人以受用。所以,我们无需再去引证什么,能够梳理清楚他的思想脉络,也就算是一次信仰的体验了。下面,我把对本文的读解体会写出来,求证于黄老居士的莲座下。
一、从生信到真信:完美人生之根本
习惯上,认为“三经一论”是中国净土宗立宗的根本经典。其中,黄念祖居士指出《阿弥陀经》“因为此经简要,可以称为净宗的心中心。所以它的注解甚多。其中以莲池大师之《弥陀疏钞》,幽溪大师之《圆中钞》及蕅益大师之《弥陀要解》最为殊胜精要。”他据此对藕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的宗要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可以说,黄老居士的解说深化了藕益大师的思想,深入浅出,方便大家学习与实践。
首先,他指出:“信佛的人必须修行,而宗正是修行的重要途径。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契会本体,可是宗是契会本体的枢机,(枢机,例如电视机的开关与旋钮。)而且宗是六度万行的纲领,(纲指网的总绳,举纲则目张;领,指衣的衣的领,提领则衣顺。)可见明宗实为切要。”《阿弥陀经》的宗要就是蕅益大师所说的“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由信生愿,由愿起行,行就是持名的妙行。信愿行称为三资粮。出门旅游必须带钱,这就是资:还必须带饮水或食物,这就是粮。”这里所说的信愿行,其实就是我们信仰的三个阶梯,完美人生的路向。
他根据《要解》所说“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的理念,分别对信愿行展开了论说。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其中,对“信”的解说所占比重最多,发论最详。
如何使人生起信仰生起信心呢?黄老居士指出:
信字非常重要。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开示我们,信乃是道之本元,一切功德之母。因为从信才出生一切功德。又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力能度。”这就是说,必须先具信心,才能深入佛法之海。若无信心,纵然广读佛书,对于佛法也是难于入门的。又说:“佛法如宝山,信为手。所以必须有信心,才能在宝山中取得宝物。
我们信仰佛教,首先要三皈依,就是要引导我们培育对佛法僧的崇信,只有坚信三宝能够赋予我们智慧,引领我们超越生死轮回,解脱苦难烦恼,才能依照佛法去勤于修证,提升我们的境界,改善我们的生存。所以,信仰与信心是我们“道元功德母”,是我们人生前进的根本。
那么,我们信仰信心的内涵是什么呢?怎样才是真正的信仰呢?这是佛教信仰也是修行解脱的大问题。黄老居士根据藕益大师的《要解》,对“六信”作了条分缕析,很是精妙。
所谓“六信”,就是信自与信他,信因与信果,信事与信理。
(1)信自。《要解》说:“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
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对此,黄老居士大致用以下四句话来概括的:第一句话,“当知这个‘自’字,不是那个有我相的自我,而是指离一切相的自性,也即是指本有的妙明真心。”
第二句话,“此心不是我们所说的心脏。”
第三句话,“我的自心,也不是缘影心。”
第四句话,“信自,也即是信自佛。”
黄老居士的论述中,既有经典引证,又有科学举例,很有说服力。比如,他用现代医学可以更换心脏的实例来肯定一念之心不是肉团心,就很是有力。进而指出了众生前七识是缘尘生起,虚妄不实,真正的如来妙心显现之时,就能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了。这些论述,既是教育大家认清自身妄念缠绕的现实,又是鼓励大家自尊自信,而且主要是强化自尊自信的。只要拥有了自信,就能够生发出无量的智慧。
(2)信他。“信释迦如来决不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相信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十方诸佛都是真实存在的,他们的言教也是真实不虚的,美好的世界确实存在的。这是我们信仰基础,信念产生的关键。或者说,如果我们心中怀疑一切的真实存在,没有对美好的憧憬与期盼,那么,我们就不可能产生不断追求的信念,也不会有奋斗的动力。但我们失去了美好的心愿与追求,人生岂不是一片荒野吗?
当然,信自与信他是不可分割的,不能偏弃任何一方。自他不二,才是圆融无碍之旨。所以,黄老居士指出:
两者都能信,这是正信。一般说来,文化不高,阅读经典不多的人,容易信他,而难于信自。若说自心是佛,便不敢承当,且认为那是贡高我慢。又有人一听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便不敢信,认为虚无缥缈,怕落空。这都是信心不深的表现。但若能真实信他,老实念佛,仍能往生,只是往生后的品位不高。另外一种,便是专谈信自,不能信他。这多属矜文化较高,读经较多,甚至是颇有研究的人,喜说自心是佛,但不信他佛。认为念佛求往生,是心外觅法,是着相。于是轻视净宗,不愿求生净土。当然也就错过这个殊胜的方便法门,而难于在现在生中证不退转。更有甚者,有人偏重自心是佛,本来是佛,本来成佛,于是就反对一切修德。殊不知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若论性德则一切蠢动含灵都本来是佛;倘无修德,又与那些蠢动之类有什么分别?
(3)信因。《要解》中说,“信因者:深信散舌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因果报应是佛教探索世界人生问题的核心理念。所以,黄老居士认为:“因和果也是一对。因果问题很重要,一个人若真深信了因果,就不同于普通人了。若真信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便知一切皆有前因,用不着贪求、计较、分别和营谋,便减少无穷的烦恼与过失。”
黄老居士特别强调要深信三世因果,他反对因果断灭论。他举出了不少颇具说服力的真实例证。重要的是他的论述立足于现实的教化上。“因果不虚,欲免恶果,必须不造恶因。欲求善果,务要先种善因。故云‘菩萨畏因’,先从因上努力。众生颠倒,不明因果之理,例如恶徒行凶,当宣布立即枪决时,吓得双腿都软了,这就叫众生畏果。遇到恶果,便害怕了。他如知道畏因,便不至于行凶作恶,肆无忌惮,当然也就是避免死刑的恶果。”当然,他的立论主要还是在于引导大家相信净土宗一心念佛往生西方净土的“最殊胜之因”。他在解说藕益大师“果得一心不乱之人,更无起惑造业之事”的时候,用烧开水作比喻,很生动传神:“例如烧开水,水烧开后,便已消毒,可以放心饮用。纵然放凉了,也是凉开水,依然可以食用。反之,这一壶水,今天放在炉上,烧五分钟,拿下来放凉,明天又放在炉上烧五分钟。这样烧一百年,始终不能当开水用。大家蒸饭,也是同样道理,要一口气成功,免成夹生饭。我们用功,也正是这个道理。”他的目的就是要我们“老实念佛,绵绵密密,精进不已,以此为因,必得往生极乐的妙果。”
(4)信果。《要解》说:“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不虚弃。是名信果。”明白的讲,信果就是要信从念佛之因,得往生之果。黄老居士指出,信果“皆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又如自身之影,必随自身;空谷回音,必应于响。从因得果,果不离因。念佛之功,功不唐捐。往生之愿,决不虚发。能这样信,名为信果。”
接着,黄老居士运用佛教华严学思想论述了信事与信理的概念,最终强调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信仰趋向。他的解释通晓明了。
(5)信事。《要解》中说,“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黄老居士认为,“事与理是一对。事是事相,理是本体。事相就是事物与有形无形种种诸相。眼前所见,幡幢香灯,男女老少,以及大地山河,日月星辰,飞禽走兽,鳞介爬行,六道轮转,生生死死,万事万物,都是事相。”
他用一位科学家的眼界观察,认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事相“若论本质,只是能量与动相。若从佛法来说,那就深入了。”他从唯识学阿赖耶识功能到华严宗十玄门思想,论证了包括西方极乐世界在内的世间万象的本来面目与真实状态。
(6)信理。《要解》说:“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介尔乃微小之意。我们当前这一念心性,虽然微小,但它本体等同法界。所以极乐世界不在我这一念心性之外。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教主以及侣伴种种事相,皆是理体(即我微小的一念心性)所现之影。心性如明镜,极乐依正主伴如镜中所现之影。且能现影者,是我理体。故所现之影,不离镜体。能现所现,纯是真心,影虽多种,同为实相。所以,黄老居士指出:“理即是真心、实相,亦即全法界。法界即是一切众生身,心的本体。”
为了深入论述六信的辨正关系,黄老居士进一步解说了“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的精神内涵。最后,他认为只有具足了六信,才算是真信。
那什么是真信呢?大师说:“①信我与弥陀,觉性无二,我虽昏迷,觉性未失,一念回光,便同本得。②信性虽无二,位乃天渊,佛是究竟佛,我则随业流转。③信我是弥陀心内众生,佛是我心内之佛。亿佛念佛,必定见佛,这就是说我与弥陀水乳交融。例如在牛奶中加一些水,于水中有乳,乳中有水,互融互摄,无毫厘许间隔。所以我们念佛,自然感应道交,如磁石吸铁。
二、从厌离到欣求:完美人生之关键
以上讲的信仰信心,其实是要坚固我们的信念,要求我们要“根正”。但是,“根正”尚需“苗红”,生命之树才能枝繁叶茂,庇护众生。那就要求我们有成为参天大树的愿力,才行!所以,“发愿”就成为我们完美人生的关键,只有启动了关键,才能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黄老居士指出,愿就是“厌离婆婆,欣慕极乐。”“对于娑婆世界我们毫无贪恋,愿意出离,一心所向往的只是极乐世界、这就叫作愿,愿很重要,所以说金刚非坚,愿力为坚。”“愿是铠甲,当我们要出生死、要同生死敌人做一决战的时候,什么是我们护身的铠甲?就是愿。蕅益大师指出,往生关键,就是信愿。大师说能不能往生,就看你有没有信愿;至于品位高低,那在于念佛的深浅。可见往生关键是正信切愿。有了正信,有了切愿,乃至十念都可以往生。”所以,藕益大师在《要解》中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若信愿坚固,则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
为什么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呢?这一点如果不能明了,就很容易遭人非议。社会上一般有这样的认识,就是说佛教是悲观失望的宗教,是消极的,根源就在于误解了佛教厌离娑婆世界、跳出三界等概念。的确,佛教对现实世界有诸多痛苦的描述,也有一切皆苦的说教。不过,这是佛教观察世界现象的一种方法,注重从消极现象入手进行深刻的反思。世间人们容易沉溺于欲望的满足,缺少对生命终极的关怀,甚至回避生死祸福的无常变化,陷入虚浮妄念之中。这是人生的实情。事实上,由于每一个个体都沉溺于这种虚妄、欲望的追逐中不能自拔,现实世界却越来越变得畸变与苦难,这也是事实。生活的艰难,生命的残缺,世界生存环境日益窘迫。当今的人类中,厌世情结也越来越严重。这些都被佛教所言中。
当然,佛教对现实世界的探究,不是停留在表象上,而是深入到了根源中。从根源上下功夫,寻找出恶缘与善缘,从而去恶从善,这才是佛教的精神特质。佛教认为,娑婆世界环境恶化的根源就在于人心的恶化与污秽。所以,人类真正应当舍弃的不是当前的世界,而是心灵的污秽。因此,蕅益大师说,“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舍离”!《要解》又说:“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都是我们心本来所感召的,心净则佛土净。
黄老居士从谈苦、谈空、无常、无我等几个角度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其中,特别对“进一退九”的愿力事实,作了深刻的刨析。他在谈苦之后,谈空等。这些论述都十分精彩,下面不妨引述:
其次谈空。一切有为法都是如梦、如幻、如泡、如影,都是虚妄,转眼成空,一切都不真实。例如肥皂泡,五颜六色,光彩夺目,但一转眼就破灭了。第三,是无常。佛在世时曾问弟子:人命有多长?一个人说人命在旦夕之间,佛摇头说:你不懂得。第二个人说在饭食间,吃一顿饭的时候就能没有命了,佛还摇头说:你也不知“道”。又一个回答说:“人命在呼吸间。”这口气出了,下口气进不进不知道。佛说:你知“道”了。可见人生真是无常。今天虽好,明天怎么样很难说呀!第四,是无我。哪里有真实的“我”?只是一个“肥皂泡。可是世人处处爱这个“我”,贪着钱财,有了财,自己就可以受用。贪色,就为了快乐。贪名可以荣耀。贪吃就可以享口福养身体,贪睡为了安逸。可是他不知道,自身只是个肥皂泡。任你怎么去爱护它,也是保不住的。以下我再补充一点厌离的理由,就是这个世界退缘大多,生命太短了,佛法是如此之深,如同大海。可是学习的时机,即我们的寿命,又是这么的短,难过百年。所以很难啊!并且处处是退缘。逆境叫你退,还容易克服。最麻烦是顺境来了,这个顺境缠缚人啊!因此叫进一退九。
这些文辞既平易又精妙,简捷明了!在简捷明了之中,不时放射出智慧之光。这正是老居士的智慧魅力所在。关于“厌求取舍”的问题,老居士在分析藕益大师乃至圆瑛法师等人的解说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很是精当。他说:
我认为一个取舍到极点的人念佛,与那个不取不舍的人念佛是平等的。一个人若舍到极点,对于娑婆世界一点也不留恋,一心所向往的只是极乐世界。在念的时候,就只是一句阿弥陀佛,自然不会再打闲岔。只剩下一条心,只是在念佛,这就同那“不取不舍”的人在念佛是一样了。……以上都是说明取舍到了极点,同不取不舍平等平等,不是两辙。所以许多老年人,不多求学问,一心求生,老实念佛,倒能成功。因为他们暗合道妙。所谓暗合,就是说不用懂多少玄妙的道理,只是信愿持名就这么念。不知不觉就同不取不舍,同理一心平等了。不知不觉自然契合了真如实相。所以这是暗合道妙,巧入无生。行者虽不懂玄妙的道理,但能信愿持名,不知不觉就暗合实相了。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就在这里。
我们知道黄老居士是真修实炼的行者,他的佛学研究是为了指导信仰实践的,更是为了分享给大家的。所以,他的立论侧重于强调实践的价值。但是,他的论述更注重圆融无碍。因此,关于事理取舍问题,他的进一步论述,给我们诸多的启示。首先,他基于对藕益大师《要解》中“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的思想解说,批评了信仰者偏于“不取不舍”所谓“理体”的缺陷。指出,其实就是放弃了一切修证,执着了理,废弃了事;就等于在“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中,只要“是心是佛”,而不要“是心作佛”。这就是执理废事,佛说的话被你砍掉了一半。你既然废了事,把佛的话砍掉了一半,你所执的这个“理”,就不可能是圆满圆融的理。同时你认为已明白的这个“理”,也没有真明白。实际上,理事不二,本来不是对立的。他说:
如果能够通达信受前面说过的“全事即理”的道理,那么你取,取也是合于理体,合于如,合于相,合于第一义谛的;你舍,舍也是合于理,合于第一义谛,合补于如实相。一取一舍都是般若的大用,于是就纵横自在,取舍自如了。所以舍秽土你只管舍,求生净土,你只管求,这即是真如实相,即是第一义谛。所以说“一取一舍无非法界”。莲宗祖师道绰大师曾说:“若始学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无不往生,不须疑也。”这即是说你还未能破相,那你就先别管着相不着相。只是专心去念佛,决定往生。所以第一步你先不要求离相,你就是深信切愿老实念佛。你就这么念,你就往生。这是大祖师的话,所以就是这么直截了当。
黄老居士是菩萨行者,他了解也理解众生的优点与缺点。他的教喻无不透摄骨髓。最大的缺点就是干事习惯脚踏两只船,不能精进。老人家告诉我们要将信愿结合起来。“首先应信因果。如能信事信他,就会发愿。发愿之后就会持名念佛。我们通过实践就更能增加信心,从信事信他可慢慢发展为信理信自。信心一深,你的愿就切了,愿切了你就念的更专诚了。信愿如果真有了,乃至十念,决定得生。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所以我们要在信愿上多用心。”
三、从方便到圆满:完美人生之目标
信能启愿,愿能导行。在净土信仰中,常把持名念佛看作妙行。藕益大师在《要解》中赞叹持名功德说:“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
黄老居士对此有深邃的思考。
首先,他认为“持名是易行道”。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名以召德”。阿弥陀佛名号,万德庄严。“万德不圆满,怎么能成佛?既成了佛,名叫阿弥陀佛。”我们念佛,就如吃蜂蜜,而这蜜就是佛陀采来百花之精,集聚成了万德庄严圆满的果实。
其次,执持名号达到一心不乱,焉有不往生极乐世界之理!一旦往生净土,从此不再退转。不退转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到了念不退,念念契理,从容中道,心心流入萨婆若海,即一切种智海,亦即如来的果海。
再者,持名念佛是易行道中之捷径。念佛法门中,虽然有如《般舟三昧经》里所说的观像念佛,《观无量寿佛经》里所说的观想念佛,以及还有五悔(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等方法,都能往生净土。“但其中有正有助,信愿持名这是正行,至于礼拜、供养等等就是助行。正助齐修如同众宝俱备,但持名念佛乃宝中之王。”
简而言之,持名念佛这一个方法,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收机最广”,二是“下手最易”。由于持名法门这样殊胜,所以“释迦慈尊无问自说”。因此,藕益大师在《要解》中赞叹这个持名法门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黄老居士对此作了精密的解释。
第一,他依据《法华玄赞》说“施为可则曰方,善逗机宜曰便”的意义,认为,“可以作为标准的行动叫做方,善于启发众生的根器的,做便。”又依据《大集经》中说“能调众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指出,“能调理众生,导引他们归趣到无上正觉,叫做方便。”这些解释与我们平常所理解的方便是不同的,我们的理解与“随便”相近的。黄老居士的解释很是明白:
由于其他大乘的法门多是先悟后修,见道,修道,而后证道。粗浅说来就是看清了路,才能走路。走路就是修道,走到家才是证道。没有看清路就要走,这就叫盲修瞎练与“煮砂作饭”。所以圆教须先悟才能修,至少应有个解悟,于是这下手就难了。下手都不容易,不要说证悟了。可是圆教中唯有持名法门下手最易,你只要信愿持名就决定往生。
因为要普度众生,让大家容易成就,所以出发点蕴涵着深切的慈悲关怀之心。密部《大毗卢遮那成佛经》说:“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普贤行愿品》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可见众生是根本,用大悲水来灌溉这个树根,才能成就佛的智果。最终却是“方便为究竟”的大愿!
第二,持名念佛是“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黄老居士根据天台宗“三因佛性”的义理,指出“正因”即“是心是佛”“缘因”即“是心作佛”,“了因”即“究竟成佛”。这样,一心不乱的念佛中,已经完成了成佛的过程。这种彻底修证的实践理路,正是遵循了佛教中“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的道理,属于圆顿法门了。
第三,持名念佛属于“圆顿中至极圆顿”。依据华严宗的判教说,所谓“顿教”,是不立文字,不依言句,不设位次,不论阶梯,但以顿彻理性为教。所谓“圆教”,是大乘中演说实法登峰造极之教,专接最上利根之人。圆是圆融自在,一切无碍之义;圆满具足、福足、慧足、明足、行足、圆全俱足之义。所以,黄老居士认为:
圆体是圆转自如,立处皆真。旋转是随缘,不倒是不变。众生轮转是随缘,佛性不增不减是不变,故随缘而不变,不变又随缘。从这个比方,我们或可粗明圆融自在之义。可见我们的知见,若能契合圆宗,我们的见地也就圆融无碍,随处皆真。更应注意的是,大师开示了佛的知见,直指持名之法最极圆顿。我们如能真实信受,即是接受了佛的知见。也即是说如来果觉的知见,化入我们因地的初心。既然佛的果觉入我因心,故我因心顿含果觉。
正如《维摩经》中所说“心净则佛土净”,信愿行具足了,必能“横生四土,一生圆满是果”。藕益大师《要解》中说:“信愿持名,以为一乘真因;四种净土,以为一乘妙果。举因则果必随之,故以信愿持名为经正宗。”所谓“四种净土”,即是(1)凡圣同居士,(2)方便有余土,(3)实报庄严上,(4)常寂光土。这些都是实报庄严的理想境界。
由此,黄老居士引述了蕅益大师《要解》的名言,为我们作了总结: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是深信、切愿、力行为要耳!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三万五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改变,而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成诳语。一得往生,则永无退转,种种法门,悉得现前。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
最后,他老人家语重心长的嘱咐我们后来者,“希望闻者与《要解》一并参究,深信切愿,老实念佛。若能具足信、愿、行三种资粮,必定圆证位、行、念三种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