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的处观(陈琼璀)
发布时间:2024-04-01 04:04:07作者:正觉网原始佛教的处观
陈琼璀 缘起 本文为笔者在志莲净苑文化部二○○五年二月二十七日之文化研讨会所发表的研究报告。所以选写这个题目,是因为在二○○四年的文化研讨会中,曾以‘原始佛教的无我观’为题,撰写了一篇文章,文中主要以杂阿含经内“阴相应”的经文及以相关的瑜伽师地论论释中,阐释原始佛教如何从蕴观中破除萨迦耶见。此外,我们亦可以从“阴相应”的经文及瑜伽论释中看到原始佛教对苦圣谛的观察和说明。而本文则有意从阿含经中与入处相关的经文内探讨原始佛教的处观,及从处观中观察苦集圣谛。对于阿含经开始有较认真和深入地阅读乃始九十年代初期,当时佛教法相学会与真言宗女居士林合办“佛教经论导读”一系列课程,于一九九二年开始,逢星期日上午在香港大坑道女居士林礼堂上课,笔者当时承罗公时宪老师之命,担任《杂阿含经》主讲,读本就以印顺导师的《杂阿含经论会编》为教科读本,由阴相应读起。由于当时亦可以有较多的时间在禅修方面下工夫,所以在读到入处相应的经文时,与当时的禅修配合,发觉可以在修习中对心念有更敏锐的警觉,及对种种内受有更深刻的体会,而理解到古人所以杂阿含经为佛陀与弟子说种种随禅法,为坐禅人习之第一义悉檀,所言不虚。故今希望可以能藉此文,将多年前受到阅读经文启发的一些体会,整理出来,与同修分享。而当笔者在为撰写此文作资料搜集的时候,发觉并没有很多近代的参考资料,好像比较少人在这方面的研究;至于古人方面,就是在觉音论师的《清净道论》里,也没有对六入处有很深入地加以论释,所以以目前所有的资料中,还是瑜伽论的论释最能阐发这些经文的深义。为此,笔者就觉得更加应该以此为题,希望能抛砖引玉,得到其他大德及同修的提点与指正,及希望可以看到更多有关这方面的不同高见和研究心得。 还有要说的是,在撰写此文当中有所得益的就是,透过与入处相关的经文及论释,使笔者可以对原始佛教的处观有较清晰的了解;及从经论之中,发觉除了本文范围之外,其实从六触入处更可以与烦恼杂染及业杂染而引至三世流转的关系,仍可作更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这一点,觉音论师在《清净道论》里也是有所提及的。另外就是从入处相关的经文中,亦可以发见唯识思想体系中,心与心所之间关系的源头。
最后要说的就是,阅读著这些经文,令我们就好像处身于当时的园林之中,聆听著佛陀对弟子们的教诲一样亲切,以原始佛教的经典,尤其在整部杂阿含经中,虽然每篇经文都很短小,但全部都非常精炼,字字珠玑,篇篇都闪烁著佛陀与佛弟子们智慧之光,如座右铭,值得我们反覆读诵,一生受用。 (一) 六触入处是爱集苦集圣谛 原始佛教对生命的观察和分析,除了从最基本的五蕴观之外,另外一方面的观察和分析就是入处观了。处的梵文与巴利文皆为?yatana,有生长、长养、所依等义,意译为处或入处,指心理活动生起的地方,包括了眼、耳、鼻、舌、身、意等内六根又称内六处,与色、声、香、味、触、法等外六境又称外六处,或合称十二处,眼识以至意识的生起就以此内、外六处为所依,以内六根为门及外六境为所攀缘的对象而生起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一点,在《杂阿含经》的一篇经文中,佛陀就这样告诸弟子:“眼因、缘色眼识生,所以者何?若眼识生,一切眼、色因缘故。耳、声因缘,鼻、香因缘,舌、味因缘,身、触因缘,意、法因缘意识生,所以者何?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杂阿含经二三八,大正二,页五七)。而《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一即说:“心,心所法生长门义是处义。训释词者,谓能生长心、心所法故名为处,是能生长彼作用义。”(大正二十九,页五)以内六根为生起六识的有力因,而外六境为生识的所缘缘,故以十二处为认识作用所依处,一切的心理活动都由眼、耳、鼻、舌、身、意根缘色、声、香、味、触、法境而展开。 与入处观有最多相关的原始佛教经典,南传巴利文的《相应部》有“六处相应”207篇经文,北传五十卷本的《杂阿含经》由印顺法师整理后的“入处相应”有285篇经文(见《杂阿含经论会编》)。北传的这一部《杂阿含经》是由部派佛教中属于说一切有部所传诵的经典,他的组织编排与南传赤铜鍱部所传诵的《相应部》有点不同,《相应部》五大部分,一开始的是有偈篇,然后是因缘篇、蕴篇,再下来才是六处篇,最后是大篇,即大品。但是北传《杂阿含经》的组织编排,如果以印顺法师依据《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及《瑜伽师地论》的资料,及参考20卷本的《别译杂阿含经》及南传《相应部》后,经整理及修正的组织编排为:五阴诵第一、六入处诵第二、杂因诵第三、道品诵第四、八众诵第五、弟子所说诵第六,最后是如来所说诵第七。此中五阴诵第一、六入处诵第二、杂因诵第三及道品诵第四,都有《瑜伽师地论》的释文,论文由卷八十五至九十八,依次抉择上述四诵经义。根据经文与释经的论文比对来读的话,可以看出五阴诵主要是对四圣谛中苦圣谛的观察,从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皆无常、苦、空、非我中、著重在破除有身见,即萨迦耶见;而六入处诵第二则主要为对四圣谛中苦集圣谛的观察,由根、境、识及六触入处而引生的受、想、思、爱、取等一连串的心理活动,进而推动了身、口、意等各种行为,是即为业集。杂因诵第三主要为对四圣谛中苦灭圣谛的观察,从缘起中观察前、中、后际生命的顺业杂染随转或趣清净,诸受因灭而般涅槃;道品诵第四不用说自然就是对苦灭道迹圣谛的观察与修习了。经文这种组织的编排是合乎我们现在所见到说一切有部论典主要围绕著苦、集、灭、道四圣谛的观察与分析说明的特色的。此外在北传的《中阿含经》中亦有“分别六处经”及与此经相若的南传《中部》的sal?yatana vibanga sutta。 在北传《中阿含经》的“分别圣谛经”里,尊者舍利子曾为诸比丘详细解说四圣谛义,其中苦圣谛就具体地列出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及略五盛阴苦,跟著经文就再详细地描述生等以至所求不得种种苦,而所有这些众苦,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有此身、心故略说为五盛阴苦。所谓五盛阴者即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众生于此五蕴而执取有我、我所故为贪、嗔、痴火所烧燃,故又译作五取蕴,而八苦之中最后的归结就是五阴炽盛苦。集圣谛在经中又称为“爱习苦习圣谛”:“云何爱习苦习圣谛?谓众生实有爱内六处,眼处、耳、鼻、舌、身、意处,于中若有爱、有腻、有染、有著者,是名为集。……若有爱妻、子、奴婢、给使、眷属、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财物,为所作业,有爱、有腻、有染、有著者,是名为集;如是外处,更乐、觉、想、思、爱、亦复如是。……”苦灭圣谛在经文中又称为“爱灭苦灭圣谛”:“云何爱灭苦灭圣谛?谓众生实有爱内六处,眼处、耳、鼻、舌、身、意处。彼若解脱,不染、不著,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者,是名苦灭。……若有不爱妻、子、奴婢、给使、眷属、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财物,不为所作业,彼若解脱,不染、不著,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者,是名苦灭;……如是外处,更乐、觉、想、思、爱,亦复如是。……(大正一,页四六八)”经文的“更乐”又译“触”,“觉”又译“受”,触、受、想、思、爱都是由内、外六处和合识生而引起的一连串心理活动,此中透过眼等内六根触对色等外六境而眼、耳、鼻、舌、身、意识生,众生由此而产生对自我及对世界以至宇宙人生一切的认识,并以此身、心和合体执取为自我,起我见及我所见,由此而引生了在此世间的一切活动,故在经中有众多经文说明为何由此内六处触对外六境而苦集,如杂阿含经三○六:“……眼、色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无色阴,眼色,此等法名为人,于斯等法作人想、众生、那罗、摩少兔阇、摩那婆、士夫、福伽罗、耆婆、禅头。又如是说:我眼见色,我耳闻声,我鼻嗅香,我舌尝味,我身觉触,我意识法。彼施设又如是言说:是尊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姓,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寿分齐。……耳、鼻、舌、身触缘,生身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是无色阴,身根是色阴,此名为人。……缘意、法,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无色阴,四大士夫所依,此等法名为人。….”(大正二,页八八)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说明了众生以物质及精神的和合现象,以此产生了的人想,及起我见、我所见。经文中的‘四无色阴’是指精神现象,‘眼色’‘身根是色阴’及‘四大’都是指物质现象,而人、众生、那罗、摩那婆、士夫、福伽罗等都是于所执之我的种种不同名称。不过在此内、外六处之中,阿含经中是较著重于对内六处的考察及分析说明的。《中阿含经》的“分别六处经”中佛陀就对弟子说:“……汝等六处当知内也,六更乐处当知内,十八意行当知内,三十六刀当知内……”(大正一,页六九二)。经文接著就举出眼、耳、鼻、舌、身、意等内六处,由此六根门触对外六境者,眼触为见色,耳触为闻声,以至意触为知法,因此故说此六更乐(触)处当知内。又以眼为依,于色境起诸贪著,眼触为依,贪著内受,由此眼触而生起的喜、忧、舍(即非喜非忧)等心理活动,以至耳、鼻、舌、身、意触而生起的喜、忧、舍(即非喜非忧)的心理活动,因此故说十八意行当知内;再下来,由于有眼、耳、鼻、舌、身、意触等六喜依著,六忧依著,六舍(非喜非忧)依著,但另一方面亦可以有六喜依无欲,六忧依无欲及六舍依无欲等心理活动,因此故说三十六刀当知内。十八意行及三十六刀在部派佛教的《阿毗达磨发智论》中都将其归纳为“受”,即由眼、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而引生的喜、忧、舍,故说有十八受,及加上从六依的出离喜、出离忧、出离舍故说有三十六受。另外在杂阿含经二三三中,佛陀亦告诉弟子:“……云何为世间?谓六内入处。云何六?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云何世间集?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著……..”(大正二,页五六)。于此六入处乐著,有爱、喜贪俱而苦集。从“分别六处经”的这一段经文及杂阿含经中,可见在原始佛教中是著重在对由内六处而引起的一连串心理活动的观察而非对外境,世间其他现象的探求与分析说明。与上文《中阿含经》的“分别圣谛经”意思大至相同的还有《杂阿含经》的二一八经:“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说苦集道迹,苦灭道迹。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苦集道迹?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苦集道迹。云何苦灭道迹?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是名苦灭道迹。……..’(大正二,页五四)由于眼、色,耳、声,乃至意、法等世间一切,此中有喜、贪俱,而于此世间一切乐著,以至种种贪欲、嗔恚、种种吉庆忌讳,对自我、对世间所有一切的绻恋执著,亦由此而造作、种殖增长种种恶不善法,是则为纯大苦皆从集生。此中有二种贪著杂染,一者于外境的贪著杂染,以眼等为依,于色等境所起的贪著,名外境杂染,二者内受贪著杂染,以诸触为依,贪著内受名内受杂染。所以“触”及“受”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这一点,在杂阿含经三○五,佛陀曾为诸弟子作出了说明,这一篇经文又名为“六分别六入处经”:“……于眼入处不如实知见者,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如实知见;不如实知见故,于眼染著,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皆生染著。如是耳、鼻、舌、身、意,若法、意识、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如实知见,不如实知见故生染著。如是染著、相应、愚闇、顾念、结缚其心,长养五受阴,及当来有爱、贪喜悉皆增长。身心疲恶,身心烧然,身心炽然,身心狂乱,身生苦觉;彼身生苦觉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悉皆增长,是名纯一大苦阴聚集。”(大正二,页八七)由于根触对外境而俱生了的一连串心理活动,经文是说为“触俱生受、想、思”“触缘爱”,由此而起种种受用事,在瑜伽论中亦说此六处是受用事,于世间色、声、香、味、触、法等之顾念、爱恋、染著、贪乐、有身、口、意业,经文形容此一切有如大海,连“阿修罗众,乃至天、人,悉于其中贪乐沉没,如狗肚藏,如乱草蕴,此世、他世绞结缠锁,亦复如是”(杂阿含经二一六,大正二,页五四)。众生不但于随顺己意的乐受境界心不能舍起贪,如是于违逆于己意的苦受境界心不能舍起嗔,甚至连于不苦不乐受时的各种中庸境界亦由愚昧无知而心不能舍,由此造作种种身口意行、身口意业,为三世流转的重要原因。 在原始佛教所说的四圣谛中,苦圣谛除了主要指五蕴炽盛苦,其实六内入处就是苦,因为在色、受、想、行、识五蕴之中就已经包括了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而苦集是因为通过了内六根而对我及世间的贪著执取,在经文中就说“取所取故,是名趣一切取道迹”(杂阿含经二二一,大正二,页五五)触、受、爱、取是原始佛教十二缘起观的其中四支,由于根、境、识、触而有受,受包括了由眼受以至意受而生起的乐受、苦受及不苦不乐受(又称为舍受),由触而眼见色爱生、耳闻声而爱生、鼻嗅香而爱生、舌尝味而爱生、身觉触而爱生、意识法而爱生,由此而有种种贪欲,名取。“取”在阿含经及瑜伽师地论里是等同贪的,如杂阿含经二四○:“…..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所取法及取法。云何所取法?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名所取法。云何取法?谓欲贪是名取法……”(大正二,页五八)。瑜伽论卷九十三亦说:欲贪名取(大正三十,页八三一)。由取著故,贪欲、嗔恚、愚痴,能生一切恶、不善法,由后有爱及后有业故,令当来后有生起。后有爱意谓对生命延续的强烈意愿及欲望,后有业是指由贪、嗔、痴等推动而造作的一切身、口、意行为,后有包括了欲界的存在(欲有),色界的存在(色有),无色界的存在(无色有)。苦与苦集在《中阿含经》“度经”亦说为:“…..云何知苦如真?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阴苦,是谓知苦如真。云何知苦习如真?谓此爱受当来有乐欲,共俱求彼彼有,是谓知苦集如真”(大正一,页四三五)。故有一次一位年耆根熟的弟子叫摩罗迦舅听了佛陀的教法之后就说了一首偈颂: 若眼已见色,而失于正念,则于所见色,而取爱念相。
取爱乐相者,心则常系著,起于种种爱,无量色集生。
贪欲、恚、害觉,令其心退减,长养于众苦,永离于涅槃。 ……… 若耳闻诸声,心失于正念,而取诸声相,执持而不舍。
鼻香、舌尝味,身触、意念法,忘失于正念,取相亦复然。
其心生爱乐,系著坚固住,起种种诸爱,无量法集生。…….. (杂阿含经三一二,大正二,页九○) 这种由内六根而引起的一连串因果关系亦构成了原始佛教十二缘起观的后八支(缘起十二支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并以此为对苦集圣谛的观察,经文是这样说的:“…….有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杂阿经三七一,大正二,页一○二)。另外在瑜伽论卷九十三抉择杂阿含经中有关四食经文的“食择摄”,其中有一段论文讨论到一切精神活动及触、受、爱的因缘时说为:“此六处后更无余因,于现法中唯此六处展转相依:有色诸根依止于识,识亦依止识所执受有色诸根,由此因缘六处后更无所说”(《杂阿含经论会编》中册页八九)。 (二)于六入处如实知 观察六入处,在原始佛教的经典中,是从不同角度对六入处加以详细的分析及说明的。在北传说一切有部所传诵的《杂阿含经》中有一篇名为‘别法处经’,“别”就是分别,有解释、说明的意思,在这篇经中以内入处的前五根,即眼、耳、鼻、舌、身根与外入处的前五境,即色、声、香、味、触,属物质现象,意根属精神现象,而法境则为意根(主观作用)之客观对境,涵摄的范围甚至超越了前二类所摄属。经文中佛告弟子:“……眼是内入处,四大所造净色,不可见,有对。耳、鼻、舌、身内入处,亦如是说。……意内入处者,若心、意、识,非色,不可见,无对,是名意内入处。……色外入处,若色四大造,可见,有对,是名色是外入处,……若声四大造,不可见,有对。如声,香、味亦如是。…….触外入处者,谓四大及四大造色,不可见,有对,是名触外入处。…….法外入处者,十一入所不摄,不可见,无对,是名法外入处…….”(杂阿含经三二二,大正二,页九一)。经文中的“四大”及“四大造色”都是指物质现象,包括了前五根与前五境;意内入处在经文是包括了心、意、识,非物质现象,不可见,没有质碍;而法外入处是前十一入所不摄,不可见,无质碍。这是一种对六入处的自相的观察,即是对内六根与外六境的各自具有特征的较粗显的了解。除此之外,亦可从六入处的共相,即他们的共同特征去观察,则无论是内六根或外六境皆为迁流、变化的现象,此中没有常、一、主、宰性,这在经文中是说为:“……一切无常。云何一切无常?谓眼无常,若色、眼识、眼触,若眼触因缘生受,苦觉、乐觉、不苦不乐觉,彼亦无常。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如无常经,如是苦、空、无我,亦如是说”(杂阿含经一九五,大正二,页五○)。能够如是观者,是名正观察,具正见、正思惟;由正观、正见、正思惟而于六处生厌,离喜、贪,以至欲贪断者,则能心正解脱、正尽苦。对内、外六处的自相、共相观察,可以令诸弟子对自、他及器世间有清晰及正确的了解与洞察,不至于被根、境、识所迷乱,如瑜伽论的释文:“诸有为法俱有转时,令心迷乱,能令于相邪取分别,是故如来为诸弟子分别开示,令于彼相决定悟入,为欲了知真实相故。又为于自无欺诳故,又为于他坦然无畏正记别故”(《杂阿含经论会编》上册页四○七)。 在南传《相应部》‘六处相应’中有许多经文对六入处的这种共同特征加以详细的说明。在‘六处相应’经二三中,佛告诸比丘:“何者为一切耶?眼与色、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意与法是。诸比丘!此名之为一切”(本文所引《相应部》经典皆为元亨寺《汉译南传大藏经》,下同)。而此等之一切是生之法,眼、色、眼识、眼触、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乐非苦,此亦生之法。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意识、意触、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一切皆是生之法。如是一切亦是老之法、病之法、死之法、忧之法、污秽之法、破坏之法、消亡之法、生起之法以至灭尽之法。故知凡眼、耳、鼻、舌、身、意与色、声、香、味、触、法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苦之生起,诸病之住立,老死之显现”。根据《六处相应》第一至第十经,总括经文,这种如实观可以如下条理地观察与思惟: (内)眼、耳、鼻、舌、身、意是无常,凡无常者,其为苦,凡苦者,是无我。(外)色、声、香、味、触、法是无常,凡无常者,是为苦,凡苦者,是为无我。
结论是:凡无我者,是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
(内)过去、未来之眼、耳、鼻、舌、身、意是无常、苦、无我,何况现在之眼等耶?
(外)过去、未来之色、声、香、味、触、法是无常、苦、无我,何况现在之色等耶?
结论是: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对过去之眼等无所期望,于未来之眼等亦无悦乐,于现在之眼等为厌嫌、离欲、为灭尽而履行道。
然而愚痴无闻凡夫,于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于眼、耳、鼻、舌、身、意及
色、声、香、味、触、法,眼识以至意识,眼触以至意触,凡缘诸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对所有一切的自相、共相亦不知解、晓了。对此一切不离欲、不舍弃,欢悦、顾恋、爱味于眼以至缘诸触所生之受,则为欢悦、顾恋、爱味于苦,不能脱离于生、老、病、死苦。佛陀曾为弟子说法,于未成正觉之前当观察六入处的时候,是这样思惟的: (一)凡缘眼所起之安乐喜悦是眼之甘味,凡缘耳、鼻、舌、身、意所起之安乐喜悦,此为耳、鼻、舌、身、意之甘味。
凡缘色所起之安乐喜悦,此为色之甘味,凡缘声、香、味、触、法所起之安乐喜悦,此为声、香、味、触、法之甘味。
(二)凡眼之无常、苦、变坏之法,此为眼之患难,凡耳、鼻、舌、身、意之无常、苦、变坏之法,此为耳、鼻、舌、身、意之患难。
凡色之无常、苦、变坏之法,此为色之患难。凡声、香、味、触、法之无常、苦、变坏之法,此为声、香、味、触、法之患难。
(三)凡对眼制止欲贪、舍去欲贪,此为眼之出离。凡对耳、鼻、舌、身、意制止欲贪、舍去欲贪,此为耳、鼻、舌、身、意之出离。
凡对色制止欲贪、舍去欲贪,此为对色之出离。凡对声、香、味、触、法制止欲贪、舍去欲贪,此为对声、香、味、触、法之出离。
(四)若于此眼无甘味者,此等有情则于眼无爱著;由于眼有甘味故,有情于眼有爱著。若于此耳、鼻、舌、身、意无甘味者,此等有情则于耳、鼻、舌、身、意无爱著;由于耳、鼻、舌、身、意有甘味故,有情于耳、鼻、舌、身、意有爱著。
(五)若于此眼无患难者,此等有情则于眼无厌嫌;由于眼有患难故,有情于眼有厌嫌 。若于此耳、鼻、舌、身、意无患难者,此等有情则于耳、鼻、舌、身、意无厌嫌;由于耳、鼻、舌、身、意有患难故,有情则厌嫌于耳、鼻、舌、身、意 。
(六)若于此眼无出离者,此等有情则于眼无出离; 然于眼有出离故,有情出离于眼。若于此耳、鼻、舌、身、意无出离者,此等有情则于耳、鼻、舌、身、意无出离,然于此耳、鼻、舌、身、意有出离故,有情则出离于耳、鼻、舌、身、意。
(七)于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于眼识、眼触、眼触因缘所生之受,或乐、或苦、不苦不乐,以至由于意识、意触、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于此一切不知解、不晓了、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得尽苦。于此一切知解、晓了、离欲、舍弃者,谓之善能尽苦 。 故经文中佛陀告诸弟子:“诸比丘!诸有情未如实知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时,诸比丘!有情则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不得由集而令出离,离系、解放、以无取著之心过活。然诸比丘!诸有情因如实知此等内六处之甘味为甘味,患难为患难,出离为出离。诸比丘!有情等则得含括天、魔、梵之世界,于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由集而令出离、离系、解放、以无取著之心过日”
(相应部“六处相应”经一七)。由于佛陀正觉于此一切,以智慧如实善观一切之甘味、患难、出离,乃能超越于一切世间,以至天、魔、梵世界,沙门、婆罗门、天、人,能宣示已证无上正等觉。
另外在《相应部》“六处相应”经七一、七二、七三中,佛陀则告诸比丘,应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思惟眼等皆是无常、苦而变坏之法,故视眼等‘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智慧,对六处如实观,此即苦之终尽。 相对于南传《相应部》中这样对六入处的观察,在北传的杂阿含经三一九至三二一中,有一位名生闻婆罗门亦曾向佛陀提出“云何一切?”“云何一切有?”“云何一切法?”佛告婆罗门:“一切者,谓十二入处: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名一切。…….”“眼及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名为一切法”(大正二,页九一)。这一切又名为世间,由六入处集则触集,如是乃至纯大苦聚集,然而以眼无常、苦、非我故,受逼迫苦,不得于眼随意自在,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故说言:“危脆败坏,是名世间。……眼是危脆败坏法,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一切亦是危脆败坏。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说危脆败坏法,名为世间”(杂阿含经二三一,大正二,页五六)。于六入处集、灭、味、患、离如实知,是名圣弟子到世界边,知世间,世间所重,度世间,佛陀教诸弟子可以从七个不同层次去观察六入处: (一) “云何为世间?谓六内入处。云何六?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
(二) 云何世间集?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著。
(三) 云何世间灭?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著无余断:已舍、已吐、已尽、离欲、灭、止、没”(杂阿含经二三三,大正二,页五六)。
(四) 观察缘于眼、色而生喜乐,是名眼、色味,乃至缘于耳、鼻、舌、身、意,声、香、味、触、法等而生喜乐,是名耳、鼻、舌、身、意,声、香、味、触、法味。
(五) 若眼、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眼患,乃至若耳、鼻、舌、身、意,声、香、味、触、法等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耳、鼻、舌、身、意,声、香、味、触、法患。
(六) 若于眼、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眼、色离,乃至于耳、鼻、舌、身、意,声、香、味、触、法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名耳、鼻、舌、身、意,声、香、味、触、法离。
(七) 云何世间灭道迹?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如是于六入处、六入处集、灭、味、患、离及于六入处灭道迹如实知者,名知世间,能到世界边,能免于众苦。
从另一些经文中,我们也可以发觉,佛陀有时会从这样的思考方式教导弟子层层深入地观察六入处: (一)有六内入处。云何为六?谓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
(二)有六外入处。云何为六?谓色是外入处,声、香、味、触、法是外入处,是名六外入处。
(三)有六识身。云何为六?谓眼识身,耳、鼻、舌、身、意识身,是名六识身。
(四)有六触身。云何为六触身?谓眼触身,耳、鼻、舌、身、意触身,是名六触身。
(五)有六受身。云何为六?谓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六受身。
(六)有六想身。云何为六?谓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是名六想身。
(七)有六思身。云何为六?谓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是名六思身。
(八)有六爱身。云何为六爱身?谓眼触生爱,耳、鼻、舌、身、意触生爱,是名六爱身。
(九)有六顾念。云何为六?谓色顾念,声顾念,香顾念,味顾念,触顾念,法顾念,是名六顾念。
(十)有六覆。云何为六?谓色有漏,是取,心覆藏;声、香、味、触、法、有漏,是取,心覆藏。是名六覆。
(杂阿含经三二三至三三二,大正二,页九一、九二) 如此从内、外六入处以至心、心所法随而展开一连串的活动,可知于顾恋境界,一向爱味,远离惭愧。若坚执取所缘境界,由此增上力故,内怀隐匿,以至推动身、口、意造种种恶行,故生其覆。言覆者,因能障蔽智慧,不见真理,故有时佛陀与弟子间讨论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会告诉弟子,于此六触入处如实不知、不见、不自内证者,愚痴、无明、大冥,是名无明。无明就是无知,谓无知者:眼无常不如实知,眼生灭法不如实知,是名无知;耳、鼻、舌、身、意无常、生灭法不如实知。由不知故,若眼见色,喜于彼色处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喜于彼法处行。或由不知故,若眼见色,忧于彼色处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忧于彼法处行。或由不知故,若眼见色,舍于彼色处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舍于彼法处行。这种观察又叫做六喜行、六忧行、六舍行,舍就是既非喜亦非忧的意思。这样观察可以如实知见于顺喜所缘境界时随顺而行,则深心喜乐,不如正理执取其相,发生贪欲,多起寻思,继而想办法方便求觅,因此身、口、意广行造作种种福、非福行;于能顺忧所缘境界时随顺而行,则深心厌恶,发生嗔恚;于能顺舍所缘境界时,随顺而行,深心愚昧,发生愚痴,以至造作种种福、非福行。然而佛陀则教诸弟子应作六常行,云何六常行:若比丘眼见色,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是名比丘六常行。若比丘成就此六常行者,世间难得。 由于根、境、识和合触俱生受等心所法,在六处相应的经文中,很多时可以见到佛陀教导弟子如实观察诸受。有一次,佛弟子优陀夷与一位婆罗门尼讨论到苦、乐的问题时,婆罗门尼曾问优陀夷:“有沙门、婆罗门,说苦、乐自作;复有说言苦、乐他作;复有说言苦、乐自他作;复有说言苦、乐非自非他作。尊者复云何?”于是优陀夷就对婆罗门尼说,苦、乐既非自作、非他作、亦非无因生,然因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若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触因缘生受:“阿罗诃说,从其因缘生诸苦、乐”(杂阿含经二五三,大正二,页六二)。于此根、境、识和合触俱生苦、乐等受,是故在瑜伽论的释文就说为:“当知唯有其触,遍行一切为苦、乐因”(《杂阿含经论会编》上册页三○九)。若于诸受不如实知见者,于乐受生起并随之所有心理活动为贪爱缚,于苦受生起并随之所有心理活动为嗔恚缚,于其不苦不乐受等生起并随之所有心理活动为愚爱缚。若于随顺于己意的境界,便生染著;若不获得,所欲不遂,便自烧燃;若得已失,便为愁恼之所损害。若即由此等推动,造作及增长能感后有诸业,由烦恼增上力故,于当来世生老病死等众苦不断。不但对苦乐受如此观察,其他心、心所亦应如此观察,在北传的杂阿含经二七三,这一篇经称为‘合手声譬经’或又叫做‘抚掌喻经’,是说一切有部所传诵的经文,经中佛陀以双手和合拍发响声为喻,为诸弟子说明:“譬如两手和合,相对作声。如是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等诸法,非我、非常,是无常之我,非恒、非安隐、变易之我。…..诸行如幻、如炎,刹那时顷尽朽,不实来、实去,…..如眼,耳、鼻、舌、身,意、法因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诸法无我、无常,乃至空我、我所”(大正二,页七二)。如是观者,彼多闻圣弟子如实知眼非我、眼不异我、我不在眼中、眼不在我中。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以此十二处所生六识,并受、想、思等,来无所从,往无所至,由和合识生,生已散灭,故于六触入处遍寻我不可得。 在杂阿含经二五○的记载里,有一次尊者舍利弗与尊者摩诃拘絺罗讨论到内外入处的时候,舍利弗告诉摩诃拘絺罗:“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中间欲贪,是其系也。……世尊眼见色若好、若恶,不起欲贪;其余众生,眼见色若好、若恶,则起欲贪。是故世尊说当断欲贪,则心解脱。乃至意、法,亦复如是”(大正二,页六○)。就是说于内、外入处、识和合触俱生受,由苦、乐、舍等,若有欲贪境界现前,或不现前,世人由无知故于诸根及境皆不能弃舍,或贪或嗔或痴,经文中以一黑一白二牛共一轭鞅缚系譬喻,非黑牛系白牛,亦非白牛系黑牛,然于中间若轭、若系鞅,是其系缚。世人由贪、嗔、痴故,于根及境泥著不舍。故佛陀告诸弟子:“六内入处是一边,六外入处是二边,受是其中,爱为缝紩。….触是一边,触集是二边,受是其中,爱为缝紩”(杂阿含经一一六四,大正二,页三一○)。有眼故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若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故杂阿含经二二一中佛陀告诸弟子断一切取道迹:“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如是知。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大正二,页五五)。 所谓触灭及受灭其实都是指灭欲贪、嗔恚、愚痴,这一点,有一次佛陀就曾为一位名富楼那的弟子说了如下的一翻教法:“比丘眼见色已,觉知色,觉知色贪;我此内有眼识色贪,我此内有眼识色贪如实知。…….比丘眼见色已,觉知色,不起色贪觉;如实知。色,不起色贪觉,如实知,是名灭炽然…..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杂阿含经二一五,大正二,页五四)。 (三)六触入处是根律仪处 在北传的《增一阿含经》里有一篇经文,说到这样的一件事情:有一次佛在婆罗园中,魔波旬使婆罗村民不与佛陀共相言谈,亦无有来承事供养,佛陀就告诉波旬,过去亦曾有拘楼孙佛与众弟子依止此村居住,魔波旬亦曾使村民不施沙门众食,尔时彼佛告诸比丘,应观五种出人间食:一者禅食,二者愿食,三者念食,四者八解脱食,五者喜食。当求方便办于五种之食。尔时,诸比丘受佛教已,即自克己,成办五种之食。是时魔波旬不能得其便,便作此念:今当求眼、耳、鼻、舌、身、意之便,吾今当往村中,教诸人民,使沙门众等未得利养使令得之,已办利养倍令增多,使彼比丘贪著利养,不能暂舍,复欲从眼、耳、鼻、舌、身、意得方便乎。于是当彼佛与声闻弟子入村乞食时,婆罗门村人民供给比丘衣被、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不令有乏,皆前捉僧伽梨,以物强施。其时彼佛就告诸弟子,夫利养者,堕人恶趣,不令至涅槃。汝等比丘,莫趣想著之心,向于利养,当念舍离。其有比丘著利养者,不成五分法身,不具戒德。是故比丘,未生利养之心,当令不起;已生利养之心,时速灭之。如是比丘,当作是学。当魔波旬听了佛陀的这翻说话之后,知道佛陀已经战胜了他,即便隐形去。(《增一阿含经》卷四一,大正二,页七七二)。 佛陀为诸弟子说法,目的是为诸弟子指出一条正向解脱、正向涅槃之道,尤其是佛世时的声闻弟子,“守护根门”的“根律仪”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及修行实践的法门,所以六入处就是密护根门的地方,务须时刻保持警觉。佛陀经常告诫弟子,若于此六根不调伏,不关闭,不守护,不执持,不修习,于未来世必受苦报。当观察六根各各自求所乐著境界:眼根常求可爱之色,不可意色则生其厌;耳根常求可意之声,不可意声则生其厌;鼻根常求可意之香,不可意香则生其厌;舌根常求可意之味,不可意味则生其厌;身根常求可意之触,不可意触则生其厌;意根常求可意之法,不可意法则生其厌。佛告诸弟子:“云何不律仪?愚痴无闻凡夫,眼见色已,于可念色而起贪著,不可念色而起嗔恚,于彼次第随生众多觉想相续;不见过患,复见过患不能除灭。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比丘!是名不律仪”(杂阿含经一一七○,大正二,页三一三)。“于彼次第随生众多觉想相续”意思就是指由根、境、识、触而引生的一连串贪等众多心、心所法。故有一次尊者摩诃迦旃延与一位婆罗门讨论到守护根门的问题时,对彼婆罗门说:“眼是门,以见色故;耳、鼻、舌、身、意是门,以识法故。…..愚痴无闻凡夫,眼见色已,于可念色而起缘著,不可念色而起嗔恚,不住身念处故,于心解脱、慧解脱无如实知,于彼起种种恶不善法,不得无余灭尽。于心解脱、慧解脱,妨碍不得满足;……身满恶行,不得休息,心不寂静;以不寂静故,于其根门则不调伏,不守护,不修习。如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眼见色已,于可念色不起缘著,不可念色不起嗔恚,常摄其心,住身念处,无量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于彼所起恶不善法,寂灭无余,于心解脱、慧解脱而得满足;解脱满足已,身触恶行悉得休息,心得正念,是名初门善调伏、守护、修习。如眼及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杂阿含经二五五,大正二,页六四)。由此可知,如果不善修习的话,当六根触对于境的时候,有贪、嗔、痴等烦恼现行而起,不能制伏,令心流漏有如泄泻;不能如理思惟内、外入处所有爱味、过患及出离,纵有所觉,由不善修习而未能善护其心,是为不律仪、不能守护根门。有经文中佛告诸比丘:“云何不律仪?眼根不律仪所摄护,眼识著色,缘著故以生苦受,苦受故不一其心,不一心故不得如实知见,不得如实知见故不离疑惑,不离疑惑故由他所误而常苦住。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不律仪”(杂阿含经二七七,大正二,页七五)。所以佛陀经常告诉其弟子众:比丘若有眼识于色爱,念、染著者,则常依于识,为彼所缚,若识于色取故,不得见法般涅槃。耳、鼻、舌、身、意识于法,亦复如是。是故若比丘、比丘尼,于六触入处,所谓若心、若意、若识,多闻圣弟子于五欲功德,善自摄护,尽止令灭。因为此中有爱故为病,爱故为痈,爱故为刺,若善思观察爱生苦者,当多住离爱心,正念、正知。为教导弟子,佛陀曾以火坑作譬喻:“譬如近一聚落边,有深坑满中盛火,无有烟焰。时有士夫不愚、不痴,聪明、黠慧,…..彼作是念:此有火坑,满中盛火,我若堕中,必死无疑,于彼生远、思远、欲远。如是多闻圣弟子,见五欲如火坑,乃至世间贪忧、恶不善法永不覆心”(杂阿含经一一七三,大正二,三一四)。故佛陀告诸弟子,如何才是对向涅槃道迹:谓观察眼无常,若色、眼识,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无常。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为培育正念、正知,佛告诸比丘:“当勤方便禅思,内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如是如实知显现。于何如实知显现?于眼如实知显现,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如实知显现。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此诸法无常,有为,亦如是如实知显现”(杂阿含经二○六,大正二,页五二)。佛弟子由听闻及思惟正法增上力故,在修行禅思时观察及警觉于受,若苦、若乐、或不苦不乐。此中如果在苦受时固然有苦性,例如身体引起的不适的痛苦,或由贪、嗔、忧、愁等烦恼引起的迫逼心苦,就算在乐受之中,例如身体适意的乐受,或由心情愉悦引起的乐受,以至非苦非乐受,一切时中无不警觉自己的感受,并清楚知道诸受皆变幻无常。能如此修习者:“彼眼识所可爱乐、染著之色,彼比丘见已,不喜、不赞叹、不染、不系著住。以不喜、不赞叹、不染、不著住故,专精胜进,身心止息,心安极住不忘,常定一心,无量法喜,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终不退灭随于眼色。于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杂阿含经二一二,大正二,页五三)。对于佛弟子的这种修习,曾经有一次一位外道弟子与佛陀讨论过这个问题,当时这位外道弟子对佛陀说:“我师波罗奢那说:眼不见色,耳不听声,是名修根”。于是佛陀就问他:“若如汝波罗奢那说,盲者是修根不!所以者何?如唯盲者眼不见色”。而当时亦在场的尊者阿难亦提出问题:“如波罗奢那所说,聋者是修根不?所以者何?唯聋者耳不闻声”。然后佛陀就为阿难说在内法中佛弟子应该怎样以正念、正智修诸根的教导: (一)缘眼、色,生眼识,见可意色,欲修如来厌离,正念、正智。
(二)眼、色缘,生眼识,不可意,欲修如来不厌离,正念、正智。
(三)眼、色缘,生眼识,可意、不可意,欲修如来厌离、不厌离,正念、正智。
(四)眼、色缘,生眼识,不可意、可意,欲修如来不厌离、厌离,正念、正智。
(五)眼、色缘,生眼识,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来厌、不厌俱离,舍心住,正念、正智。 若有于此五句,心善调伏、善关闭、善守护、善摄持、善修习,是则于眼、色无上修根。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说。 (杂阿含经二八二,大正二,页七八) 经文的意思就是说,所谓修诸根者,并非自我封闭六根,不接触外境,如果不得其法的话,纵然身离尘境、独处空闲,始终还由久远熏习而缘境发起种种寻思,起贪、嗔、痴等烦恼及随烦恼。多闻圣弟子,当六根触对六境,由六识俱生的无论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等所有心理活动、精神现象皆如实知而观照这些心理活动,调伏这些情绪的波动,以至连这些心理活动皆舍离,不起任何可意、不可意、或可不可意的主观分别,不被根、境、识所牵引、影响,保持正念、正智。能这样修习的话才算得上是修诸根。 其实在其他的一些经文中,我们还可看见佛陀更具体地教导弟子如何修习的方法,例如在杂阿含经二八一中,一位叫做萦发目揵连的人来与佛陀讨论,佛诸弟子多修习何法,能令得智慧、得解脱满足。佛陀就告诉萦发目揵连,于六触入处律仪,修习、多修习,令除身、口、意三恶行,修身、口、意三妙行:若眼见适意、可爱念、能长养欲乐、令人缘著之色,彼比丘见已,不喜、不赞叹、不缘、不著、不住。若眼见不适意、不可爱念、顺于苦觉之色,诸比丘见已,不畏、不恶、不嫌、不恚。于彼好色起,眼见已,永不缘著;不好色起,眼见已,永不缘著。内心安住不动,善修解脱,心不懈惓。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如是于六触入处修习、多修习,身、口、意皆律仪,满足三妙行。多修习三妙行能满足四念处:多闻圣弟子,于空闲处、林中、树下,作如是学,如是思惟:此身恶行,现世、后世必得恶报。我若行身恶行者,必当自生厌悔,他亦嫌薄,大师亦责,诸梵行者亦复以法而嫌我,恶名流布遍于诸方;身坏命终,当堕地狱。于身恶行,见现世、后世如是果报,是故除身恶行,修身妙行。口、意恶行,亦复如是。这样由修习三妙行可得四念处清净满足:当观内身身观念住,专精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观念住。如身观念住,受受观念住,心心观念住,法法观念住亦复如是。修习四念处可得七觉分满足:比丘如是顺身身观住,彼顺身身观住时,摄念安住不忘,尔时方便修习念觉分;方便修习念觉分已,得念觉分满足。乃至如是修习择法觉分、精进觉分、欢喜觉分、猗息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清净满足。受、心、法念处,亦复如是。修习七觉分可得明、解脱满足:若比丘修念觉分,依远离、依离欲、依灭,舍于进趣;修念觉分,逮得明、解脱清净满足。乃至修习舍觉分,亦如是说。如是法法相依,从此岸而到彼岸。依照瑜伽论的释文,诸佛弟子“谓修根故,能正修身,修身所引善行修故,能正修戒;修戒所引念住、觉支无倒修故,能修心、慧”(《杂阿含经论会编》上册页三七六)。因为修根有别于守戒,修诸根是佛弟子对自己的策励,是发自内心的对自己身、口、意行为的警觉及克制,调伏、以至断灭自己才知的烦恼,故在修行的历程上,由修诸根始,乃至修三增上学:修戒、修心、修慧。杂阿含经内有一篇经文,叫做“清净乞食住经”,经中说到有一次尊者舍利弗晨朝入舍卫城乞食后,还祇树给孤独园,入林中昼日坐禅。然后告诉佛陀:“世尊!我今于林中入空三昧禅住”。佛陀赞叹尊者舍利弗能入空三昧禅住,观一切无我,若行、若住,如实了知烦恼有无,知有烦恼,便修断行;知无烦恼,便生欢喜,生欢喜故,乃至令心证三摩地,入上座禅。经文是这样赞叹尊者舍利弗的:“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座禅住而坐禅。若诸比丘欲入上座禅者,当如是学:若入城时,若行乞食时,若出城时,当作是思惟:我今眼见色,颇起欲、恩爱、爱念、著不?舍利弗!比丘作如是观时,若眼识于色有爱、念、染著者,彼比丘为断恶不善故,当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学。譬如有人火烧头衣,为尽灭故,当起增上方便,勤教令灭。彼比丘亦复如是,当起增上勤欲方便,系念修学。若比丘观察时,若于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于其中间,眼识于色无有爱、念、染著者,彼比丘愿以此喜乐善根,日夜精勤,系念修习。是名比丘于行、住、坐、卧,净除乞食……”(杂阿含经二三六,大正二,页五七)。佛诸弟子由正念、正智,如实观察,如实知见诸法无我: (一)于六内入处观察:眼内入处是我,异我,相在不?耳、鼻、舌、身、意内入处是我,异我,相在不?于此六内入处如实知见无我。
(二)于六外入处观察:色外入处是我,异我,相在不?声、香、味、触、法外入处,是我,异我,相在不?于六外入处如实知见无我。
(三)于六识身观察:若缘眼、色生眼识,彼眼识是我,异我,相在不?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彼意识是我,异我,相在不?于六识身如实知见无我。
(四)于六触身观察: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生触,彼触是我,异我,相在不?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生触,彼触是我,异我,相在不?于此六触身如实知见无我。
(五)于六受身观察: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缘受,彼触缘受是我,异我,相在不?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缘受,彼受是我,异我,相在不?于此六受身如实知见无我。
(六)于六想身观察: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缘想,彼想是我,异我,相在不?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缘想,彼想是我,异我,相在不?于六想身如实知见无我。
(七)于六思身观察: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缘思,彼思是我,异我,相在不?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缘思,彼思是我,异我,相在不?于六思身如实知见无我。
(八)于六爱身观察: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缘爱,彼爱是我,异我,相在不?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缘爱,彼爱是我,异我,相在不?于六爱身如实知见无我。 佛诸弟子的这种修习方法,在杂含阿经二七六中,有难陀尊者为五百比丘尼教授、说法,经中尊者难陀曾以灯明、树影等譬喻,说明无论内、外六处、六识,乃至由此而起的触、受、想、思、爱等心、心所法,皆缘生缘灭,多闻圣弟子应以智慧利刀,截断喜贪及一切烦恼,当如是学:“于所可乐法,心不应著,断除贪故;所可嗔法,不应生嗔,断除嗔故;所可痴法,不应生痴,断除痴故。于五受阴当观生、灭,于六触入处当观集、灭,于四念处当善系心住七觉分。修七觉分已,于其欲漏,心不缘著,心得解脱;于其有漏,心不缘著,心得解脱;于无明漏,心不缘著,心得解脱”(大正二,页七五)。故有一次尊者阿难与尊者舍利弗讨论到六触入处尽、离欲、灭、息、没已,更有余不?无有余不?有余无余?或非有余非无余不的问题时,尊者舍利弗告阿难言:于六触入处尽、离欲、灭、息、没已,有亦不应说,无亦不应说,有无亦不应说,非有非无亦不应说。六触入处尽、离欲、灭、息、没已,离诸虚伪,得般涅槃,此则佛说(杂阿含经二四九,大正二,页六○)。上述经二七六文中所说的欲漏、有漏、无明漏指的是三界烦恼,始从六内入处观察,以至如实证知诸法无我者,佛诸弟子则灭三界烦恼,得苦边际,不受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