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泳杉老师: 二重障道(第一集)
发布时间:2024-04-17 04:02:10作者:正觉网
尊敬的主办方,尊敬的诸位老师,大家早上好。请大家拿出今天的讲义,总共有两张,这两张讲义是《论语.泰伯》第十二章这一章书的讲表。我们因应主办方所办的课题叫做《群书治要》的学习,末学从《论语治要》当中就选了这一章书跟大家这次来做学习。首先感谢主办方的邀约,让后学有这样的机会,能够在香港跟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来学习《群书治要》。《论语治要》是《群书治要》的一部分,我们就取其中的一章,就像大海我们也只能取一瓢来饮,可是这一瓢就已经有百川之味,今天我们以有限的时间就学这章书。讲表最下方是经文,就是大家先拿出横的这一张,横的,这一张是经文。另外还有两张是补充,补充是直的,直的补充有前面这张跟后面这张,二就是后面。所以我们就有两张讲表,三面的内容。我们先拿出横的这张,这张是经文。请大家看讲表最下方,后学先把经文念一遍,请大家对一下: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这是经文,我们讲表就把经文分段落,分成两个大的段落。从『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这是第一段。这一段我们对上去,大家对上去,在讲表上方「拟才配圣」,有这四个字,这是第一段。也就是说我们把经文分成两段,这就是分段落。第一个段落叫「拟才配圣」,第二个段落从『使骄且吝』到最后就是「示妄成障」,就有这两个大段落。我们先来看第一段。这两段把它配合起来就是整章书的内容,我们用段落来学习。
大家请看第一段,「拟才配圣」。这个拟就是比拟、假设,因为它这里有个如字,「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假设有这么样一个人,这是拟的意思。拟才,以周公的才、美来做比拟。周公是圣人,所以后面那个配圣就是指与周公相匹配。可是与周公的什么相匹配?与周公的才华匹配,叫拟才配圣。这个好不好?这个有欠缺。因为周公不是只有才华好,周公之所以成圣人不在才华;换句话说,不能以才华来认识圣人。因此,孔子这里拟才配圣告诉我们有缺失,而这样的缺失在后面那一段「示妄成障」有解释,在看下一段的时候我们再来跟大家做分享。我们先来看第一段「拟才配圣」,第一个「但称才美」。在这一大段当中,只有对才跟美做赞许,这叫但称才美。「称」是称赞、是赞许的意思;「但」,只有称赞他的才跟美。其实才跟美是两件事情,才是指才华,美是指办事完备,这是两件事情,不是一件事情,只有在这个地方称许。
大家一定要知道,我们在这里学中国传统文化,要明白文化的根在哪里,明白文化的本在哪里。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是道。孔子在《论语.述而篇》讲到「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这四句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纲领。「志於道」,那个道,道没有形象。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它没办法讲,它也没办法想。没办法讲,它不是物质,物质可以讲。譬如说这个杯子,杯子可以讲,它的材质、它的形状、它的大小、它的功能、它的颜色都是可以描述的。可是道不是物质,道不能描述,所以它没办法讲,你能讲的都不是它。道没办法想,为什么?它不是精神,不是精神现象,所以你没办法想,你能想到的都不是它。这是本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
我们学道,学道就是要见道。这个见不是眼睛见,这个见是契入到那个境界里面。刚刚说过,它不是精神,它也不是物质,怎么契入?刚刚说因为不是物质,所以它没办法说,不是精神,所以它没办法想,所以你不说不想的时候你就契入了。这叫学道,这是根本。但是因为我们都不能不讲、都不能不想,我们没有这个经验。圣人契入这个境界,他怎么教?后学跟大家说,他契入这个境界他都讲不出来。那怎么教?教学就有手段,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学?用德来教。道不能教,因为道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圣人契入了,你看他都说不出来,他能说的都不是。所以他顺道而说,叫德。
道不是物质、不是精神,它什么都不是,它寂然不动。这是孔子在《易经.系辞传》里面所讲的寂然不动。但它不是死的东西,它是活的,所以孔子叫它「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它能感通。全部都是《易经》里面讲的。所以它不是死的东西,我们的感官接触不到它,可是它存在。它存在,它没有动,寂然不动;一动,一动就叫德。你看从道变成德,「失道而后德」,这是老子说的,「失德而后仁」。它动了,它动了就叫德。顺道就叫明德,逆著道就叫昏德,圣人教学就用明德。那就清楚了,原来德是顺著道的行为。你看那个行为就动了,它动了不离开自性,顺著自性就叫德。所以,你看看我们学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就是循著德而学习,循著德而过日子。你在这个德久了之后你就契入道,久而久之你就入道,你熟透了。熟到什么程度?熟到不想、不讲。不讲,「欲辨已忘言」,你把想完全断掉你就进去了。所以不熟不行。所以谈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讲道德,而这两个字不容易认识。一动,一动循著道,它就叫明德。这就是教学,这就是「由体起用,明体达用」。谈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谈这个,这是根本,不是谈才华,不是。
「志於道,据於德」,下面还有一个「依於仁」。讲德就好了,为什么还要讲仁?因为德很抽象,德你摸不到,它在内,德都是内功,你看不出来。一个有德的人,你从外表,他如果不外显,你看不出来,一般的人看不出来。程度比他高的人看得出来,程度在他之下的看不出来。看不出来,对一般的人来讲就不受益,所以它还要讲仁,再把德更具体外显,「仁者爱人」。外显你就看出来了,我们一般人就比较能够理解,比较能够认识。这个人充满爱心,这就比较具体,比德还要具体。所以「依於仁」。最后一句叫「游於艺」,艺就是这里说的才,「如有周公之才之美」那是游於艺。所以艺是什么你就清楚了。艺又比仁更加的具体,它外显种种的才华,为什么?为了仁。换句话说,我们学种种的才艺没有别的,就为了依於仁。换句话说,这个艺里面如果没有仁可不可以?不可以。所以这章书我们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纲领,这章书我们看头就知道尾。你看拟才配圣没有讲到,一个德字都没有讲到,你就清楚了,可不可以?不可以。
我们在很多医院里面看到四个字,这个匾额看到四个字,叫「仁心仁术」。这个术字就是刚刚讲的游於艺。所以我们现在的人把艺术两个字经常合在一起讲,艺术艺术。这个术是什么?就这章书讲的才跟美,就是才美。这讲到这个术字。可是我们要知道,这个术字上面还有个字叫仁,仁术,仁术是救人的。这不是只有指医生,各行各业都有这个术。那是不是仁术?这个我们值得思考。请问仁术从哪里来的?各位朋友,仁术从哪里来的?从仁心来的。换句话说,没有仁心,这个术会变成什么?有一次有人告诉我变成技术。我说技术问题不大,技术是中性的。我说没有仁心,这个术就变成害术,害人的。大家就清楚,这把根源讲出来了,为什么要依於仁,然后再游於艺?因为这样子那个艺就是仁术,它不但不害人,它能够帮助这个社会和谐。所以主要的谈仁心。
这个大家非常清楚了。所以这里拟才配圣有问题,他只是在才华上跟圣人能够匹配,圣人有才华,可是刚刚说才华不是他所以圣的道理,不是,千万不要搞错了。所以,你就知道,圣人的才华从哪里来的?从本体发出来的。刚刚说感通,「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那个感而遂通就是他的作用、就是他的才艺,所以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孔子在《易经》里面说的。圣人都契入这个境界,所以他的才艺要不要学?不要学,不需要学,他一接触就明白,因为感通。感是指环境对他的作用,通是他对环境所起的作用,感通两个字是交互作用。但是他属於被动,他没有主动,感是主动,通是对应感的,百分之百对应,而且能够百分之百解决能感的那个境界的问题,那就是才华,那就是才艺。这章书我们要先把这个核心的点认识清楚,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才能够契入这个境界。
所以告诉我们,才艺它是外显的枝末,它有根,根是什么?根就是道、德、仁。古代有推荐的制度、举荐的制度,譬如说我是一个老板,我要聘请一个员工,我对这个人不了解,所以我要去打听打听,看看我要聘请的这个人胜不胜任,打听,就问他的邻里乡党,这个人如何?古人厚道,古人不会说人家的不好,都说好话。可是讲了十句话,连一个德字都没有提到,你就知道这个人可不可以用?这个人不能用。讲了十句,里面都讲这个人哪里好、哪里好,才华好、技术好,一个德字都没提到,人家就知道这个人不能用,这是古代的规矩。所以你看,拟才配圣,但称才美有问题。
我们看第一段,但称才美下面「才艺超绝」,才华好。你看周公之才,周公多才多艺,那还得了!孔子这一生最仰慕的周公,周公是圣人,而且多才多艺,在经典里面都有记载,才艺超绝。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最欣赏这样的人,才艺超绝。可是我们刚刚跟大家提醒有问题,有什么问题?他有没有仁的根?不一定。这里我们留一个伏笔,等一下再讲。他说才艺超绝,下面你看,「才者才干。周公多才」,这是周公之才。没错,周公多才。就是有这么一个人,跟周公的才华一样好。再来那个美,周公之才,下面还有个之美。也就是说只有才不会办事,这种人也很多,他办事就把人家搞砸,那也很多。所以后面再加上两个字叫之美。那美是什么?我们对上去,「事皆完备」。不但这个人才艺超绝,而且做事做得非常完备,我们叫无懈可击、滴水不漏,这么样一个人。你看做事能力也非常的强,既有才华,做事能力也强,就这么样一个人,跟周公一样,外表一样。所以这个之美,事皆完备。
我们看下面,「美者事备,与麤恶对」,就是说跟麤恶相对。「麤」通米字旁,精粗的粗、粗糙的粗一样。麤恶,就是这个人做事很粗糙,做得不好;跟这个相对,那就是完美。做事做得非常完美,很多人说我是完美主义者,喜欢把事情做得非常的完美,真的是滴水不漏。可是这是不是中国传统文化?未必,因为都还没讲到根,全部都在枝末上讲。所以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教育的引导好像只停留在才美当中,我们现在整个社会所称许的好像也只有在才美这个表层。你看哪一个人很会唱歌,那是才;哪一个人打球打得很好,那是才;乐器演奏得很好,那是才,还没讲到美。他有这些才华,他未必能把事情做得好。
可是这个社会又有一种人很有才华,像刚刚讲的这些才华他都有,再来他是非常有领导统驭的大公司老板,成功的企业家,他又有美,事皆完备。你看,有才又有美,我们这个社会非常赞扬这样的人,很赞扬,对这样的人竖起大拇指。而且这样的人在这个社会里面有高度的名闻利养,很有名气,很有社会地位。这个在给我们一个现象,让我们来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群书治要》,无非是要帮助二十一世纪怎么样从一个困局当中超脱出来。所以,我们在学习任何一章书的时候,首先对我自己,第一个有什么启发、有什么帮助、有什么转变;第二个,对这个社会有什么样的利益,自跟他同时都要去思考。所以我们看到整个社会现象,现在所引领的是对才美的推崇。对不对呢?留一个伏笔,大家先想一想,这一章书会告诉大家答案。
所以它这整段,我们看最下面,「才美两兼,事多趋赖」,就指这个意思。这个人才跟美都兼备,兼备了之后,这个世界、世人大多数都往这个方向来靠近,仰赖这样的人,仰赖这样的人来做事、来当官。好不好呢?大家从整个社会现象慢慢就能看得出来。我们不说好,也不说不好,但是大家都能感受。这章书会把这个问题点出来,让我们清清楚楚,我们这个世间现在走的这条路是不是对的。才美两兼,这样的人受到大众的青睐,受到大众的仰慕、赞叹,有没有后遗症?你看,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它讲的是这个。
第一段讲「但称才美」。我们补充下一段,「未以德配」,没有跟德配在一起。讲了老半天,一个德字都没有讲,未以德配。我们看这一段,「周公圣德」。你看,这就是说周公,周公之所以为圣人不在他的才美,在什么?在圣德。刚刚讲「志於道,据於德」,他有道,他怎么会没有德?而在这个德上加一个字叫圣,那就清楚了,他这个德不但有,而且广大无边。你看就像天,天对我们有什么德,我们讲不出来,这叫圣德。你看,我们悉地而言天,天对我们有什么德?一般人说不出来。圣人之德亦复如是。也就是说,一般人没有办法赞叹,赞叹不了。为什么?眼界不够、见地不够,太浅,所以他没有办法赞叹。这叫圣德。这个我们都要清楚,这是周公之所以为圣人的道理,不在才美。
而有圣德必然有才美,这是肯定的。为什么?「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那个寂然不动就是没有感的时候他什么都没有,外界只要有交互作用叫感,他什么都知道。所以什么都没有叫无知,什么都知道叫无所不知。你看无知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它一起作用什么都知道。那个什么都知道,我们看起来叫才、叫美。可是他什么都知道的所以然是什么?是无知。我们能不能无知?我们想要求知,我们现在人求知欲很旺盛。你要求知,你就有所不知;他无知,所以无所不知。你看我们现在要求知,你就有所不知,而你所求到的知,比你不知的不知道要少几千、几万、几兆倍,那个不能用算数来说明。
庄子说的,庄子说「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你看生命,那个涯就是边际,我们现在讲边际,生命有边际,为什么?寿命。我们能活一百岁,就让你活两百岁,那还是有边。你拿一个有边的生命去追求没有边的知识,你看知也无涯,知识有没有边?知识没有边。你看我们今天一个大学,我们念一个大学要几年?四年,一个大学的科系要念四年。如果这个大学有一百个科系,你要念几年?你要念四百年。大家有没有四百岁?没有。而一个大学的一百个科系,对环宇的知识来讲那叫什么?那叫沧海之一粟,九牛一毛都没有办法形容。所以我们要求知,这条路走错了,完全走错了。应该怎么办?应该求无知。愈听愈糊涂了。
这就是文化难的地方,文化不是耍嘴皮子,文化是真正能够落实到生活当中的,落实到处事待人接物当中的,要在这当中练。练什么?练无知。你说无知我听不懂,很抽象。练寂然不动,练不动。动是哪里动?心动。心为什么会动?因为有七情,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你只要有动,你就不能无知。所以在人事环境、物质环境当中练什么?练不动,意思就是说练把七情拿掉,不要用七情来跟人相处,不要用七情来处事待人接物,要收心。你看有七情,心就会放出去,要收心。收心不是离开境界我很清净,我不动心,不是,是在境界当中还能够收回来。所以孟子讲得好,「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这个字念放是名词,念访是动词。你看心放在外面,你能不能把它收回来?能收得回来,你叫做有学问;不能收回来,你即使有十个博士学位,你都叫没有学问。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这不是我们现在人的理解,不是。我们学传统文化,要先把这些观念转过来,你能转得过来恭喜你,文化就会在你身上复兴;你转不过来,我们办再多的讲座都没有用,这完全是功夫的问题、是境界的问题。这讲七情。
所以讲「周公圣德」,谈的是这件事情,不是其他的事情。这就是圣德,不抽象,其实非常的具体,只是我们没有经常做这样的练习而已,如果我们做这样的练习,你也能够成为周公,就是说你本来就是圣人。这叫「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人都能跟周公一样。但是你要晓得原理原则,周公之所以为圣人的道理在哪里,我们现在要把它搞清楚,不在才美。可是才美很容易被认识,因为它外显,所以当我们著在才美当中的时候,你就不能认识它的根,学习的方向就会有错误。这个错误来自於对道理的不明白,而不是来自於你不用功。你可能很用功,可是因为对道理不了解,所以花了很多的白功,用了很多的力气却没有达到效果,都在才美上打转,没有到根里面去。这是我们今天学文化,尤其是《群书治要》,一定要先辨别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所以大家来这里不是来求知的,反过来是来求无知的。把我们过去以为知的这些统统要拿掉,我的经验、我的想法、我的看法,这些你拿掉愈多对你愈有利;你不拿掉,这些将来都会变成障碍。你看今天讲障碍,就是马涛老师刚刚不是卖了个关子吗?阴天好还是晴天好?阴天太阳还在不在?还在。但是为什么我们感觉到心情不好?因为有障碍。它不是没有太阳,有,但是有障碍。障碍来自於哪里?来自於求知。我知得很多,我懂得很多,我了解很多,我很厉害,这就是障碍,这全部都是障碍。可是我们这个社会鼓励大家追求障碍,鼓励大家往障碍的方向钻,这个就是麻烦的事情。
所以「周公圣德」,下面大家看,「举未配德,示其失本」。你看看,没有用德来做匹配,只是用才美来做匹配,这是什么?失本,失掉根本。他只看枝末,把根本给失掉了,所以举未配德。下面,「艺为贯道」,这就把刚刚讲的游於艺说出来了。为什么要游於艺?游於艺是为了贯道。我们开宗明义讲的「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看起来那个艺好像是一个才华,外显的才华,可是大家要清楚,这个外显的东西是让我们做什么的?满依於仁的愿。换句话说,我如果什么都不会,你说我仁爱、我爱人,那是一句空洞的话,你拿不出手。所以还得学才艺,做什么?服务社会大众,满依於仁的愿。大家今天念的《弟子规》,叫「泛爱众」。我们拿什么来爱众?拿你的才华。所以这个才华不是自己受用的,这个才华完全给他受用,完全利他,这当中没有一丝一毫的自己,这叫做圣德。换句话说,有一丝一毫的自己,你会在这当中起七情,你没有办法收心,你的心收不回来,那就是障碍。所以情会有障,情不是一个好东西。
学传统文化,情是一个最坏的东西。可是我们现在好像都在激发人的情感,这是一条危险的道路。譬如说我们告诉孩子,你喜欢,你就要去追求。不对,那是展现他的七情,那是以自我为中心,那个不对,他带著这个来学习任何的才华,全部都叫做障碍。所以我们教学的出发点不能错误,还是要回归到这四句话,「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而且顺序不能颠倒,它的顺序一定是这样排列的,游於艺一定摆在最后面。为什么?因为它有依於仁的指导,它不能离开仁。那个依就是依靠,依靠的意思就是说它不能离开,一离开就跌倒,依靠仁,这是不能够忽略的一件事情。
所以这里讲「艺为贯道」,就像这个盆栽一样,大家看看,刚才讲艺是什么?是枝末,讲德、讲道是根本。所以这里讲到什么?「艺为贯道」,叫根干互滋。这个根,根是什么?根就是道;这个干,干就是枝干,枝干就是艺;互滋就是它互相的滋养、互相的滋润。你看看一棵植物当中没有根,这个植物就会枯萎。花瓶里面的花大概二、三天就枯了,因为它没有根来滋润它。而如果只有根,没有叶子可不可以?也不行,因为它不能行光合作用。所以要有根、要有干,根干互滋。所以今天学传统文化首先扎根,但扎根为了什么?扎根为了枝繁叶茂,为了要结果,为了要开花。你看这就是我们学传统文化有没有偏颇?没有偏颇。因为很多人学传统文化强调道德,讲到道德,会被现在实践派的人认为这是什么?这是反智,忽略技能。不对,中国传统文化平衡、中道,它既讲根,也讲干,可是告诉我们有次第,「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这个意思。这里讲到艺为贯道。
我们看下面,「非艺即道,学者多惑」。告诉我们,不是说这个艺本身就是道,不是,这个艺是道长出来的工具,它是工具,它是贯道的工具,它是利他的工具,它是学道的工具。所以它下面说,「德为才本,艺乃道具」。这个道具不是我们演戏的那个道具,这个道具叫做求道的工具、学道的工具。所以艺是道具,很清楚了。你知道艺是道具,就知道为什么要学艺?学艺是为了贯道、为了明道,为了回归本体、契入本体,所以在这当中依於仁、游於艺。这个就是原理原则。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决定是对这个社会有帮助的。中国人几千年来富国强兵,从来没有侵略过任何一个周围的友邦,没有,为什么?依於仁。但是不代表它就不富庶,盛唐那是很富庶的。我们今天学《群书治要》你就知道,盛唐的富庶那就是游於艺,万邦来朝那就是依於仁的结果。这个大家都要非常的清楚,我们对历史才能看得准确,才不会有偏颇。所以这里讲「德为才本,艺乃道具」就是这个意思。换句话说,我们今天要学才艺,一定要先有德,为什么?它是根。根干互滋,树木就能够壮大,就能够蓬勃发展。这个道理大家都要非常清楚。
这一大段,「拟才配圣」,我们就讲过去了。我们看下一段,「示妄成障」。你看「如有周公之才之美」,有什么问题?「使骄且吝」。你知道这个人有周公之才之美,为什么他还使骄且吝?你就知道,他不懂才美是道具,他不懂,他不知道才美是贯道、修道、求道的工具,他拿才美来经营自己的自私自利,他就会走这条路,所以会使骄且吝。这个骄跟吝两件事情,它不是一件事情,两件事情。使骄且吝,这个就是什么?这个就是妄,他看错了,妄就是看错了。他想错了、想歪了,这不是他的错,这是没有接受教育的过失。我们刚刚讲到每个人都有周公的本质,「人之初,性本善」,都能成为周公。怎么学?「性相近,习相远」,那个习就是障碍。告诉我们「苟不教,性乃迁」,你不教他,他那个障碍就会出现。为什么?他会看错,他会想错。妄就是他看错了,他想错了。
这个看错跟想错我们可以理解,我们今天学习的人,我们要能理解。能不能怪罪?不能怪罪。我们能理解,就能够协助。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要怪罪的话,我们的协助就会产生障碍,因为怪罪里面有七情,你不能带著情来看这件事情。所以你要同理他,同理他不是同意他;你要包容他,包容他不是纵容他。为什么?因为里面有教学,里面有圣德的表演,这大家都要清楚。所以这是一个教学的人一定要的基本信念。你不能怪他,不怪他并不是同意他的意思,是同理他,感同身受。你知道这个妄,你看为什么叫妄?因为它不是真的。不是真的,一定可以拿掉,真的一定可以现前。真的是什么?真的就是周公圣德背后的那个本体,那个一定可以现前,因为那是真的。那个东西没有办法现前是因为有障碍,这个妄就是障碍,「示妄成障」,妄产生了障。有妄之后,然后才有障,这个大家都要清楚。障怎么样消除?只要你把妄转过来就消除了。这就是学习,这就是「教之道,贵以专」,这就是学习的方法。所以教育在哪里兴起?教育在「苟不教,性乃迁」当中兴起,这就是教育的兴起。所以中国人最懂教育,他知道怎么做,我们今天要办教育,要问老祖先,要跟老祖先学习。
这里讲到「示妄成障」。我们来看第一段,对下来「正示二障」。今天的主题就在这里,它这里举出两种障碍。事实上不止这两种,你看我们刚刚跟大家说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说老实话,七情也是归纳,事实上情有没有数量?我们知道没有数量,无量无边,但是为了教学的方便,把它归纳成七个。
大家如果去读《中庸》,《中庸》再把七个归纳成四个。七情是在《礼记.礼运篇》里面讲的,它讲七个,事实上是把无量无边的情感归纳成七个。在《中庸》再归纳成四个,叫做喜、怒、哀、乐,再归纳成四个。这都是归纳。所以千万不要认为说只有那四个、只有那七个,那就错了,无量无边。所以这就是求道的困难。可是也不困难,虽然它无量无边,可是大家要知道,擒贼先擒王,就找那个最厉害的,你把它给收服了,其他就没问题了。所以这里讲两个。你看,从七情当中再归纳,再从四个,喜怒哀乐当中再归纳,两个,「使骄且吝」,这两个还是七情,还是从那里归纳过来的。告诉我们这是障碍,而且这是重障,就我们今天的题目,「二重障道」,两个重障。障碍什么?障碍我们入道,障碍我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它障碍这个。我们有所不知,我们有所不能,就是我们带著这个。我们带著这个,我们就很可怜,我们不能像圣人那样的自在,不能像圣人那样子可以帮助一切与他有缘的人、有关系的人,我们做不到。不但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帮助,我们现在还添麻烦,还为我们身边的人添了不少的麻烦。为什么?因为我们有障碍,因为我们待人处事接物带著这些情感,我们对它非常非常的难分难舍,所以在这个情底下,通常加一个字叫执。这就是我们学习第一个要对应的、对治的对象,讲了两个。但是不要误会,不是只有这两个,这两个是首犯、主嫌,你打击犯罪先打击那个主嫌,刚刚讲擒贼先擒王,你把这两个收服,使骄且吝。
「正示二障」,我们来看第一个「使骄」,我们对上去,「贡高我慢」,这就是骄。什么叫做贡高?就是我比你高;什么叫我慢?因为我比你高,所以我的态度就没有谦和,我的态度就相当相当的傲慢。这是什么?这是障碍,这是入道的障碍,贡高我慢。你看看这种情绪是重障,这是第一条,使骄。「且吝」,我们对上去,「悭鄙吝惜」,贪,这就是贪欲。对我所有的不愿意给人、不愿意跟人分享,我要永远据为己有,我很吝啬、我很悭贪,这个情绪是重障。你看,他举这两个。就有这两个,你再有周公之才之美,假的,那不是真的。什么意思?没有根。从哪里看出来没有根?从这两个障碍看出来了。从这两个障碍当中看得清清楚楚,你那个才美是假的,是没有生命力的,是花瓶里面的花,是不能持久的,是不能受用的,它没有发展性,它只会带来无限的麻烦。所以从这个地方看才跟美,我们就能够更清楚中国传统文化走的脉络。
我们来看第一条「贡高我慢」,第一个「慢心略辨」,我们先要把慢的概念略略的分辨分辨。我们来看第一条,「恃其隽才,自是非他」,这就是慢心。恃就是仰仗,仰仗自己有高等的才华,隽才。当然这个才有相对的,跟比我们还要差的人比,我们当然比较高,可是跟比我们高的人比,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可是只要一个人仗著自己的才华,隽就是高美的才华,我才华很好,而仗恃著这个,他一定会有一种情绪出来,什么情绪?「自是非他」,有这个情绪。什么叫自是非他?那个是就是肯定,那个非就是否定,这两个字都当动词。所以什么叫自是?肯定自己;什么叫非他?否定别人。大家想想看,肯定自己,否定别人,在这个社会多不多?不能说少。这样的态度能不能学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为什么?他决定没有办法契入那个境界,绝对契不入。
「自是非他」的人会怎么样?会自贤愚他,会自赞毁他,会自贵贱他。大家看,这个是就是肯定,肯定自己;这个非就是否定,否定别人,我都是对的,你都是错的。再来,我比你高,自贤愚他,我比你聪明,我的看法比你高明,你的看法很拙劣。自贵贱他,我比你高贵,我的身分在你之上,你不算什么。自赞毁他,只要我的都是好的,然后我的好拿来批评别人的不好,自赞毁他。大家看看这些是不是障碍?是障碍。有这种情绪,你就了解这个人学文化,他肯定没有办法理解、契入文化的精髓。换句话说,这个人有没有道德?这个人没有道德;有没有仁爱?这个人决定不会有仁爱。你看他好像很仁爱,那是假的,他有目的,他有企图。这个都不是讲别人,这讲我自己,不要看别人。因为这全部讲自,就是我们自己要去检讨,我们自己有没有这种意念,有没有这种情绪,有没有这种情感,在我内心当中不断的翻搅;有,我们要赶快调服它。能不能调服?可以,不要忘了那是妄。这是假的,这不是真的,假的一定能够调服。为什么现在假的力量那么强?为什么?因为我跟它太熟悉了,没有人提醒我,所以我会以为我都是对的,我都以为我比你高,我以为我比你还要完美。所以这个大家都要清楚,这只是看法跟想法有偏颇而已,不是他坏,他不坏,他转过来他也是圣人,要能够看得清楚这一点。这叫慢心。
再来,下面「举过识障」。就是他有这种心态,他会产生什么过失、什么样的障碍?我们看下面,「不能下心,敬事亲师」。也就是他有这样的态度,他自是非他、自贤愚他、自贵贱他、自赞毁他,他有这种态度,他会有什么过失?他的过失就是不能够下心来奉侍父母、来奉事老师;换句话说,这个人不孝,这个人不敬。大家一定要清楚,孝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这个人他不孝不敬,能够契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纲领吗?决定没有办法契入。这就是他的过失,这就是他的障碍。你看「举过识障」,认识障碍在哪里。我的心很高,我能不能曲下来恭敬父母?不能。我能不能曲下来事奉老师?不能。那你注定一辈子愚痴,为什么?你没有老师。为什么?他们都没有资格当我的老师。我恃其隽才、自是非他,你怎么会进步?一辈子愚痴。所以它障碍智慧,它把我们的智慧给障碍住了。我们会不会学习?你就不会学习。为什么?你够了,你已经是天下第一,你还跟谁学?你看这个问题就把我们的智慧给障碍住了,没有例外的。只要有一个念头,我够了,这个人就不会再进步,肯定不会进步,因为他不想学了,他才有这个念头。
所以这都是让我们来检视我们自己心态上有没有理解错误,有没有形成障碍的一个诊断,就我们要去诊断这件事情。修学的人要有这种敏感度,要观察自己内心这些七情有没有波动。但是这有程度上的差别,这我们后面都会讲,有的人程度重,有的人程度轻。有学习的人程度会比较轻一点,没有学习的人程度就会比较重。从程度重跟从程度轻看出什么?看出这个人的气质。古人说得好,学问在变化气质。所以大家了解这些道理之后,我们高慢的心就会怎么样?慢慢的降伏,然后这个人他就会温和,这个人看起来就有道气。道气的相反是什么?是俗气。你看,我们慢慢从俗气变成道气,那个气分就出来了,所以学问在变化气质。所以我相信大家在这里学四天,道气都会跑出来,这就是学问的力量。
所以为什么要学?说老实话,有人问孔子,人什么时候开始学?入胎就开始学了。学到哪一天?孔子的学生问孔子,学到哪一天可以不学了?师生,老师跟学生都是在旅游当中在学习,他们正好经过坟墓,孔子就指著坟墓说,到这里面就可以不学了。所以你看看,我们如何变化气质,在这里我们非常明显的看到了。我们看到这个之后,我们开始从什么地方学起?「敬事亲师」开始学起,降伏傲慢。所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你看是不是恭敬、是不是谦卑?是,从小学的。有人把这个话给解读错了,他说学《弟子规》把人给教成什么?奴隶,奴役性格。这误会了,他误会了,「父母呼,应勿缓」,不是成为奴隶,是学谦卑,是把高傲的心降伏,这个能够帮助我们破障,能够帮助我们入道,能够帮助我们拓展智慧,感而遂通。所以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学习才不会有偏颇,有偏颇都是因为道理不明白,这我们都要理解。这是讲到他的过失。
下面,「我慢高山,法水不入」。你看,我慢就像高山一样,水往低处流,所以法水入不进去。他以水来形容学问,法水。你看,我慢如高山,法水怎么进得去?所以一定要先怎么样?一定要先把这杯水倒空,要先倒空。古代形容求学,就像是拿一个杯子要给老师添水,请老师给我水。老师那个水叫甘露水,他给我甘露水。老师一看看,这个杯子里面有毒,老师给不给?老师不给。因为老师给你甘露水,老师是甘露水,给到你这里变成毒药,老师能害你吗?所以老师不给。所以不是老师吝啬,老师说不给,什么意思?先叫你把杯子洗干净。这是第一种不给。第二种不给是这个杯子有漏,这个杯子下面有破洞,老师也不给。为什么?白给,给你漏掉了。所以老师不给,意思是什么?叫先把杯子补起来。这是第二种不给。第三种不给是这个杯子盖起来,盖起来老师怎么给?所以老师要先叫你把杯子立起来,他才能给。那个盖起来的就是我慢。所以这三种不给,这三种不教,不是老师放弃这个学生,这个不教就是教,这个我们都要认识到。所以我慢如高山,法水没办法入,不是老师不疼爱学生,老师哪有不疼爱学生的道理?这是讲到贡高我慢,你看障碍什么?障碍智慧,把我的智慧给障碍住了,就是我再也不能够提升,我再也不能够把境界往上提升。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且吝」,这个吝大家看,「奸鄙吝惜」,这个就是不肯给,小气、吝啬。我们来看这一段,「吝态略辨」,就是把吝啬这个态度略略的分辨一下。我们来看这一段,「内外资财,不喜於舍」,这叫吝。什么叫内外资财?外我们很能够理解,就是我们的钱财,我们的财物这叫做外财。譬如说这个杯子,我觉得这是我所有的,你肯不肯给?你不肯给这就叫吝。所以吝跟俭不一样,节俭不一样,节俭是对自己,吝啬是对别人,就把这个搞清楚。内外资财,刚刚讲外财,还有叫内财,什么叫内财?体力,我们的体力,我们的经验,这都属於内财。我们现在说,这个书本有什么?有智慧财产,这叫内财。有智慧财产,这个人吝不吝?吝。所以要怎么样,要放弃智慧财产,他的障碍就没有了。换句话说,如果我不能放弃智慧财产,你使骄且吝就有一分。所以智慧财产在中国人的认识里面是没有的。所有的古书,你能找到的线装书,你到后面去看,绝对没有「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决定没有这八个字。这八个字是障碍,而且是重障,这大家都要清楚。不是说中国人不守法,不是说中国人喜欢侵权,没那种事,不是这个,你都看错了,你想歪了。这是吝的问题,使骄且吝,内外资财,不喜於舍。
我们来看「举过识障」,它障碍什么?他不肯帮人,不肯帮人就伤害仁爱。仁者爱人,他居然不想帮人,这伤害仁爱。一个障碍智,一个障碍仁。你看下面,「伤慈害仁,见善反嫉」。这种吝啬的人看到人家做好事,他心里面酸酸的,见善反而会嫉妒。而且伤慈害仁,他不愿意帮人。刚刚不是讲依於仁吗?仁心、仁术吗?你看他没有仁,他那个术叫什么?害术,害人的。他有再大的才华,他都害人,那没有什么好称道的。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不应该如此,伤慈害仁,见善反嫉。你看,我们今天大家来学习《群书治要》,这是什么?这是善。可是我们今天办这个会办得这么成功,改天有另外一个团体要办,我们要不要去协助它?要。不能说我去协助你,你要是比我成功怎么办?见善反嫉,那不行。协助他,希望他怎么?希望他超过我,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物我一体,他好跟我好一样,这就是中国人的心胸、中国人的态度。
我们最后做一个总结,就是下面「悭财不施,怨怼滋生」。你看,我们对於财富不肯施予,我们就会跟众生结怨、结仇,叫「一家保暖千家怨」。我们办活动办得很好,我们不肯去帮助别人,不肯把经验教给别人,以后别人就不会来拥护我们的活动。这个就告诉我们一报还一报,这个人的人生路就愈走愈窄,这叫「使骄且吝」。这节课时间到了,我们休息一下,谢谢大家。
资料恭摘: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二重障道 周泳杉老师主讲 (第一集) 2013/4/21 香港国际博览馆HALL2 档名:55-07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