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网

学诚法师:人生的究竟

发布时间:2024-06-30 04:00:05作者:正觉网
学诚法师:人生的究竟

一、人生苦短业主宰,身家如寄终无常
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尤其是老年人,对于这一点的体会最明显,总会觉得时光迅速,过去的几十年如同昨日。我们一生数十年光阴,对整个地球、宇宙来讲,非常短促,微不足道。人生不但短暂,而且痛苦。人生苦短,短说明人生无常,不知道死亡何时降临。如《法句譬喻经》说:“命如花果熟,常恐会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从初乐爱欲,可淫入胞影,受形命如电,昼夜流难止。”(卷第四)苦,是因为生命中有太多不如意事,老病死衰种种痛苦固然是苦,这叫苦苦;我们在世间追求的种种快乐,最终都会消失,这叫坏苦;我们的生命在念念之中流转,一切都是无常的,无法自主,这叫行苦。如《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说:“三苦性者,一苦苦性,二坏苦性,三行苦性。”“复次苦苦性云何?答:诸身所有由苦苦故苦。所以者何?依身生起老病死等种种苦故。坏苦性云何?答:如世尊说,可意朋友、可意眷属、可意境界,若变坏时,若遭毁谤陵蔑等时,发生愁叹忧苦悲恼,彼于尔时由坏苦故苦。行苦性云何?答:除苦苦性及坏苦性,诸余有漏行由行苦故苦。”(卷第五)

我们无法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也就是说我们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什么力量主宰人的命运呢?就是业力。佛教讲命运是由业决定的:前世造了做人的业,今生才能成为人。虽然大家都是人类当中的一员,但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人生境遇乃至面貌特征都是各不相同的,娑婆世界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为何会不同?是因为各人的别业不同。如果过去善业造得比较多,这一生果报就比较好——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相貌庄严、健康长寿等;如果过去恶业多,今生果报就比较差——社会地位低、相貌丑陋、多病短寿等等,所有这些果报,都同我们的业力有关系。如《大乘义章》说:“知如是因受如是果,知如是果酬如是因。”(卷第二十)

如何看待人生,古今中外的人各有不同的认识。现在社会上面流传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观点,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提倡及时行乐,缺乏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心、道德感,更没有崇高的人生目标和精神追求。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生态度呢?一般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私自利等烦恼会越来越重,而人性中为公利他、无私奉献的心就会被障蔽。尤其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了获得生存的物质条件而引发的竞争,使人的自私心理得到极大的张扬,人的能力都被这种动机所扭曲,生活在畸形的心灵空间里,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另外也跟人生经验有关,人到中年,经历过风风雨雨,会有一些深刻的感触,体会到诸如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等种种痛苦,很多人的心早已伤痕累累,变得极为脆弱和敏感。“心”其实不过是“受、想、行、识”的蕴积,单纯“受”里边就蕴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痛苦,充满了忧郁和苦闷,外相上就会显得老成持重,实际上内心竖起了厚重的城墙,丧失了生命活力。年轻时曾经有过的种种梦想,因为福德因缘的不具、智慧能力的不足而不能实现。种种挫折带来的是对人生的失望、自信的丧失、努力的放弃,而这些负面情绪如果无法得到及时疏导和化解,就会消极遁世、借酒浇愁,消遣人生,以为宣泄。这种人生态度看似能够得到一定的自在和快乐,其实烦恼和痛苦有增无减,就像一首诗里所说的:“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中国传统文化怎样看待人生呢?庄子说:“人生如寄,”就像我们出门旅游住旅馆,住几天就走了,目的是旅游观光,或是放松身心、调节心情,不是长久居住。人生也是一样,来到这个世界上,如同匆匆过客,只是暂时借住。

从依报来讲,人都有一个家,这个家只是临时居住,总有一天会分离。现在社会节奏快,家庭分离的情况日益增多。有的人因死亡而分离,有的人因工作而分离,有的人因财产矛盾而分家,有的人出国留学,有的人漂流在外,有的人因感情不和而分手……,一家人整年共住并不常见。一个人如果读大学,十几岁离开家人,长年在外读书,毕业后到大城市找工作,跑得更远,再结婚生子,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是很少的。

事实上,即使在家里也不见得有多少快乐,常有诸多不满。何以见得?俗话说“人人有本难念的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庭里的困难、痛苦和问题,讲不完道不尽,说不清道不明,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都是些琐琐碎碎、烦烦恼恼的事情,家实在不是给我们带来真实安乐的地方。如《佛说菩萨本行经》说:“居家恩爱犹如牢狱之中,一切所有皆悉非常,三界尊贵犹如幻化,五道生死转贸身形无有吾我。”(卷上)

从正报来讲,人的身体,也是暂时寄住。在生理结构上有骨头、肌肉、皮肤、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从科学的观点看,人体是由铁、钙等各种物质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分别提取出来,其数量都是微不足道的。例如,把我们身体中全部的铁元素分离出来,只能做一个铁钉。由佛教的观点看,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组成。我们认为这个四大和合的身体就是自己,但却不能随意支配它——想让它不生病,不可能;想让它不长白发,不可能;想让它不衰老,不可能;想让它不死亡,更不可能。小的时候,父母总是希望孩子长得快一点、胖一点,孩子学会说话、学会走路,父母就会很高兴,小孩子也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年老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有句话说:“人到六十,过一年是一年,人到七十,过一天是一天。”这时候总会觉得来日无多,忧心忡忡。事实上,投胎的那一刻就标志着生命的开始,从那一刻起,我们的生命就一分一秒、一小时、一天、一个月、一年……不断在减少。与其说人的寿命天天在增长,不如说天天在减少,即使长命百岁,同样是过一天少一天。所以,既可以说生命天天在成长,也可以说天天在消亡。就像我们有一千元钱,每天花一块,手里的钱就天天在减少,不用很久就会花光。道家认识这个道理——“人生如寄”,不仅五蕴色身会坏掉,我们的家也靠不住,终会分离。这些都是因缘和合而成,都是无常的。


二、智慧觉悟最超胜,内圣外王利苍生
儒家如何看待人生呢?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意思是说,人与动物究竟有多大的差别呢?似乎不太大。动物在饥饿的时候,知道找食物吃;在冷的时候,知道找地方藏身避寒;也知道逃避天敌攻击,保护自己和同类。这就说明动物同我们人一样有知觉和感觉,它也是有情。有知觉与感觉,这是所有有情最基本的特点。

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在何处呢?人有智慧、有觉悟,智慧与觉悟是人最超胜之处。动物的智慧与觉悟无法与人相比,动物的所有行为基本上是本能反应。动物也能够做事情:几千只蚂蚁能够大规模有组织地搬家,蜜蜂的群体生活有分工合作,燕子、鸽子飞出去都很整齐,鸭子在河中游泳都排成队列,它们都有团队精神,能够互相依靠。但它们解决的问题很有限,更多的状况下仍是被动无奈的,只能任人宰割。为什么会如此呢?

它们是畜生,堕在三恶道,本来就是在痛苦的果报当中,无力自拔,因为没有智慧,不能觉悟。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或有菩萨,观畜生道而为恐怖,傍生界中受愚痴报,经无量劫难出离故。”(卷第六)

那么,人到底有多少智慧,到底能不能觉悟?这是很关键的问题。如果我们没有智慧,不能觉悟,与动物就没什么差别。如果只会吃饭睡觉,就与畜类无别了。如《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为欲引发毕竟乐故,若未清净修习正法,仅为命存以来引乐除苦而劬劳者,旁生亦有,故虽生善趣,等同旁生。”那么,人的智慧和觉悟表现在哪里呢?儒家讲“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对内提升自己的德行,条件具足时再推己及人,治国平天下,这是他们的人生观。事实上能够做到治国平天下、当皇帝做宰相的只是个别,大多数人无法做到,但他们追求内在生命的提升、圆成自身道德的努力的确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在《论语 学而篇》中谈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就把人生少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的意义都讲了出来。

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讲青少年阶段贵在求学。要当圣人、作君子,不只是寻章摘句、获得丰富学识而已,更重要的是学习圣人的思想和言行。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讲中年阶段应善交益友。有志同道合的人从四面八方来相会,一起来交流人生的经验、分享人生的体会,“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一件非常快乐、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老年阶段重在道德的圆成。“不愠”指的是内心不生闷气、不起烦恼。具有高尚道德的圣人、君子,即便是别人不能理解其所学,他也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欢欢喜喜地接纳对方。少年、中年、老年这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意义。从求学、交友到道德的圆成,是儒家追求生命提升的三个步骤。

三、如梦人生有大义,发心为本善无尽
佛家对人生是怎么看呢?首先,人身难得。我们在无始生死轮回中,曾经在恶趣中长夜受苦,今生能够得到暇满的人身,非常希有难得,要倍加珍惜。如《大宝积经》说:“过去难思劫,循环生死轮,往来非义利,无福田养命。远离善知识,常亲近恶友,随彼教诲转,数堕诸恶处。”(卷第四十二)《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说:“纵得人身根残缺,多千劫中受轮回,不能了知善恶门,有罪无罪果报等。若得人身离艰苦,诸根完具善相圆,人相完具离难时,如一眼龟值浮木。”(卷第二十)

暇满人身如此难得,我们得到后,应当如何认识人生的意义呢?佛家讲人生如梦,人生如幻,人生如泡影,人生如朝露。如《乐邦文类》说:“已矣乎!人生如梦,能得几时,胡为名利之萦留?此一报看尽兮将焉之。”(卷第五)这有什么含义呢?如梦,就是像做梦一样,梦中的境界———种种的人事物、山河大地、人我是非、爱恨情仇,梦醒之后一场空。过去的昨天,对我们就如睡梦一样,早晨醒来,昨日如梦。今天一天的生活工作,也如同在做梦。在佛菩萨看来,凡夫愚痴迷惑,在贪瞋痴当中不知如何抉择,随顺无明烦恼造种种的业,日复一日的过去;睡一觉醒来,昨天就找不到了,这不是如同做梦吗?此时很难分清楚,白天的世界是真实的,还是夜晚的世界是真实的?或者说,白天的世界是虚幻的,还是夜晚的世界是虚幻的?换个角度看,你在睡觉的时候比较舒服呢,还是在白天做事的时候比较舒服?

人可不可以不睡觉?不可以。如果没有修行到一定程度,就要靠睡眠来养护身体。睡之前如果这样思维:夜晚休息,进行体力、心力的恢复、补充,为的是第二天能够更好地工作,更好地发心承担。有许多事情等待我们去做,有许多人需要我们去帮助,我们的生命有价值,我们的生命有希望,我们有美好的明天,这样的睡眠才有价值。

如果睡醒之后不知道要去干什么,手足无措,那么,一天乃至一生就会碌碌无为、暗淡无光。一个人活着不知道做什么好,不知道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就不要说后天、下个月、明年,更谈不到下一生乃至更远的未来了。连今天做什么都不知道,又如何能给自己的命运做主宰?做不了主,这是很显然的事情。为什么会不知道要做什么或者不要做什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大家在家生活的时候都很忙,买菜做饭、洗衣服、看小孩等等;青年人要上学,大学毕业后要找工作、赚钱,结婚生子,买车买房,用社会上流行的话讲要“五子登科”,以对物质、财富、名利的追求为尚。那么,这是否就是生命的追求和目标?是否就是生命价值之所在?其中有没有智慧在引导?我们在做事做人的过程中有没有觉悟?这是非常重要的,值得认真思考反省。物质财富是容易累积的,而智慧觉悟是不容易累积的。不是有了金钱就会有智慧,片面追求物质财富,往往会走入歧途。

事实上,相当多的人把拥有物质财富、功名利禄作为人生的目标,追求锦衣玉食、高官厚禄,错把手段、工具当成目的。钱财只是手段、工具,在家人若没有钱就没办法生活,但这仅仅是生活必备的基本条件,而不是人生的目的,更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如果把赚钱作为人生价值的取向,那么人一生赚多少钱才能满足?生命才算有意义?

认清这些事实,就有必要重新思考、重新认识人生,这非常重要。人生从何来、死向何去,我们并不清楚。当然,父母养育我们,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是否仅仅如此呢?既然每个人都是父母所生,为何各各不同呢?前面谈到,各人的业力不一样,前生前世造的业不一样,业力推动生命,而不是自己当下能够主宰。另一方面,我们死后去往哪里,也不一定。我们命运的主宰,就是自己所造的业。业有两种,善业和恶业。一切由业力推动,由业力感招果报。如《妙法圣念处经》说:“善因生善道,非法入埿梨,傍生并鬼趣,善恶业恒随。”(卷第三)《佛说尼拘陀梵志经》说:“观见世间一切众生,若生若灭,若好若丑,或生善趣,或生恶趣,若贵若贱,随业报应。”(卷上)我们希望后半生比现在更好,希望下一生有个好的去处,比这一生更好,如何能得到呢?造善业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深信因果,修十善业,这是佛教的基本理论。能够避恶从善,隐恶扬善,生活中处处与人为善,人生自然就会越来越好,下一生会更好;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天天烦恼重重,为非作歹、粗言恶语、挑拨离间,后半生就会很难过,下一生肯定会更难过。如《佛说妙好宝车经》说:“以善为善法,修善是道场,善行作车牛,载人入福堂。以恶为恶法,恶行相缚束,生时不受戒,死则入地狱。”《佛说大集会正法经》说:“众生作恶业,定堕地狱中,饥时吞铁丸,渴复饮铜汁。身出猛火焰,恶业故自烧,身分皆破坏,受惊怖大苦。”“众生作善法,定生善趣中,善知识会遇,劝导修善法。发生正信解,具戒慧多闻,诸烦恼灭除,而成正等觉。”(卷第五)

在什么环境中更容易造善业呢?我们可以看到,在寺院里面,一群人在一起有学有修,听经闻法,精进办道,大家互相赞叹、互相尊重,法喜充满,三宝地就是最好的造善业、改善生命的地方。虽然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有年纪大的,也有年龄小的,有出家众,也有在家众,彼此之间都亲如一家,和睦友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内心清净。内心清净了,就会散发出一种善业的力量,人的相貌、行为自然就清净,别人都能感受得到你的善心善意、善举善行。如此下去,和善的氛围就会越来越浓厚,特别是许多义工菩萨任劳任怨地护持道场,护持各位刚刚进入佛门的在家同修,这些善心是用金钱买不到的,换一个地方也很难得到。这些都是我们发心的成就,只有大家共同发心造善业,凝聚善业,才能够改变我们的环境氛围,自己也从中得到最大的受益。

好多居士说,这种内心的清净回到家里就无法保持。为什么呢?家里没有这种环境和氛围,心就发不起来,就容易起烦恼。而到了寺院,大家很欢喜,很愿意做事,抢着去做事,不甘落后。有不少人家庭条件很优越,自己不做家务,请保姆代劳;来到寺院,他就喜欢做事,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吃的是粗茶淡饭,甚至是剩饭,吃得还很开心。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就是因为发心的不同。

事实证明,佛法不只是理论文字,佛法是可以具体去实践、实现的,实践出来就能体会到它的好处。

佛法能让我们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你发多大的心、立多大的愿,就能成就多大的功德。人生真正的意义就在于发心。人生成就的高低,纯粹是看你的发心,靠你的发心。发心决定造业的方向,决定造业的大小。发心是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最根本的因素。佛菩萨就是把心发到了极致———“虚空有尽,我愿无穷”。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无与伦比,这是如何成就的呢?是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比丘时,发了四十八大愿,并经过累劫勤苦的菩萨行而成就的净土。单纯为了发这些庄严佛国、利乐有情的大愿,法藏比丘就用了五劫的时间深入思维。在《佛说大阿弥陀经》中有如下的记述:

佛言: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十号具足,在世教化四十二劫。尔时有大国王,闻佛说法,喜悦开悟,即弃王位,往作沙门,号法藏比丘,高才智慧勇猛无能及者。诣彼佛所,稽首礼足,右绕三匝,长跪合掌,以偈赞佛:
如来妙色相,世间无等伦,远胜日摩尼,火月清净水,威神无有极,名声震十方,皆由三昧力,精进成智慧,持觉若溟海,深广无涯底,无明与贪恚,冰释已无余。从是超世间,叹仰不能已,端如好树华,莫不爱乐者,处处人民见,一切皆欢喜。布施及净戒,忍辱并精进,禅定大智慧,吾誓得此事。一切诸恐惧,普为获大安,过度诸生死,无不解脱者,我至作佛时,种种如法王。假使恒沙数,诸佛悉供养,不如求正觉,坚勇必成就,能使无量剎,光明普照耀,济度越恒沙,威德谁可量。我剎及庄严,华好独超卓,凡欲求生者,清净安以乐,度脱永无穷,幸佛作明证。发愿既如是,力行无懈怠,虽居苦毒中,忍之终不悔。

佛言:尔时法藏比丘说此偈已,复白世自在王佛言:世尊,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于十方无央数佛中为最,智慧勇猛,顶中光明照耀十方,无有穷极,所居剎土自然七宝极明丽温柔。我化度名号,皆闻于十方无央数世界,莫有不闻知者,诸无央数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来生我剎者,悉皆菩萨声闻,其数不可穷尽,比诸佛世界悉皆胜之,如是者宁可得否?时世自在王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即为说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历劫不止,尚可见底,况人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何求不得,何愿不遂?时法藏比丘闻佛所说则大欢喜。佛乃选择二千一百万佛剎中,诸天人民之善恶、国土之粗妙,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见。

佛言:尔时法藏比丘,乃往一静处,其心寂然,俱无所著,默坐思惟,摄取彼佛剎清净之行,如彼修持。复诣佛所而白佛言:世尊,我已摄取二千一百万佛剎所以庄严国土清净之行,愿有敷陈,惟佛听察。彼佛告言:善哉!汝可具说,诸菩萨众闻汝志愿因以警策,亦能于诸佛剎修习庄严。法藏白言:第一愿,我作佛时,我剎中无地狱饿鬼禽畜,以至蜎飞蠕动之类,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二愿,我作佛时,我剎中无妇女,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来生我剎者,皆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三愿,我作佛时,我剎中人欲食时,七宝钵中百味饮食化现在前,食已器用自然化去,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四愿,我作佛时,我剎中人,所欲衣服随念即至,不假裁缝捣染浣濯,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五愿,我作佛时,我剎中自地以上至于虚空,皆有宅宇宫殿楼阁池流花树,悉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殊胜超绝,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是香者皆修佛行,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六愿,我作佛时,我剎中人皆心相爱敬,无相憎嫉,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七愿,我作佛时,我剎中人尽无淫泆瞋怒愚痴之心,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八愿,我作佛时,我剎中人皆同一善心,无惑他念,其所欲言皆豫相知意,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九愿,我作佛时,我剎中人皆不闻不善之名,况有其实,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十愿,我作佛时,我剎中人知身如幻无贪着心,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十一愿,我作佛时,我剎中虽有诸天与世人之异,而其形容皆一类金色,面目端正净好,无复丑异,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十二愿,我作佛时,假令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得为人,皆作缘觉声闻,皆坐禅一心,共欲计数我年寿几千亿万劫,无有能知者,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十三愿,我作佛时,假令十方各千亿世界,有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得为人,皆作缘觉声闻,皆坐禅一心,共欲计数我剎中人数有几千亿万,无有能知者,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十四愿,我作佛时,我剎中人寿命皆无央数劫,无有能计知其数者,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十五愿,我作佛时,我剎中人所受快乐,一如漏尽比丘,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十六愿,我作佛时,我剎中人住正信位,离颠倒想,远离分别,诸根寂静,所止尽般泥洹,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十七愿,我作佛时,说经行道十倍于诸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十八愿,我作佛时,我剎中人尽通宿命,知百千亿那由他劫事,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十九愿,我作佛时,我剎中人尽得天眼,见百千亿那由他世界,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二十愿,我作佛时,我剎中人尽得天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说法,悉能受持,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二十一愿,我作佛时,我剎中人得他心智,知百千亿那由他世界众生心念,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二十二愿,我作佛时,我剎中人尽得神足,于一念顷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世界,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二十三愿,我作佛时,我名号闻于十方无央数世界,诸佛各于大众中称我功德及国土之胜,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闻我名号乃慈心喜悦者,皆令来生我剎,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二十四愿,我作佛时,我顶中光明绝妙,胜如日月之明百千亿万倍,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二十五愿,我作佛时,光明照诸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当大明,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皆令来生我国,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二十六愿,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慈和过诸天人,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二十七愿,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有发菩提心、奉持斋戒、行六波罗蜜、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剎,临寿终时我与大众现其人前引至来生,作不退转地菩萨,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二十八愿,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号,烧香散花然灯悬缯,饭食沙门,起立塔寺,斋戒清净,益作诸善,一心系念于我,虽止于一昼夜不绝,亦必生我剎,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二十九愿,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至心信乐欲生我剎,十声念我名号必遂来生,惟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三十愿,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前世作恶,闻我名号即忏悔为善,奉持经戒,愿生我剎,寿终皆不经三恶道径遂来生,一切所欲无不如意,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三十一愿,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号,五体投地稽首作礼,喜悦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三十二愿,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有女人闻我名号,喜悦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其身不复为女,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三十三愿,我作佛时,凡生我剎者一生遂补佛处,惟除本愿欲往他方,设化众生,修菩萨行,供养诸佛,即自在往生,我以威神之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皆发信心,修菩提行、普贤行、寂灭行、净梵行、最胜行及一切善行,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三十四愿,我作佛时,我剎中人欲生他方者,如其所愿不复坠于三恶道,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三十五愿,我作佛时,剎中菩萨以香华旛盖真珠缨络种种供具,欲往无量世界供养诸佛,一食之顷即可遍至,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三十六愿,我作佛时,剎中菩萨欲万种之物,供养十方无央数佛,即自在前供养既遍,是日未午即还我剎,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三十七愿,我作佛时,剎中菩萨受持经法,讽诵宣说,必得辩才智慧,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三十八愿,我作佛时,剎中菩萨能演说一切法,其智慧辩才不可限量,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三十九愿,我作佛时,剎中菩萨得金刚那罗延力,其身皆紫磨金色,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说经行道无异于诸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四十愿,我作佛时,剎中清净,照见十方无量世界,菩萨欲于宝树中见十方一切严净佛剎,实时应现,犹如明镜覩其面相,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四十一愿,我作佛时,剎中菩萨虽少功德者,亦能知见我道场树高四千由旬,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四十二愿,我作佛时,剎中诸天世人及一切万物,皆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者,众生虽得天眼不能辩其名数,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四十三愿,我作佛时,我剎中人随其志愿,所欲闻法皆自然得闻,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四十四愿,我作佛时,剎中菩萨声闻皆智慧成神,顶中皆有光明,语音鸿畅,说经行道无异于诸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四十五愿,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闻我名号归依精进,皆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不可思议诸佛,而不失定意,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四十六愿,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闻我名号归依精进,皆逮得普等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四十七愿,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闻我名号归依精进,即得至不退转地,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四十八愿,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闻我名号归依精进,即得至第一忍第二忍第三法忍,于诸佛法永不退转,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佛言:尔时法藏比丘发此愿已,复说偈言:我今对佛前,特发诚实愿,如获十力身,威德无能胜。复为大国王,富豪而自在,常施诸财宝,利乐于贫苦。尽令诸众生,长夜无忧恼,发生众善根,长养菩提果。我至成佛时,名声超十方,人天欣得闻,俱来生我剎。我以智慧光,广照无央界,除灭诸有情,贪瞋烦恼暗。地狱鬼畜生,亦生我剎中,一切来生者,修习清净行。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还以大慈心,普济诸沈溺。我于未来世,当作天人师,百亿世界中,说法师子吼,一切闻音者,解悟复圆明。又如过去佛,所生慈愍行,度脱诸有情,已无量无边,我行亦如斯,咸使登觉岸。此愿若克果,大千应震动,虚空诸天神,必雨珍妙华。

佛言:尔时法藏比丘,于彼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大众之中,发斯弘誓,应时大地震动,天雨妙华以散其上,空中赞言:决定成佛!于是法藏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修习无量功德,以庄严其国。是故入三摩地,历大阿僧祇劫,修菩萨行,不生欲想、瞋想、痴想,不生欲觉、瞋觉、痴觉,不着色声香味诸法,忍力成就,不计众苦,但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行寂静行,远离虚妄,坚守诚正,常以和颜爱语饶益众生,于佛法僧信重恭敬,依真谛门植众德本,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利乐众生,令诸众生功德成就,远离粗言,免自害害彼,免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致人我兼利。复教化众生修行六度,于一切法而得自在,了空无相无愿、无为无生无灭,轨范具足,善根圆满,堕其生处在意所欲,有无量宝藏自然发现,以此施惠众生令生欢喜,以行教化,致无量无数众生发无上菩提之心,如是善行无量无边说不能尽。

佛言:法藏比丘行菩萨行时,容体端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口中常出栴檀之香,身诸毛孔出优钵罗华香,其香普熏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那由他由旬。众生闻此香者,皆发无上菩提之心。又手中恒出一切衣服,一切饮食,一切幢旛宝盖,一切音乐,及一切最上所须之物,利乐一切众生令归佛道。如是积功累德,无量无数百千万亿劫,功德圆满,威神炽盛,方得成就所愿而入佛位。

佛言:阿弥陀佛光明最为远著,诸佛光明皆所不及。十方无央数佛,其顶中光明有照一里者,有照二里者,有照三里者,如是辗转渐远,有至于照千二百万里;复有佛顶中光明照一世界者,有照二世界者,有照三世界者,如是辗转渐远,有至于照二百万世界者;惟阿弥陀佛顶中光明,照千万世界无有穷极。诸佛光明所以有远近者,何以故?初为菩萨时,愿力功德各有大小,至期作佛皆随所得,是故光明亦从而异,若威神自在随意所作不必豫计则无不同,阿弥陀佛愿力无边、功德超绝故,比诸佛光明特为殊胜。”(卷上)

极乐世界具足种种超胜的功德庄严,完全是由阿弥陀佛的愿力成就,由此可见发愿的重要,在大乘佛法中,尤其注重发心发愿。有了发心,如梦如幻的人生才有了真实的意义,有了发心,才能够改善我们的生命,它是我们修学佛道一切善行的先导,也是决定未来成就高低的根本。

发心如此重要,所以到寺院参学时,无论对居士还是出家法师,老和尚都会告诉你:“好好发心,好好修行”。其实“好好发心”很不容易。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心很难发起来,经常是发一发,这个心就偏了,发一发就发不起来了。大家在寺院里发心一个礼拜,都会很高兴;让你发心七十天,就不容易了;天天发心,更不容易;真正意义上的发心是发菩提心,要心心念念不舍有情,誓愿度一切众生出生死苦海,那就更难了。

发心虽难,问题的根本不在于难不难,而在于要不要。真正了解了发心的利益、发心的好处,我们就会愿意发心。很多人不愿做事,生活没有乐趣,终日悠悠放任,原因就是没有发心的力量。

有了发心,身语意才会有善法的呈现。发心是善法的源泉,能生发一切善法,我们要去开发它。否则,我们的六根没有了善法的源头,善法的力量很快就枯竭了,人就会厌倦疲劳,就不想动,就开始生病:四肢乏力、头痛等种种毛病都来了。问题就出在发心上,发心不够,你的善法就没有来源。

我们要每时每刻都在发心,一辈子都在发心,这才是真功夫。我们做不到,说明功夫不够、不深。怎样才能得到真功夫?这就需要不断在佛法上熏习、培养,日积月累,发心的功夫就会越来越好。

四、佛法宝藏心灵药,依止僧宝趣学修
人由精神、物质两个部分组成。物质部分的滋养需要呼吸、饮食,呼吸把氧气吸进来,把二氧化碳呼出去;吃东西是把食物吃下去,通过肠胃消化,吸收营养,排泄废物。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是如此,任何境界我们都要把它消化。对于种种不如意的境界,用我们内心智慧的力量、觉悟的力量、观照的力量把它转化,然后随顺善法。这样,我们的功夫就长进了,精神世界就越来越光明,内心也会越来越有力量。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的精神世界从哪里寻找呢?世间人往往通过读书去寻找,但不是随便哪一本书都可以读的。《弟子规》说:“非圣书,摒勿视,蔽聪明,坏心智。”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不是圣人之书不能读,因为它会蒙蔽我们的心智。宋代的大学者苏东坡讲:“自从一见《楞严》后,不读人间糠秕书。”苏东坡饱读诗书,世上没有多少人能与他相比,学了佛法后,明白了世间上的书虽多,却解决不了生死的问题,解决不了烦恼的问题,而佛法正是为了解决烦恼与生死问题的。
佛法从哪里来呢?是从佛、法、僧三宝里面来的。佛,就是释迦牟尼佛;法,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言教;僧,是依法修行的出家人,三宝是一体的。佛已经涅槃,现在有佛像代表佛。法是佛说的,正法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末法时期,留下来的是藏经,仅仅是文字,现在还有录音、录相等,这些都是法的载体,而不是法的本质。法的本质就是精神食粮,就是我们内心需要的东西。佛法大海有无尽宝藏,我们内心需要的一切,在这里都能够找到。

法是能够对治我们烦恼的良药,它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烦恼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生起来的,如果不对治它会产生的种种过患,对治烦恼的种种殊胜的利益,并且告诉我们如何对治烦恼,以及如何进一步去发心。这样,我们去接受、学习,内心就会和佛法相应,烦恼就得到净化,内心就会越来越光明,越来越有力量。

我们如何去学习佛法呢?这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自己随便拿一本经来读,可不可以?如果只是看一看、了解一下,也未尝不可。但佛法是心灵的药,如何服用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治病的药有两种,一种是补药,身体需要补充营养;另一种是消毒、杀菌药,把身体里面的病毒、细菌杀掉。佛法也是一样,戒定慧的种种功德是调整人心的补品,是心灵的营养;而对治烦恼的方法———八万四千法门对治八万四千烦恼、修行用功的方法等等,都是给心灵世界消毒、排毒的。我们读一部经或一部论,怎样找到相应的对治法类呢?这就需要先把自己的病因找到。身体有病时,医生会询问你的状况,检查病症,分析、诊断病情,然后开药,之后才能服药治疗。医生绝不可能随便抓一把药给你吃,更不可能自己到药房随便抓一副药回去吃。如果这样,身体不但不会好,反而会出更大的麻烦,甚至会出人命,因为药不对症,等同毒药。同样,服用佛法的药也不能自己随便去抓,调伏烦恼就是要对症下药,法不对机就会白白耽误甚至出问题。

如《大智度论》说:“对治悉檀者,有法对治则有,实性则无。譬如重热腻酢咸药草饮食等,于风病中名为药,于余病非药。若轻冷甘苦涩药草饮食等,于热病名为药,于余病非药。若轻辛苦涩热药草饮食等,于冷病中名为药,于余病非药。佛法中治心病亦如是,不净观思惟于贪欲病中名为善对治法,于瞋恚病中不名为善,非对治法。所以者何?观身过失名不净观,若瞋恚人观过失者,则增益瞋恚火故。思惟慈心于瞋恚病中名为善对治法,于贪欲病中不名为善,非对治法。所以者何?慈心于众生中求好事观功德,若贪欲人求好事观功德者,则增益贪欲故。因缘观法于愚痴病中名为善对治法,于贪欲、瞋恚病中不名为善,非对治法。所以者何?先邪观故生邪见,邪见即是愚痴。问曰:如佛法中说十二因缘甚深,如说佛告阿难:是因缘法甚深,难见难解难觉难观。细心巧慧人乃能解,愚痴人于浅近法犹尚难解,何况甚深因缘。今云何言愚痴人应观因缘法?答曰:愚痴人者,非谓如牛羊等愚痴,是人欲求实道,邪心观故生种种邪见,如是愚痴人当观因缘,是名为善对治法。若行瞋恚、淫欲人,欲求乐,欲恼他,于此人中非善,非对治法。不净、慈心思惟,是二人中是善,是对治法。何以故?是二观能拔瞋恚、贪欲毒刺故。”(卷第一)

这里讲到对治不同烦恼要用不同的方法。对治贪心要修不净观,对治瞋心要修慈悲观,对治愚痴要修因缘观,不能混乱。比如贪心重的人不能修慈悲观,你修的话,烦恼会越来越粗重,修不净观才是正对治。瞋心重的人不能修不净观,你修的话会更加瞋恨。多贪的人修因缘观也不行,你说思维一切都是缘起,那样就能不贪吗?很多人认为观察一切都是业感,以为就不贪了,其实是一种无明。贪心的境界用因缘观对治是不对的,因缘观对治的是内心的无明。比如我们对外境的执着,是一种贪心,可以思维无常、苦、空,执着就会去掉,因为这是正对治。对治烦恼的法类是不能乱用的,我们在修学佛法的道路上,每一个阶段用什么法来调心是有讲究的,要是弄错了,心病怎么会好呢?

有的在家居士学佛多年,念佛多年,听了很多开示,依旧心不安、心不定,烦烦恼恼,问题很多,总希望找到更高明的法。其实他不知道,佛法是帮助我们的一个个对治法,来对治我们的烦恼,开启我们的心性。法的效果不在于法的高低,而在于是否对机,要在自己的缘起点上应机学法,就必须靠有经验的人引导,这就需要我们发心跟僧众学习,跟三宝学,依止僧宝。

僧众是佛教创立后才有的,到现在已有两千五百多年了。中国佛教虽然历经“三武一宗”灭佛,但无论在多么艰难的条件下,仍然有许许多多的出家人精进修行,法脉始终没有断绝,一代又一代的出家人把佛教撑持了起来,把佛法传承了下来。古往今来,有那么多的出家人愿意割爱辞亲,投身佛门,学习和弘扬佛陀的教法,刻苦修行,勤恳砥砺,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佛法里有“宝”,能够启迪智慧、使人觉悟,让人找到生命的方向。正因为这样,才有千千万万的人愿意终生追随佛陀出家修行,弘法利生。无论在国内国外,有那么多寺庙,有那么多佛菩萨圣像,法门寺的佛指舍利被迎请到香港供奉,百万人朝拜,都证明了三宝有无量无边的功德。

在家居士依止僧宝来学佛,首先要了解僧宝真实的功德,生起信心和恭敬心。如《杂阿含经》说:“念僧功德: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随顺行。谓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如是四双八士,是名世尊弟子僧,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供养、恭敬、尊重之处,堪为世间无上福田。”(卷第二十)但是在现实中,有的人跑到这个寺院看看,又跑到那个寺院看看,会觉得有些出家法师也不怎么样,无形中就会轻视,甚至观过、排斥,这样就不可能生起学习的心。其实,看到的往往是表面现象,出家人究竟修行到什么功夫,没有出过家的人是不容易知道的,切不可在外相上面以世俗的心态分别好恶。如《大庄严论经》说:“众僧功德海,无能测量者。佛尚生欣敬,自以百偈赞,况余一切人,而当不称叹。广大良福田,种少获大利,释迦和合众,是名第三宝。于诸大众中,勿以貌取人,不可以种族,威仪巧言说,未测其内德,睹形生宗仰。观形虽幼弱,聪慧有高德,不知内心行,乃更生轻蔑。譬如大丛林,薝卜杂伊兰,众树虽参差,语林则不异。”(卷第一)

为什么觉得有些出家人不怎么样呢?这是业力的关系。你遇到什么样的人,是自己的业决定的。从世间的现象去看尚且如此,分数低、条件差,就只能在较差的学校就读;如果分数高、条件好,就可以读名牌学校,在名牌学校里就有机会能遇到比较高明的老师。但是,即便学校比较差,甚至教学质量不高,也不等于学校里的每一位老师都不行。再差的学校里也有好的老师,再好的学校里也有差的学生。无论好的学校、差的学校,老师的水准总比学生高。老师的程度比学生高,才能教学生,这是一定的。没有一个学校是学生教老师。当然,学生通过努力用功,不断进步,将来学有所成,可能会超过老师。但是,在求学过程中,学生的学问肯定不如老师。另一方面,如果老师很用功,他也一直在努力学习,在进取,在发心,那么,很难讲学生是否终究会超过老师。因为你在进步,老师也在进步。这就要看你的发心、你的努力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譬喻,要说明的重点是:僧宝对于俗众来讲,就是学习佛法过程中的老师,居士要依僧学法,切莫对僧宝观过,这非常重要。一方面,观僧过失是很重的恶业,另一方面,由于片面的执取过失,对僧宝真正的功德就会视而不见,从而失去了向他学习的心态和机会,真正受害的还是自己。我们遇到的老师如果不是十全十美,就要从业果上反省忏悔,同时还应该就他的功德面多去观察体会,这样才能去跟他学,自己也才能进步。如《大智度论》说:有人既得善知识不得其意,反成仇隙而堕地狱,更相谤毁故。唯佛一人无有过失,余人谁能无者?若弟子见师之过,若实若虚,其心自坏,不复能得法利。是故空中声教:若见师过莫起嫌恨,汝应作是念:我先世福德不具足故不得值佛,今值是杂行师,我不应念其过失,而自妨失般若。师之过失不著于我,我但从师受般若波罗蜜法;如狗皮囊盛好宝物,不应以囊故而弃其宝;如罪人执烛照道,不可以人罪故不受其明自坠沟壑;又如行遣小人导道,不可以人小故不随其语。(卷第九十六)

菩萨不应顺世间法。顺世间法者,善者心著,恶者远离。菩萨则不然,若有能开释深义、解散疑结、于我有益,则尽心敬之,不念余恶;如弊囊盛宝,不得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弊人执炬,不得以人恶故不取其照。菩萨亦如是,于师得智慧光明,不计其恶。(卷第四十九)
复次菩萨作是念:法师好恶非是我事,我所求者唯欲闻法以自利益。如泥像木像无实功德,因发佛想故得无量福德,何况是人智慧方便能为人说。以是故,法师有过,于我无咎。(卷第四十九)

在家居士要跟出家法师学习佛法,出家众的责任很大,是人天师表啊!不仅是人的老师,还是天人的老师,讲经说法时,人与非人都在听,天龙八部都会来听,这就要求出家众要不断地学修增上。

出家众根据什么来学?根据经律论三藏来学,其中戒律是根本。《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说:“夫三宝所以隆安,九道所以师训,诸行之归凭,贤圣之依止者,必宗于戒。”(卷中)出家人要受三坛大戒: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寺院有各种制度、规约等,以此规范出家人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如何透过外在的规定来认识戒律、规约的内涵,这就很不容易。过去禅宗讲要有明眼人,就是要有大智慧。因为只有智慧才能如理观察、正确分析、抉择取舍。这就需要通过不断地闻思修来增长戒定慧,才能达到。


五、智慧观照种正因,人事境界勤历练

学习佛法的目的是提升心灵的智慧,讲话、做事都要用智慧观照。要考虑这样说、这样做对自己、对众生有利还是有害,对将来、对成佛有利还是有害,要从这些方面去判断,而不是只看现前。当然,现前也要照顾,比如大家在这里听经闻法很欢喜,也很容易反省到自己的毛病,佛法立刻兑现,当下得到受用。但是,更重要的是为来世、为成就佛道集聚资粮,这才是根本。我们要解决生死的问题,需要不断地种植、培养解脱生死、出离轮回、做菩萨、成佛的因。这样的因种下去了,将来就会感果。虽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是结果会非常美好,超出想象。培养一棵参天大树,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棵树就非常有价值。不论是一百年还是一千年,最初的种子是决定性的,最初如果没有种下这颗种子,就不会有这棵树。学佛人也一样,你只有种成佛的因,最后你才会成佛;如果不去种正因,就成不了佛。同样,如果一天当中做很多错事、坏事,种这样的因将来也会感果,轻者人生坎坷、内心忧恼,重者堕落三途、受极大苦。

佛法真正学好了,就能够用智慧观照自己的身心状态,时刻把握当下。有些在家居士讲:“等我有空的时候再来学佛。”仔细检查一下就可以知道,这种心态当下种的因就是不希求佛法。现代社会的确很忙,工作、事业、家庭等等,耗去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不管多忙我们也要睡觉吃饭呀,物质食粮一顿也不能少,精神食粮就可有可无吗?有没有空并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是否希求佛法。不希求佛法就一定希求世间法。我们不断地种下这样的因,只能被世间捆得越来越紧,越来越无暇学佛;反过来说,现在无暇,就是以前没有种好的因,现在再不去努力种正因,还要等到何时呢?我们一生中到何时才会有空呢?可能要等到退休,退休就有空了吗?退休后还可能要看孙子、看小孩。退休后有了时间就能好好学佛了吗?不一定。人生几十年养成的习气毛病已经很重,很难改变,再加上岁数大了,视力、听力、记忆力都已衰退,听不清,看不清,记不住,很难学好佛法。学佛非易事,最好是从小开始学起。另外,等到晚年来学,我们能不能活到那一天都很难说,人生无常啊。虽然现在科技发达,医疗条件比较好,平均寿命相对长一些,但还是有不幸的人,如车祸、绝症、自杀等等,还有的小孩尚未出生就死了,有的一个月就夭折了。到医院、火葬场去看看,就知道自己是无法选择死亡时间的。所以,不能说“等我有空时再来学佛”。出家人也一样,不能说“我现在忙,不忙的时候再修行”。忙的时候也要修行,忙完了之后还要修行,修行要面对一切境界,任何时候都可以修行。

那么,究竟如何修行呢?修行分为两种:狭义的修行和广义的修行。狭义的修行包括念佛、拜佛、持咒、诵经、坐禅、经行、思维法义等宗教仪轨和远离五欲六尘境界的修持;广义的修行是指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佛法。现实生活中的境界不外乎两种:一种是人,一种是事。面对这两种境界,正是实践佛法的时候,也是检验自己修行程度的时候。广义的修行往往更加重要,而且更不容易,因为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习气,把我们与烦恼相应的种种习气毛病一点一点磨掉,让我们的心越来越能够趣向善法。面对现实境界的时候,我们的烦恼习气最容易冒出来,这时候运用所学的佛法发现它、净化它,慢慢地就能转染成净。我们在经论中可以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无论什么境界都要去参学;常啼菩萨在亲近善知识过程当中,不惜割肉刺血。这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蕅益大师说:“千经万论皆磨砻习气之具,习气不除,学问何益?不能亲明师良友,受恶辣钳锤,徒觅几部好佛法,静静闲坐,烧香啜茗而披阅之,此措大学问,尚不可为世间圣贤,况佛祖哉?佛祖可如此悠悠而得,善财、常啼,真千古极拙人矣,何为华严、般若之榜样也?”

一般情况下,初学佛的人往往容易将学佛当作享受,自己看书、拜佛、打坐、思维的时候,的确会有受用,时间久了,就以为学佛就是这些内容,不知不觉沉浸在自己一种心理感受中,对外在的人事境界就不敏感、不关心,甚至会进入一种“息事宁人”的状态。其实,自己认识和体会的佛法往往和实际的境界是有差距的,我们学的佛法最后是要运用到境界上。经得住境界的考验,人的内心才会真正有力量,如果不面对境界的考验和历练,就无法检验自己所学的佛法究竟有没有根基。

那我们面对境界时应该如何修呢?对人要自他相换。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你不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那你就不要这样对待别人。道理很简单———这就是因果。儒家也讲:“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大学》中说:“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你希望大家都尊重你,那你就尊重大家;你希望大家恭敬你,那你就恭敬大家;你不希望别人轻视你,那你就不要轻视别人……你希望别人如何做,你自己就要如何做。话说回来,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你。我们与人相处时,有时会遇到一些困境,觉得别人不体谅、不信任自己,可能是因为对方的烦恼、问题,但反过来说,是因为自己过去没有对他人那样好,这就需要从自身去反省和改善。这就是因果的道理,很简单也很实在。

在现实生活中对事如何修呢?就是要历事练心。不面对境界的时候,往往容易偏向个人的修行,只有你独立承担一件事情、担待责任后,你才会知道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承担心,否则谈振兴佛教、承担众生的苦乐,很容易停留在口号上面,而缺乏内心实际的力量。

自己有了承担的经验,再去看佛菩萨、祖师大德的功德,就有同样的感受。我们平时看祖师大德的传记或行仪,能够看到他们的教证功德、弘法利生的广大事业,但是对他们的实际功德不一定有很深的体会。但当我们担待一项任务、负责一件事情的时候,把人、事、物凝聚在一起,就会遇到种种问题,面对很多的困难。这时不仅要面对外在的境界,更要面对内心的无知、情绪的起伏和波动,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往往会忙不过来,弄得焦头烂额,非常辛苦。这就是检验自己修行功夫的时候———有没有戒定慧,有没有真实的发心,有的话你才能承担下来,否则就会被事情压垮、被境界击垮。这时再看佛菩萨、祖师大德的行仪,看他们面对刚强难调的众生时那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至大至刚、无所畏惧的气概,以及在复杂多变、千头万绪的境界中能够不为“八风”所动、平静如水的心境,就会比较实在地感受到他们戒定慧、菩提心的功德,也比较容易生起仰望和效学之心。

因此,对事时就要历事练心,不管遇到什么境界,看你能不能过得去。佛门里有句话叫“火焰化红莲”,要修得金刚不坏身,就得在火里面炼。修行就是要这么修,不可能舒舒服服坐享其成。修些什么呢?菩萨要修六度万行,什么事情都要能做,什么境界都要面对。憨山大师说:“昔吾释迦本师舍金轮王位,匿影雪山六年苦行,以成正觉为人天师。其实久远劫来广修福慧,故曰三千大千世界无有如芥子许不是菩萨舍身命为众生处。至若施头目脑髓如弃涕唾,非一劫二劫,乃至无量劫来,世世生生如此苦行,方才博得相好身土微妙庄严。”

当然,对于我们凡夫而言,佛菩萨为度众生舍头目脑髓的境界难以企及,但是,在对境、做事的过程中,依然可以随顺实践六度的内涵。因为在佛门里做事跟世间是不一样的,别人不配合你的时候,你不可能打他、骂他、罚款、开除,彼此间没有任何利益的牵扯,这时你只能像菩萨一样发心:做别人不愿做的事,踏踏实实付出自己的精力、体力;别人说你,就由他说,作消业想,而且自己确实做得不好,很多地方不清楚不了解;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地坚持下去;做的时候专心致志,同时又能够观察缘起,抉择取舍……这就是调伏烦恼、净化内心的过程,这是很实在的。心对境的时候,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实际或随顺内涵都在其中,我们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体会和发掘。


六、学无止境勤精进,自利利他成净土

学佛、修行就是如此,要在各种境界的历练下不断地学习成长,不断地增长我们的慈悲、智慧和能力。我们要不断地向上仰望,向佛菩萨学———学佛法、学发心、学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学无止境。如《普贤行愿品》说:言常随佛学者,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剎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随学。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佛菩萨利益众生的方便,概括起来就是五明: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世间工巧事业处明。菩萨为什么要学五明?因为只有通达五明,才能广做利乐有情的事业。如《菩萨地持经》说:菩萨何故求闻法?菩萨求佛所说法,为受正法次法向故,为他广说故。菩萨求因论者,欲知彼论过故,欲降伏异论故,未信佛法者令生信故,已生信者令增广故。菩萨求声论者,广为众生演说正语令爱乐故,为净庄严辞句味故,于一义中种种言辞庄严故。菩萨求医方论者,为除众生种种病故,摄受大众故。菩萨求世间工业处智者,为少方便获致大财,饶益无量诸众生故,为教众生种种事业故。如是菩萨求五明处,为无上菩提大智众具究竟满故。(卷第三)

如果我们不学五明,就没有这些利益众生的能力,那么前面所讲的发心、承担、历事练心等就都只能局限在理论上。当众生有困难、有苦难来求我们的时候,我们也只能对他说“好好去拜佛,好好去求佛,”而无法通过自己的身语造作帮助他。因此,大家来到寺院,参加法会、学习研讨、出坡劳动、做义工护持常住等等,这些都是历事练心、学习成长的机会。通过这些境界培养大家的能力,增长大家的才干,然后引导、启发大家一起发心成办“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事业,在自利利他中建立人间净土。

憨山大师说:“故吾徒佛子,能化一人发胜心、破悭贪,则一人净自心,严一人之佛土,化多人则严多人之佛土,苟能化大地,使人人发心,则圆成人人之佛土。是则转秽土成净土、变苦具为乐具,岂不为最上殊胜之妙行哉!”

大家在一起学佛、修行,走成佛之路,不是一生一世的因缘,而是多生多世的因缘,值得好好珍惜。只要有一个人修成功了,就可以度其他人———我修成了度你,你修成了度我,这么多人修行,肯定不止一个两个成就。大家共同努力,让每个人都认清生命的方向和目标,知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对未来越来越有信心,把握生命的方向,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大家不仅能够把佛法与现实生活、自己的身心相结合,还能让家里的人、周围的人、与自己有关系的人、自己看到听到接触到的人,亦即自己生活圈子内外的人,都因为你的存在而得到好处。这样,我们一个人就活在千千万万人的心里,我们一个人的生命就能够同千千万万的人联成一体,那么,我们的人生就非常有价值,就不会虚度光阴。我们的生命就会越来越有光采,越来越辉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