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性法师:《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5讲
发布时间:2024-07-13 04:03:17作者:正觉网时 间:公历2009年7月4日,农历五月十二日,星期六下午
地 点:成都市文殊院后客堂
学习内容:
已经把五识身相应地读完了,按照这个内容,整个五识身相应地还不到一卷的内容。接下来本地分中意地第二,意地从目录上可以看出来,它分了好几节,目录: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二,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三,实际上意地占了二卷多,这个地方的一二三,比如,意地第二之一,意地第二之二,意地第二之三;这个一二三并不代表什么,意地第二之一,五识身相应地第一只能说顺序,哪么意地里头又分一二三,这个没有实际意义;实际上也是分这个卷的内容,比较均衡一点,就把它分成了这些;实际上最早有的经、有的论在印度就有这样的分法,有的可能来东土才形成的。但这个《瑜伽师地论》我估计,还是在印度时期就有这样的分法,因为,当然佛经在印度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贝叶经的形式,贝叶经是一页一页的串的,翻的时候,数量差不多,有些时候印佛经的分卷,根据数量来分的,比如内容差不多,都比较整齐,分成一段;有些时候根据哪个造论的人,或者翻译的人,翻到这里差不多他就分一段,打个总结,完了下一次又开始。
说这个之一、之二、之三没有实际的意义,哪么原论上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 已说五识身相应地。云何意地?
已说五识身相应地,这里有承前启后的意思,已经把五识身相应地说完了,接下来就要说意地。所以,这个论,我们这个学佛法,经律论这里头,你一定要有一个概念,实际上这个经,严格意义上讲,是比较好懂的;后来这个造论,越造越复杂,因为,造论的时候,他会有时代性,他会把其它相关的东西拉到一起来说,所以,实际上把它搞得很复杂,还有读经的时候,读论的时候有个差别,你们看,这个经它不一定前后有逻辑的,但是这个论往往逻辑性很强,他会讲究一些方法;这个经,就是佛在世的时候,讲经的时候,我们讲:佛说法都是随缘开示,大部分内容并没有我今天该讲个什么的?我提出来,很多时候不是这样的,都是有人要问;你看所有的经,大部分的经都是有人问的,解答你的问题,哪么才开示,阐述道理,这样子出来的。所以,今天人家上午问的这样的问题,下午问的另外一个问题,后来结经在一起的时候,不一定有关联,所以,我最近看他们搞哪个《金刚经》,有个人搞《金刚经》研究,《金刚经》我们都知道分两部分,对吧?前面一半,后面一半,但是,现在人讨论得很利害的问题是,《金刚经》因为前头嘛,就是围绕两个问题在讨论:“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对吧?现在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呢?真正释迦牟尼佛在解答的时候,他是先解答后一个问题,开始问的时候是“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但是他先回答的“云何降伏其心” ,最后才是“云何应住”。在下半部的时候,他又倒过来了,这两个问题又倒过来了,这两个问题又开始琢磨,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个意义不是太大;也有可能,当然你说没有意义,也可能有意义;所以,问两个问题“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他为什么不先说第一个呢?先说第二个呢?但是不要认为这里边有好些文章要作,没有必要。所以,经里面,没有很多逻辑性。因为他是随问随答,这样子出来的。而论就不一样,论的后期专门有著作了,有人写了,他就有逻辑了;比如这一句,已说五识身相应地,就有承前启后之意;交代一下,前面的五识身相应地已经说过了;云何意地呢?下面转入说意地。
单说意地的时候,我们先给大家提示一下,这个意地的意,不等于我们说眼耳鼻舌身意的意,眼耳鼻舌身意哪个是意识,跟这个意是有区别的,到底有什么区别?我现在只能给你说这么一个概念,这个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第六识哪个意是一个狭义的;这个地方讲意地的意是广义的,那么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意,一提到它只是专指第六识,但是这个意地的意是广义的,包括一切识都可以叫意,它为什么都可以叫意?一切识都可以叫作意,下面要谈到,我先给你提出个概念,这在唯识佛法里面,关于意识的意有狭义的用法,有广义的用法。狭义的用法,就特定所指的第六意识;广义的不可能代表一切识。为什么不可能代表一切识,我们下面谈到具体内容的时候再给大家讲,先要有个印相。原先就有人问过我,他看了《瑜伽师地论》目录,很多人学过《百法明门论》的,学过《八识规矩颂》的,都知道唯识佛法讲八识的嘛,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前五识,对吧?意识第六识,末那识第七识,阿赖耶识第八识。他看这个《瑜伽师地论》目录,五识身相应地,前五识;意地,他说怎么找不到末那识,第七识、第八识的呢?你看这里没有吧?目录里没有的,在这里面看出问题来,按道理来讲,说《瑜伽师地论》是整个唯识佛法的百科全书嘛,都在里头。既然我们都有印相唯识佛法是讲八识的,咦,他怎么讲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就没有下头了?实际意地包括了末那也好,阿赖耶也好全都在里头了。从目录里面也许看不出来,哪么云何意地呢?什么叫意地呢?
此亦五相应知。谓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缘故,彼助伴故,彼作业故。
此亦五相应知,什么意思呢?说前面我们谈到五识身相应地的时候,对这个五识的了解呀,都是从五个方面,哪五个呢?下面说的: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当然这个跟后面又有所不同,晚期的,特别是到了《成唯识论》时期,对每一个识的了解,比这里还多;那么,最能体现的就是《成唯识论》里头,我们简练的就是《八识规矩颂》里头;你看《八识规矩颂》里面除了我们这里讲的:所依、所缘、助伴、作业以外,还谈到性,性质;就是善的、恶的、还是无记性的,这是它的性质。每个识都存在的,你比如:你这个时候的眼识生起来,你跟它相应的心所,如果是善性的,如果是精进的,或者是惭、或者是愧,那么,你这个前五识就是善的;如果这个时候贪嗔痴烦恼跟这个前五识相应,那你这个前五识是什么?是恶性的。烦恼心所与它相应,他不一样的。所以,还有性类的差别,包括前六识,包括六识、七识、八识都存在。性过后,还有界地,这就是识,包括八个识三界九地,这个三界九地简单讲就是我们整个世间,当然包括了欲界、色界、无色界,这都是他的轮回里面,还没超出轮回,就凡夫有情生命活动的范围。那么,这八个识在这个范围内活动的情况,也是不同的;比如:第六意识他在三界九地跑都可以,没问题,都可以活动。但是,前五识就不见得了,因为你到了色界的时候,到了离生喜乐地的时候。
因为,我们这里要有个概念,佛法把这个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划分了三个,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划分了三个阶段,凡夫众生三个大的生命阶段;当然,六道也在里面,三个角度,划分的角度不一样,那么,这个欲界呀,我们佛法里把他叫做“五趣杂居地”;这个指我们娑婆世界: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都在这里头活动,叫“五趣杂居地”。为什么欲界呢?很简单,这个世界的有情众生,他们的生命和生活离不开饮食,男女之欲,所以,把他叫做欲界。所以,你要记住,弥勒菩萨现在是在欲界里头,不是,弥勒菩萨不是住在欲界,应该离开欲界了,应该是在色界里头,但是他还有身体。所以,五欲界里头就有五个识,要吃饮食嘛,要生活嘛,这样子,这个欲界里头,前五识都可以活动的。但是,一旦离开饮食、男女之欲,到色界,第二地,色界初,第二地,就是九地第二地叫“离生喜乐地”。这个怎么叫:“离生喜乐地”呢?就是离开世间饮食、男女之欲,说到了这个第二地,就不用吃饭了,既然不用吃饭,你就可以想,哪些东西就不会有了,《八识规矩颂》里讲过了的,说:“眼耳身三二地居”。鼻子和舌头这两个就不管用了,只要离开欲界,它就不管用了,这两个在欲界里管用;因为,欲界里有饮食、男女之欲,首先有饮食嘛,鼻子要嗅嘛,舌头要尝嘛,到了色界就没有饮食之欲了嘛;所以,它就不存在香味的问题,不存在味道的问题,鼻舌两识不管用了。可是,到了二地以后,鼻舌身也都不管用了;因为他是“定生喜乐地”了,他完全入定了,他身上物质性的东西都不太活动了,所以,鼻舌身这三个也没有了。到了二地以上全五识都不活动了,所以在《八识规矩颂》、《成唯识论》里面都谈到活动的范围,还有他认识对像,我们讲识就是认识对像嘛,认识对像就有结果。对吧?
在佛法里叫“识量”,量就是能量的量,就是认识得正确不正确,量字给打比方:你去街上买布吧,买布、卖布人是不是要用尺子,来量这个布,对吧?那么,这个比方是什么呢?那个尺子,就等于是识,那个量的布就是认识的对像,对不?但是,尺子量布都有个结果;这个布几尺长,一尺二尺,是不是有个结果。所以,能认识的识,与所认识的对像一定要给个判断,那就有个结果。这是杯子,杯子刚开始的语言就是结果了,这叫“量”。在唯识学里面。那么,这个量有些结果是正确的,有些结果是不正确的;有些结果是真实的,有些结果是不真实的。你比如:我们就说这个杯子,你都看到这个杯子了,这个是什么?你可能都会说这个是杯子,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只有通过你的眼睛那一刹那,这个是白的、圆的、不锈钢的,那一刹那是现量,是正确的;当你说它是杯子的时候,认为它是杯子的时候,它已经不是正确的了;为什么?因为你已经加了名称、概念,在这名称、概念上面又再起了杯子的认识了;知道不,所以,这个时候已经不真实了。所以,唯识佛法它把这个东西讲得很微妙。所以,现在有很多人顿悟也好,正智现量也好,一听就知道已经不真实了。所以,他讲到识量的问题。
还有讲到境,有些境界是现前的,杯子是现前的,对吧?但是有些境界,背到眼睛一想:北京、天安门、上海、广州、宇宙、飞船都不在你眼前,那只是个影子,那么认识的对像又分很多类。所以,到《成唯识论》时期,他就分得更详细;那么最简单,就是《八识规矩颂》里谈到的,性类:他的性质;界地:他活动的范围;识量:认识的结果;还有这个境界是真实的不真实的等等。他分得更细,但这个地方,只谈到了所依的问题,所缘的问题,助伴的问题,作业的问题,《八识规矩颂》还谈到转依的问题。进化,因为你学佛不是搞理论研究,是要怎么转变,怎样进化,这里头今后也要谈到。所以,前面只交代了这些,因为我们前五识都是从这几个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这五方面在谈。
此亦五相应知,意思说前五识都是从这五个方面在谈。所以,这一地,谈意地也是从这五个方面谈,哪五个方面呢?自性,彼,哪个彼是指什么?就是指意地;他的所依、他的所缘、他的助伴、他的作业,那个自性,用我们今天话讲就是他自身的特点。所依:他依靠的条件,但这个所依包括很多,有种子依,还有等无间依,还有俱有依,前面我们谈五识的时候谈到了,这个依就是依靠、条件,他要活动需要条件的。所缘:他认识的对像;助伴:就是帮助或协助他完成认识的心所;作业:哪个业就是作用的意思;照这五个方面来谈。所以,你看小字里面:云何意地等者:此云意地,摄一切识。我讲的广义的,一切识都叫意地。依思量义,转得意名。如说意处具摄诸识,此亦如是,总名意地。然此不说意相应者,随应当知此相应偏说意识,不说一切。这就是狭义的第六意识。下所依中,当广其义。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下面就会谈到。
云何意自性?
谓心、意、识
云何意自性谓心意识者:此三差别如下自释。然非一一不通一切;约胜功能,故差别说。问:五识相应前文已显,何故此中复更宣说?答:五识粗显,前已别说,然意未尽,今意地摄。如下广释色聚心心所品,非不兼说五识相应。由是当知,此云意地,摄一切识。
我先给你简单的说,这个心意识,云何意自性,这个意是指意地。知道不?他说一切识,是哪些呢?就谓心意识。那么,这个地方的心,就是我们现在,前面学《八识规矩颂》,学《百法明门论》里头讲的:阿赖耶。就是这个地方的心;这个意就是指的末那,就第七识;这个地方的识,就是指的前六识;你先要有这个印相。
你看他这个地方说的:云何意自性谓心意识者,为什么这个意地自性指的心意识是一切识呢?此三差别如下自释,这下面要讲的,然非一一不通一切;约胜功能,故差别说。什么意思?就是这个心,也可以叫意,也可以叫识;明白吗?这个意也可以叫心,也可以叫识;这个识也可以叫心,也可以叫意;他们都是通的,但是,约胜功能,故所差别,他们的功能,有主要功能,就表现得比较强烈,所以从强烈功能来讲,只有阿赖耶,可以叫心。末那可以叫意;前六识可以叫识;他们每一个在这方面菜单现得最强。所以,约胜功能,故所差别说因为,他在某些方面比较强,比如:我们原来有个影相,阿赖耶叫什么?叫藏识。对吧?是收藏种子的。为什么叫阿赖耶?阿赖耶是印度话,翻译成中国话叫藏识。由于第八识它具有摄藏、收藏一切种子的功能,所以叫藏识。对不对?那么,应该说前五识也好,前六识也好,末那也好都有这个功能。但是他不强,很微弱,很微弱不计,用今天的话讲,但唯独只有这第八识在这方面的功能是最强的。所以,给它个中字叫什么?叫阿赖耶识,也叫心。那么,这个意指末那识呢?因为这个意它有个特别的概念,叫恒审思量。就它那个思量没停止过,它的活动没停止过,只有它有这个功能,其它前六识都没有,为什么呢?前六识会不会停止哟?你眼睛背上了,你眼识活不活动?不活动。你睡觉耳识活不活动?都不活动。还有你在闷绝的时候,你是昏昏沉沉的,那怕眼前有个东西在恍,你也感觉不明显;因为你的眼识也好,意识也好,干嘛?意识也没活动了,但是,唯独第七识,它是长期干什么?我执嘛。执第八识为我嘛。所以《八识规矩颂》上:“恒审思量我相随”。它从来一刻都没有停止过活动,所以,这个地方讲的意,就是特别指“恒审思量”这样一个含义,这样一个功能;只有谁最明显啊?第七识,末那识;所以,给它安个名字叫什么?叫意。这个识呢?我们一般说这个识叫什么?叫了别,叫认识,前六识在这方面最强烈,对不对?对。你比如,眼识的功能是干什么?了别色的;耳识的功能呢?了别声;鼻识的功能呢?了别香的;舌识的功能呢?了别味道的;身识的功能呢?触觉;是不?冷的、热的、硬的这都是触觉;意识的功能呢?了别一切境界,包括前五识的境界它都要参与进去,不是有个五俱意识嘛,除了这个以外,我们刚才讲的,脑子里面北京、天安门、上海、广州、天上到处都有,这个是谁在了别它?意识。对不对?它都可以了别。所以,前面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识,它表现出来最强的特点是什么?了别。对吧?所以,就把它们叫着什么?识。所以总的来讲,我先给你提示一下,心,就是指的谁?阿赖耶识;意呢?末那识;识呢?前六识。那么为什么它们有特定所指?因为,这八个识它们某些方面的菜单现最强烈,所以给它命这个名字。就跟我们现在命名字一样,很多根据功能来的嘛。比如:这个灯,它为什么叫电灯?因为它是通过电来发光的。是吧?过去点的油灯,它为什么叫油灯呢?因为它是靠油来发光的;是不?它是从这个功能上来说的。所以,关于八识的命名也是这样的,说这个意地,不是末那哪个意,也不是六识的意,它是统治一切识,意地。所以,它叫“意地”。注意了。不叫意识,就是统治一切,就是广义的意,不是狭义的意。
但他这里提了个问题,他说:五识相应前文已显,何故此中复更宣说?前五识不是都讲过了吗?你这里识还包括它呢?他说:五识粗显,前已别说,前面只是简单的讲。然意未尽,今意地摄。但是还有更详细的意义在哪里?就在这里面交待,如下广释色聚心心所品,非不兼说五识相应,由是当知,此云意地,摄一切识。所以,这里知道意地,包括一切识。包括哪个?心、意、识,总的来叫什么?意地。哪么这个心到底指什么呢?指第八识;为什么指第八识呢?你看他这里有解释的,下面一段:
心,谓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所随依附依止性;体能执受,异熟所摄,阿赖耶识。
异熟所摄这里把它剪断,打个逗号。
心谓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等者:积集名心,体即阿赖耶识。由阿赖耶识集诸法一切种子,依止义故,偏得心名。一切种子略有二别。一、一切一切,二、少分一切。一切一切者,谓漏无漏诸法种子皆悉具足;少分一切者,谓唯有漏诸法种子。如下释言:此一切种子识,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种子皆悉具足。不般涅槃法者,便阙三种菩提种子。此中一切,应如是知。随阿赖耶之所生处,自体之中,皆为余体有漏种子之所随逐。是故欲界自体中,亦有色、无色界一切种子。如是色界自体中,亦有欲、无色界一切种子。无色界自体中,亦有欲、色界一切种子。如下自说。(陵本二卷8一页101)由是此言所随依止性。亦为般涅槃法无漏种子之所依附,由是此言依附依止性。摄大乘说:此是出世心种子性,随在一种所依转处,寄在异熟识中,与彼和合俱转,犹如水乳。此与阿赖耶识相违,非阿赖耶识所摄。是故阿赖耶识虽是彼依止性,然但依附,随彼俱转,是名所随依附依止性。如是二种所依止性,当知其体即是阿赖耶识。由彼唯先业引,说名异熟所摄。具有此义,方成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所随依附依止性。是故作如是说。
我们刚才有个总体的介绍,就是这个心,指的是阿赖耶识。我们刚才谈了,只有心才能符合阿赖耶识的标准;那什么叫心呢?下面请看:心,谓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所随依附依止性;体能执受,异熟所摄,阿赖耶识。那么这句话有点高度浓缩,他到底什么含意呢?下面有解释,你看这个心,在唯识佛法里面,他讲有两个定义,你们要记住,积集名心,集起名心;这个是你们学《百法》的时候我告诉过你们的,不知还记得不记得;积集名心,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这个你们在学《百法》的时候交待过的,为什么叫积集?这个上面有的,不知你们看见没有,窥基大师还有集起名心,哪个集就是集合的集,起就是站起来的哪个起;严格意义上讲,要具备这两个含意,心是具备这两个方面的功能的。注意了,这个讲的心,你们可能才接触唯识学的,一定不要认为良心的哪个心,讲的,不是讲的哪个心,也不是讲的脑袋的大脑,更不是你哪个心脏。按佛法讲:这个心就是整个宇宙,整个法界。都包括这个,唯识佛法特指的就是心,指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什么?那没法给你看,这个也不是物质性的东西,当然严格意义上讲,按《成唯识论》里头:“五教十证”,证明必须有阿赖耶识。《成唯识论》开头就有:“五教十证”。包括《摄大乘论》里头,他证明;五教:从释迦牟尼佛讲的经里面,找的五条,释迦牟尼佛讲的有这个;十证:就是十条理由。这个你们将来都会学到,这个我只能总的交待一下,这个心:指阿赖耶;什么叫心呢?两个功能,积集、集起。什么意思?积集很简单,我们原来学过的有这个基础,我们说阿赖耶识就好比一个什么东西?仓库。就像你家里面的仓库,你看你的米坛子,你所有的东西,就等于你厨柜里面,你所有买回去的,粮食也好,什么调料也好,是不是都往那个厨柜里头放,全都往里头放。所以你外面买的哪些东西,今天这个超市里买,明天哪个超市里买,不管你在哪里买的,最后干嘛呀?都集合在哪个厨柜里头,说阿赖耶识是什么?是前面这些,一切种子都集合在阿赖耶识里头,说集我要干嘛?把你哪些东西拿过来,放在我这仓库里头,积集聚集的意思,保存的意思,收藏的意思;但是还有集起,什么呀?你把种子放在这里干什么?就像你到超市买东西回去干什么?要煮起吃的。你说我买来图好玩、好看,那你买几十年,屋子还堆得到啊?你厨柜堆不到,家里堆不到,买到回来需要的时候干嘛呀?煮到吃的。所以讲种子积集在阿赖耶识里面,最终干什么呀?就当条件成熟的时候,这些种子再干嘛?发出去,让它产生作用;哪个集起的起就是要发生作用,这叫集起。要有这两个含义才叫一个名字,叫心,也叫阿赖耶。
一切有情众生都有,谁都有。佛法讲:各证一境,各一宇宙天地。按这个意思讲,每个有情众生都有独立的阿赖耶识。但是你打破阿赖耶识又溶为一个大的,就是溶入法界里。问:无情众生?答:无情众生按佛教讲,无情不外乎就是草木山河大地,这些是四大构成的,这些四大从哪里来,阿赖耶识的种子来,阿赖耶识里面的地水火风种子内变根身,外变器界,你不要看到屋子这么大一陀,实际上今天科学家观察,这些东西都不是真实的。有人问:以前帕含加也写过《瑜伽论》,只对人有情众生在说。宗性大和尚答:佛法是把他推及到了整个山河大地,就说他有一个内四大和外四大,那么这个阿赖耶识包括一切种子都摄藏。问:胎生、卵生、湿生都有自我意识吗?答:肯定有。问:那目前科学认识只有人才有?答:连科学也是在不停发展的,一定还要发展。科学也没下结论,他也没说十七世纪的科学一定是推翻十六世纪的科学。他一定是有感觉的,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地上爬了一个小虫子,你挆它一下,它就跑,它要没感觉它会跑吗?问:那是感觉,不是自我意识?答:它没自我意识,怎么会产生感觉呢?问:自我意识,比如狗它不知道它是狗。答:你不是狗,怎么知道它不知道。问:只有人才知道自己是人,其它动物都不知道。答:因为我们人自我意识是放在人的范畴,其实我们怎么研究狗有自我意识,没有自我意识,你怎么研究,你作试验,你拿个仪器去探测。问者:比方说自我意识,最简单的就是,大家都知道哪个人是你,他没有我的概念,只有人才有我的概念,目前一切事物发生只有人才有我的概念,其它的都没有我的概念。答:其它的有情众生照样的有,只是你今天还没把它研究到哪个层面去,因为每一个有情众生它都是靠阿赖耶识执持各自的生命体;如果没有阿赖耶识的执受,下面就谈到,体能执受,异熟所摄,就依它阿赖耶识不执受的时候,你这个身体就坏掉,就不再工作,就不是鲜活的生命。所以阿赖耶识,这个心,他把种子摄藏起来后,同时还要产生作用。所以,这个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积集、一个是集起,有这两个功能以后才叫做心。我们今天讲了,说你怎么分明阿赖耶识的存在。举个简单例子:当然《成唯识论》里面比较详细,比如,我常讲的,我们人的学习,你第一次看见这个杯子的时候,很简单,我们都从这个阶段过来的,看图识字也好,看东西识字也好,都是这样过来的吗?你从来没看见过,拿个东西在你面前,当然就会问,这个是什么东西?你看了半天也是个愣头青,不知道是个啥子东西,那么大人就告诉你,这个叫杯子,那么这个时候杯子的形相,这个相貌,连同杯子的概念,它就有一个种子保存在你阿赖耶里面,这个种子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潜在的信息;听说种子,就像麦子稻子一粒一粒的,有些东西还不是那么局限的,就是一种能量。比如,像电能一样,是不是一粒一粒的,不一定;但它确实存在。所以,当第一次看见这个杯的时候,别人告诉你是杯子,杯子的像貌,杯子的概念,就有一个潜在能量和信息,一定要有保存的地方。对吧?你想吗,如果没保存的地方,第一是存不下来,第二永远不知道它是杯子,你永远学不会,只有一个地方保存信息和能量。所以第一次看到知道是杯子的时候,第二看见的时候,稍为聪明的人,就知道哪是杯子,昨天才见过;稍为迟钝点的人三次四次才能记忆。佛法讲:这叫熏习。什么叫熏习?用今天的话讲:叫强化。强化训练,强化训练后,这个杯子的相貌和概念,就有潜在的信息和能量,当任何时候现见到这样的东西的时候,你都会干吗?叫它杯子。如果我们没有这样一个明确的正确的认识、信息和能量,保存下来,你会认识这个杯子吗?学得会嘛?学不会。所以,佛法反过来认识,他说一定要有一个东西来保存这个信息和能量,哪么,怎么来保存这个信息和能量,就开始推理了,眼识能不能保存?不能,它不具备这个功能。对吧?眼识有时有间断,这个东西要保存,就必须要永远无间断这样的功能才行,所以,前五识、第六意识都不具备这个功能,末那识更不具备这个功能,看来唯独具备的只有第八识,它才具备这个功能。所以,它反过来证明说,必须有阿赖耶识存在,来替我们大家保存信息和能量,不然一辈子学什么都学不会。我举的这个例子可能直观点,最终你要知道阿赖耶识,除非你亲证到了,现在这些东西都是推理,通过推理来知道;真正到最后要你开悟,就是把这个自我和无明打破以后,你看这个则身,阿赖耶识的存在。但是,最近有很多扯环筋的,我给他讲:阿赖耶识,你看哪个蚯蚓呢?看过蚯蚓没有?蚯蚓很奇怪的,你把活的蚯蚓一分为两截断,不是砍成两节了吗?这两节蚯蚓都还在动,扯环筋就问:阿赖耶识在哪头?它两头都在动呢,你们说阿赖耶识它在哪头?还有更大的问题,截成两节的蚯蚓到最后它都要长成两根蚯蚓,你看一个蚯蚓变成两个了,你不是说一个阿赖耶识吗,它长成两根蚯蚓,不是阿赖耶识两个了,不是多出一个阿赖耶识,它从哪里来的?你们说:怎么解释?动动脑筋,好像我以前给你们讲过?没讲过。我觉得好像我在哪里讲过。其实这个很简单,当你一刀将活的蚯蚓截成两段,这两段蚯蚓还在跳动的时候,不是这个意识的活动,它是物理反应,物理反应明白吗?就等于你们今天扯横筋,佛教说:只有有情的众生才有生命,那些无情的就没有生命。不对,有。你看草都会动,那个含羞草嘛,哪个痒痒树,你去捞它,它会动吧,是吧?这些我原来都讲过;这些草都动,这些都是物理反应,为什么?你学物理嘛,你这个人身上是有温度的,当你去碰到含羞草,还有痒痒树的时候,人的体温靠近树的体温,哪个含羞草也好,哪个痒痒树也好,它有植物细胞,哪么植物细胞在离人体温时,它会动;还有一个,你去动了它哪个树干或者外表组织的时候,它那种植物触动的时候,它也会动。它是物理反应,你不以为它好像我们人一样,你骂它,你打它,它会生气,它怎么不弹转来抓一爪,没有。对吧?因为它是物理反应。所以,刚才说蚯蚓把它截成两段,它还在动,这是物理反应;但是,最后成了两个蚯蚓,这是确实的,它成两个身影了,这个时候,不是原来的阿赖耶识在起作用了,原来哪个阿赖耶识已经离体了。它为什么有两个了呢?是另外两个有情众生再投胎在这两节蚯蚓上头,这两个有情众生就是佛教讲的化生,就借这个物体,新的生命又产生了。所以,这两个蚯蚓发生作用的阿赖耶识,不是原来哪个了;原来哪个说不定去变老鼠了。那么这两节蚯蚓上头,这个虚空上面另外生命等着,要找条件,投生新的生命。比如说:我们讲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有些要通过父母缘胎生的嘛;卵生:要有蛋的嘛;湿生:就是哪个水沟边上,什么都有,只要有水,现在比较明显的长蚊子、长苍蝇;所以,有些人说:苍蝇很讨厌,怎么办?我说:只要少污染一点,它自然就少了。是不是?你不爱卫生,到处很脏,那就搞得很惨了;化生:就是没有具体的形式;所以,有的那个化生有情,还可以去托人体的;是不?比如:鬼神附体啊,这些东西都属于这类。所以,它已经不是原来的阿赖耶识了。就是原来的阿赖耶离开蚯蚓的体了,现在新的两节蚯蚓,它不是马上就长成的,它一定是还有个过程的,如果你说是马上长成的,这东西没法说,我也给你讲不清楚,它因为这两节蚯蚓成为两个新的生命,它不是马上形成的,它一定还要一个阶段,这个是另外的生命。托胎而生,就是化生有情,再从新获得新的生命。所以,它就跟我们本身讲,每一个有情众生,有一个各自的生命体,包括有一个阿赖耶识执持你这个生命,我觉得应该不是矛盾的。所以,这中间要动脑子,去琢磨,唯识佛法给我们探讨的这些东西,很多不是我们现象层面的东西,还有很多隐形层面的东西;离了我们表相层面以外,还有更多的隐形层面,那不是我们这种感观、这种直觉,可以来查觉得到的;所以,这个地方讲的阿赖耶,它就是属于这一类状态,不是我们直觉或者马上感知到的,它实际上在我们现阶段,你能够唯一了解的,就通过道理,推理来论证它的存在;真正要感觉它的存在,就是要,佛法讲见道,就是要成圣人以后你才能感知到它。真实不虚的,但是,这里头他讲积集名心,刚才讲了一个。
我们还补充集起,那不是我说的,那是窥基大师上面讲的。那么,不管你积集名心也好,集起名心也好,刚才说了,你种子要集中在一个地方,是不是要有一个处所,最后要从那个地方出来,也要有个处所,那这个处所在哪儿呢?体即阿赖耶识。哪个体指什么?就是处所。
由阿赖耶识集诸法一切种子,依止义故,故得心名;因为阿赖耶才具备积集和集起的功能,说最后还有个功能,给它安个名字叫什么?叫心。它说一切种子,往那里呢?阿赖耶识。
一切种子略有二别,有二种,一个是一切一切,二个是少分一切,一切一切谓漏无漏诸法种子皆悉具足,前面哪个漏指有漏,后面哪个无漏就是指的无漏,总的来讲有漏无漏,有漏就是指的凡夫有情世界染污的,这个叫有漏。什么叫漏?就是三界九地都是漏,只有出离了三界九地才叫无漏。为什么呢?因为你这个三界九地六道轮回,他的生命都很危险。为什么呢?哪怕你修定,修得再高,修到无色界里头,当定力不存在,他马上一出定以后,就会往下堕落,或是到色界,或是到欲界,就叫漏。那么只有出离了三界,就叫无漏。为什么呢?他的生命是自由的,是自在的,所以,他叫无漏。一切一切指的不管有漏的种子,无漏的种子,它都可以保存。
少分一切谓唯有漏诸法种子,为什么他这里分成两遍呢?因为保存有漏种子和无漏种子形式上是不同的;为什么不同呢?你看好,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这个主要指的有漏种子,所随依附依止性,这个种子主要是指的什么?无漏种子。主要是指的无漏种子,下面会谈到的。
如下释言:此一切种子识,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种子皆悉具足。什么叫涅槃呢?就是了生死的境界,就是无漏的境界,叫涅槃。若般涅槃,就是要证涅槃,就是要出离生死,了脱生死的人,一切种子悉皆具足,我们现在你要想成佛,要想了生死,那么你现在凡夫地界,肯定有有漏种子,这些有漏种子是无量劫造的,是不是现在造的,对吧?你现在学佛法,按照佛的言教,按照佛的智慧和慈悲,开始修行,就会积累一点无漏种子对不对?那么它同时都可以保存。所以,有漏无漏同时具备,这还是在凡夫的状态,是发心的凡夫,没发心的凡夫全是有漏种子,到了圣者地位全是无漏的。所以,从发心一直到成佛这个阶段都是有漏无漏间杂的。这又要分两段,见道以前,就是未入圣位以前,有漏大于无漏;见道以后,无漏大于有漏。它是一个分水岭,那么什么叫见道?举个例子:你小时候到公园去玩过没有,坐过跷翘板没有?坐过。你看这个翘翘板中间一个支点,一个木板子是平恒的,对吧?当你凡夫阶段,没发心的时候,等于这个翘翘板全部翘在这头的,当你凡夫位发心的时候,你就开始发心学佛的时候,你每天都在积集,原先你全是有漏的嘛,就压在这边的,对吧,这个时候翘翘板就落在这头的,但是你不停的修行,你在具备无漏资粮,当你无漏种子积集保存,它就往这头压,压压的时候是不是这边就往这头抬,这边就慢慢的往这头起来,对不对?那么,到了平衡状态的时候,是保和状态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是一人一半,有漏的一半,无漏的一半,这个是最艰难的,最艰难的时候,过了这个时候,无漏的就多一点点,在这平衡状态,这个时候就是世第一法。就很快马上脱离这个世界了,脱离轮回了,这里再加一点点劲,它就往这边翘过来了,这时你就进入干嘛?圣流了。那么就是往这边坠的哪一刹那,那个时候就叫见道;就从凡夫染污的这一边,就干嘛呀?升格了,你就到圣流这边来了,但是这个这程,还有一个过程,因为你不是马上一下就落地了嘛。对不对?这样往这边翘起来的时候,这个有漏的种子在不断地减少,无漏的种子在不断地增加,增加到最后全是无漏的功能了。这个翘翘板就彻底倾向无漏了。所以我刚才说了,成佛以后是彻底的无漏。你没有发心学佛的凡夫,是彻底的有漏。那么有漏无漏同时间杂的是哪个阶段?就是从你发心学佛那一刹那,到你成佛的那一刹那一刹那,这一整个过程,都是有漏无漏间杂的。只是这分成两个段。前半段是有漏大于无漏。后半段是无漏大于有漏。就像刚才翘翘板的原理一样。无漏大于有漏就开始见道了,就开始入圣流了。但这只是个比方啊。那还不是绝对的。就像外面电视节目演的体验运动。只能体验一下。实际还不是这样的。实际到时候就不用我给你讲了,到时候你比我还清楚,还用我说。那就是另外一种境界。
所以这个地方说,“一切一切者”,这里其实指的是有漏无漏都存在的状态。就是从你发心学佛到成佛的整个过程,都是有漏无漏都有的。“少分一切者,唯有漏诸法种子”。“唯有漏诸法”就是指的没有发心学佛之前的。
所以“如下释言:此一切种子识,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种子皆悉具足”,就是说从你发心学佛,到成佛这中间。干嘛呀,你要想成佛嘛,求般若涅槃嘛,要了生死嘛,“一切种子皆悉具足”,有漏无漏都存在的。“不般涅槃法者。便阙三种菩提种子。”我考你们一下,这三种菩提种子指的哪三种?看来你们没有看这个书。这个书里头就有答案了。再翻几页,后面解答得有,声闻、独觉、菩萨,这三种。后面有回答的。那个阙字啊。“不般涅槃法者。”就是你不想了生死的人,便阙这三种种子。 就不存在声闻种子、独觉种子、菩萨种子。到了罗汉阶段他已经了生死了,他只是离成佛还有距离。但是诸位我告诉你们,没有永远的罗汉,你们要记住,没有永远的罗汉。这话不是我讲的,你们念过《法华经》《涅槃经》没有?你看我们都讲《法华经》大乘佛法吗,你看《授记品》里面,授记的是哪个?罗汉。这个罗汉要成佛,那个罗汉要成佛。全都要成佛。只是到了罗汉阶段呢,暂时处于这个阶段。所以释迦牟尼佛在法华会上鼓励他们呢,还要往前走,这个地方才走了一半。但是他们没走的时候还要鼓励他。所以那个《法华经》里面不是有《化城品》吗?就是你走路,比如到北京,走到路上,哎呀,累死了,不好玩,不想走了。说,我告诉你,没多久就走拢了,前头有个好地方,差不多快到了。你就来劲了,使劲走。走到这儿了,吃的喝的够了。等你休息够了,再告诉你,这还不够,还要往前走。
如果先不骗你一下,你就不走了。所以你连罗汉都成不了,所以《化成品》,过去写的一句“末将化成为宝所”,就是你不要把半路当目的地了。所以《法华经》里很多这样的譬喻,空拳诳小儿。黄叶止啼都是这样子的。小孩子哭啊,哭了半天。你要诳小孩,“不要哭!”偏要哭。你越喊他不哭,他使劲哭。你说:“别哭,我这个里面有好吃的啊,你不哭我就给你吃。”他看着你这个手好像很好玩的呢,他就不哭了。不哭了,你就逗他玩,玩这样,玩那样,玩得高兴了,最后告诉他这个手上什么东西都没有。他也不哭了。如果你一开始说,再哭就给你两巴掌。他使劲地哭。
所以佛法就是这个样子的。“空拳诳小儿”就等于说罗汉,开始发心学佛的时候,你就跟他说要修四谛、修十二因缘,成罗汉成声闻有多好。了脱生死、生命自由。到了那个阶段的时候,说不行,前头还有更好的。这时候他自然都愿意去。所以声闻缘觉没有永远的声闻、缘觉。后面还要谈到。《解深密经》讲五种性:声闻种性、缘觉种性、菩萨种性、还有不定种性,但是一定没有定性。定性一定是方便说,不是究竟说。你想如果有定性的,永远都是声闻,佛法就不圆满了嘛。
佛明明讲的,一切有情众生都可以成佛嘛。为什么有的只能成罗汉,有的只能成声闻。那么你就自相矛盾了嘛。实际上都可以成佛的。前面声闻罗汉菩萨,这些都是方便的。给你搭的梯子,走一步算一步。所以《法华经》最后,会三归一。《法华经》火宅御品里头,有一个大户人家的长者富得不得了,但是屋子太久了,年久失修。有一天失火了,小孩在里面玩得很高兴的,父亲说,快出来,起火了。谁理你啊,玩得挺高兴的,没觉得哪有危险。房子是从那头烧起来的,他看不见。父亲急坏了,说怎么办呢,说你们别玩了,门口更有好玩的。给你们买了车,买了飞机和坦克。《法华经》讲的有羊车有牛车、羊车、鹿车。小孩说,外面有比我们这更好玩的,统统跑出去了。火宅房子比如什么?我们这个欲界嘛,娑婆世界犹如火宅;门外三个车子比喻什么?声闻、缘觉、菩萨,大白牛车就是大乘嘛。最后这三乘,要会三归一,这三个都是方便,最后那个才是真实的。菩萨还挺有智慧的呢,我们都想不出办法来。那些小孩玩不出去你怎么办。你说我一个个去拉,你拉出几个来房子都燃完了。他骗他们一下全部统统一下就跑出来了。所以声闻乘也好,缘觉乘也好,菩萨乘也好。都是方便,没有定性的。这里顺带说一下。
“此中一切,应如是知”。这个地方的“一切”,指的什么?就是指的一切一切。“随阿赖耶之所生处,自体之中,皆为余体有漏种子之所随逐”,这个“一切种子”就是指的“少分一切”,“皆为余体有漏种子之所随逐,是故欲界自体中”,那个自体中指的有漏种子阿赖耶识。
就是指没有发心学佛的时候,全部都是阿赖耶识,都是有漏种子随逐。什么叫随逐啊?就是跟随他。保存在里头,仅此而已,
“是故欲界自体中,亦有色、无色界一切种子”。因为都是有漏的嘛,这三界都是有漏的。
所以,“欲界自体中”,就是在欲界的阿赖耶识里头,也可能会将来上升到色界,也有可能到哪呢?无色界。色界里头的阿赖耶识里面可能保存着欲界的种子,也可能有无色界的种子;无色界的阿赖耶识呢也可能有欲界的种子,也有可能有色界的种子。这个就叫所随依止性。这个所随依止性就是指的前面这些有漏种子。明白吧?
好,下面一句。“由是此言所随依止性。亦为般涅槃法无漏种子之所依附,由是此言依附依止性”这就指的无漏种子啊,为什么是依附呢?这是从修行的角度来讲。比如说,刚才打的比方,你没有发心学佛以前,阿赖耶识里面全是有漏种子。有漏种子占满了阿赖耶识的空间。空间全部占满了。你一旦发心学佛,熏习了无漏种子,无漏种子放到哪里去呢?因为这里面全是有漏种子占光了,阿赖耶识熏的种子只能干什么呢?依附在上头。慢慢的,依附的多了,力量大了,影响它了,就可以改变它的方向。因为有漏种子是先有的。所以无漏种子去的时候开始只能依附在上头。所以叫依附依止性,主要指的无漏种子。
“摄大乘说:此是出世心种子性”,出世心种子性是什么?就是无漏嘛,“随在一种所依转处,寄在异熟识中”,寄,就是保存嘛。就像火车站有个寄包处。寄放到那的一样。就是我把无漏的种子寄放到你这。“与彼和合俱转,犹如水乳”。连在一起的。注意,我现在问你们一个概念,水乳相容。听过这概念吧,水乳能不能相容?相容以后既不叫水也不叫乳了。你们喝的什么牛奶,也不是牛奶也不是水,蒙人的。佛法讲的犹如水乳。不是今天水乳相溶的概念。是水是水,乳是乳。就是纯牛奶滴在水上是不兼容的。一定要有另外的东西,这两个才是兼容的。不相信回去做实验。你就把现挤的鲜奶倒进水里,牛奶一定是浮在水面上的。水是水,乳是乳。能够相容要有条件。不管加工也好。做什么处理也好。它才合在一起。像喝的牛奶,哄人的。它里头有水,。溶入进去的。这里讲的犹如水乳,就是说,就像那个水和纯牛奶装在一个瓶子里头。但各是各的。
这个地方比喻无漏的种子和阿赖耶识的关系,它是寄存到那个地方。无漏的种子一熏进去,阿赖耶识就折合进去了,万一跟那个有漏的种子扯不掉这么办?所以要保存那个独立性。至少有漏是有漏这块,无漏是无漏这块。互相不能混淆。所以“此与阿赖耶识相违,非阿赖耶识所摄”。什么是相违?就是他们两个有不同的特点。“非阿赖耶识所摄”这个摄,就不是同一个。就像刚才说的杯子里,一半是水,一半是牛奶。尽管在同一个杯子里头,但两个一定是有差别的。不是一个,但装在同一个容器里头。就是这个意思。(牛奶是亲水性的,他肯定是相容的)你回去做实验,把牛奶挤一杯,倒在水里面,看它容不容。弄完了以后,我们下次再来讨论这个问题。“是故阿赖耶识虽是彼依止性,然但依附”,虽然也依附它,保存它,但是它完全属于依附,附在它上头的。“如是二种所依止性,当知其体即是阿赖耶识”。这两种依止,第一种是有漏的种子所随依止性,第二种是无漏的种子所随依附依止性。这两种依止当知其体都是阿赖耶识,都是保存到哪的?阿赖耶识里头的。“由彼执受所依,说彼为能执受”。取能执受。什么意思?就是你放进来,它能给你保存在那儿,不坏。种子发生作用的时候,比如你身体现形的时候,这个身体还靠谁来保持?阿赖耶识。佛法里讲,阿赖耶识没有离体,所以哪个地方割个口子,哪个地方头发剪了还能长起来。死人就不行。死人割个口子还能长吗?剪了头发还能长吗?不行,阿赖耶识已经离体了,不提供支持了。所以叫“取能执受”就指的这个意思。就是它能够执持他,保存他。“由彼唯先业引,说名异熟所摄”,什么叫异熟所摄呢,就是保存在阿赖耶识种子它有三个特点。异时而熟,什么叫异时而熟呢?就是有可能我们这一生造的恶业,要到下一生才管用。决定没有马上造业马上受报的,没有。它可能隔两刹那,哪怕隔一刹那,它都是一时,前一刹那和后一刹那。不可能在同一刹那造业,同一刹那受报,没有。他一定是有个时间性的差异。哪怕是前一念,后一念。前一刹那和后一刹那,是一定有的。叫“异时而熟”。还有异性而熟,什么叫异性而熟呢?就是你造的业力是有善、恶、无记的。有善业,有恶业,有无记性的。但是果一定是无记的。诶,你这个说不通了嘛,不是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善业感善果,恶业感恶果嘛,是不是?不是的。果是无记的。果只有可爱和不可爱。就是痛苦的,和高兴的快乐的。善业感的是可爱果,恶业感的是不可爱果。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有个人生了个疮,这个疮是过去造的业力所感的,疮是善的,是恶的?没有善恶。就是一堆肉,是腐烂的肉。这就是异性而熟。还有变异而熟。什么叫变异而熟呢?种子保存在阿赖耶识里头。阿赖耶识是运动的,种子也跟着阿赖耶识在运动。如果阿赖耶识在运动,种子不运动,它不跟着跑就被阿赖耶识抛出去了。也不行。所以叫变易而熟,就是这些种子虽然保存在阿赖耶识里头。他们都是异时而熟、异性而熟 、变异而熟,这些全部都是阿赖耶识。“具有此义,方成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所随依附依止性。是故作如是说”,这就帮你解释,这个心,实际上,我给你讲,你只要记住这么几个,积集名心,积起名心,就可以了,下面讲的什么种子也好、异熟也好、阿赖耶识也好,都是它的功能和作用,真正体现它叫心的,还是就是积起名心、积集名心这两个含义。是等于他的心的。
壬二、意
意,谓恒行意,及六识身无间灭意。
意谓恒行意及六识身无间灭意者:思量名意,前已略说。恒审思量,名恒行意,体即末那。思量义胜,偏得意名。又为依止,亦名为意,体即无间过去识,是名无间灭意。以理而言,心、意具有,如成唯识广辩其相。今约麤显,唯号六识,所谓眼识乃至意识,名六识身无间灭意。
这个意啊,就是下一个说的,末那了。为什么是末那呢?“意,谓恒行意,及六识身无间灭意。意谓恒行意及六识身无间灭意者:思量名意,前已略说”这个意,什么叫意?思量名意。我刚才讲的嘛,积集名心、积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这个固定的概念。这个思量什么呢?恒审思量,就是这个思量啊,如果不加恒审啊,如果不加恒字,都有思量意,前六识也有,阿赖耶识也会有,但是一旦加了恒审思量名恒行意,必然是谁啊,末那识。所以“恒审思量,名恒行意,体即末那”,那么这个专门指末那识,为什么呢?因为末那识。就是我执的代名词。所以佛法里面讲,要断除我执,谈何容易啊。有些人老跟我讲:师父啊,我听了道理都讲得通,但就是我执老是对付不了,你看它是在恒啊,它天天都在活动,每一刹那都在活动,你怎么对付它,做梦都在活动的。我就给他讲,你哪天说梦话都不说我了,那就差不多了。你看做梦的时候哪个是清醒的嘛?只是过了又说我又说了梦话了。不应该说的。是不是?在梦里面你觉察不到的。这梦里面都有末那识在活动,都有那个我执在活动。为什么?因为它长期恒审思量,思量什么?第八嘛。就把阿赖耶识当成什么?我嘛。所以它一刻也没停止过。过去讲那个修行人呢,有个人问他,说你怎么参禅。那个祖师就跟他说了,他说这个禅的功夫,我好像讲过很多次。你在静中和动中功夫是不一样的。有些人你静中有功夫,动起来不一定有功夫的。因为你关在屋子里,没跟人接触。说这个人挺好。一天到晚很清净,不发火不生气。因为没人惹他了。要有人惹他了,火气比谁都大。因为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过去讲,“在静中有十分功夫,动中只有一分功夫。在动中有十分功夫,在梦中只有一分功夫。在梦中有十分功夫,临命终时一分功夫。”不简单哦。有的人狂着呢,没问题,到临终,念头不乱就行了。你倒是想不乱。可它由不得你呢。四大分离的痛苦,身体要坏的痛苦,要驾驭它是很难的。所以上次有人问我说:师父啊,我为什么老对付不了呢,我说你在梦中自我意识没有,你可能就有点把握了。为什么呢,这个祖师讲的,不是我讲的,我只是变了一下。所以梦中有十分功夫,临命终时才有一分功夫,只有一点点把握。不要把死想得那么简单。其实也很简单。有功夫了,来去自由,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可是没有功夫的人呢,你对死是恐惧的。所以学佛法第一个呢,你尽管不知道死是什么样子,不一定把握得住方向,但是你起码不要畏惧。今天人对死是有畏惧感的。你看嘛生病的人最大的畏惧感,不说死,对病都有畏惧感。为什么对病有畏惧感呢?因为病可以导致死嘛。所以对病有畏惧感,对死就更有畏惧感嘛。所以你看有些人,可能有的人身体很好的,去检查啊,得癌症了,哎呀不得了了。一下就垮了。病把他吓住了。实际上很多病好好吃药好好调理,好好修理,它有时候。有什么癌症嘛,有什么不得了嘛?那不就是身体出了大故障嘛。高速路车子撞得凶一点,修理得久一点。你天天想着,压块石头在心里,早晚压垮了。还有对死的恐惧。怕死的。原来那个坐三轮车的人给我摆的。有个人去火葬场。没有车嘛。火葬场很偏的。找个三轮车去参加追悼会了,遗体告别呢。五块钱,那个人就把他拉去,那时候五块钱管用哦。拉到火葬场。三轮车夫拉到了,他跑回来是空的,他就想要是拉了我还可以拉一趟钱嘛,那个人下来把钱给了。他问你还回去不?你才不回去了呢!不回去在火葬场干什么?实际上拉车的人的意思是:你要回去我等你,拉你回去,再收你五块钱。拉车的人想得很单纯。当然那个人就不依了,你说不回去在火葬场呆着干什么?你咒我要死啊?这就说明这些人在潜意识里头,对死是有畏惧感的。所以我个人觉得啊,我们学佛法啊,最起码的,不要说了生死了得了不?你先要看对死有没有畏惧感。你如果还有畏惧感的,诸位,小心,如果你现在对死还有畏惧感,你临命终时更没把握。所以我觉得要让你临命终时有把握,你起码要检查你对死亡有没有恐惧感。你怕不怕死?怕死是凡夫心理很正常的。但是学佛法的,要消除这个,死是什么?不是结束不是完蛋。它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搬家嘛,等于从这个地方搬到那个地方,有什么不得了,真是的。所以你搬家高不高兴?搬新家还不高兴啊?你还要摆宴席,请人来祝贺我搬新家了。所以你先要有这种心态,不要怕死。你怕死也要死,不如坦然的接受。坦然的面对。要死得有点艺术嘛。是不是?不要跟平常人死得一样。平常人要么病死要么吊死要么跳河死。你要高兴的死。也不行啊。高兴地死也不行,就是要很坦然的去面对。但是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死亡的恐惧感?就是潜意识,潜意识就是第七意识,所以它是恒审思量,没有停止过。所以讲“在梦中时十分功夫,临命终时一分功夫”。最近有人给我打电话,他说:师父啊,我吓死了。在梦里头,有人说,我做了一个梦,把我吓死了。我梦到到哪个地方做生意,半路上强盗又抢我,把我钞票全部抢光了,还要把我推到悬崖底下。前面有个悬崖,有个大河,我吓坏了,快要推下去了,我就快念观世音菩萨,我就醒了。我说你好在念了一声,不然你就下去了。说明那个人平常可能还念点佛号。你别看这是梦哦,有些时候,梦还是管用的。所以在梦里头,遇到为难的时候,看你念不念佛号,念不念观世音菩萨。如果你这个时候可以念,说明你有点上路了。实际上大部分的梦你是不知道的,大部分的梦是吓醒的,是不是?要么是哭醒掉的,要么是高兴醒掉的。很少有是念佛惊醒掉的。很少的,少之又少。所以你可以勘验啊,过去祖师讲的:梦中有十分功夫,临命终时一分功夫。我说你梦里有一分功夫了,临命终时有十分之一的功夫,再继续做梦。那不容易的呢。所以这个第七识的活动能量太大了。它这个我执一刻没有停止过。它对我们的生命的干扰是最大的。所以这个末那,“恒审思量,名恒行意,体即末那。思量义胜,偏得意名。”因为它呢,恒审思量。我刚才讲了,思量,八识都有。但加了“恒审”两个字只有谁有?只有末那识有。所以“恒行意”,这个地方的“谓恒行意”,指的是谁?末那,就特别指末那。
但是“及六识身无间灭意者”后面那个及啊,就意也可以是六识身,就是前面那六识也可以叫意,知道吧。还有那个无间灭意呢,也可以叫意。无间灭意是什么东西哦?什么叫无间灭意?
(众说纷纭)对嘛,前面讲前五识讲过嘛,就是你眼识耳识都有,就是前一念识和后一念识的关系,就叫无间灭意。对不对。就是你后一念识必须要等到前一念识灭掉,让它给你让路。和搭公交车一样。要这一辆开走了,下一辆才开得进来,开得进这个站台。就这个道理。
所以他们虽然叫六识身,指的是前六识,那个身不是指的身体啊,六识身这个身就是指的六识的自性啊,特点啊,相貌啊,应该指这个。就是六识也可以叫意。它有思量了别,对吧。无间灭意也可以叫意。但是真正叫恒行意的只有谁?末那。所以这个地方的心意识的意主要指的是恒行意。主要指的是第七识,末那。所以实际上这个末那识啊。在以前的《八识规矩颂》上最重视他。你看八识规矩颂上有一个“六转呼为染净依”。
就是你生命是染是净,它手里有主宰大权啊。你看我写《八识规矩颂》,给你们提前预告了的。所以过去很多讲《八识规矩颂》啊,就重在讲一些颂文的含义。我这次要写的东西,就不注在讲颂文的含义。因为那个颂文的含义很多人都讲过了,我没有必要再去重复。我要从里面勾出另外一个角度。就是从染和净的角度。你看前五识,“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讲它的前面的一些东西。“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那五识是什么?“合三离二观尘世”这是五识的功能。六识呢,“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六识的功能是造业。七识的功能呢,“六转呼为染净依。”八识的功能呢,“去后来先做主公”。就是在人的生命投胎和结束的时候,它在中间起个连接作用。从这四类识的作用来看,真正有生杀大权的是第七识。阿赖耶识主宰不了的,阿赖耶识是被动的。别看它好像给你保存那么多东西。你看那个银行里面,你再多的钱存在里面,银行敢说那个钱是它的吗?那还是你的。它只是帮你保管。阿赖耶识只是那个银行。知道吧?但是你看,第六意识有个“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好像第六识是造业的主体。我只是告诉你,第六识是前台的操盘手。这是我最近用的新概念,你看我都提前给你曝光了。真正在幕后操纵的是谁啊?末那这个才是幕后老板!幕后老板第七识。前台操盘手是第六识。在外面当爪牙的,前五识。卧底嘛,到处去收集信号。收集回来第六意识综合处理,它是前台操盘手。第七识幕后操作,由于第七识在幕后操纵它,所以是染污的。所以,对不起,我已经把这些东西整好了,交到第八识来,给我保存好。最后你还是染污的生命。所以最后要转依。为什么呢,六七因中转。要转第六第七,都是在初地。“极喜初心平等性”,“俱生犹自现缠眠”都是在初地。为什么我先转这两个,因为第六、第七都是相互合作的。第六意识是在前台跑,大堂经理。第七识呢,幕后指挥。先把这两个对付掉,转掉。前五识收集出来的信号,把这两个转成净的了,前头拿出来的信息都是干净的,再放阿赖耶识也是干净的。你这个干净的种子和现起的生命呢,就是清净的生命了。哎呀,我等于就把《八识规矩颂》都讲完了。所以第七识是至关重要。我很看重那个“六转呼为染净依”。或染或净都是它在主宰生死大权。为什么它在主宰,这个地方你能体会。“恒审思量”,一刻都没停止。你看前五识它有消停的时候,困住了。我眼睛,不看。耳朵我把它堵住,不听。鼻子我把它捏住,不闻。我把嘴巴堵住,我不吃你那个。都可以解决。意识我可以入定,我可以闷绝状态,昏昏然然的我都不知道。但第七识随时都伴随着在活动,拿它没办法。但是也有办法,不是没办法。那就要靠什么啊?那就要靠修行啊,靠积累无漏资粮来对付它啊,把这个东西解决掉,你的生命才能出现转机。所以为什么我很重视那个《金刚经》。般若学,它就是要让你熏习无漏的种子,无我的精神在里头。就去拉这个第七识的后腿。你知道不。包括那个《金刚经》讲“无我相人相众生相无寿者相”就是在撼动第七识的地位。你不是天天要执着我吗,我就给你加一句信号进来,来干扰你。我给你搞一些干扰信号嘛。就像你看电视一样,哎呀,没信号了,哪个地方干扰了。开始修行,刚开始发心,你顶多能够干扰一下它,你撼动不了它。所以你现在每天就说,哎呀,我的我执这么重,对付不了怎么办?不着急。天天给它信号去干扰他。不停地干扰。慢慢的干扰时间长了,打疲劳战术一样,慢慢它就势弱了,你就力量大了。所以这个世间的东西都是通的。所以我们学佛法的要明白,下手处在哪个地方。所以佛法里面讲,为什么达摩祖师去见梁武帝。梁武帝问他,我搞了这么多事情你说有没有功德?有我嘛,你还有什么功德?都是有漏的呢。为什么他会有漏?有我呢?第七识在起作用嘛。达摩祖师说你一点功德都没有。为什么?达摩祖师是用般若的观点嘛,用智慧嘛。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嘛。你哪有什么功德?梁武帝哪理解你这一套,不高兴呢。没有让你驱逐出境哦。还是让你在中国活动,就跑到河南去了。因为他两个角度不同嘛。因为梁武帝是第七识在起作用。达摩祖师呢?智慧在起作用嘛!因为,《八识规矩颂》里头都讲,第七识转成什么智啊?平等性智了嘛。染污第七识是我执嘛。你转依以后是平等性智,是智慧在起作用了。所以我们学佛法要懂得这个原理。所以我最近把《八识规矩颂》起了个新名字。叫《改造生命的原理》。那就是我站的角度。为什么呢,就是转依啊,就是净化嘛,就是转识成智嘛,那就是改造生命的原理啊。你还要从哪儿入手?所以你要会学佛法,到处都可以修行,哪个地方都可以入手,一天到晚,有些人我没有办法修行啊。要认真学嘛。随时都可以。任何一个人都是入处,都是那个入口,你就是没有那个智慧。
(提问:我问一个问题,那转了以后还有没有末那存在呢?)
答:这个净识还是存在的。就等于这个物质一样,很简单嘛,我老打比方,小孩子在地上爬,弄脏了,你把这个小孩子拿到盆子里洗澡,洗完了小孩子还有没有?那肯定有,只是把那个脏东西洗掉了。净化掉以后那个小孩就不是脏小孩了。就不再是笨小孩了。
(提问:阿赖耶识的种子呢?)
阿赖耶识全部是净的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