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故事:《二十四耻》【初集卷八】
发布时间:2024-09-11 04:01:56作者:正觉网
德育故事:《二十四耻》【初集卷八】
伯夷遵父命而逃。孝也。叔齐亦不立而逃。悌也。皆求仁得仁也。叩马而谏。忠也。亦义也。饿死首阳。其以伐纣为不仁不义乎。夫以独善其身谓仁义者。学夷齐可。以兼善天下谓仁义者。则学武王也。
【白话解释】
殷朝末年间的时候。有两个著名的隐士。一个名叫伯夷。一个名叫叔齐。是孤竹国里君主的两个儿子。他们为了辞让国君的位子。逃去隐下了。听得了周文王的兴起。两个人就同到周文王那儿来。后来周武王去讨伐纣王。伯夷叔齐就在马前谏劝着。武王身边的人。就要用兵器来打他们了。姜太公道。这两个人是很有义气的人呵。就把伯夷叔齐好好的扶了去。等到武王平定了殷朝的乱事。得了天下。这就是周朝了。伯夷叔齐觉得很羞耻。就不肯吃着周朝的粟米。两个人同到首阳山里去隐下了。采了薇草来吃着。后来就在首阳山下饿死了。
三、【句践尝胆】
越王句践。焦思苦身。不忘国耻。尝胆卧薪。
【原文】
周越王句践之困于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大夫种曰。何遽不为福乎。吴既赦越。句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汝忘会稽之耻耶。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卒沼吴以雪耻。
国耻不可不雪也。但雪之贵有道。句践卧薪尝胆。生聚十年。教训十年。五问于包胥。五对于诸大夫。内命夫人、外命大夫、曰。内有辱、子也。外有辱、我也。徇于军者十次。故能一举而雪会稽之耻焉。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越国的君王名叫句践的。被吴国打败了。围困在会稽地方。他就叹着一口气说道。我难道就这样的完了吗。他的臣子做大夫官、名叫种的说道。讲不定这个也是福呢。后来吴国饶了越国。越王句践回到了国里。就非常刻苦。劳动他的身子。运用他的心思。把一个苦胆放在自己坐的地方。每逢坐的时候。和睡的时候。就仰望着这个苦胆。喝的和吃的时候。也尝着这个苦胆。并且自己对自己说。你难道忘记了会稽地方的羞耻吗。费了十年工夫、生养百姓们。又费了十年工夫、教训百姓们。终于把吴国的宫室废灭了、变做污池。洗净了当时在会稽地方的羞耻。
四、【丘明素臣】
丘明所耻。匿怨友人。巧言令色。足恭异伦。
【原文】
周左丘明、受经于孔子。因春秋作传。杜预云。仲尼为素王。丘明为素臣。孔子尝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宋元丰中。诏左丘明从祀。封瑕丘伯。
孔子述而不作。所作者惟春秋。左丘明惧妄意失真。具论其语而作传。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丘明传春秋。则乱臣贼子当更惧矣。孔子所耻。丘明亦耻之。杜预谓为素王素臣。义自当也。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有一个姓左名叫丘明的。在孔夫子的那儿学习经书。就因了孔夫子做的春秋那一部书。做了传文去解释他。后来晋朝的杜预说道。孔仲尼是不登王位的素王。左丘明也就是不曾做官的素臣子了。当时孔夫子曾经说道。凡是一个人、说话说得好听。面色妆得好看。做出过分谦恭的样子。左丘明对于这种人觉得很羞耻。我对于这种人也觉得很羞耻的。隐藏了心里的怨恨、又去亲近他的、这种人。左丘明觉得他们很羞耻。我也觉得他们很羞耻的。后来在宋朝元丰年间。皇帝下了诏。把左丘明在孔夫子的大成殿里祔祭着。并且追封他做瑕丘地方的伯爵。
五、【相如称疾】
相如忍辱。秦不加兵。廉颇感化。请罪负荆。
【原文】
周蔺相如、廉颇、同仕赵。相如位居颇上。颇欲辱之。相如每称疾引避。人皆耻之。相如语舍人曰。秦不敢加兵于赵。以吾两人在也。吾所为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颇闻之。肉袒负荆。造门请罪。遂为刎颈交。
蔺相如完璧归赵。人皆以为难。而相如不以为难。引疾避颇。人皆以为耻。而相如不以为耻。盖其所耻者。惟恐君国受辱。身辱犹其次也。卒至廉颇感悟。负荆请罪。人可不以国耻为重乎。
【白话解释】
周朝战国时候。有一个姓蔺名叫相如的。和那个姓廉名叫颇的。一同在赵国里做官。蔺相如的官比廉颇大。廉颇心里气忿。想要羞辱蔺相如一番。可是蔺相如每次总推说有了疾病避开了。人家颇觉得替他羞耻。蔺相如就对他的左右亲近的人说道。秦国所以不敢用兵来攻打赵国。就是为了我们两个人在着的缘故。我所做的事。一定先做着国家里的要紧事。然后去报私仇的。廉颇听到这番话。就自己解去了上身的衣服。负了荆杖。到蔺相如的门上去请罪。终于两个人。结成了同生共死、割断了首级、也没有懊悔的好朋友。
六、【孟孙克己】
孟孙克己。盛德孔多。助人采果。且避偷禾。
【原文】
汉淳于恭、字孟孙。家有山田果树。人或侵盗。辄助为收采。见偷禾者。念其愧。因伏草中。盗去乃起。里落化之。王莽末。恭兄崇。将为盗烹。恭请代。得俱免。后崇卒。养孤教诲。有不如法。恭用杖自箠。儿惭而改过。
淳于恭专以克己利人为务。未尝欲激人之知耻。而人受其感化。则羞恶之心。莫不油然作矣。且当遭寇之时。众莫事农桑。恭独力田。人曰。死生未分。何空自苦。恭曰。纵我不得。他人何伤。尤无我相也。
【白话解释】
东汉朝时候。有一个双姓淳于。名叫恭的人。表字就叫孟孙。家里有的山田和果子树。人家或者去偷盗他的果子。淳于恭就每每帮了他们采下来。又看见有来偷他田里稻子的人。淳于恭恐怕偷稻的人要惭愧。他就自己伏在草里面。等那偷稻的人去了。才起来。于是他乡里的人。都受了他的感化。在王莽末年间的时候。淳于恭的哥哥名叫淳于崇的。被强盗们捉了去。将要把他煮熟着吃了。淳于恭就去请求、自己代替哥哥死。因此兄弟俩都得免了。后来淳于崇死了。淳于恭教养孤儿。倘若有了不合法。淳于恭就用了杖打着自己。孤儿见了很惭愧。就改过了。
七、【刘宽多恕】
刘宽示辱。仅以蒲鞭。失牛误认。徒步归焉。
【原文】
汉刘宽、温仁多恕。有失牛者。就宽车认之。宽下驾步归。有顷。失牛者得牛送还。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典历三郡。吏民有过。但以蒲鞭示辱。
逯乡侯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自责。见父老慰以农田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夫人欲试宽、令恚。使婢奉肉羹。污其朝衣。宽曰。羹烂汝手乎。人感德兴。日有所化。余取其以耻德化人者。
【白话解释】
东汉朝时候有个刘宽。他的为人温和仁厚。又很宽恕。有个人遗失了一只牛。就把刘宽驾车的牛、认做了他的牛。刘宽就下了车。一步一步的走回到家里。过了一回儿。失牛的人、把自己的牛寻着了。就把刘宽的牛仍旧送回来、还给刘宽。并且谢着罪说道。我很惭愧。对不住你长者。随你办什么罪好了。刘宽说道。东西或者有相像的。事情或者有错误的。既然你很辛苦地来送还了我。何必还要谢罪呢。那地方上的人。很佩服刘宽的不计较。后来刘宽历任做了三郡的太守官。每逢下属们和百姓们有了过失。只用了蒲草做的鞭儿打他们。表示一种羞辱。
八、【甄宇瘦羊】
博士甄宇。耻众分羊。特取瘦者。千古名扬。
【原文】
汉甄宇、字长文。建武中。每冬日。诏赐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瘦。诸博士争羊不已。欲杀羊分肉。宇时为博士。以分羊为耻。因先自取其最瘦者。乃免争。后帝知其事。因呼宇为瘦羊博士。
孔融四岁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以我小儿当取小者。千古传为美谈。而甄宇于赐羊。特取其瘦者。诸博士且因之而息争。于以见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无非为名利二字所蔽耳。
【白话解释】
东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甄。单名叫一个宇字的。表字就叫做长文。在光武皇帝建武年间。每逢冬天寒冷的时候。皇帝下诏赏赐五经博士们、每人给羊一头。可是羊有大小肥瘦的不同。因此许多博士们。大家争夺那些大的肥的羊。闹的不得了。甚至于要把羊先杀了。大家再均均匀匀的分肉。以免得互相争夺。这时候、甄宇也是做着五经博士的。觉得杀羊分肉、是很可羞耻的事。因此就自己先拣了一只最瘦小的羊。于是才免了这种无谓的争执。后来光武皇帝晓得了这一回事。就把甄宇叫做瘦羊博士。
九、【王烈遗布】
彦方盛德。化及盗牛。使人遗布。激改愆尤。
【原文】
汉王烈、字彦方。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盗惧我闻其过。是有耻心。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人遗剑于路。盗为守之。
许止净谓王公不过在野一匹夫。而能使窃盗之徒。宁受刑戮。惟恐其知。非所谓君子不怒而民威于鈇钺乎。化一盗贼。而一县景从。远夷遵奉。盛德之感人。过于刑罚爵禄。信哉。
【白话解释】
东汉朝时候。有一个王烈。表字就叫彦方。他的乡里有个偷牛的人。把人家的牛偷了去。牛主人把这个偷牛的人捉到了。那个偷牛的人。就告了罪说道。我偷了你的牛。现在受你的刑罚。我是甘心愿意的。可是请求你千万不要给王彦方知道了。王烈听到了这一回事。就差了一个人去谢那偷牛的人。并且送了他一疋布。有人问王烈。这是什么缘故。王烈道。偷儿恐怕我晓得他的过失。这就是有了羞耻的心。既然对于恶事、有了羞耻的心。就是能够改善了。所以我用了这个法子去激厉他的。后来有一个人。把一柄宝剑遗失在路上。那个以前偷牛的人。就替他看守着。
十、【管宁善化】
管宁割席。以愧希荣。牵牛代牧。备汲息争。
【原文】
汉管宁、少与华歆同席肄业。有乘轩过门者。歆废书往观。宁遂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邻有牛暴田。宁为牵牛著凉处牧之。牛主大惭。若犯严刑。里中有井。汲者争先而斗。宁多买汲器。置井旁。乃各自悔责。
好视喜听。少年常情耳。乃宁以慕荣为耻。竟至割席。且尝锄园得金。宁不顾。歆则捉而掷之。盖优劣显判矣。厥后魏主征为大中大夫。不受。歆以太尉让宁。亦辞。年八十四卒。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白话解释】
东汉朝的末年间。有个管宁。幼小时候。和华歆同一只桌子读书。有个做官的人。坐了车子经过他的门口。华歆就抛了书本去看。管宁因此就和华歆割绝了交好。大家分开桌子各自独坐了。管宁并且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呵。邻舍人家有一只牛在田里乱跑。妨害了田稻。管宁就牵着牛、到清凉的地方放着。并且自己替他们看守着。牛主人就大大的惭愧。好像犯了严厉的刑罚一样。乡里内有一口井。汲水的人大家为了抢着先。因此争斗了起来。管宁就买了许多汲水的器具。盛了水。放在井旁边。于是抢先汲水的人。大家都自己悔悟着。自己责问着。
十一、【王济不屈】
王济不屈。知耻直陈。尺布斗粟。未使亲亲。
【原文】
晋王济、尚常山公主。帝尝谓和峤曰。我欲骂济而后官爵之。何如。峤曰。济恐不可屈。帝因召济切让之。既而曰。知愧否。答曰。尺布斗粟之谣。尝为陛下耻之。他人能令疏亲。臣不能使亲亲。以此愧陛下矣。帝默然。
王武子风姿英爽。好弓马。勇力绝人。善易及庄老。与娣夫和峤裴楷齐名。以尺布斗粟之谣为帝耻。以不能使帝亲亲为己耻。可谓知耻者矣。古云、知耻近乎勇。信然。世之兄弟不睦者。闻济言当愧矣。
【白话解释】
晋朝时候。有个王济。娶了常山公主做妻子的。有一次。皇帝对和峤说。我要把王济先骂了一番。然后再给他的官爵。你看怎么样。和峤说。恐怕王济是一个不可屈服的人呵。皇帝就把王济召了来。切切实实的责备他。然后又说道。你晓得惭愧了吗。王济就对答道。从前汉朝淮南王的时候。有一种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的童谣。这个是做臣子的替陛下很羞耻的。别人家能够使得皇上疏远亲族。可是做臣子的、不能够使得皇上亲睦亲族。这个也是做臣子的、很惭愧对陛下的呵。皇帝听了这一番话。一声也不响了。
十二、【朱冲送牛】
晋有朱冲。偿犊高风。送刍无恨。化及羌戎。
【原文】
晋朱冲、好学而贫。以耕为事。邻人失犊。认冲犊以归。后得犊于林下。大惭。以犊还冲。竟不受。有牛犯其禾稼。冲屡持刍送牛。而无恨色。主愧之。不复为暴。诏补博士。称疾不应。逃入深山。居近夷俗。羌戎奉之若君。
许止净谓古之高人。多有因人疑己而偿物。及其既悟。返物不受者。如姜肱桑虞皆然。夫因人疑而偿其物。盖与世无争矣。故一匹夫伏处深山。化及羌戎。下至毒虫猛兽。非盛德至善而能若此乎。
【白话解释】
晋朝时候有个朱冲。很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贫苦。就靠着耕田过生活。邻舍人家失去了一头小牛。就把朱冲的小牛认去了。后来那一只失去的小牛。在树林下面找到了。于是邻舍人家。觉得自己的举动太猛浪了。大大的惭愧。就把朱冲的小牛送回来还给朱冲。朱冲竟不肯收受。另外又有一只牛。践踏朱冲田里的稻子。朱冲屡次拿了饲牛的草去给牛吃。一些儿也没有怨恨的神色。牛主人也觉得惭愧。就不再放纵这头牛为害了。后来朝廷下了诏。叫朱冲去做博士。朱冲推说有病。不肯就。逃到深山里去。住的地方、近着外国的风俗。外国的人。敬奉他像君主一样。
十三、【道虔激耻】
道虔送笋。捃拾自资。同捃争穟。悉以与之。
【原文】
南宋沈道虔、人窃其园菜。虔自逃隐。有拔其屋后笋。则买大笋送之。曰、欲竹得成林耳。盗惭不取。使置其门内而还。尝以捃拾自资。同捃者争穟道。虔谏不止。悉以所得与之。争者愧恧。后每事辄云。勿令居士知。
道虔天心仁爱。孙恩乱后饥荒。与兄子共釜庚之资。郡州府凡十二命。皆不就。冬月无复衣。戴颙为作衣服。并钱一万与之。虔悉分诸兄弟子无衣者。乡里少年。相率受学。咸得有成。其所以感人深矣。
【白话解释】
南北朝时候。南宋朝有个宋道虔。有人把他园里的菜偷掘了。沈道虔反而自己逃着隐避了。有人把他屋后的笋拔去了。沈道虔就另外买了大笋。去送给那个拔笋的人。并且对他们说。屋后的笋。要他将来成就竹林的。偷笋的人。觉得很惭愧、不要他的笋。沈道虔就叫人把笋放在他们的门里面。自己回来了。沈道虔平常拾取田里遗下的谷粒。拿来做饭食的。有一班同拾遗谷的人。大家抢夺田里边有遗稻的路。沈道虔劝他们不住。就把自己拾来的谷。尽数给了他们。争夺的人。大家觉得很羞耻。后来每每有了事。一定说、勿可给沈道虔晓得了。
十四、【元琰避盗】
元琰避盗。畏其愧耻。伐木为桥。盗风以止。
【原文】
南齐范元琰、字伯珪。钱塘人。累征辟不就。性嗜学。博通经史。家贫。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菜。遽退走。母问其故。对曰。畏其愧耻故也。或涉沟盗其笋。元琰因伐木为桥以渡。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鼠窃。
廉之至可以道不拾遗。耻之化亦可乡无鼠窃。似廉之效力。胜于耻矣。但遗物之事、偶然耳。鼠窃则时有所闻。孰能使之有耻且格。元琰家素贫寒。且以蔬菜为业。乃畏人愧耻而不较。尤为人所难能。
【白话解释】
南北朝时候。南齐朝有一个姓范的人。名叫元琰。表字就叫伯珪。是钱塘地方的人。屡次朝廷里叫他去做官。他终于不肯去。范元琰的生性。最喜欢读书。对于经史的学问。都能够贯通精博。家里很穷苦。就卖着园里种的菜蔬过日子。有一次走出去。恰巧看见有人正在偷他的菜。范元琰就立刻退回来了。他的母亲就问他为了什么缘故。范元琰对答道。恐怕他们要惭愧的缘故。有人渡过水沟来偷他家里的笋。范元琰就砍了树木来做一条桥。给他们渡过这个水沟。从此以后。偷笋的人。大大的惭愧。一村的人。就再没有偷窃的事情发生了。
十五、【弘景异操】
弘景冲龄。即能明理。一事不知。以为深耻。
【原文】
南齐陶弘景、幼有异操。读书万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年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曰、仰青天。观白日。不觉为远矣。梁武帝蚤与之游。即位。征之。不出。有大事。无不咨询。时人谓之山中宰相。
读书万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此一也。即孔子吾道一以贯之之一也。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而成圣。得其一。万事毕。弘景得一了一。是以享寿八十五。无病而逝。颜色不变。屈伸如常耳。
【白话解释】
南北朝时候。南齐朝有一个人。姓陶名叫弘景的。幼小时候。就有很奇怪的操守。读了一万卷的书。偶然有一桩事情不晓得。就很以为羞耻。到了十岁的时候。得到了葛洪做的一部神仙传。陶弘景看了。非常欢喜。日夜去研究寻讨。就有一种要学仙家长生的志向了。他就说道。仰起头来看着青的天。白的太阳。就不觉油然地生了深远的心意了。梁朝武帝起初时候。曾经和陶弘景交游的。等到做了皇帝。就去召他。他不肯出来。每每朝廷里有了大事。没有一桩不去询问他的。所以当时候的人。都说陶弘景是山中的宰相。
十六、【吉翂拒举】
梁有吉翂。孝行纯笃。因父求名。引为耻辱。
【原文】
梁吉翂、字彦霄。冯翊人。天监初。父为奸吏所诬。罪当死。翂年十五。挝登闻鼓乞代。武帝释之。丹阳令王志欲举翂纯孝。翂曰。是何量翂之薄也。父辱子死。道固当然。若翂当此举。是因父求名。何辱如之。固拒而止。
李文耕谓痛父之冤。而挝鼓求代。则得代固甘之。即不得代而与俱死。亦甘之。其心固不知天地间有生死祸福矣。况名誉乎。读翂父辱子死之言。乃真见仁人孝子之心。光明磊落。不杂一毫私意。
【白话解释】
南北朝时候。梁朝有个吉翂。表字叫做彦霄。是冯翊地方的人。在天监初年间的时候。他的父亲被奸臣诬陷了。罪名应当论死。这时候、吉翂的年纪才十五岁。他就去敲着朝堂上伸冤的鼓。要求代替他父亲的死罪。武帝就把他的父亲释放了。丹阳地方的县官。姓王名志的。要把吉翂当作纯孝的人。荐举到朝廷里去。吉翂说道。你为什么这样的小看我呢。父亲有了耻辱。做儿子的代替去死。这是在道理上应该当的。倘若翂应了这个选举。那就是因了父亲去求名誉。天底下是没有像这样重大的耻辱了。吉翂固意的拒绝。王志才把荐举的事停止了。
十七、【于义决讼】
于义决讼。分与家财。安等愧耻。风化大开。
【原文】
北周于义、谨之子也。以父功封广都县公。迁安武太守。惟崇教化。不尚威刑。有郡人张善安王叔儿争财相讼。义曰。太守德薄所致。乃以家财分与二人。喻而遣去。安等各怀愧耻。移居他州。于是风化大洽。
许止净谓民以财物争讼。听狱者出己所有以和解之。在法律家以为此风一长。听狱者宁有多少卖儿鬻女钱耶。乃观于公。不惟不长浇风。且使风俗大化。是知道德之教化。决非法律所能企及也。
【白话解释】
南北朝时候。北周朝有一个姓于名叫义的人。就是于谨的儿子。他因为了父亲的功劳。所以封了广都县的公爵。升做安武地方的太守官。他的行政。只崇尚教化。不主张严厉的刑罚。有两个安武郡里的人。一个叫张善安。一个叫王叔儿。为了争夺钱财。两边打起官司来。于义说道。这是我做太守的道德薄的缘故。就把自己的家私。分给他们两个人。讲解了一番。叫他们去了。张善安和王叔儿两个人。都觉得很惭愧。很羞耻。就搬了家、到别地方去了。从此以后。安武地方的风化。就大大的和洽了。
十八、【李泌报恩】
李泌之马。啮应于野。閟而不言。愧其长者。
【原文】
唐李泌、为相。帝曰。谁与卿有恩。朕能报之。泌曰。曩为元载所疾。谪江西。路嗣恭与善。臣常畏之。会其子应并驱。马啮其胫。臣惶恐不自安。应閟不言。勉起见父。臣常愧其长者。思有以报。即日加应宣歙观察使。
宦家子每倚父势。将无作有。以陷贤者。况马啮其胫。泌又与其父异趋者乎。乃应能匿伤不语。弭祸无形。可谓干父之蛊。宜受美报。而邺侯聪明盖世。纯粹无疵。尚愧其长者。则应亦足多矣。
【白话解释】
唐朝时候。有个姓李名叫泌的。做了宰相。皇帝问他道。那一个是对你有恩德的人。我能够替你报答他。李泌道。从前做臣子的。很被元载嫉妒的。因此把我贬官到江西地方。路嗣恭和元载很要好。做臣子的心里非常怕他。刚巧和路嗣恭的儿子名叫路应的一同跑马。我的马咬了路应的脚骨。做臣子的怕得了不得。心里很不安。可是路应却守了秘密。竟不说出这回事。并且忍了痛。勉强起来。去见他的父亲。做臣子的常常惭愧不及他的长者的行为。心里思量着要报答他。皇帝于是马上把路应加了官。做宣歙地方的观察使。
十九、【钱徽焚书】
钱徽得书。取士无私。受诬不辨。出书焚之。
【原文】
唐钱徽、为礼部侍郎。宰相段文昌学士李绅并以所善委徽。求致第籍。徽不能如二人请。文昌即奏徽取士以私。贬江州刺史。或劝徽出文昌书自直。徽曰。苟无愧于心。安事辨证耶。敕子弟焚之。后拜吏部尚书。
今之暮夜苞苴。夤缘请托者。无论矣。而上以所善委其下。大率皆段文昌李绅也。谁敢违之。钱徽能不如所请。已为难能。乃受诬不自辨白。更焚其私书。此等度量。岂凡人所能及。文昌等真当愧死矣。
【白话解释】
唐朝时候。有一个姓钱的人。单名叫一个徽字。他做了礼部侍郎的官。那时候的宰相、姓段名叫文昌的。和那个专管制诰的官、姓李名叫绅的。都把知好的名字委托钱徽。要求给他们及第。钱徽不肯依那两个人的请求。段文昌就奏到皇帝里去。说钱徽的考取士子。完全是为了私下情面的。于是就把钱徽贬到江州地方去做刺史。有人劝钱徽把段文昌写给他的信拿出去。表明心迹。钱徽说道。假使在心里没有惭愧。何必寻了证据去辩白呢。叫子弟们把那封信用火烧掉了。后来钱徽一直做到吏部尚书。
二十、【薛奎忧愧】
薛奎参政。叹息频频。废食忧愧。不及古人。
【原文】
宋薛奎、素刚毅端重。善知人。微时抱负非凡。仁宗朝。参大政。遂欲绳天下一入于规矩。往往不可其意。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曰。吾惭不及古人。而惧后世讥我也。
人能惧当世之讥。自不致为无耻之行。故君子必慎其独。庶衾影无愧。可以对天地。可以质鬼神。而薛奎乃惧后世之讥。以不及古人为惭。甚且叹息不食。是犹颜渊学虞舜之心尔。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有一个宰相。姓薛。单名是一个奎字。他的为人。一向是刚方坚毅。端庄厚重。最能够鉴别人材。在微贱的时候。就有非常的抱负。和普通人大不相同了。仁宗皇帝的时候。拜了相。他要把天下的人。一个个都就了范围。守着规矩。不做那非法的事。往往遇到了不满他心意的事情。他就回到家里躺着。口里叹着气。面上很忧愁。心里很惭愧。每每连饭都不要吃了。家里的人都笑着问他。你何必要弄到这个样子呢。薛奎说道。我很惭愧。及不来古时间的人。恐怕后世的人要讥笑我呀。
二十一、【庐革避试】
庐革应举。耻荐以私。去弗就试。上谕嘉之。
【原文】
宋庐革、字仲辛。吴兴人。少举童子。知杭州马亮见所为诗。异之。时值贡举。亮戒主司勿遗革。革闻曰。以私得荐。吾耻之。去弗就试。后二年。遂首选。至登第。年方十六。神宗谓宰相曰。雅闻革廉退士也。宜拜嘉郡守。
许止净谓科举时代。幸进者仰人捉刀。贿通关节。已觉廉耻道丧。然犹守秘密。畏人指责。迨清季改科举为选举。乃金钱购买。威力劫持。明目张胆。恬不知耻。庐革而在。真当乘桴浮海。不与同中国矣。
【白话解释】
宋朝时代。有一个姓庐、单名叫一个革字的人。表字就叫做仲辛。是吴兴地方的人。幼小的时候被举了童子。杭州地方的知府官。姓马名叫亮的。看见了庐革所做的诗句。觉得很奇异。这时候、刚刚逢着了考试。马亮就叮嘱考试官。不要遗下了庐革。庐革听到了就说道。因了私托考取了。这是我所羞耻的。就回去了不赴考试。后来过了两年、才去考。竟中了第一名。到了及第的时候。年纪还只有十六岁。神宗皇帝对宰相说。一向晓得庐革是一个有廉耻、重恬退的读书人。应当叫他做嘉郡地方的太守官。
二十二、【纯仁无愧】
宋范纯仁。坦白胸襟。不援维例。无愧于心。
【原文】
宋范纯仁、尝与司马光论役法。不合。后朝廷治司马党。韩维以执政日与光不合。得免。或劝纯仁援维为例。纯仁曰。吾昔与君实同朝论事不合。则可。以为今日解脱地。则不可。有愧心而生。孰若无愧心而死乎。
忠宣公尝自言平生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不尽。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步。家训如此。是以毕生无愧于心也。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有一个封做忠宣公的人。姓范名字就叫纯仁。曾经和司马光两个人讲论力役的征法。意见不同。后来朝廷里处治司马光一党的人。有一个姓韩名叫维的。为了从前做官的时候。和司马光意见不合。因此得能够免了。有人劝范纯仁根据了韩维的前例。去要求免罪。范纯仁说道。我从前和司马君实两个人。同在朝廷里论事。意见不合。那是可以的。要把这个当做现在脱罪的地步。那是不可以的了。况且一个人。与其有了惭愧心的活着。还不如没有惭愧心的死去好呢。
二十三、【杜淦劳力】
杜淦劳力。垦耕起家。嗟彼忍耻。视妻如花。
【原文】
宋杜淦、江夏人。自称蕉阴老人。居泗水上。烈日笠首。躬督垦耕。起家十五年。遂致富。尝谓人曰。夫忍耻入仕。不因妻子者几希。但彼乃忍耻。我则劳力。所为者皆衣食耳。顾我何如哉。
仕非不可也。当视所因何如耳。家贫亲老。宁得以禄养为耻。然禄养亦视其得之何如耳。若果蝇营狗苟以养亲。岂非耻乎。乃有百计钻谋。以为其妻子者。耻孰甚焉。杜淦之言。可为忍耻入仕者诫。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有一个人。姓杜。单名是一个淦字的。是江夏地方的人。他自己取了一个别号。叫做蕉阴老人。居住在泗水的河边。虽然有了很猛烈的太阳。他仍旧是头上戴着笠帽。亲自用力。并且监督工人去开垦、和耕种田地。等到工作完了以后。仍旧不废读书的功课。这样的治家有十五年。家里就弄得很有钱了。杜淦曾经对人家说道。凡是忍了羞耻去做官。不是为了妻子的。有几个人呢。但是他们是忍了羞耻。我却是自己辛苦些气力。大家无非都为了着衣和吃饭吧了。和我比起来。觉得怎么样呢。
二十四、【王恕羞贽】
太宰王恕。羞言贽仪。辄引古训。以告人知。
【原文】
明王恕、尝语人曰。宋人有言。凡仕于朝者。以馈遗及门为耻。仕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耻。今动辄曰贽仪贽仪。而不羞于人。我宁不自耻哉。生平奏疏甚多。贵近侧目。卒年九十三。谥端毅。五子十三孙。多贤且显。
仕朝以馈遗及门为耻。仕外以苞苴入都为耻。宋人此言。可为万古官箴。王恕不忘此训。且尝为人道之。故宏治二十年间。众正盈朝。职业修理。号为极盛者。恕力也。盛德所至。天乃报以富贵寿考耳。
【白话解释】
明朝时候。有个姓王名叫恕的。他曾经对别人说道。宋朝的人有一句话说。凡是在朝廷里做官的人。觉得馈送的物品。拿到门口来。是很可羞耻的。在外边做官的人。觉得用私下的东西。送到京城里去。是很可羞耻的。可是现在做官的人。动着就说贽仪贽仪。人家虽然不来羞我。难道我自己也不觉得羞耻吗。王恕生平上到皇帝里去的奏疏很多。朝廷里的大臣、和皇帝身边的亲信人。都惧怕得不敢正眼去看他。王恕死的时候。年纪已经九十三岁了。皇帝赐他谥法。就用端毅两个字。王恕有五个儿子。十三个孙子。儿孙里面。很多贤良、并且显贵的人。
【绪余】
夫耻、德之基也。说文。耻、辱也。从心、耳声。会意。取闻过自愧之义。凡人心惭、则耳热而赤。是其验也。乃教人知羞免愧。归乎天良也。盖人性本善。习而为恶。天能使人性有善而无恶。不能使人有习而不为恶。故赋以羞恶之心。俾起一恶念、则惊。行一恶事、则恐。既惊且恐。则必速止其恶。以返于善而性乃不为习所夺。故耻大有功于性。耻心发现。即是天良。即是明德基本。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初集卷八 《二十四耻》
耻篇
一、【成汤放桀】
成汤救世。誓师于郊。自谓惭德。放桀南巢。
【原文】
商汤、契之后。初为诸侯。居亳。三使聘伊尹。尹就汤。汤荐尹于桀。自亳凡五适夏。告以尧舜之道。桀终不听。暴虐愈甚。汤乃誓师攻鸣条。放桀于南巢。自以为有惭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仲虺乃作诰以明之。
汤三聘得伊尹。荐于桀。盖其心以为伐桀救世。不若使尹事桀。以止其乱。志正不在兴商也。至万不得已而放桀。独为有惭德。是故征诛吊伐。有汤之德则可。无汤之德则篡也。其不为口实者几希矣。
【白话解释】
三代时候。商朝的汤王。就是契的后代。起初是在夏朝做着诸侯。居住在亳的地方。差了人、用了聘礼、去聘请伊尹三次。伊尹才到汤王那儿来了。汤王就把伊尹荐到桀王那边。打从亳的地方到夏朝里。前后一共走了五次。把古时代唐尧虞舜做人君的大道理、告诉桀王。桀王终于不肯听他的话。反而愈加暴虐了。汤王不得已、才发了誓、与兵去攻打鸣条地方。把桀王流放到南巢地方去。汤王既然流放了桀王。自己以为这桩事。未免有伤德性。很为惭愧。说道。我恐怕后世的人。把我当做话柄。于是仲虺就做一篇诰文。来表明他。
二、【夷齐采薇】
伯夷叔齐。洁身如玉。饿于首阳。耻食周粟。
【原文】
殷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让国逃隐。闻文王作。同归于周。
伯夷遵父命而逃。孝也。叔齐亦不立而逃。悌也。皆求仁得仁也。叩马而谏。忠也。亦义也。饿死首阳。其以伐纣为不仁不义乎。夫以独善其身谓仁义者。学夷齐可。以兼善天下谓仁义者。则学武王也。
【白话解释】
殷朝末年间的时候。有两个著名的隐士。一个名叫伯夷。一个名叫叔齐。是孤竹国里君主的两个儿子。他们为了辞让国君的位子。逃去隐下了。听得了周文王的兴起。两个人就同到周文王那儿来。后来周武王去讨伐纣王。伯夷叔齐就在马前谏劝着。武王身边的人。就要用兵器来打他们了。姜太公道。这两个人是很有义气的人呵。就把伯夷叔齐好好的扶了去。等到武王平定了殷朝的乱事。得了天下。这就是周朝了。伯夷叔齐觉得很羞耻。就不肯吃着周朝的粟米。两个人同到首阳山里去隐下了。采了薇草来吃着。后来就在首阳山下饿死了。
三、【句践尝胆】
越王句践。焦思苦身。不忘国耻。尝胆卧薪。
【原文】
周越王句践之困于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大夫种曰。何遽不为福乎。吴既赦越。句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汝忘会稽之耻耶。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卒沼吴以雪耻。
国耻不可不雪也。但雪之贵有道。句践卧薪尝胆。生聚十年。教训十年。五问于包胥。五对于诸大夫。内命夫人、外命大夫、曰。内有辱、子也。外有辱、我也。徇于军者十次。故能一举而雪会稽之耻焉。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越国的君王名叫句践的。被吴国打败了。围困在会稽地方。他就叹着一口气说道。我难道就这样的完了吗。他的臣子做大夫官、名叫种的说道。讲不定这个也是福呢。后来吴国饶了越国。越王句践回到了国里。就非常刻苦。劳动他的身子。运用他的心思。把一个苦胆放在自己坐的地方。每逢坐的时候。和睡的时候。就仰望着这个苦胆。喝的和吃的时候。也尝着这个苦胆。并且自己对自己说。你难道忘记了会稽地方的羞耻吗。费了十年工夫、生养百姓们。又费了十年工夫、教训百姓们。终于把吴国的宫室废灭了、变做污池。洗净了当时在会稽地方的羞耻。
四、【丘明素臣】
丘明所耻。匿怨友人。巧言令色。足恭异伦。
【原文】
周左丘明、受经于孔子。因春秋作传。杜预云。仲尼为素王。丘明为素臣。孔子尝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宋元丰中。诏左丘明从祀。封瑕丘伯。
孔子述而不作。所作者惟春秋。左丘明惧妄意失真。具论其语而作传。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丘明传春秋。则乱臣贼子当更惧矣。孔子所耻。丘明亦耻之。杜预谓为素王素臣。义自当也。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有一个姓左名叫丘明的。在孔夫子的那儿学习经书。就因了孔夫子做的春秋那一部书。做了传文去解释他。后来晋朝的杜预说道。孔仲尼是不登王位的素王。左丘明也就是不曾做官的素臣子了。当时孔夫子曾经说道。凡是一个人、说话说得好听。面色妆得好看。做出过分谦恭的样子。左丘明对于这种人觉得很羞耻。我对于这种人也觉得很羞耻的。隐藏了心里的怨恨、又去亲近他的、这种人。左丘明觉得他们很羞耻。我也觉得他们很羞耻的。后来在宋朝元丰年间。皇帝下了诏。把左丘明在孔夫子的大成殿里祔祭着。并且追封他做瑕丘地方的伯爵。
五、【相如称疾】
相如忍辱。秦不加兵。廉颇感化。请罪负荆。
【原文】
周蔺相如、廉颇、同仕赵。相如位居颇上。颇欲辱之。相如每称疾引避。人皆耻之。相如语舍人曰。秦不敢加兵于赵。以吾两人在也。吾所为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颇闻之。肉袒负荆。造门请罪。遂为刎颈交。
蔺相如完璧归赵。人皆以为难。而相如不以为难。引疾避颇。人皆以为耻。而相如不以为耻。盖其所耻者。惟恐君国受辱。身辱犹其次也。卒至廉颇感悟。负荆请罪。人可不以国耻为重乎。
【白话解释】
周朝战国时候。有一个姓蔺名叫相如的。和那个姓廉名叫颇的。一同在赵国里做官。蔺相如的官比廉颇大。廉颇心里气忿。想要羞辱蔺相如一番。可是蔺相如每次总推说有了疾病避开了。人家颇觉得替他羞耻。蔺相如就对他的左右亲近的人说道。秦国所以不敢用兵来攻打赵国。就是为了我们两个人在着的缘故。我所做的事。一定先做着国家里的要紧事。然后去报私仇的。廉颇听到这番话。就自己解去了上身的衣服。负了荆杖。到蔺相如的门上去请罪。终于两个人。结成了同生共死、割断了首级、也没有懊悔的好朋友。
六、【孟孙克己】
孟孙克己。盛德孔多。助人采果。且避偷禾。
【原文】
汉淳于恭、字孟孙。家有山田果树。人或侵盗。辄助为收采。见偷禾者。念其愧。因伏草中。盗去乃起。里落化之。王莽末。恭兄崇。将为盗烹。恭请代。得俱免。后崇卒。养孤教诲。有不如法。恭用杖自箠。儿惭而改过。
淳于恭专以克己利人为务。未尝欲激人之知耻。而人受其感化。则羞恶之心。莫不油然作矣。且当遭寇之时。众莫事农桑。恭独力田。人曰。死生未分。何空自苦。恭曰。纵我不得。他人何伤。尤无我相也。
【白话解释】
东汉朝时候。有一个双姓淳于。名叫恭的人。表字就叫孟孙。家里有的山田和果子树。人家或者去偷盗他的果子。淳于恭就每每帮了他们采下来。又看见有来偷他田里稻子的人。淳于恭恐怕偷稻的人要惭愧。他就自己伏在草里面。等那偷稻的人去了。才起来。于是他乡里的人。都受了他的感化。在王莽末年间的时候。淳于恭的哥哥名叫淳于崇的。被强盗们捉了去。将要把他煮熟着吃了。淳于恭就去请求、自己代替哥哥死。因此兄弟俩都得免了。后来淳于崇死了。淳于恭教养孤儿。倘若有了不合法。淳于恭就用了杖打着自己。孤儿见了很惭愧。就改过了。
七、【刘宽多恕】
刘宽示辱。仅以蒲鞭。失牛误认。徒步归焉。
【原文】
汉刘宽、温仁多恕。有失牛者。就宽车认之。宽下驾步归。有顷。失牛者得牛送还。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典历三郡。吏民有过。但以蒲鞭示辱。
逯乡侯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自责。见父老慰以农田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夫人欲试宽、令恚。使婢奉肉羹。污其朝衣。宽曰。羹烂汝手乎。人感德兴。日有所化。余取其以耻德化人者。
【白话解释】
东汉朝时候有个刘宽。他的为人温和仁厚。又很宽恕。有个人遗失了一只牛。就把刘宽驾车的牛、认做了他的牛。刘宽就下了车。一步一步的走回到家里。过了一回儿。失牛的人、把自己的牛寻着了。就把刘宽的牛仍旧送回来、还给刘宽。并且谢着罪说道。我很惭愧。对不住你长者。随你办什么罪好了。刘宽说道。东西或者有相像的。事情或者有错误的。既然你很辛苦地来送还了我。何必还要谢罪呢。那地方上的人。很佩服刘宽的不计较。后来刘宽历任做了三郡的太守官。每逢下属们和百姓们有了过失。只用了蒲草做的鞭儿打他们。表示一种羞辱。
八、【甄宇瘦羊】
博士甄宇。耻众分羊。特取瘦者。千古名扬。
【原文】
汉甄宇、字长文。建武中。每冬日。诏赐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瘦。诸博士争羊不已。欲杀羊分肉。宇时为博士。以分羊为耻。因先自取其最瘦者。乃免争。后帝知其事。因呼宇为瘦羊博士。
孔融四岁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以我小儿当取小者。千古传为美谈。而甄宇于赐羊。特取其瘦者。诸博士且因之而息争。于以见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无非为名利二字所蔽耳。
【白话解释】
东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甄。单名叫一个宇字的。表字就叫做长文。在光武皇帝建武年间。每逢冬天寒冷的时候。皇帝下诏赏赐五经博士们、每人给羊一头。可是羊有大小肥瘦的不同。因此许多博士们。大家争夺那些大的肥的羊。闹的不得了。甚至于要把羊先杀了。大家再均均匀匀的分肉。以免得互相争夺。这时候、甄宇也是做着五经博士的。觉得杀羊分肉、是很可羞耻的事。因此就自己先拣了一只最瘦小的羊。于是才免了这种无谓的争执。后来光武皇帝晓得了这一回事。就把甄宇叫做瘦羊博士。
九、【王烈遗布】
彦方盛德。化及盗牛。使人遗布。激改愆尤。
【原文】
汉王烈、字彦方。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盗惧我闻其过。是有耻心。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人遗剑于路。盗为守之。
许止净谓王公不过在野一匹夫。而能使窃盗之徒。宁受刑戮。惟恐其知。非所谓君子不怒而民威于鈇钺乎。化一盗贼。而一县景从。远夷遵奉。盛德之感人。过于刑罚爵禄。信哉。
【白话解释】
东汉朝时候。有一个王烈。表字就叫彦方。他的乡里有个偷牛的人。把人家的牛偷了去。牛主人把这个偷牛的人捉到了。那个偷牛的人。就告了罪说道。我偷了你的牛。现在受你的刑罚。我是甘心愿意的。可是请求你千万不要给王彦方知道了。王烈听到了这一回事。就差了一个人去谢那偷牛的人。并且送了他一疋布。有人问王烈。这是什么缘故。王烈道。偷儿恐怕我晓得他的过失。这就是有了羞耻的心。既然对于恶事、有了羞耻的心。就是能够改善了。所以我用了这个法子去激厉他的。后来有一个人。把一柄宝剑遗失在路上。那个以前偷牛的人。就替他看守着。
十、【管宁善化】
管宁割席。以愧希荣。牵牛代牧。备汲息争。
【原文】
汉管宁、少与华歆同席肄业。有乘轩过门者。歆废书往观。宁遂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邻有牛暴田。宁为牵牛著凉处牧之。牛主大惭。若犯严刑。里中有井。汲者争先而斗。宁多买汲器。置井旁。乃各自悔责。
好视喜听。少年常情耳。乃宁以慕荣为耻。竟至割席。且尝锄园得金。宁不顾。歆则捉而掷之。盖优劣显判矣。厥后魏主征为大中大夫。不受。歆以太尉让宁。亦辞。年八十四卒。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白话解释】
东汉朝的末年间。有个管宁。幼小时候。和华歆同一只桌子读书。有个做官的人。坐了车子经过他的门口。华歆就抛了书本去看。管宁因此就和华歆割绝了交好。大家分开桌子各自独坐了。管宁并且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呵。邻舍人家有一只牛在田里乱跑。妨害了田稻。管宁就牵着牛、到清凉的地方放着。并且自己替他们看守着。牛主人就大大的惭愧。好像犯了严厉的刑罚一样。乡里内有一口井。汲水的人大家为了抢着先。因此争斗了起来。管宁就买了许多汲水的器具。盛了水。放在井旁边。于是抢先汲水的人。大家都自己悔悟着。自己责问着。
十一、【王济不屈】
王济不屈。知耻直陈。尺布斗粟。未使亲亲。
【原文】
晋王济、尚常山公主。帝尝谓和峤曰。我欲骂济而后官爵之。何如。峤曰。济恐不可屈。帝因召济切让之。既而曰。知愧否。答曰。尺布斗粟之谣。尝为陛下耻之。他人能令疏亲。臣不能使亲亲。以此愧陛下矣。帝默然。
王武子风姿英爽。好弓马。勇力绝人。善易及庄老。与娣夫和峤裴楷齐名。以尺布斗粟之谣为帝耻。以不能使帝亲亲为己耻。可谓知耻者矣。古云、知耻近乎勇。信然。世之兄弟不睦者。闻济言当愧矣。
【白话解释】
晋朝时候。有个王济。娶了常山公主做妻子的。有一次。皇帝对和峤说。我要把王济先骂了一番。然后再给他的官爵。你看怎么样。和峤说。恐怕王济是一个不可屈服的人呵。皇帝就把王济召了来。切切实实的责备他。然后又说道。你晓得惭愧了吗。王济就对答道。从前汉朝淮南王的时候。有一种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的童谣。这个是做臣子的替陛下很羞耻的。别人家能够使得皇上疏远亲族。可是做臣子的、不能够使得皇上亲睦亲族。这个也是做臣子的、很惭愧对陛下的呵。皇帝听了这一番话。一声也不响了。
十二、【朱冲送牛】
晋有朱冲。偿犊高风。送刍无恨。化及羌戎。
【原文】
晋朱冲、好学而贫。以耕为事。邻人失犊。认冲犊以归。后得犊于林下。大惭。以犊还冲。竟不受。有牛犯其禾稼。冲屡持刍送牛。而无恨色。主愧之。不复为暴。诏补博士。称疾不应。逃入深山。居近夷俗。羌戎奉之若君。
许止净谓古之高人。多有因人疑己而偿物。及其既悟。返物不受者。如姜肱桑虞皆然。夫因人疑而偿其物。盖与世无争矣。故一匹夫伏处深山。化及羌戎。下至毒虫猛兽。非盛德至善而能若此乎。
【白话解释】
晋朝时候有个朱冲。很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贫苦。就靠着耕田过生活。邻舍人家失去了一头小牛。就把朱冲的小牛认去了。后来那一只失去的小牛。在树林下面找到了。于是邻舍人家。觉得自己的举动太猛浪了。大大的惭愧。就把朱冲的小牛送回来还给朱冲。朱冲竟不肯收受。另外又有一只牛。践踏朱冲田里的稻子。朱冲屡次拿了饲牛的草去给牛吃。一些儿也没有怨恨的神色。牛主人也觉得惭愧。就不再放纵这头牛为害了。后来朝廷下了诏。叫朱冲去做博士。朱冲推说有病。不肯就。逃到深山里去。住的地方、近着外国的风俗。外国的人。敬奉他像君主一样。
十三、【道虔激耻】
道虔送笋。捃拾自资。同捃争穟。悉以与之。
【原文】
南宋沈道虔、人窃其园菜。虔自逃隐。有拔其屋后笋。则买大笋送之。曰、欲竹得成林耳。盗惭不取。使置其门内而还。尝以捃拾自资。同捃者争穟道。虔谏不止。悉以所得与之。争者愧恧。后每事辄云。勿令居士知。
道虔天心仁爱。孙恩乱后饥荒。与兄子共釜庚之资。郡州府凡十二命。皆不就。冬月无复衣。戴颙为作衣服。并钱一万与之。虔悉分诸兄弟子无衣者。乡里少年。相率受学。咸得有成。其所以感人深矣。
【白话解释】
南北朝时候。南宋朝有个宋道虔。有人把他园里的菜偷掘了。沈道虔反而自己逃着隐避了。有人把他屋后的笋拔去了。沈道虔就另外买了大笋。去送给那个拔笋的人。并且对他们说。屋后的笋。要他将来成就竹林的。偷笋的人。觉得很惭愧、不要他的笋。沈道虔就叫人把笋放在他们的门里面。自己回来了。沈道虔平常拾取田里遗下的谷粒。拿来做饭食的。有一班同拾遗谷的人。大家抢夺田里边有遗稻的路。沈道虔劝他们不住。就把自己拾来的谷。尽数给了他们。争夺的人。大家觉得很羞耻。后来每每有了事。一定说、勿可给沈道虔晓得了。
十四、【元琰避盗】
元琰避盗。畏其愧耻。伐木为桥。盗风以止。
【原文】
南齐范元琰、字伯珪。钱塘人。累征辟不就。性嗜学。博通经史。家贫。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菜。遽退走。母问其故。对曰。畏其愧耻故也。或涉沟盗其笋。元琰因伐木为桥以渡。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鼠窃。
廉之至可以道不拾遗。耻之化亦可乡无鼠窃。似廉之效力。胜于耻矣。但遗物之事、偶然耳。鼠窃则时有所闻。孰能使之有耻且格。元琰家素贫寒。且以蔬菜为业。乃畏人愧耻而不较。尤为人所难能。
【白话解释】
南北朝时候。南齐朝有一个姓范的人。名叫元琰。表字就叫伯珪。是钱塘地方的人。屡次朝廷里叫他去做官。他终于不肯去。范元琰的生性。最喜欢读书。对于经史的学问。都能够贯通精博。家里很穷苦。就卖着园里种的菜蔬过日子。有一次走出去。恰巧看见有人正在偷他的菜。范元琰就立刻退回来了。他的母亲就问他为了什么缘故。范元琰对答道。恐怕他们要惭愧的缘故。有人渡过水沟来偷他家里的笋。范元琰就砍了树木来做一条桥。给他们渡过这个水沟。从此以后。偷笋的人。大大的惭愧。一村的人。就再没有偷窃的事情发生了。
十五、【弘景异操】
弘景冲龄。即能明理。一事不知。以为深耻。
【原文】
南齐陶弘景、幼有异操。读书万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年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曰、仰青天。观白日。不觉为远矣。梁武帝蚤与之游。即位。征之。不出。有大事。无不咨询。时人谓之山中宰相。
读书万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此一也。即孔子吾道一以贯之之一也。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而成圣。得其一。万事毕。弘景得一了一。是以享寿八十五。无病而逝。颜色不变。屈伸如常耳。
【白话解释】
南北朝时候。南齐朝有一个人。姓陶名叫弘景的。幼小时候。就有很奇怪的操守。读了一万卷的书。偶然有一桩事情不晓得。就很以为羞耻。到了十岁的时候。得到了葛洪做的一部神仙传。陶弘景看了。非常欢喜。日夜去研究寻讨。就有一种要学仙家长生的志向了。他就说道。仰起头来看着青的天。白的太阳。就不觉油然地生了深远的心意了。梁朝武帝起初时候。曾经和陶弘景交游的。等到做了皇帝。就去召他。他不肯出来。每每朝廷里有了大事。没有一桩不去询问他的。所以当时候的人。都说陶弘景是山中的宰相。
十六、【吉翂拒举】
梁有吉翂。孝行纯笃。因父求名。引为耻辱。
【原文】
梁吉翂、字彦霄。冯翊人。天监初。父为奸吏所诬。罪当死。翂年十五。挝登闻鼓乞代。武帝释之。丹阳令王志欲举翂纯孝。翂曰。是何量翂之薄也。父辱子死。道固当然。若翂当此举。是因父求名。何辱如之。固拒而止。
李文耕谓痛父之冤。而挝鼓求代。则得代固甘之。即不得代而与俱死。亦甘之。其心固不知天地间有生死祸福矣。况名誉乎。读翂父辱子死之言。乃真见仁人孝子之心。光明磊落。不杂一毫私意。
【白话解释】
南北朝时候。梁朝有个吉翂。表字叫做彦霄。是冯翊地方的人。在天监初年间的时候。他的父亲被奸臣诬陷了。罪名应当论死。这时候、吉翂的年纪才十五岁。他就去敲着朝堂上伸冤的鼓。要求代替他父亲的死罪。武帝就把他的父亲释放了。丹阳地方的县官。姓王名志的。要把吉翂当作纯孝的人。荐举到朝廷里去。吉翂说道。你为什么这样的小看我呢。父亲有了耻辱。做儿子的代替去死。这是在道理上应该当的。倘若翂应了这个选举。那就是因了父亲去求名誉。天底下是没有像这样重大的耻辱了。吉翂固意的拒绝。王志才把荐举的事停止了。
十七、【于义决讼】
于义决讼。分与家财。安等愧耻。风化大开。
【原文】
北周于义、谨之子也。以父功封广都县公。迁安武太守。惟崇教化。不尚威刑。有郡人张善安王叔儿争财相讼。义曰。太守德薄所致。乃以家财分与二人。喻而遣去。安等各怀愧耻。移居他州。于是风化大洽。
许止净谓民以财物争讼。听狱者出己所有以和解之。在法律家以为此风一长。听狱者宁有多少卖儿鬻女钱耶。乃观于公。不惟不长浇风。且使风俗大化。是知道德之教化。决非法律所能企及也。
【白话解释】
南北朝时候。北周朝有一个姓于名叫义的人。就是于谨的儿子。他因为了父亲的功劳。所以封了广都县的公爵。升做安武地方的太守官。他的行政。只崇尚教化。不主张严厉的刑罚。有两个安武郡里的人。一个叫张善安。一个叫王叔儿。为了争夺钱财。两边打起官司来。于义说道。这是我做太守的道德薄的缘故。就把自己的家私。分给他们两个人。讲解了一番。叫他们去了。张善安和王叔儿两个人。都觉得很惭愧。很羞耻。就搬了家、到别地方去了。从此以后。安武地方的风化。就大大的和洽了。
十八、【李泌报恩】
李泌之马。啮应于野。閟而不言。愧其长者。
【原文】
唐李泌、为相。帝曰。谁与卿有恩。朕能报之。泌曰。曩为元载所疾。谪江西。路嗣恭与善。臣常畏之。会其子应并驱。马啮其胫。臣惶恐不自安。应閟不言。勉起见父。臣常愧其长者。思有以报。即日加应宣歙观察使。
宦家子每倚父势。将无作有。以陷贤者。况马啮其胫。泌又与其父异趋者乎。乃应能匿伤不语。弭祸无形。可谓干父之蛊。宜受美报。而邺侯聪明盖世。纯粹无疵。尚愧其长者。则应亦足多矣。
【白话解释】
唐朝时候。有个姓李名叫泌的。做了宰相。皇帝问他道。那一个是对你有恩德的人。我能够替你报答他。李泌道。从前做臣子的。很被元载嫉妒的。因此把我贬官到江西地方。路嗣恭和元载很要好。做臣子的心里非常怕他。刚巧和路嗣恭的儿子名叫路应的一同跑马。我的马咬了路应的脚骨。做臣子的怕得了不得。心里很不安。可是路应却守了秘密。竟不说出这回事。并且忍了痛。勉强起来。去见他的父亲。做臣子的常常惭愧不及他的长者的行为。心里思量着要报答他。皇帝于是马上把路应加了官。做宣歙地方的观察使。
十九、【钱徽焚书】
钱徽得书。取士无私。受诬不辨。出书焚之。
【原文】
唐钱徽、为礼部侍郎。宰相段文昌学士李绅并以所善委徽。求致第籍。徽不能如二人请。文昌即奏徽取士以私。贬江州刺史。或劝徽出文昌书自直。徽曰。苟无愧于心。安事辨证耶。敕子弟焚之。后拜吏部尚书。
今之暮夜苞苴。夤缘请托者。无论矣。而上以所善委其下。大率皆段文昌李绅也。谁敢违之。钱徽能不如所请。已为难能。乃受诬不自辨白。更焚其私书。此等度量。岂凡人所能及。文昌等真当愧死矣。
【白话解释】
唐朝时候。有一个姓钱的人。单名叫一个徽字。他做了礼部侍郎的官。那时候的宰相、姓段名叫文昌的。和那个专管制诰的官、姓李名叫绅的。都把知好的名字委托钱徽。要求给他们及第。钱徽不肯依那两个人的请求。段文昌就奏到皇帝里去。说钱徽的考取士子。完全是为了私下情面的。于是就把钱徽贬到江州地方去做刺史。有人劝钱徽把段文昌写给他的信拿出去。表明心迹。钱徽说道。假使在心里没有惭愧。何必寻了证据去辩白呢。叫子弟们把那封信用火烧掉了。后来钱徽一直做到吏部尚书。
二十、【薛奎忧愧】
薛奎参政。叹息频频。废食忧愧。不及古人。
【原文】
宋薛奎、素刚毅端重。善知人。微时抱负非凡。仁宗朝。参大政。遂欲绳天下一入于规矩。往往不可其意。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曰。吾惭不及古人。而惧后世讥我也。
人能惧当世之讥。自不致为无耻之行。故君子必慎其独。庶衾影无愧。可以对天地。可以质鬼神。而薛奎乃惧后世之讥。以不及古人为惭。甚且叹息不食。是犹颜渊学虞舜之心尔。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有一个宰相。姓薛。单名是一个奎字。他的为人。一向是刚方坚毅。端庄厚重。最能够鉴别人材。在微贱的时候。就有非常的抱负。和普通人大不相同了。仁宗皇帝的时候。拜了相。他要把天下的人。一个个都就了范围。守着规矩。不做那非法的事。往往遇到了不满他心意的事情。他就回到家里躺着。口里叹着气。面上很忧愁。心里很惭愧。每每连饭都不要吃了。家里的人都笑着问他。你何必要弄到这个样子呢。薛奎说道。我很惭愧。及不来古时间的人。恐怕后世的人要讥笑我呀。
二十一、【庐革避试】
庐革应举。耻荐以私。去弗就试。上谕嘉之。
【原文】
宋庐革、字仲辛。吴兴人。少举童子。知杭州马亮见所为诗。异之。时值贡举。亮戒主司勿遗革。革闻曰。以私得荐。吾耻之。去弗就试。后二年。遂首选。至登第。年方十六。神宗谓宰相曰。雅闻革廉退士也。宜拜嘉郡守。
许止净谓科举时代。幸进者仰人捉刀。贿通关节。已觉廉耻道丧。然犹守秘密。畏人指责。迨清季改科举为选举。乃金钱购买。威力劫持。明目张胆。恬不知耻。庐革而在。真当乘桴浮海。不与同中国矣。
【白话解释】
宋朝时代。有一个姓庐、单名叫一个革字的人。表字就叫做仲辛。是吴兴地方的人。幼小的时候被举了童子。杭州地方的知府官。姓马名叫亮的。看见了庐革所做的诗句。觉得很奇异。这时候、刚刚逢着了考试。马亮就叮嘱考试官。不要遗下了庐革。庐革听到了就说道。因了私托考取了。这是我所羞耻的。就回去了不赴考试。后来过了两年、才去考。竟中了第一名。到了及第的时候。年纪还只有十六岁。神宗皇帝对宰相说。一向晓得庐革是一个有廉耻、重恬退的读书人。应当叫他做嘉郡地方的太守官。
二十二、【纯仁无愧】
宋范纯仁。坦白胸襟。不援维例。无愧于心。
【原文】
宋范纯仁、尝与司马光论役法。不合。后朝廷治司马党。韩维以执政日与光不合。得免。或劝纯仁援维为例。纯仁曰。吾昔与君实同朝论事不合。则可。以为今日解脱地。则不可。有愧心而生。孰若无愧心而死乎。
忠宣公尝自言平生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不尽。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步。家训如此。是以毕生无愧于心也。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有一个封做忠宣公的人。姓范名字就叫纯仁。曾经和司马光两个人讲论力役的征法。意见不同。后来朝廷里处治司马光一党的人。有一个姓韩名叫维的。为了从前做官的时候。和司马光意见不合。因此得能够免了。有人劝范纯仁根据了韩维的前例。去要求免罪。范纯仁说道。我从前和司马君实两个人。同在朝廷里论事。意见不合。那是可以的。要把这个当做现在脱罪的地步。那是不可以的了。况且一个人。与其有了惭愧心的活着。还不如没有惭愧心的死去好呢。
二十三、【杜淦劳力】
杜淦劳力。垦耕起家。嗟彼忍耻。视妻如花。
【原文】
宋杜淦、江夏人。自称蕉阴老人。居泗水上。烈日笠首。躬督垦耕。起家十五年。遂致富。尝谓人曰。夫忍耻入仕。不因妻子者几希。但彼乃忍耻。我则劳力。所为者皆衣食耳。顾我何如哉。
仕非不可也。当视所因何如耳。家贫亲老。宁得以禄养为耻。然禄养亦视其得之何如耳。若果蝇营狗苟以养亲。岂非耻乎。乃有百计钻谋。以为其妻子者。耻孰甚焉。杜淦之言。可为忍耻入仕者诫。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有一个人。姓杜。单名是一个淦字的。是江夏地方的人。他自己取了一个别号。叫做蕉阴老人。居住在泗水的河边。虽然有了很猛烈的太阳。他仍旧是头上戴着笠帽。亲自用力。并且监督工人去开垦、和耕种田地。等到工作完了以后。仍旧不废读书的功课。这样的治家有十五年。家里就弄得很有钱了。杜淦曾经对人家说道。凡是忍了羞耻去做官。不是为了妻子的。有几个人呢。但是他们是忍了羞耻。我却是自己辛苦些气力。大家无非都为了着衣和吃饭吧了。和我比起来。觉得怎么样呢。
二十四、【王恕羞贽】
太宰王恕。羞言贽仪。辄引古训。以告人知。
【原文】
明王恕、尝语人曰。宋人有言。凡仕于朝者。以馈遗及门为耻。仕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耻。今动辄曰贽仪贽仪。而不羞于人。我宁不自耻哉。生平奏疏甚多。贵近侧目。卒年九十三。谥端毅。五子十三孙。多贤且显。
仕朝以馈遗及门为耻。仕外以苞苴入都为耻。宋人此言。可为万古官箴。王恕不忘此训。且尝为人道之。故宏治二十年间。众正盈朝。职业修理。号为极盛者。恕力也。盛德所至。天乃报以富贵寿考耳。
【白话解释】
明朝时候。有个姓王名叫恕的。他曾经对别人说道。宋朝的人有一句话说。凡是在朝廷里做官的人。觉得馈送的物品。拿到门口来。是很可羞耻的。在外边做官的人。觉得用私下的东西。送到京城里去。是很可羞耻的。可是现在做官的人。动着就说贽仪贽仪。人家虽然不来羞我。难道我自己也不觉得羞耻吗。王恕生平上到皇帝里去的奏疏很多。朝廷里的大臣、和皇帝身边的亲信人。都惧怕得不敢正眼去看他。王恕死的时候。年纪已经九十三岁了。皇帝赐他谥法。就用端毅两个字。王恕有五个儿子。十三个孙子。儿孙里面。很多贤良、并且显贵的人。
【绪余】
夫耻、德之基也。说文。耻、辱也。从心、耳声。会意。取闻过自愧之义。凡人心惭、则耳热而赤。是其验也。乃教人知羞免愧。归乎天良也。盖人性本善。习而为恶。天能使人性有善而无恶。不能使人有习而不为恶。故赋以羞恶之心。俾起一恶念、则惊。行一恶事、则恐。既惊且恐。则必速止其恶。以返于善而性乃不为习所夺。故耻大有功于性。耻心发现。即是天良。即是明德基本。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