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网

净土法门法师: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殊胜

发布时间:2024-02-03 04:03:21作者:正觉网
净土法门法师: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殊胜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152集2013年1月29日讲于香港

你功夫成片了,法喜充满,真有把握。只要有把握,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切就圆满了。我们的断烦恼、化解习气、消除业障、明心见性,这些事情通通在极乐世界办。我早年曾经劝过别人,“四弘誓愿”前面两愿现在干,认真干;后面两愿“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那个两愿,到极乐世界再办。我是把它分成两段的。现前要发度众生的大愿、要发断烦恼的大愿。

“一门深入”,不是求智慧,不是求知识,“一门深入”的目的是在一心不乱,这个要知道。如果求知识,求智慧当然也行,这个“一门深入”,得定之后开慧,那个智慧一开,“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智慧开了。

平常功夫从什么地方去测验?烦恼轻,智慧长。我们想想,我们的烦恼今年跟去年比是不是少了,智慧是不是增长。果然如是,我们的功夫得力,有进步。如果是跟去年还差不多,甚至比去年烦恼还多,那你就退步了,你毫无进展,你往下堕落了。这个是自己勘验自己最好的方法。人在进步的时候,法喜充满;人在退步的时候,这烦恼充满。不能靠别人,别人帮不上忙,佛菩萨也帮不上忙,佛菩萨只指导我们、教导我们。所以一部经论足够了。

这一部经里头,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全都包括在其中。尤其是黄念老这个集注,收集了八十三种经论,一百一十种祖师的注疏,它的内容太丰富了,所以我提出我的教学法“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早年我在台中李老师办的研究班,我在里面担任《金刚经》的教学,我就做了实验,所以我教的方法,跟李老师、跟其他的老师不一样。我根本就不讲,上课的时候,指定从第几页第几行到第几页第几行,我们这个星期学这一段经文、注解,采取江味农居士的注解。注解份量太大了,我做了个节本——《金刚经讲义节要》,讲义是江味农的,我把它做了个节要,我就用节要来学习。但是学习的同学,可以参考讲义全文,但是作报告的时候,就把我节要的这一部分说清楚、说明白就行。一堂课一个小时,学生上讲台讲五十分钟,最后十分钟,我做讲评,我的课是这样上的。所以我上课没有经本,没有讲义,什么都没有,我坐在最后一行,你的音声我要能听得见,我给你做讲评。所以学习的人非常辛苦,告诉我,我这两个小时,他们来学习的同学足足要准备两天,但是他们很欢喜,为什么?真得受用。我说:“你们是来学的,我是教你怎么个学法,我不是讲给你听的,你要讲给我听。”

这个方法也不是我创造的、不是我发明的,《礼记·学记》里头所说的,古人的东西,我拿它来做试验,是真有效果,这古人高明!学的人不吃这苦头,他学不出来。所以资料、参考书一定要亲自动手,别人帮你忙的时候,你把你架空了,人家通通写出来,你作报告,你没有这番苦头、你没有这种经历,你学不出来,一定要亲自动手。

我年轻的时候很勤奋,有的时候晚上搞到天亮都不知道,“怎么天亮了?”现在人总想:有几个助手来帮助我,那不是学习,那是已经大成就了,叫助手帮助你是什么?是培养助手,他们能成就,助手是学生,你是老师,不是你学习了,那是你在教学。真正学习,样样要亲自下手,绝不能把事情交给别人做,自己真正得利益。那么求正觉重要!求正觉就是求开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叫真觉悟。

“今此经文,正与《华严普贤行愿品》一味。《行愿品》曰:‘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攝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普贤菩萨说出这么多,这叫真供养。



“法供养最。”

为什么?“法供养”能帮助人开悟,“财供养”做不到。所以《金刚经》上说:“大千世界,七宝供养”,你用尽大千世界七宝供养,比不上四句偈的法供养。

大千世界七宝,我马上得受用;四句偈的供养,那我开不了悟,也有那么高的价值?有!为什么?这四句偈的佛法是金刚种子,种在你八识田中,永远不坏。这一生不能成就、不能开悟,来生后世遇到缘,这个种子起作用,这个时候你就知道,这个功德超过一切财供养。那么这个利益、这因果,不讲现世,要讲三世,你就完全明白了。

我们今天对净土能信、能解、能行,那我们的信、解、行程度不足,阿赖耶里头有这个根,这个根是过去生中接受法布施的根,因。过去生中,我们自己修法布施的功德累积而成的,这一生才有机会得人身、闻佛法,遇到佛法当中第一微妙之法,稀有难逢。纵然不能在这一生当中成就,这是业障、习气重,不能成就,这一生当中又加深了一层,再等来生后世再遇到,逐渐逐渐加深。加到多深呢?经上讲的,每一个往生的人,真正能往生,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他往生了,都是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得诸佛加持,成就他的信、愿、行,他往生了,没有一个不是这个情形。所以这是好事,你学这个法门,即使退了心了。堕落了、背道而驰了,都是好事。

那退转是什么原因?你有冤亲债主,冤亲债主有强烈的怨心。他怨什么?他要报复你,他要障碍你。他有这种强烈的心,你得接受他的报复,这一生退转,报完了,这个账了了,来生他不会障碍你了。所以一个人的修学到成功,千锤百炼,在轮回里头打滚。练到纯真,就超越了;你还没有练到纯真。可是也有提前的,那是什么?那是真正觉悟了,真正放下了,真正勇猛精进,可以把过去修行不足的地方,在一生当中补满。那是什么人?像锅漏匠那种人,像修无师那种人,像我们所见所闻的不少,还挺多的。他们一心念佛,除一句佛号之外,心里什么都没有。所以你看他慈悲到极处,遇到任何人笑眯眯的,你干什么,他都说好,都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笑眯眯的,为什么?他心里头没事了,全放下了。好,与他不相干;不好,与他也不相干,与他相干的就一句阿弥陀佛,他念念不舍。这个人,往往是三年之间就把他无量劫来所欠缺的功德补满了。补满了,他想往生,就走了;他要愿意再多住几年,不碍事。那为什么住几年?不是贪图享受,这个世界都是苦,哪有乐!他迟两年走的时候,他是度众生,还有有缘众生,他能够影响他们。换一句话说,他会多带几个到极乐世界,这个好!好事!住在这个世界的时候,他没有关系,这个地方五欲六尘,他不沾染了,他不起心、不动念了,到极乐世界来去自如,想去就去,想来就来。《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是个念佛人往生净土的,他常常到世间来,也常常回极乐世界,什么身份都现,现过国王身,现过宰官身,现过菩萨身,现过小乘身,他什么都现。现身,都是为度那一类众生。真自在!他是修这个法门成就的,凭他生生世世的经验,唯独这一门,快速成就,稳当成就,决定不错。

“法供养”里面,第一个,这是根本,决定不疏忽,没有这一条,后头都做不到,第一条是根:

“如说修行供养。”

佛在经上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干。你看前面“常行布施”,我们真干,烦恼、习气、放不下怎么办?菩萨举个比喻,告诉这学佛的朋友:如果有人无缘无故夺取你一块钱,你生不生气?马上就生气了;人家无缘无故给你一块钱,你很欢喜。这说明什么?喜跟怒。给你,你欢喜;把你抢走了,你生气,这叫烦恼。烦恼从哪来的?从这来的。实际上是从你的心,你的心对财没放下,所以会有这种情形发生。另外一个人是:这一块钱是小事情,他要夺取,给他吧,一块钱没什么,他给我,我也不很欢喜。菩萨说这个人看破了。把这个一块钱,提升到一百块钱、一千块钱、一万块钱、十万块钱、百万块钱、千万块钱、亿万块钱,也这样看法,贪就断掉了。最后看到,我的身心是假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包括身体,何必得了就欢喜、失了就懊恼呢?没这个必要。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常作如是观,常修如是行:你的东西,再心爱的,别人拿去了,提都不提,心上不落痕迹,就好像本来没有一样;人家供养你、送给你,摆在面前,很好,也不再放在心上。常常念到这是我的,那就错了。哪有我的、你的?再进一步,真正能够理解到,整个宇宙是一体,你就入了如来境界了。一体,没有分别了、没有执着,果然不起心、不动念,恭喜你,你圆满成就了。所以“如说修行供养”摆在第一位,谈到供养,第一句就是这个。

《发觉净心经》法布施的四十种广大功德

尔时,世尊复告弥勒菩萨言:“善男子,法施有二十功德,不求果报,不著利养及与名闻,而为说法。何等二十?

(1)得正忆念,(2)得胜妙趣,
(3)得好正意,(4)得强志力,
(5)得多智慧,(6)觉悟出世般若波罗蜜,
(7)当得少欲,(8)当灭嗔恚,
(9)当灭愚痴,(10)一切诸魔不得其便,
(11)诸佛护念,(12)非人守护,
(13)诸天与力,(14)一切冤家不得其便,
(15)凡所亲友无人能坏,(16)凡所出言人必信受,
(17)得无所畏,(18)凡有行处恒常欢喜,
(19)智者赞叹,(20)所行法施恒为他念。

弥勒,是为法施不求果报得二十功德,弃舍利养及与名闻、衣服、饮食,无所希望,饶益为首常行法施。

“复次,弥勒,菩萨复有二十种功德不求果报,菩萨为他行法施时,不著利养名闻,饶益为首数行法施。何者二十?

(1)彼未生辩才则能令生,(2)生已不失,
(3)得陀罗尼,(4)当得察勤,
(5)不用多力广益群生,(6)少用功力多所利益,
(7)于众生边恭敬尊重常应供养,(8)当得身密,
(9)当得口密,(10)当得意密,(11)超越恶道及诸恐怖,
(12)于命终时心得欢欣,(13)如法正说能伏他论,
(14)具大威德胜人敬仰,况余凡庶!(15)诸根成就无能及者,
(16)深心具足得舍摩他、毗婆舍那,(17)能行难行精进不减,
(18)守护正法,(19)速能超度不退转地,(20)一切行中得随顺住。

弥勒,是名复有二十种功德,菩萨法施不求果报,不著利养及与名闻衣服饮食,饶益为先数行法施。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