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七、公案 — 理事体用 1.伎俩惑众
发布时间:2024-04-23 04:01:11作者:正觉网(一)公案本文
寿州道树禅师于寿州三峰山,结茅而居。常有野人,服色素朴,言谭诡异,于言笑外化作佛形及菩萨、罗汉、天僊等形,或放神光,或呈声响。
(缘起于现象界,光怪陆离事,均惟心所造,虚幻不实,不应以此迷惑世人,而求名闻利养。)
师之学徒睹之,皆不能测。
如此涉十年,后寂无形影。(习佛法贵在断除自性烦恼,得究竟涅槃。一切有为之法均有生灭,不了此知见,是谓不离三界。神通有尽,业力无穷,野人或随业转去也!)
师告众曰:「野人作多色伎俩,眩惑于人。只消老僧不见不闻,伊伎俩者有穷,吾不见不闻无尽。」
(凡所有相均是虚妄,空其法执性,即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见、闻之性不失,终不为境所惑。)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无正知见的人要开始修行,有的是为要有神通而追求名师,有些名师也会因为要有名闻利养,而有意无意间显现神通。若是真的他有神通那我们还是服了他,起码要能修到四禅境界才会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等五通。最怕的是无知之徒众,他的师父所拥有的是鬼神通之类,与神鬼搞在一起,往后死亡也是其中一员。
有真神通现起时,让人知道了也会引来诸多烦恼,例如心密初祖上大下愚法师,当初出来弘法时,因是上虚下云老和尚之后辈,无人能知其名,更不会去找他学「心中心佛密法」。因此他就在大众面前显现神足通,人身体飞到虚空中,这样子立即轰动大陆长江南北,很多人求他灌顶修法者数万人或称十几万人。但初祖这一现真神足通后,麻烦也来了,当时大陆军阀割据一方,互相斗争。其中有一军头就去拜访初祖,说要与他人作战,能否得胜?初祖好心劝他不要争战,苦了老百性,让生灵涂炭。军头一听说,那您意思是说我会战败啰!初祖不置是否,即称要去方便一下,就从后门尿遁了。如果初祖当初不现神通,可能名声不会如此之大,一切慢慢来,自然就有学徒跟他学习,这样时间拉长,会有更多真修行人受教,可惜这样一下子又遁入深山隐居修行去了。
释迦牟尼佛在世当时,也常常告诫徒众,修佛法不要用神通去诱惑人家,不要显现神通,因为神通是心幻化所现一切,你有神通不见得能有解脱知见,所以你如果先证到解脱道后,再有神通现起,那是自然现起,不必要如世间禅四禅境界,要得神通都是硬学而成。佛法修到金刚如来六地,自然能现五神通,再有原有的漏尽通,才和三明六通一样的有价值。如果仅是世间禅里的五神通,你得到这个不见得能解脱业力,不见得能够超越三界,所以释迦牟尼佛不大愿意徒众去显现神通。
前几天有位同学打电话来,说达赖喇嘛与上圣下严法师在纽约对谈,现在中视正在转播,要我赶快打开电视看一看。听了一下,其中有一个听众问了一个问题说:「世界上有没有神通?」达赖喇嘛说:「有!」圣严法师也没有否认!有!有神通!但他们说神通不能把事情办得很完美,所以他说要有智慧,般若智慧才能把事情弄得圆融,神通抵不过业力,也没有智慧那么好用。
2.释题
这个公案名为「伎俩惑众」,有为之法都可谓伎俩,用种种方法去迷惑无知大众,使他们迷糊到要追求什么的。而修真正的佛法都是在修无为,故是贤人或是解脱的圣人,都以有为、无为法修证的工夫来判定。故《金刚经》里头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若是先修证得无为法,那就是圣人,所谓圣人者是已得解脱知见,超出三界之行者。那所谓贤人是道德水准、德性已不错,就是还执着些有为境界,不能入无为境,故还是会生到各世间三界天去。
神通是修证到四禅天的时候才能发起的,证到四禅天者能住「一境性」间,意即映照到境时能产生自性去对着境,但不生起心意识相应,你有这个境界的话,就有点证得第一义谛空的样子了,但还不是真能解脱,因未证得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但因真气充满整个色身,心又静如止水,若此时行者要学一切神通随缘学习,都能够随心意成就。谈到世间禅的神足通,当任督两脉通,能「转河车」时,再连结其它正经十二脉、奇经另六脉都通时,一个人的色身都会一直要浮起来了,到达那个境界的行者,也可说是开悟的行者,他若要学神足通,祇要学习一下心与身的互相协调利用,就能如上大下愚法师一样的,能飞在虚空中了,这就是神足通。
禅中有定了,在这个时候,再起心意念去用这个心,从这个心之间可以学得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等五通,你要自己怎么成就,就怎么成就,但是没有经过很多的磨练的话,一次成效是没有的,还是要长时间去用此心。但问题是纵然得此神通,也没有真正能得解脱的智慧。
但此行者至此境,若无因缘去学习佛法六般若蜜多,以般若智能观破心与身的神力,就会一直执着这个能力,而忘记去学习对一切法的无着、不执,最后落得有神通,但没有能力去排除业力的牵扯,故不能得超出三界。故《大般若经》告诉我们,一切方法、境界都要能体会,但要能观此境界无所有、不可得,才能不迷失在各个境界层次上。
若一个人自己还不能学得解脱知见,以神通去诱惑大众,使他们迷失在追逐神通上,这就是所谓的以「伎俩惑众」。修行上要特别注意的是,初学者无法分辨这个人是真的有神通,还是鬼神附身的鬼通,胡乱跟随着他乱修为,会造成终身的遗憾,最后会沦坠的。故《楞严经》五十种魔相告诉我们,学佛法要如何不迷失在这些神通异能的境界上,不坠入世间三界果报中;若如此,不得证得菩提自性,成正等觉的菩提道。
3.语体文解
「寿州道树禅师于寿州三峰山,结茅而居。常有野人,服色素朴,言谭诡异,于言笑外化作佛形及菩萨、罗汉、天僊等形,或放神光,或呈声响。」
寿州三峰山中有一名道树禅师者,结草茅居住于此修行,并有很多的徒众跟随他在学习。在此山中不时有野人,衣服穿着虽朴素,但言谈之间常令人有诡异之感。并于言谈笑容之外,能随意化作佛形及菩萨、罗汉、天仙等形状,有时还会大放神光,或者呈现各种声响。这真是十足的外道行者,修行者追逐着「心用」,因想阴心成事,在想阴区宇中行者,若不能放下一切的妄想,去掉心能随意而幻化的能力,就没办法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虽当时有灵通异能,但当定力衰退时及会再落入轮回中,这非是佛弟子所要得到的。
禅宗说有不可思议之变的能力者就是魔,它有无量邪恶的心去变;我们的佛性是清净的心体,你如果修证到清净的心体空的时候,动心意念且有所感的话,你就会化个身出去,有千万人忆想你,你就有可能化千万应化身,比不可思议变来变去的心意要高明得多了。就像阿修罗一样,他的神力很大,可以把世界须弥山遮起来,也可以把太阳、月亮抓下来,有无量的神力,但有这些能力却没去掉心里的心病,最后还是轮回于六道中的。
按语说:缘起于现象界,光怪陆离事,均惟心所造,虚幻不实,不应以此迷惑世人,而求名闻利养。本公案缘起于现象界,有野人修行到世间禅的境界,却能用其心产生一些光怪陆离的事,当然这些都是由心所随意幻化的,当然是虚幻不实的,但大部份的人会产生好奇,甚至于想学习此种能力。另外,若这些幻化不实的幻形为别人所见,都会以为见到真的佛、菩萨、天仙等;若放光,便把他当做佛、菩萨现金身似地在崇拜,这样就会迷失自己;若此野人存心不良,就会产生愚弄信徒之事。故修行者不要以眼见什么相都认为是见到佛、菩萨了。故《金刚经》告诉我们:「凡所有相均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要去追逐一些有相之境为是。
对修行人而言,重要的是要能体会一下子心能成就这样,能成就那样后,就不能再去玩这个虚幻不实的心用。这也就是般若智慧指导我们的,要能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要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是无一少法可得,故不能执取修行中的任何境界及能力。
「师之学徒睹之,皆不能测。如此涉十年,后寂无形影。」
道树禅师之学生看了这个能千变万化的野人,均是显得此人能力深不可测,当然也就难免不了会动心,心想:若我学得这样,不是也很好。但碍于师面,不敢现出崇拜之心意。如此过了约十年后,这个野人却不再重现,无影无踪,没有再能见到他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状况?兴起十年后,就不见了。我们可以从几方面来谈:一者此野人神仙因业力关系,病死了,神通敌不过业力的;二者此野人晤得真修行人,把他摄服了,好好去学一些无为法,故不再玩这些神通异能的;三者也许心能变,还不能满足他自己,又闭关再学其它的神通了。总之,诸有为法是无常的,无常性怎能永存于世间,当然十年后也就不知去相了。
禅宗有一句话:「有不可思议的变,即是魔。」魔才会有不可思议的变。以前四祖优婆毱多尊者讲经说法时,经常有位魔(波旬)来捣乱,让信众不能安心闻法。有一次他拿了一串项链放在优婆毱多尊者身上,这项链是他用不清净的东西变出来的,但优婆毱多尊者能知假物所化,并能轻易取下。优婆毱多尊者也如法炮制送他珍贵的佩带物,有五样东西送给波旬,他很高兴的就往身上带,带在两手、两脚及颈部,但一带上去就化成原形,都是死蛇、死动物之类。因优婆毱多尊者念力无量无边,要拿掉这些秽物是拿不下来的。那个魔波旬的不可思议变也没有办法取下来,后来到天上去问天主,向天主求救及告状,天主就说了:「你斗不了优婆毱多尊者的,因为他的 能力太大了,你还是乖乖的去向尊者忏侮吧!」
最后波旬来到优婆毱多尊者面前忏悔,优婆毱多尊者就问了:「听说你有不可思议的神变能力?」他说:「对!像佛相卅二种好相都可以变。」尊者又说了:「那你就变给我看看!」他说「好!变给你看是可以,但要先约定,到时候不要看到法相庄严的假佛相时,世尊就要跟着顶礼!」尊者说:「好,不顶礼!」于是他跟阿难跑到树林里面去,一下子整个树林就整片发光,然后就看见有一尊卅二好相庄严的佛,从森林里面慢慢的走出来。优婆毱多尊者远远的看到一个非常庄严的佛,当他走到面前时,优婆毱多尊者不由自主的要顶礼。这时波旬变的佛就紧张的说道:「刚刚不是说好不礼拜的吗?现在怎么又要顶礼了呢?」由此可见,魔不可思议之变的能力。若修行人对此种善变的人,不能以超然无执的心去面对,有时是会出差错的。
按语说:习佛法贵在断除自性烦恼,得究竟涅槃。一切有为之法均有生灭,不了此知见,是谓不离三界。神通有尽,业力无穷,野人或随业转去也!一个修行人若不能真正学习般若智观破一切法的执着,证得解脱自在的能力,那是虚行此人生一趟了。
师告众曰:「野人作多色伎俩,眩惑于人。只消老僧不见不闻,伊伎俩者有穷,吾不见不闻无尽。」
道树禅师这时才告诫他徒众说,此深山中修行的野人做了很多种的伎俩,想眩耀迷惑于一般人或无正知见的修行人。您们当时还满心动的,但只要老僧我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禅定力,摄受住自己的心,不受他左右,您们也就不会受他的影响。他能耍心变的伎俩,因是有为之法,是会有穷尽的一天。因此有为法无常,或他寿命不能自主,总是有穷尽的时候。但我的见性、闻性,只要能显示其视与听的功能而无住,我此见性、闻性是能无穷尽的,入灭后尽未来际还是照样能见闻、觉知,不会消失的。
我们修行的真正目的是学习诸法的真如性,让他如实地现起而能无住,我们的六根真如、六尘真如、六识真如,所映现的一切境界、现象,祇要能不去执取一切境,就是真如性的真正反应,故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没有丝毫的习气与之相应,这就是真正的在学习佛法的人。所以禅师说,只消老僧不见不闻,伊伎俩者有穷,吾不见不闻无尽。
按语说:凡所有相均是虚妄,空其法执性,即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见、闻之性不失,但终不为境所惑。我们修行人也在做这一件事,对一切境不黏不着,对一些怪力乱神的事也能不好奇或执取,如是就能六根出六门而不染着,这种知见也就是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
当然我们要能得色身破,再证到空心、空性、空法,这些都是用般若智慧渡到彼岸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慧等六度,用此六般若蜜多度到彼岸的话,他就有世间智慧、出世间智慧、出出世间智慧,三者都能如实得到的话,就能够圆满处理事情,三种智慧都是般若慧里所具足的,缺一就不叫般若智慧了。有的人刚开悟时出世间智慧还没有办法得到,出世间智是根本智,根本智本来就具足,但因认识不清,要慢慢得到时,就能解脱了,其实就是在讲空理,根本智证到以后再来用心,才能够耍这个心,来利益众生。这时候要再熏习差别智,有差别智学得就有灵通,有差别就有比较,所以再过回来学差别智,那我们还没有证到根本智或空以前有没有差别?差别得太离谱了,以心不清净及习气来应缘,看你的习气多少,就有不同的业障出现或相应,这是分别心,不是差别智。
( 87年6月24日 讲于 龙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