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您的圣迹之旅:朝山者必读
发布时间:2024-05-03 04:03:01作者:正觉网朝山之旅(资料图)
一、前行:明确参访朝礼目标,调整意乐动机
(一)明确此行所为,确立参访朝礼目标
首先要明确自己为何要去朝拜圣地,想清楚自己此行所求。
总的来讲,参访朝礼可达成一些共通的目的:①集聚福慧资粮;②忏悔业障;③报恩(如虚云老和尚报母恩);④求加持。
个人可以把目标具体化,明确自己别别的、不共目的,如祈求某个修学目标顺缘具足,或者遣除遇到的某个重大违缘障碍,以及完成学修计划、积集哪些资粮、对治哪些最严重的罪业等等。
总之,行为的目标越明确,动力就越强,收获就越大。
(二)调整动机意乐,提升参访朝礼价值
人身难得,佛法难逢,无数次轮回至今,方得此暇满人身。在这五浊恶世、末法时代,幸逢佛陀圣迹(或者高僧大德住持修行过的圣地),若有机缘亲临其境,实在稀有难得,弥足珍惜。
一旦确定了参访朝礼地点,应先了解该圣地的殊胜之处,令心生起敬仰和向往。事先了解往昔有何佛菩萨或者祖师大德曾出现于该圣地,作何广大利生事业。这些相关的事迹,是在此真实地发生过,由此生起信心、敬仰、向往。比如朝五台山之前先了解文殊菩萨的功德,朝九华山先了解地藏菩萨的功德,朝普陀山先了解观音菩萨的功德,以及这些圣地的历史文化等等。
(三)祈请加持与广发大愿,圆满参访朝礼之行
籍发愿的力量和求加持的力量,以成办所求,实现目标。
三宝加持之力不可思议。作为一名佛弟子,凡所兴求皆应启白三宝,而参访朝礼作为殊胜的善行,更应多求三宝加持与护念,令此行获得最大的利益,顺利圆满、增福净障。
自心善愿之力量亦不可思议。可以《普贤行愿品》偈颂作为总的发愿,向一切佛菩萨学习“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广大愿行,也可以发与所去圣地有关的佛菩萨相应的愿(如文殊菩萨十大愿),乃至自己个人别别的善愿,令自己此行的目标更为高远。
重要的一点是,从发心参访朝礼、定下目标那一天起,就应该每天祈请加持,把每天的功课和善业回向此行。为了参访朝礼正行的顺利圆满,一些法行需要提前准备,相关内容请参阅【附一】。
二、正行:一心净善,正知而行
朝礼参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参见【附二】。
在整个参访朝礼的过程中,应该常常生稀有、珍惜想,世事无常,亲临圣地之难得机缘转瞬即逝,每每应如亲见佛陀,以赤子之心猛利祈求佛菩萨加持自己此行总的目的和别别的目的得以实现。参访朝礼过程中,应该尽量多地开展如下法行:
(一)礼敬佛陀
遵行师长教授,以《普贤七支供》对佛陀及其圣迹作身、语、意的礼敬,过程中要专注一心、配合观想。
“意”的礼敬:可忆念佛菩萨及祖师大德的功德、恩德。【附六】如是总说佛的功德,而该圣地具体哪一尊佛菩萨有他不共的功德,前行时已经了解,亦应忆念、感恩,因为若没有佛陀的教化和加持,我们还在三恶道轮回受苦。
“语”意的礼敬:可读诵佛菩萨的赞偈颂文等(【附三】);
“身”意的礼敬:则至诚顶礼,下至一问讯、一合掌。
在佛菩萨面前发愿(如前行中的总别发愿)、祈求加持(如前行中的总别目标)。
(二)供养
思惟佛菩萨、祖师大德之身语意事业功德,以实物、钱财、观想、配合念诵供养偈颂【附四】、咒等供养佛菩萨圣像。净手之后,陈设供品,下至一朵花,一个水果,若无火灾隐患处可供一灯一香,然后念诵供养偈咒,七支供,观想佛菩萨欢喜纳受,并给予加持。感动之后安住若干分钟。
回向发愿。
若有如法的僧团住持该处,也可供僧。
(三)观察思惟
观察圣像圣迹,阅读展牌、介绍,结合前行时对此殊胜之处的了解,以及平时所闻思的教理,静心思惟、深入体会。(若有所悟,最好随手记录下来。)由于过去的佛菩萨与历代祖师大德们,在各个圣地发过广大的善愿:“祈愿未来有缘朝礼此圣地的无量众生,能够因为见闻、忆念或接触到此圣地,暂时的苦痛都能平息,无尽的善业都能圆满,最终皆能证得清净的佛果!”我们在佛陀或者祖师大德曾经住持的地方,静心忆念、观想当年佛陀在世或者祖师修行的情景,如对目前,易得感动、感悟、加持。
参访朝礼之行,追寻着佛陀及诸贤圣的历史足迹,踏上贤圣亲履过的土地,身临其境,易于观察佛陀教法在不同地方流传过程中,在众生分上显现出不同的成住坏空的无常之相,从而体悟真理,生起珍稀想。由见法曾兴盛而今已衰之相易于生起令法久住之发心。
(四)修法
抓住机会,专注修与此地相应的法,比如说,在五台山念诵《文殊菩萨十大愿》、称诵文殊菩萨圣号,在普陀山念诵《普门品》、称诵观世音菩萨圣号等等。
(五)培福
若有因缘和时间,在道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业,哪怕扫地、捡起一个烟头、一个垃圾……可寻一扫帚进行打扫圣地,念扫尘除垢及佛陀教授小路尊者的偈子,观想净化自己的罪障。
此尘是欲非土尘,密说此欲为土尘;智者能除此欲染,非是无惭放逸人。
此尘是瞋非土尘,密说此瞋为土尘;智者能除此瞋恚,非是无惭放逸人。
此尘是痴非土尘,密说此痴为土尘;智者能除此痴毒,非是无惭放逸人。
尤其是遇到被乱丢弃的三宝字纸随时收集起来,身体力行大宝恩师的“恭敬三宝”之倡议,引导更多的人随喜善行,共作善业。
三、结行:回向与总结
(一)随喜、感恩
回顾促成此行圆满成办的因缘,感恩所有为此付出的人、感恩佛菩萨、师长的加持护佑。
随喜此行见闻到的所有人的善业,参访朝礼团队内也互相随喜,辗转增上。
(二)回向
殷重回向前面所发的广大菩提愿和个人具体的善愿,不忘回向师长长久住世、正法久住。【附五】
(三)总结、分享
回顾总结:此行有没有达成所愿?有哪些收获、启发、增上?今后哪些方面是可以落实到修学上?也可以总结出遗憾和不足,忏悔此行所犯的错误(包括生起烦恼、同行不和等),找出今后对治的方法。
分享、交流心得体会。每个人有不同的观察角度,通过讨论交流,可以引发思考、加深理解、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互相激励、辗转增上。也增进团结。最好整理成文章发表,以分享利益更多道友。
礼佛(资料图)
【附一】朝礼参访前的准备工作
1、组织者要了解清楚同行者的情况,对新入门的人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简单培训(佛门礼仪、佛教基本常识等)。强调团队的和合。
2、学习《普劝大众恭敬三宝之倡议》(附恭敬三宝之具体做法)
3、尽量背诵一些简单的、常用的赞佛偈【附三】、供养偈、发愿文、回向文等,以备不方便拿(比如手上有东西、或者手没洗过)或者来不及拿出印刷的颂文、或者礼拜时人太多没有合适的地方放印刷品等时候,可以随时背诵出来,以免错失良机。
4、提前准备一些合适的供品。也可以准备一些布施乞丐的零钱。擦手布是必备的(可能经常要触摸三宝物)。还可以随身携带一把剪刀、一些袋子,以备遇到三宝字纸随时可以捡起来收集。
5 、参访朝礼目的地的资料收集及学习(圣迹地理、历史及人物传记等)
【附二】朝礼参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不忘初心,保持正念,不被环境影响引发烦恼(出门在外难免遇到生活上诸多不便、各种乱象);不要讲究享受,耐得艰苦条件,安忍、淡定;
2、遇到被乱丢弃的三宝字纸随时收集起来。
3、注意安全第一,时时小心警惕;
4、注意团队意识、随众意识,集体行动、不要独立特行;配合听从领队的管理;积极分担任务、服务同伴;关怀互助、谦和礼让、观功念恩;
5、注意在外公众形象和关系,首先做一个文明、守法的公民,自觉遵守所在场所的规定,保持秩序,爱护环境整洁,保护生态;
6、低调、谨慎,避免传达出敏感信息(公众场合说话要特别谨慎),不要产生不良影响。
7、护念、尊重其他宗派教徒,友好相处,广结善缘,但不攀缘。
8、参访朝礼过程中,例如朝五台所遇的任何人或动物都有可能是文殊菩萨示现,所以我们应当力求不要观察他人过失,而应该做净观或业力显现想。
【附三】赞佛偈
【释迦佛赞】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具足百千妙善所生身 能满无边众生愿欲语
如实而观遍知无尽意 于是释迦主尊头顶礼
【阿弥陀佛赞】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意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药师佛赞】
药师如来琉璃光 焰网庄严无伦比
无边行愿利有情 我今所求皆如意
【观音菩萨赞偈】
①观音菩萨妙难酬 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遍尘刹 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时洒 手内杨柳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 苦海常作度人舟
②离诸过染身白色 顶上弥陀妙庄严
以大悲眼视众生 观自在前我赞礼
【文殊菩萨赞偈】
谁之智慧 离二障云 犹如净日极明朗
所有诸义 如实观故 胸中执持般若函
诸有于此 生死牢狱 无明暗覆苦所逼
众生海中 悲同一子 具足六十韵音语
如大雷震 烦恼睡起 业之铁索为解脱
无明暗除 苦之苗芽 尽皆为断挥宝剑
从本清净 究竟十地 功德身圆佛子最胜体
百一十二 相好庄严 除我心暗敬礼妙吉祥
【地藏菩萨赞偈】
吾观地藏威神力 恒河沙劫说难尽
见闻瞻礼一念间 利益人天无量事
【华严赞佛偈】
释迦无上尊 具一切功德 见者心清净 回向大智慧
如来大慈悲 出现于世间 普为诸群生 转无上法轮
如来无数劫 勤苦为众生 云何诸世间 能报大师恩
宁于无量劫 受诸恶道苦 终不舍如来 而求于出离
宁代诸众生 备受一切苦 终不舍于佛 而求得安乐
宁在诸恶趣 恒得闻佛名 不愿生善道 暂时不闻佛
宁生诸地狱 一一无数劫 终不远离佛 而求出恶趣
何故愿久住 一切诸恶道 以得见如来 增长智能故
若得见于佛 除灭一切苦 能入诸如来 大智之境界
若得见于佛 舍离一切障 长养无尽福 成就菩提道
如来能永断 一切众生疑 随其心所乐 普皆令满足
广大智圆满 善达时非时 为众演说法 摧伏众外道
一切诸异论 普随众生心 譬如如意宝 能满一切欲
汝观大威德 无量菩萨众 十方诸国土 而来见世尊
所愿皆具足 所行无障碍 一切诸世间 无能测量者
《华严赞佛偈》偈文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第60卷。
海公上师云:如人日诵一遍者,其功德量大过虚空世间,所求一切如愿,修行易入,不行邪路,直至菩提。
【附四】供养偈
无上导师佛陀宝 无上救护正法宝
无上引导僧伽宝 皈处三宝献供养
嗡阿吽(三遍)
【附五】回向文
将参访朝礼的功德及一切善根合集回向至我们善乐的根源——传承诸善知识及诸持教大德,法体安康,长久住世,广转法轮,利益有情;回向正法久住,我等对于三宝之信心如理增长;回向诸众生,净除一切障,解脱三界苦,皆发菩提心,皆共成佛道;
所有益我善知识 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 于我常生欢喜心
愿常面见诸如来 及诸佛子众围绕 于彼皆兴广大供 尽未来劫无疲厌
愿持诸佛微妙法 光显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净普贤道 尽未来劫常修习
所有与我同行者 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 一切行愿同修学
十方所有诸众生 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 灭除烦恼尽无余
悉除一切恶道苦 等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 十方利益恒无尽
再加入各自别别的回向
佛的功德(资料图)
【附六】佛的功德及对我们的恩德
《菩提道次第广论》佛功德
(一)身功德:身功德者,谓正思念诸佛相好,此亦应如《喻赞》所说,而忆念之。如云:
“相庄严尊身,殊妙眼甘露,如无云秋空,以星聚庄严。
能仁具金色,法衣端严覆,等同金山顶,为霞云缚缠。
尊怙无严饰,面轮极光满,离云满月轮,亦莫能及此。
尊口妙莲花,与莲日开放,蜂见疑莲华,当如悬索转。
尊面具金色,洁白齿端严,如净秋月光,照入金山隙。
应供尊右手,为轮相殊饰,由以手安慰,生死所怖人。
能仁游行时,双足如妙莲,印画此地上,莲华何能严。”
(二)语功德者,谓随世界,所有有情,同于一时,各各申一异类请问,能由刹那心相应慧,悉皆摄持以一言音,答一切问,彼等亦能各随自音,而生悟解。应思惟此希有道理。如《谛者品》云:
“若诸有情于一时,发多定语而请问,一刹那心遍证知,由一音酬各各问。
由是应知胜导师,宣说梵音于世间,此能善转正法轮,尽诸人天苦边际。”
又如《百五十颂》云:
“观尊面可爱,从彼闻此等,极和美言音,如月注甘露。
尊语能静息,贪尘如雨云,拔除嗔毒蛇,等同妙翅鸟。
摧坏极无知,翳障如日光,由摧我慢山,故亦等金刚。
见义故无欺,无过故随顺,善缀故易解,尊语具善说。
且初闻尊语,能夺闻者意,次若正思惟,亦除诸贪痴。
庆慰诸匮乏,亦放逸者归,令乐者厌离,尊语相称转。
能生智者喜,能增中者慧,能摧下者翳,此语利众生。”应如是念。
(三)意功德分二。
1)智功德者,谓于如所有性、尽所有性一切所知,如观掌中菴摩洛迦,智无碍转。能仁智遍一切所知,除佛余者,所知宽广,智量狭小,悉不能遍。如《赞应赞》云:
“唯尊智能遍,一切所知事,除尊余一切,唯所知宽广。”
又云:“世尊堕时法,一切种生本,如掌中酸果,是尊意行境。
诸法动非动,若一若种种,如风行于空,尊意无所碍。”应如是念。
2)悲功德者,如诸有情为烦恼缚,无所自在,能仁亦为大悲系缚无所自在,是故若见诸苦众生,常起大悲恒无间断。如《百五十颂》云:
“此一切众生,惑缚无差别,尊为解众生,烦恼长悲缚。
为应先礼尊,为先礼大悲,尊知生死过,令如此久住。”
《谛者品》亦云:“若见痴黑暗,常覆众生心,陷入生死狱,胜仙发悲心。”
又云:“若见欲蔽意,大爱常躭境,堕爱贪大海,胜者发大悲。
见烦惑众生,多病忧逼恼,为除众苦故,十力生大悲。
能仁常起悲,终无不起时,住众生意乐,故佛无过失。”应随忆念。
(四)业功德者,谓身语意业,由其任运无间二相,而正饶益一切有情。此复由于所化之别,堪引化者,能仁无不令其所化会遇圆满、远离衰损,定作一切所应作事。如《百五十颂》云:
“尊说摧烦恼,显示魔谄动,说生死苦性,亦示无畏所。
思利大悲者,凡能利有情,此事尊未行,岂有此余事?”
《赞应赞》云:“尊未度众生,何有是衰损?未令世间会,岂有此盛事?”应忆念之。
若能数数忆念思惟,则势猛利常恒相续。
此等若作常时修持,心随修转。故于初时修心稍难,后时于彼能任运转;又若能念“愿我当得,如所随念,如是佛者”,是发菩提心;一切昼夜恒得见佛;于临终时任生何苦,然随念佛终不退失。《三摩地王经》云:“教汝应悟解,如人多观察,由住彼观察,心能如是趣。如是念能仁,佛身无量智,常能修随念,心趣注于此,此行住坐时,欣乐善士智,欲我成无上,胜世愿菩提。”又云:“清净身语意,常赞佛胜德,如是修心续,昼夜见世依。若时病不安,受其至死苦,不退失念佛,苦受莫能夺。”
故当数数思佛功德,励力引发至心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