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公众形象负面难题咋破 持戒自净是当务之急
发布时间:2023-12-16 04:03:12作者:正觉网若僧人皆能遵守佛门戒条,实是佛门之幸,僧人之幸。(图片来源:资料图)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 社会的信解佛法,作学理的研究者少,依佛弟子的行为而决定者多。 的确,社会公众对宗教价值的认识与认可,往往与教义关系不大,而是从宗教徒的言行举止来做衡量和评价,从而决定自己对这一宗教的信仰与否。因此,佛教公众形象的好坏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佛教徒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出家僧众作为佛教三宝之一,可谓是佛教的代名词,其行为举动备受关注,对佛教的影响也举足轻重。
然而,随着多元社会的到来以及僧侣自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得许多人对佛教持有观望、怀疑、批评乃至失望的态度,这固然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无相关,但是,僧侣自身所展现与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也给佛教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给佛教带来难以估量的伤害。比如黄墙之外职业和尚随处可见,比如打着佛教的幌子招摇撞骗者亦不乏其人,这些都是公众深恶痛绝的。诚然,这其中的某些行为,于僧人而言也是身不由己,不得已而为之,但公众不明就里,难免讥嫌太过。
那么,在当今社会中,如何树立起僧人的良好公众形象呢?我认为必须做到如下两点:一、作为僧人,应当遵守戒律,严净毗尼;二、作为僧人,应当回报四重恩情。下面拟就这两点展开具体的分析,论证这两点对僧人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具有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严净毗尼法
佛陀圆寂时,弟子问佛祖寂灭后,当以何为师,佛祖教诲弟子当 以戒为师 ,因此,戒律也就成为后来佛教僧团行止依据的准则。每一个佛教徒都要守持相应的戒律,以此来加强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历史的教训是惨痛而深刻的,玄奘大师的高徒辩机才华横溢,却因舍弃僧规而不得善终。消息传来,玄奘大师虽痛心疾首,却也无可奈何。僧规戒律岂能视同儿戏,抛之脑后?既入佛门,当守清规。假使僧人都如辩机一般,随心所欲,恣意妄为,公众将以怎样的眼光看待佛教,佛教的命运又何以维系呢!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正因为佛教戒律对僧人的严格要求,才使佛教在中国得以根深蒂固、枝叶繁茂。
然而,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极大提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佛教也与时俱进,变化不小。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僧人戒律松弛或不守清规的现象偶有发生,公众对此颇有微词。这几年,海城大悲寺立志恢复古印度的乞食制度,日中一食,又徒步行脚,持守清规戒律,一时间名噪天下,公众推崇备至,住持妙祥更是身先士卒,言行一致: 修行容易守戒难,不守戒律魔一般。守住戒相心坦然,提木叉保解脱船。愿汝成真出家汉,清静无为虚空般。高尚品德如青莲,行解渡众大法船。
姑且不论大悲寺的这种做法在现代社会是否得当,但从公众对大悲寺的好评如潮上,可以看出公众对严守戒律的僧人是认可和赞许的。其实,僧人遵规守律是本分而应当的事情。《四分律》戒本中写到: 稽首礼诸佛,及法比丘僧,今演毗尼法,令正法久住。 可见,严净毗尼,对于佛教的意义何其重大。《华严经》中也有这样的思想: 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于净戒,则是如来所赞叹。 其实,无论赞叹与否,做好份内事,才能无愧于佛、无愧于己。
翻开戒牒,赫然跃入眼帘的是: 佛陀住世,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防非止恶,戒为根本;转凡成圣,戒乃舟航。 戒律实在是续佛慧命、绍隆佛种的根本,难怪《楞严经》有云: 严净毗尼,弘范三界。 若僧人皆能遵守佛门戒条,实是佛门之幸、僧人之幸。
二、回报四重恩
自从六祖慧能大师提出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的思想之后,中国佛教逐渐由远离尘世向混俗和光的人间迈进。民国时期,在太虚大师的大力提倡与推行下,人间佛教的思想如同春风一般,吹遍大江南北的大小寺院,根植于华夏大地的无数梵宇。从此,僧人不再泯迹人间、杜绝交往,僧人也是社会中的一员,也有担当、也有责任。
《增一阿含经》中说: 诸佛世尊,皆出人间。 可见,佛教的根基在人间,佛教僧侣理所当然要怀感恩之心,回报四重恩情。所谓四重恩情,也就是父母恩、国家恩、众生恩和三宝恩,而回报四重恩情,也就是回报父母恩、回报国家恩、回报众生恩和回报三宝恩。
生我者父母,没有父母,哪来今天的佛子呢?僧人虽然剃染在佛门,父母的恩情又岂能抛舍?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理当珍惜之;对于僧人而言,剃刀虽然剃去了须发,却无法割断母子间的血脉亲情;僧人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恩情,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宋代名僧契嵩把父母作为 天下三大本 之一,主张 律制佛子,必减其衣钵之资,以养父母 ,明代僧人更是大谈孝道,提倡 三年必心丧 ,而 孝僧 更是屡见不鲜。时过境迁,佛子对父母的恩情一如既往,感人至深。宣化上人每天早晚向父母叩头报恩,以孝行见称,当地老百姓称为 白孝子 (宣化上人俗家姓白)。这都是当今僧人学习、仿效的榜样,惟其如此,僧人才无愧于僧人的称号,无愧于生养自己的父母。
僧人虽是出家人,但是,出家不出国,不论走到哪里,都离不开自己的国家,同时,也正是因为国家的强大、护佑,佛教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因此,回报国家,责无旁贷。民国时期,国家风雨飘摇,在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僧人们也曾走出山林、走出寺院,组织僧伽救护队,为国家的命运呼号抗争。且不说 上马杀贼,下马学佛 的佛门巨匠圆瑛、巨赞等人,如何组织僧兵抗击侵略,就是小小的盱眙城里,名不见经传的僧人罗昌富,在国难当头的危及时刻,拍案而起,义无反顾投身到抗战的滚滚洪流中去,就令人感佩不已。如今,在和平年代,僧人无须在枪林弹雨中穿行,九死一生,也要关心国事,心怀天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前几年,地震、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不少百姓罹难,看着令人心酸不已。当是时,佛门僧人没有袖手旁观,有力者出力,有钱者出钱,为国家分忧,为百姓解难。公众对僧人的评价一时赞许有加。
诚如赵朴初居士在《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的报告中所写的 佛祖出生在人间,说法度生在人间,佛法是源出人间并要利益人间的 那样,佛教之根在芸芸众生之间。俗语有云: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一旦根基不稳,佛教也会难以维系的。回报众生,当然不容小觑。僧人当发扬佛教慈悲济世、方便利人的菩萨精神,依照政府所想、社会所需、自己所能的原则,广行利益众生的慈善福利事业,将慈爱的甘露洒遍人间。远在一千多年前的隋唐,寺院里设立无尽藏院,便于施主们广种福田,寺院将无尽藏院之所得,悉数用来周济穷人,普法救世。如今的寺院,也有广种福田的功德箱和功德簿,是常住日常的收入来源之一,在僧人自养之结余,如何将这部分所得拿出来,回报众生?比如,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捐款筹建学校,为无力承担高昂医药费的重病患者垫补药费,为无钱上大学的莘莘学子助上一臂之力,等等。此外,在开办国学班、禅修班的时候,放低门槛,让渴望了解、学习佛教知识的普通公众也有机会走进来,一睹庐山真面目。诚然,僧人们正在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做起,尽其所能,回报社会。
回报三宝,顾名思义,也就是回报佛、回报法、回报僧。作为佛门中人,天天与佛、法、僧打交道,何以还要回报他们呢?没有佛,佛教从何而来?没有法,佛教也便行同虚设,何以征服人心?没有僧,佛教何以流传至今?倘使没有这三者,人生将何以解脱?倘使没有这三者,灵魂将何以安置?倘若没有这三者,生命之重将何以承受?作为佛子,作为僧人,当然要回报佛教三宝,也只有僧人虔诚地履行这一点,才能感召公众,才能树立起僧人的良好形象。试想一下,假使佛门子弟对于佛门三宝都不甚尊敬,又如何说服公众来信仰佛教、皈依佛教呢?古语有云: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 僧人若想赢得公众的好评,必须切切实实从自己做起,回报四重恩情。
社会公众对僧人的看法与评价,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于趋同,这也无可厚非。《维摩诘经 方便品》中,居住在毗耶离城的维摩诘长者,曾于过去劫中 供养无量诸佛,深植善本,得无生忍,契入不二平等。 为方便摄化众生,出入于达官显贵之间,流连于街头巷陌之上,广泛深入社会各个阶层,目的只为化导众生。如果从公众的立场与角度来看,维摩诘长者某些做法(如入酒肆、去淫舍等等)似乎也难逃诟病,但长者这么做的动机乃在饶益众生。所谓 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 ,佛、菩萨度脱众生,有许许多多的方便设施,不是凡夫心思所能达到,所能理解的。
抛开这一层面,僧人还是应该竭力将僧人的风范展示在公众的面前。当然,彻底改变僧人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赢得公众的交口称赞,仅仅从以上两点着手,是远远不够的。树立僧人的良好形象,还须加强僧人的文化教育,以六和敬来管理僧团,寺院内部建立起良性的竞争机制,等等。但是,无庸讳言,严净毗尼、回报恩情确是当务之急,只要外树形象(回报恩情),内强素质(严净毗尼),就能在短期内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结合以上提到的几点,全面而深入地对僧侣加以改造与重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公众对僧人的印象与评价定会有更大的改观。
(原标题:严净毗尼法回报四重恩 也谈僧人在当今社会中如何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原载《寒山寺》2012年第五期,本刊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