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业道经修学报告
发布时间:2024-04-20 04:03:07作者:正觉网末学到这个月,刚好学佛一年。从开始接触佛法起欢喜心,改正外在的行为,直到近期的学习,才开始渐渐的重视念头的善恶。深深感觉到佛法无边,善力不可思义。
老法师在课程中,强调说十善业道,是整个佛法的大根大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无不依此十善大地建立佛法。并强调:无论修学哪一法门,哪一宗派,只有念念与十善相应,才是学佛。所以,十善业道须臾不可离,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八万四千法门,总纲领还是十善业。
《十善业道经》每一句,都让末学感觉到无限深广。感觉最概括的一段,就是:“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
十善第一:“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末学深有体会。未学佛前,末学终日愤愤不平,诸多瞋恚,小病不断,家庭不和。某日活杀了两条大肚泥鳅并生吃,不到半日,内心就怒火中烧,莫名其妙的发脾气,吵架,离家出走,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第二日善念起,将余下泥鳅全部放生。就在它们入水的一瞬间,心中闷堵的感觉就消失了,还欢喜得流泪,自己都感觉很奇怪。学佛后,明白其中因果道理,末学非常难过,为过去愚痴残忍所杀害的每一个生命,每一口肉,深深地忏悔!学佛后,和家人一起吃素,放生,戒杀,忏悔,回向。现在,末学心态越来越平和,不再有恶梦,一家人都很安康,往日的怨仇也渐渐消散。对恶道众生,也能生起悲悯的心,愿它们能早日破迷开悟,脱离苦海。感恩佛菩萨对众生的慈悲救拔!阿弥陀佛。
十善第二:“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老法师说:占别人的便宜,哪怕只是想想,就是盗心,也是偷盗!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这才警觉到自己修行只是表面,不曾观照每一个念。正因念头善恶间杂,所以恶习总不能断,还不断造就新的恶业。贪小便宜,拿公家财物,损人利己等等,末学都曾做过。明白这个道理后,末学和先生尽量不再用公家和他人的一纸一物,并学着经常去财布施。初始还有患得患失,渐渐坦然。越舍越能舍,心地也越来越清静。感觉真是很自在!再次感恩佛菩萨!阿弥陀佛。
十善第三:“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如今的社会大染缸,从外面满大街的广告画,到电视网络中的色情画面,真是避无可避。未学佛前,不懂因果,也犯邪淫,家中时有吵闹。学佛后,后悔莫及。如今端正心念,蒙龙天护佑,感招的结果,好象这些不良画面也越来越少见到,先生和末学齐心学佛,其乐融融。
十善第四,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
十善第五,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
十善第六,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
十善第七,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
十善业中,有四业为口业,可见口业的重要性。身语意三业中,口业最容易犯。曾听说九华山百岁尼师劝人:“守住口业,成佛一半。”末学口业也是最重最难改,经常妄谈是非,人我。反观内省,一定要时时提起正念,即“昼夜常念思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如老师所说:还是要从心地上下功夫。末学现阶段功夫浅,就干脆少讲话,多念佛。不方便就心里念。但有时在家人面前,习气使然,又会喋喋不休。如今意识到这个毛病,末学定当努力改正。老法师也说到:修行要从根本修,就是转三毒为戒定慧。根本的根本就是破除“我”执。末学也感觉到,若能舍弃“自我”的观念,无论他人何种说法,烦恼少。有时末学观想无我,与宇宙星光虚空融为一体的境界,似乎能将“ 我”淡化,心中升起清静喜悦的感觉。末学知道,这种境界亦不是初学弟子可以契入的境界,做功夫,还是要老实念佛。阿弥陀佛。
十善第八:“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老法师说:世出世间大圣大贤之所以能成为圣贤,就是能离贪欲。贪欲不但毁人德行,而且是堕落三恶道的第一因素。有贪的念头,学习佛法的目的就达不到了。因此,贪心不能不舍。永离贪欲是因,五种自在是果,修因必定证果。末学没观照心念以前,还只是把贪理解为对名闻利养的贪爱,如今渐能深入体会对世间,对物质合合形成的人,事,物的贪着,包括对境界,对法的贪着。虽然理解了皮毛,但无法真正舍弃。这将是日后末学修学中努力破除的一方面。
十善业第九:“若离嗔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贪嗔痴就是六道生死轮回的根本。末学认为:若前面的口业是果,贪嗔痴就是因。嗔恚是恶口最根本的原因,也是种种杀盗淫妄恶业的因。“贪欲之害,时间长而缓慢;嗔恚之害,时间短而猛烈。发脾气、起嗔恚,决定是地狱道的业因。”末学为什么口业无法戒除?观照十善业,便能觉察到念头中的嗔恚心。自以为放下怨恨,其实嗔恚的习气还根深蒂固,这也是自我执着的一个表现,亦说明自己修行功力的浅薄,行善消业太少。老法师提醒我们:“如何能戒除?唯有‘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回头是岸。修行就是反省、思惟、改过自新。”当末学发觉到内心起嗔恚,就用“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来提醒自己,并赶紧心中念佛,能有效果。因恶习深重,嗔心时不时还会起,需要更努力的修行。末学惭愧!
十善业第十:“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邪见,就是愚痴,其想法、看法完全与自性违背,表现于外就是邪知邪见。”老法师教我们,求智慧,一定要依戒得定,因定开慧。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修学的过程,我们也不例外。末学在修学佛法这一年中,因心不定,也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对佛法和佛法修学的说法、看法,也有求感应的想法。这些,都是戒定不足的表现。所幸佛菩萨护佑,没有行差踏错,走入旁门外道中去。从今往后,多听经,多念佛,老实听从老师们的教导。以十善业观照,从根本的念头上改起。
十善修到“不容毫分不善间杂”的层次,就直接修菩萨法,若有丝毫不善夹杂,善就不纯。佛法劝人发心,就是发至善之心。至善之心对自己,就是菩提心里面的深心;至善的心处事待人接物,就是菩提心里面的大悲心;从至善可以见性,性是真诚心,至诚心。
菩萨六度中,以布施,舍为开始,进而修行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个层次,要循序渐进,不能打乱。
十善业落实在念头上,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中。慈是“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是 “愍诸众生常不厌舍”; 喜是“普贤十愿的‘随喜功德’”。不生傲慢,嫉妒的烦恼;舍是“于顺违境无爱恚心。”欢喜舍,尽量舍,舍得越多,证得果位越高。
四摄,佛教导我们与一切众生相处之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用这四种方法教化一切众生,令众生欢喜顺从教化。身边人反对自己学佛,可以反观自己有没有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修布施?有没有观机,用智慧去劝导、帮助他人?起心动念,利益自己还是利益众生?能不能完完全全放下自私自利的念头?与众生相处,是否还有分别、执着?佛法中说“广结法缘”。
这些,都是四摄的内容。末学虽浅明道理,行为却任性。这是自己法缘稀少的原因。自知羞愧,定当努力改正。阿弥陀佛。三十七道品共有七科目:即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这七个段落是完整的佛法。老法师慈悲,给我们方便说,四念处就是看得破,四神足就是放得下,四正勤是断恶修善。看破、放下贯穿了全部的佛法。“信、进、念、定、慧,”上生五根,在五根上提升“五力”。在“七觉支”中觉悟一切诸法。在“八正道”中修真心,得正智慧。老法师亦说:八正道,就是落实十善业。
因此,从初学到如来果地,无边无量法门,六度、四摄、三十七道品、止观的落实,乃至如来果地上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都因十善而得究竟圆满。十善业是一切人天佛法的根本,不贪不嗔不痴是十善业的根本。
以上是末学对十善业道经粗浅的认知,恳请老师大德们批评指正。感恩老法师及学院各位老师大德!合十顶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