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五、公案 — 求法空智 7.莫理万境
发布时间:2024-05-30 04:03:58作者:正觉网僧问镇州宝寿沼禅师曰:「万境来侵时如何?」
(缘起於现象界,行者面对业缘来时,将何以自处?心意识习气未除,始有万境起奔腾之时。)
师曰:「莫管他们!」
(不管最好,但元习未除,谈何容易。行者不花十几、二十年之体验与磨练,能致之乎?)
僧礼拜。
(师恩难报,一语提醒梦中人,礼师意谢之。)
师曰:「不要动着,动着即打折汝腰!」
(刚叫汝莫管他们,汝又患着,该打!行者当知起心动念,随之起而身行,即是万缘入侵之本缘。善恶不理,诸法不受,铸成铜墙铁壁,万法即闲。)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佛教禅宗在修行中,真正得力的修行期是等到开悟後,因此时才真正地能修心,我们讲的「我空智」、「法空智」是开悟以後才能修的。开悟以前虽说在修,但你断不了无始劫来养成的习气,因为你没有看到心的根本,你看的都是表面,这个住境生心,你看什麽就起什麽心念,听什麽就起什麽心念,这个还没有进入到你真心的深深处。开悟後,它也能对境生心,境有色、声、香、味、触等,但也能真正看到阿赖耶识里面所储存的种子,累劫累世所养成的种种概念、习气,放不下的执着,深根蒂固的习气,所以既然打开来就修它,打不开怎麽修?打不开就等於我的脑筋没有破,就是有一点灵通力,也修不到心。
《楞严经》里讲的,行者要修到一大阿僧 劫才能够开悟,阿僧 劫是一不可数的数字,但是很用功的人就不见得要发那麽久的时间,因为他发大心,不吃不喝不睡,这样用功的话,就缩短了修行时间。其实开悟的时候和我们死亡时很相像,物理现象起一个中阴身,也有一个法身。法身是清净的,中阴身还不清净,还有馀习,所以会受到你的业力感招,你业力里面有什麽贪、 、痴、慢、疑,都不灭的话,就还是在受报的。
在这个阶段,祖师大德要开悟者执杖牧牛?你这头野牛太野了,你说就是修得不错才会开悟,但里面还有很多野性,潜在业力现,才警觉你还有很多的毛病。以前理智正常时,你认为很不错,等到进入这个状况的时候,不是那麽回事!
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合意,动不动就要批评,发发脾气,那才是真正你深深处的心障,所以修行要修这些,这些不去除的话,心不可能空掉,不可能证到这个境界,所以很多的修行人卡死在这里,没办法走过去。虽然在此阶段,能有灵知灵觉,但起了什麽异能都要抛弃,能这样的话,就回到真正心的修行,心的灵知灵觉,可以感知一切境,知道你内心的毛病。这时候只要念头一起,最好是什麽呢?让心大死一番!心大死一番才能对外境不粘,才能对内心种种种子所现的业不去执着,这样才能超越;心大死一番就是不要让心起,心起时就看着它、压抑它,它就灭了,你只要看着它,它就灭,它就不敢再想,就怕你没有智慧,所以这个时候,恶念不要起。
要证得「法」空,不是那麽简单,你心里的习气毛病都要控制得好,大毛病不去犯,小毛病会犯,因小毛病没有警觉,不要去跟人再有瓜葛,所有的恩恩怨怨都要放下,那如果是你放不开的话,你就见不到你本来的体性,所以要舍!佛法只要能舍才能得,如果你不能舍,那一定得不到。
如果你没有正确观念的话,常常会走错路,有谁愿意走错路?终归到底因缘果报的关系,福德不具足,半路上才会有这些问题,会跟外道学法、或半路上没有智慧走回来,越走越远,本来要走到大道,结果是越走越远了!这讲起来冥冥之中,有一种因缘果报的关系,你如果懂得因果的话,多种一些善因,多供养诸佛、菩萨,就会给你智慧,有智慧进入状况的时候,自然就有善因缘,这边接触到可以给你正法的人,那边接触的人可以给你一条路,这样你就不会迷失。
2.释题
本公案名为「莫理万境」,「万境」是什麽?万境来自於何处?包括几个界相?未开悟的行者,万境来自於现实世界的人事物,也来自於自心不净的妄执性,包括内外诸缘的妄想。而一个开悟的行者,因心已开,法身初现,中阴身也现起,故能知世间一切相外,更会敏感地觉知世间相的真实,可了知众生的心意,也能产生《楞严经》中所言的种种魔相。
当面临此境界时,如何修得解脱道?只有一途可做,即是修空观,过程以空、无相、无愿等叁叁昧为付诸实现的修行法门,最後当能证得如实空的体,往後才能面对如实不空的业缘,做到面境如如不动,这样才有解脱的知见证得。
古僧大德云:「万法本闲,庸人自扰之。」话虽简洁,但要能做到不黏万法,则内在习气要断,才能成圣人,才能对境不管顺逆、正邪,都能如如。真心与境若有对立,即不能容纳众事物,心不能如太虚。心要如太虚,就要空却心中的一切妄执性。到此境界,始能说万法本闲,不会自扰。故圣人虽处世间事,能空其心性不动,观一切有情,荣枯盛衰,也不动一丝心念。
修行面对诸多境界,要能万境莫理,是入道之首要。不是到此境界,已有心的一些灵知灵觉,而去玩弄这些,蛊惑他人,以名闻利养而修,终是背道而驶,怎能得无为解脱之境界。
3.语体文解
有一僧问镇州宝寿沼禅师说:「万境来侵时如何?」修行人开悟後,当然对外境诸缘较能不受影响,但对内心从第八意识所起的法尘,无量无边,正如上师所言,是在翻种子,这些是虚化不实,能不在意,也很好去相处。另有一种状况是业缘感召而来的冤亲债主,纠缠不放,随时在身心给您做文章,甚或在家庭中制造事端,这也是修行人要去面对的所谓「万境」。
还有一种情况是随缘而来求助,或求救人的因缘,不管直接或间接前来,行者都要去面对,这也是万境之一。另自己在某处黏着的外缘众生,刚开悟行者无力做到不黏时,也会无意间惹来一些事端。开悟的行者,因在修空观智,常能住境不生心,但上述等等万境,均是开悟行者的真实万境,不是一般的人面对外缘的一些人事物之杂事,及内缘的虚幻不实的妄想。僧问镇州宝寿沼禅师说:「若有万境来侵时,宜如何应对?」按语说本公案缘起於现象界,行者面对业缘来时,将何以自处?心意识习气未除,始有万境起奔腾之时。
禅师说:「莫管他们!」行者不管任何境遇,都不能起心相应,一相应即是管了它们。行者处此境界,为要求得空,故顺逆、善恶事,面对时能不动,最好莫管他们。我看很多同学,常被护法神要求去做这个、去做那个,有的非人知道同学是修得不错,现身要您帮他去报名,做一些超度法会。若以菩萨心而言,帮他本也是应该,但以修空观的角度来说,您一如此做,永远不能证得如如不动,心如铜墙铁壁,毫无缝罅。但要能不理,也要有承受众生的凌辱功夫,如何取舍,全在行者要修证的阶段是到何处而定。按语说:不管最好,但元习未除,谈何容易。行者不花十几、二十年之体验与磨练,能致之乎?内外境缘,要能处诸如如,不是您说要不动就能不动的,还是要慢慢地遇境而磨。
禅师说完後,此僧却礼拜禅师。按语说师恩难报,一语提醒梦中人,礼师意谢之。僧心存感激,未知禅师说莫理他们,却不觉地拜下去。禅师见机会教育来了,即刻说法,说:「不要动着,动着即打折汝腰!」禅师说不要动,若再动我就不客气地把您的腰打断。僧心想感激就要拜,不是又理万境?故说禅师马上教育他,什麽叫做不理万境,或莫管他们的意思。
按语说:刚叫汝莫管他们,汝又患着,该打!行者当知起心动念,随之起而身行,即是万缘入侵之本缘。善恶不理,诸法不受,铸成铜墙铁壁,万法即闲。行者要能知道此方法,也能做到此境界,修空观智当能有所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