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网

圆瑛法师与成观法师对《心经》中“观自在菩萨”的解释

发布时间:2024-06-08 04:02:17作者:正觉网
圆瑛法师与成观法师对《心经》中“观自在菩萨”的解释

《心经》首句“观自在菩萨”,我们分别来看圆瑛法师与成观法师两位大菩萨各自的解释,会更有益处。

00:26

圆瑛法师的解释为:

观自在菩萨,“观”字,应读去声;非眼观之观,乃心观之观。即是以自心本具般若妙智,观照身心世界之境,破除我法二执。‘自在’者,即智照无碍。观有不著有,观空不著空;心能转物,不随物转;空有无碍,得大自在。一切众生,不能起智观察,但用眼观。所以被境所迷,为物所转,心有挂碍,不得自在。“观自在”,即观世音菩萨。因地中修反闻工夫,而得耳根圆通;解六结而越三空,获二胜而发三用;观听圆明,得大自在,此自修自在;又得无作妙方,自在成就:寻声就苦,普度众生,随类现身,应机说法,得大自在,此度生自在;故名观自在。又名施无畏,能以无畏之力,施诸众生。

“菩萨”二字,梵语菩提萨埵,菩提此云觉,萨埵此云有情。今称菩萨者,从略也。乃是发大心修大乘(“乘”读胜音,车载义。见《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圆瑛法师)者之称,小乘罗汉辟支佛,不能当此之称。今世人称土地城隍亦称菩萨者,讹也。按觉有情三字,当据菩萨修行,作三种解释:一、约自利释:虽已分证如来觉道,尚有识情未尽。二、约利他释:普觉十方法界,一切在迷有情(有情,即众生之别称)。三、约两利释:上求无上觉道,下化一切有情。具此三义,故称觉有情。亦称大士、开士、法王子。菩萨六度齐修,万行繁兴。三违本愿,普度众生。

不舍尘劳,而作佛事。宁可损己,专为利生;正是入世。有人说,佛教以出世为宗,是消极与社会国家无益。他不知佛教有大乘故也。大乘菩萨,不但入世,常在异类中行;驴胎马腹,是其行处。又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常在苦趣,救度众生;其积极为何如也。

成观法师 《心经显说》中的解释为:

《心经》的这个“心”字特别重要。唐代禅德曾经说过:“易易易,百草头上西来意”,正是根据此理谈成佛易入反掌的,现在不少学佛人,“学佛易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天边,学佛三年,佛如云烟,”学佛是越学越远,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学佛不向心内求,始终执着心外有法所致。故我佛世尊藏言:“心外无法”、“回头时岸”。

观自在菩萨的“自在”,具体而言,就是指这十种“自在”之义:譬如说:受生自在,他要生在那里就生在那里;要生在那一国就生在那一国;要什么时候出生就什么时候出生。你说你已“自在”了,有没有办法如此?生死自在、乃至以神力自在所现的化身自在——要化一个就化一个;要化二个就化二个;要化一百万个就化一百万个;要化到那里就化到那里;来去自如。有没有办法如此?这比神足通的法力还更高得太多——简言之,这十种自在是十地及等觉、妙觉的境界。所以,自今起不要再随便讲:“我现在觉得好自在”也不要随便说某人(不论他是法师或居士)已经“生死自在”了。

再者,“观自在菩萨”与“观世音菩萨”的差别在于:“观自在”是所谓的“自受用身”,而“观世音菩萨”则是“他受用身”,亦即是应化身。观世音是“寻声救苦”之义,亦即是“观世界的音声而去度脱众生”之义。譬如,《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如果有人在苦难之中称念观世音菩萨之名,他一定会去救你,当然你必须以至诚心称念圣名,而不能有一点点疑心。我有一个朋友,很喜欢游泳,他在十几岁时,有一次到新店溪游泳,忽然被漩涡卷到水中去,他很努力想要游出漩涡,可是根本办不到,只觉身体一直在往下沉,他想:“这下子死定了!”接着,就在几秒钟之内,他很快地把他短短的一生中重要的事,几乎全都回忆过一次——这时不知为什么、他忽然想到他祖母常叫他念观世音菩萨这件事,于是他就这样想:既然我现在就要死了,不如念念观世音菩萨,死后到观世音菩萨那里去,也好;接着就不省人事了。过一阵子,醒来的时候,发觉自己并没有死,躺在河边沙滩上,他一回想,便觉得:“观世音菩萨来救了我!”这就是“寻声救苦”。观世音菩萨会化三十二种应身(应化身),这是菩萨的“他受用身”(他人可以受用之变化身)。而“观自在”则是“自受用身”,亦即菩萨以智慧观察、照了世间一切法相,而得自在,这是他自己本身得到自在,只有他自己能受用,他人无法分享,故“观自在”是菩萨的“自受用法身”。譬如你若得禅定,你在禅定中所得到的法乐,只有你自己能受用,他人绝对受用不到,所以是你“自受用”:以上是讲“观自在菩萨”之义。至于“观世音菩萨”则是观世间的音声而去救苦,因此“观世音菩萨”即是此菩萨的“他受用身”;亦即,受用的人是谁呢?受用的人是其它众生,不是观世音菩萨本身!我们换成另一种名词你就能比较了解:“观自在菩萨”可说是此菩萨的“法身”(“法身菩萨”自受法乐),而“观世音菩萨”则是此菩萨的“应化身”(“应化身菩萨”为应于众生之心、愿、机、缘而化现,令众生离苦得乐),又如:释迦牟尼佛是佛之“应化身”,而他的法身叫做“毘卢遮那佛”(又译作“大日如来”);因此“毘卢遮那佛”是此佛之“自受用身”,而“释迦牟尼佛”则是此佛之“他受用身”,亦即是应化身,(“应身”与“化身”或“应化身”意义皆同,即“应众生之所求而化现之身”)。化身佛所讲的法为:四圣谛、八正道、六波罗蜜、十二因缘……等等这些法,令我们受用,所以他是应我们众生的因缘、根机而来的,故叫“应化身”。而法身佛所讲的法,则是佛所自行的境界,皆是无上之法,显教中如《楞伽经》,密教中如《大日经》、《金刚顶经》等,皆是佛所自住之境界。再则,观世音菩萨,古代还有一种译法叫做“光世音菩萨”,也是一样的意思。“光”是以智眼之光明照了之义。

观自在菩萨本是古佛倒驾慈航之再来

再者,“观世音”是“观世间之音声”,为什么“音声”是用“观”的,而不是用“闻”的?因为一、菩萨已达六根圆通,已能六根互用;二、用耳闻声,乃是凡夫之六识境界。又,六尘之中,观世音为何选择声尘来修?为何不选色、或香、味等?一、音声功德最大,障碍最小,详如《俱舍论》中及《楞严经》中说。二、音声最接近于意义,也最能表达意义——故音声是传达讯息最重要的工具。三、音乐为音声之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抽象的形式,却最能感动人心。故音声对凡夫而言,无所不在:生活、求知、传达、智慧、感情、育、乐等,都要靠音声,所以菩萨以音声修法,以音声度众生,具有无量方便。

“观自在菩萨”的“菩萨”二字是什么意思呢?菩萨的原文是“菩提萨埵”,(Bodhisattva),“菩提”是“觉”或“觉悟”之义,“萨埵”的意思是“有情”,合起来就是“觉有情”,这有三个意义:一、正在求觉的有情,二、已经觉了的有情,三、能令他人觉悟的有情,都叫做“菩提萨埵”。这以英文来讲,就是:第一种等于是“进行式”的(现在分词enlightening)——“正在求觉”的有情;第二种是“完成式”的(过去分词enlightened)——“已经觉悟”的有情(觉悟有程度之别,在此并非指完全开悟的“大彻大悟”);第三种的“觉”则是“及物动词”(不定词to enlighten)——“令人觉悟”。这三种意义合起来,简单一句话,就是一般所说的“上求下化”的人;上求菩提,下化众生,这样的人叫做“觉有情”,即是“菩提萨埵”。中国人很会省略,把“提”跟“埵”两字省略掉,便成“菩萨”,这就是中国版的“菩提萨埵”,但是这个“汉化”后的名词,印度人是一定听不懂的。“菩萨”古代还有翻译成“大道心有情”的,因为他是已经发了广大的道心、大菩提心的有情。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