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网

弥陀疏钞新白话版41

发布时间:2024-10-23 04:02:33作者:正觉网
弥陀疏钞新白话版41

3333总结信愿

【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前面说有愿必定往生,因果如此。只是恐怕不信,与信而不愿罢了。所以总结信愿,说不信就算了,如果有信,应当愿往。这是第四重劝。

所谓第四劝,就是从每一劝到第二劝,都说明发愿求往生。至于第三劝,又说明愿从信起。如上面三重劝,只是劝说应当发愿,没有显明发愿的功德。这里说过去未来现在,只要有愿的,没有不往生。才知道愿力,是这样的广大,怎么能不信?怎么能不愿?所以说四劝,所以说总结。智者大师说:“地狱的火车相现前,尚且能往生。戒定熏修,功不唐捐了。”信到极至啊。永明大师说:“劫石可以磨,我的愿没有变了。”愿到极至啊。

按理说,那么自性如智暗暗契合,这是信愿双成的意义。

纯然真实而不虚的,是自性的如啊,这叫做信。强烈出生而无尽的,是自性的智啊,这叫做愿。真如暗合于智,智契合于真如,智外没有真如,真如外没有智。文殊以信为首,具足一心,普贤愿王,不离当下一念。

44互彰难事令切感发

有三部分,(11)己赞诸佛,(22)诸佛赞己,(33)总结难事

(11)己赞诸佛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

唐朝译本只说:“如我今者,称扬赞叹无量寿佛。”这里说称赞诸佛。古崖法师说:“因为弥陀与诸佛,是同一法身。”

所谓同一法身,如《华严经》的颂说:“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力无畏亦然。”那么阿弥陀佛就是诸佛,诸佛就是阿弥陀佛。所以不说阿弥陀佛而说诸佛,因为阿弥陀佛包含在诸佛中。下文说诸佛,也是阿弥陀佛与诸佛同赞释迦佛啊。

唐朝译本是阿弥陀佛包含诸佛,这部《阿弥陀经》是诸佛包含阿弥陀佛。如果二说兼有,经文就更顺畅,而意义也充足。

所谓具有二说,就是应当说“如我今者称赞阿弥陀佛,及与诸佛不可思议功德”,这样经文既顺畅,而同一法身的意义,也在其中,文义双美。可知鸠摩罗什师本来有这个意思,文字省略了。玄奘师后来的翻译,特别单举,要使人对于二部经善于领会其意,而不拘泥文字啊。又诸佛与阿弥陀佛相互交融,也是不可思议。

(22)诸佛赞己

有二部分,111得道难,222说法难

111得道难

【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与佛互相赞叹,表明这净土法门,坚决应当信受。

所谓佛佛互相赞叹,就是因为这念佛求生净土,纵然是一佛独赞,已经应当信受不疑。而今不只是释迦佛在祇园赞叹,是诸佛六方赞叹。又这佛与那佛互相赞叹,难道不是超生脱死,最紧要的法门。所以再四叮咛,多方劝导,恩德超过慈母,仁德超过苍天,粉骨碎身,难以报答。

“彼诸佛等”,就是阿弥陀佛与六方诸佛啊。释迦的意思是能仁,牟尼的意思是寂默

能仁寂默,自有二个意义。

一是对待说,能是善巧方便,委曲随顺机宜。仁是至德洪恩,普照万类。这是大悲利益众生啊。寂就是澄静不动,顿时止息万缘。默就是默然无语,永离戏论。这是大智契合义理啊。二是圆融说,因为悲就是智,所以整天度众生,没有众生可度,动是一静啊。因为智就是悲,所以不起一念,常度众生,静是一动啊。所以可知偏举二个字,甚至一句话,佛的全德,没有不包括了。

“甚难希有”,就是总结下面二难,具有这二难,所以说功德不可思议啊。

所谓二难,就是在五浊恶世证得菩提,这是第一难。又在五浊恶世说这净土法门,这是第二难。合并这二难,这是最最难行的事,只有佛能行。希有罕见的事,只有佛有。又难行能行,还不算希有,很难行而能行,这实在是超古越今,超贤越圣,天上天下,唯独佛最擅长,而没有能比的啊,所以说希有。

娑婆意思是堪忍,另一说叫忍界,就是释迦世尊主持的大千世界啊。所谓五浊,就是五事交相扰乱,浑浊真如本性,所以名叫恶世。所谓无五浊,名叫善世界啊。

所谓堪忍,就是因为这娑婆众生,还能忍受贪嗔痴三毒烦恼,轮回生死,也不厌离。所谓忍界,就是如来在其中独自证到自誓三昧。又劫初进梵天的王名叫忍。所谓五浊交扰,就是自性本来清净,由于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等五浊,生起种种尘渣,如《楞严经》说:“譬如清水,投进沙土。土失去留碍,水没有清洁,就浑浊了。”所谓世,就是迁流变化不已的意思。那么在这世之前,这世之后,应当是没有五浊的善世。这里说恶世,是根据释迦佛见到的世来说的啊。

所谓劫,是梵语,全名是劫波,意思是时分。所谓劫浊,就是没有别体,因为有四浊才得名。众浊交织,就是它的相啊。

所谓劫浊,就是一大劫中,有成住坏空二十小劫,循环增减。人寿增加到八万岁时,增到极至啊。然后一百年减一岁,减到二万岁,就进入劫浊。所谓没有别体,就是由后面四个浊,在这个劫中,因此得名。在这个劫期间,众浊交织,昏乱驳杂,所以是浊啊。反过来显示极乐国中,阿弥陀佛现在说法,是清净时,不是劫浊。今天的我们,怎么能安心处在劫浊恶世中,而不求往生极乐国呢?后面四浊也是这样。所以智者大师说:“他方净土没有三毒等,名叫五清。”正是这个意思啊。

所谓见浊,就是五利使为体,展开讲有六十二等,种种知见炽烈,就是它的相啊。

所谓五利使,就是第一身见,就是执着我和我所有,而引起的我身知见。第二边见,就是执断和执常,失掉中道,而引起的边旁知见。第三戒取,就是并不是因却执着为因,修各种苦行,而引起认为我能持戒的知见。第四见取,执着粗境界只认为自己对,担麻弃金(佛典故事),而引起自负的知见。第五邪见,认为没有因果,堕入豁达空,而引起邪外不正的知见。这五种,能使众生轮回生死,所以名叫使。而作用迅疾,为害不小,相对五钝来说,所以名叫利使。展开就是六十二等,以断常二见为根本。而色受想行识等五阴,各具有四句,三世迭加,就成了六十,再加上原本的断常,就成六十二。这些知见,犹如罗网,犹如浓密的林子,纠缠捆缚,不可出离,混乱真性,所以叫浊啊。反显极乐国中,人人具有正见,不是见浊。

所谓烦恼浊,就是五钝使为体。推广开来甚至有十,有一百零八,有八万四千,以及恒河沙等。三灾感召,就是它的相啊。

所谓五钝使,就是一贪,就是遇到顺境,生起贪爱执著,不能舍离。二瞋,就是遇到逆境,生起愤恨,不能容忍。三痴,就是遇到不是逆境不是顺境,生起愚昧,不能觉察。四慢,就是对于一切众生,生起骄傲心,上欺凌下轻视,不能恭敬谦逊。五疑,就是对于善法,生起猜疑心,想进想退,不能决定。这五种,也能使人轮回生死,所以名叫使。比起利使稍为沉重,所以名叫钝使。推广开来,就是综合五利,成为十烦恼。又分为九十八,加上十缠,成为一百零八烦恼。又细细推展,就是八万四千,甚至恒沙,多到无量。劳烦我心,不能安稳;热恼我心,不能清凉。又有喧闹烦燥的法,逼乱心神,使真如不明朗,所以名叫烦恼。所谓三灾感召,就是贪感召饥馑,瞋感召刀兵,痴感召疾病,以及水火风的大难。都是分类随从,所以名叫浊啊。反显极乐国中,人人都有智慧,不是烦恼浊。

所谓众生浊,就是一说《阿含经》的三个含义为体,又说结合五阴见慢果报为体。恶名秽称,就是它的相啊。

所谓三个含义,《阿含经》说:“一是,劫初光音天下生的。二是,结合众阴而生。三是,处处受生。所以叫众生。”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等。所谓见,就是横计主宰为见我。所谓慢,就是俱生主宰为慢我。所谓果报,就是先前作的因,现今受果报,也是前面说的受生的意义啊。所谓恶名秽称,就是众生与佛相对而言,众生的名,下劣鄙陋,轮回六道,备受苦难,所以叫浊啊。反显极乐国中,诸上善人,同会一处,不是众生浊。

所谓命浊,就是以色心连持为体,损年减寿,就是它的相啊。

所谓连持,就是依业力引起的第八识种子,外色内心,互相关连。就是呼吸、体温、心识三者,相持不散,这是命根。一旦不连持,命根就断了,所以色心连持为体。所谓损年减寿,就是现在正当减劫,人寿不满百年,而又如泡沫、风中的灯,片刻不停,尤为短促,所以叫浊啊。反显极乐国中,人民的寿命,同佛一样无量,不是命浊。

这个五浊,是根据果上说的。如果按《楞严经》说,或配三细六粗,或配五阴,意义也一样。

所谓配三细六粗,就是以劫浊配业相,就是无明初起,自性就浑浊。其次以见浊配转相、现相。其次以烦恼浊配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其次以众生浊配造业相。其次以命浊配业系苦相。所谓配五阴,就是以劫浊配色阴,就是空见不分,见空交织成妄都没有实质,自性是浑浊的。其次以见浊配受阴。其次以烦恼浊配想阴。其次以众生浊配行阴。其次以命浊配识阴。所谓意义一样,就是前一说,心没有初相,就没有劫浊,甚至没有业系苦相,就没有命浊。这是断无明等,名叫五浊得菩提啊。后一说,色阴破,就没有劫浊,甚至识阴破,就没有命浊。这是破五阴等,名叫五浊得菩提啊。二说稍有不同,而意义是大致相同啊。

《观经》说:“浊恶不善,五苦所逼。”这里不说五苦,是文字省略啊。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