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网

悟显法师: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

发布时间:2024-11-17 04:04:01作者:正觉网
悟显法师: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

我听过有人说,念佛是生灭法,念阿弥陀佛是有间断的;这是他的心念有间断,佛性没有间断,彻头彻尾没有间断,说有间断那是不了实相,是不懂,没有悟道,所以才认为念佛有间断,认为这句「阿弥陀佛」有生灭。「阿」跟「弥」不一样,「弥」跟「陀」不一样,「陀」跟「佛」不一样,这是你心中无事起风浪,是没必要的。这就是落在思量,落在分别当中,读经被经转,不转经,没有入道。他没体会到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的深切心愿,就是想帮助众生成佛。

众生要达到如来的境界,瞬间没办法到达,可是他的恶业,后面的众苦又一直逼上来,没有办法断惑;乃至色身的生活都有严重问题,自己修行非常的困难,没有办法一下子超脱轮回,如来就是希望你能马上达到佛境界,很快契入佛性,因为不马上契入真如本性,立即成就,那无常大鬼就要追上了,所以才特别开示净土法门,开示念佛的法门,让我们来念佛修习,这样用功,再乘着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深重广大的愿力,让我们带业往生,这是接下下品的。

上根之人他一听到就能信入,弥陀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弥陀,没有任何障碍,所以上根也可以接。中根的人喜欢修习止观,乃至要观像也都没有问题,在观经里面有观无量寿佛身像,所以含摄着上根、中根跟下根,这样摄受众生,这样普广。华严奥藏是指《华严经》到后来结归的是普贤十大愿王,就是说普贤十大愿王是所有菩萨成佛必学的,普贤十大愿王结归在求生净土。

很多人有疑问,普贤菩萨这么高深的境界,他怎么求生净土?普贤菩萨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普贤是等觉菩萨,没有所谓凡夫生死断命的问题,他早就了脱了,为什么还要求生净土?因为极乐世界就是自性的异名,阿弥陀佛即是彻底的法身,等觉菩萨仍旧没有办法达到这样的境界,所以必定欣然去求生。须打破根本无明而成就,到极乐世界就圆满成佛。

普贤菩萨说:「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所以他命终之时,因还有一念生相无明没破,所以还是要舍报,舍弃他自己的烦恼来入于如来的境界。普贤菩萨的往生不是我们讲的断命,是讲断烦恼。他契入的是究竟的一心,极乐世界就是我们的本性,不假外求。普贤菩萨是这样修行的。

法华秘髓,就是直指众生都具有如来的种子,这一生都能够成就。我们在《大藏经》里面看到,一生成就的法门,确实只有《无量寿经》这一部经,它才有办法当生成就。密宗讲的即身成佛是讲明心见性而已,他的成就是我们讲的「见性」,习染没有除灭,业习还很重,所以还要继续修行,一旦投胎出胎可能就迷惑了,这叫初学的菩萨。但能学密也是相当不简单了。

净土宗的「一生成就」不一定明心见性,也许会有,因为它将超脱轮回的条件开得很广,但都是到极乐世界去那里接受阿弥陀佛的教化。人的寿命一般是七、八十岁,那里的寿命是无量寿,等于就是一生成就,算当生成佛,这是非常殊胜难得的。法华秘髓在讲一生成佛,所以叫「成佛的法华」,但《法华经》也不是人人能修的。虽然殊胜,但开出来的条件,必须让大家都能受用得到才行,而大家都受用得到的经典就只有《无量寿经》,它才能让大家一生成就。《华严经》是佛境界,想要入佛境界,念佛这一生也能够达得到,这是它不可思议的地方。

又说:「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司南就是指南,如来离开了这佛号也没有办法成佛,佛号的意思翻作中文叫「无量觉」,你们看看,哪一尊佛不是无量觉?我们这些胡涂佛不是无量觉,我们有无量迷,总是对境生心起憎爱想,这是无量迷。所有诸佛都是无量觉,所以念这句佛号就是念如来的心要,就是念众生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像禅宗这样高深的境界,念佛就可以达到,是不假外求的。

永明大师讲:「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学禅还是要再来学净土。「现世为人师。来生做佛祖。」不学禅,只学净土也可以,他说:「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见到阿弥陀佛,他就会教你。《无量寿经》后面讲到,在那里所有接触到的境界—德风、华雨、妙香、天乐……都出无生无灭无我声,出大慈大悲喜舍声,出甘露灌顶受位声,出这样的音声,也就是说那里会宣说顶法,会说如来最至极的教育,宣说不生不灭法,也就是佛教里最高深的部分。在这里我们见相生心,起爱染心,这世间都是土木金石,都是众生心业力所变现的。

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所成就的,它不属于众生业力所感,极乐就是弥陀的全身,就是如来的境界,你到如来的境界去熏习,哪有不成就、不成佛的道理。所以说净土法门是一切诸佛的心要,诸佛心要是无量觉。而菩萨修六度万行不能离开般若,离开般若就是忘失菩提心。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所以菩萨万行之司南,也离不开极乐世界,也离不开阿弥陀佛这句名号。

现在外面有很多道场,劝大家要去修菩萨行,我们仔细看看,他们以为为道场做事情是菩萨行。不是的!在道场做义工或修行时,不起对待想,不起憎爱想,乃至于你在公司工作上,也要离开这些烦恼习气,这才是菩萨行,这样做你在日用平常、行住坐卧中就是行六度万行,如果没有办法做到,就把一句佛号融到你的生活当中,行住坐卧从朝至暮,一句佛号挂在心上,念念不离,念念不舍,这就是菩萨行。这样子消了你粗重的业障以后再看经典,就能契入什么是真实的佛菩萨境界。

佛号可以帮助我们除断比较粗重的烦恼、业习,当然微细的也可以除,所谓「悉更审除微细惑。」微细的烦恼如同无明,如同我执、法执,念佛也可以除,但是必须你要会念,要懂得怎么念,如果不会念,只在事相上持名,却不懂它的义理,它的力量没有发挥出来,那持这句佛号不会达到它殊胜的效果。

所有道理皆不出这一部《无量寿经》,都离不开这句阿弥陀佛名号,我们什么都导归到弥陀的名号,是帮助大家修行有一个入手之处。如果说彻底究竟那是无法可说、无话可谈的,一说就落言诠,我们就错了。所以《无量寿经》的心要,《华严经》的奥藏,实际上是不可说不可说的,因为你一说就有「四句百非」,就有「是,非,亦是亦非跟无是无非」这四句,然后四句再辗转变成百非门,真是一落言诠非是究竟,所以确实说不得。

《法华经》说:「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没有办法用言语来说的,因为本来就寂灭,既然寂灭就没有念头,没有念头就没有动乱,那当然就没有所谓言语的问题。「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这是随着如来称性的方便之力、摄受众生之力,宣说三乘佛教,实际上是要我们会归一乘,要我们见自本性,这才是如来出世的本意。在这里讲净土什么心要,实际上讲白一点,是在造口业,因为本来不可说,你一讲口业就出现了,就有动念了,大家听了,「嗯!有道理」,所以意业就出现,然后去造作就入身业。实际上本自不动、本自不摇,大家要从这里去体会。这是净土,这是唯心,这是如来的心要,是菩萨万行之司南,这些话真是说不得,我们确实是方便说,帮助大家,藉由文字般若契入实相般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