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古印度笈多时代,古老的婆罗门教进化为印度教
发布时间:2024-05-14 04:01:38作者:正觉网哈喽大家好小编今天给大家讲讲印度的宗教。石雕和石质建筑中仍长期保留着木质建筑时代演化出的风格式样的痕迹。尽管人们一度认为希腊才是印度石雕技术的源头,但在希腊化影响到来之前,其技术就已经高度发达。希腊人带来的是西方的新艺术式样和技巧。如果我们以留存下来的艺术品作为判断依据,基督元年以后很久,从佛教雕塑中还能找到这些影响带来的主要特征。
但在笈多时期之前,印度雕塑已经打下丰厚的本地传统;只是从此时起,印度艺术步入成熟,可以自立门户。笈多时期开始建设大量石质寺庙(不同于挖掘后加以装饰而成的洞穴),为穆斯林时代以前的印度艺术和建筑赋予了伟大的荣耀。笈多文明的文学成就也很突出,根基同样深厚。梵文语法在孔雀王朝到来前夕实现标准化和系统化,为文学开辟道路,使整片次大陆的精英阶层共享同一种语言。尽管南北方存在文化差异,但梵文是联结两地的纽带。印度的经典史诗以梵文写成(但也被翻译成地方语言),最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迦梨陀娑(Kalidasa)也以梵文创作。
笈多时代,印度戏剧艺术从难以窥见真容的过去发展起来,其传统一直保持至今,进入20世纪的印度大众电影业。笈多时代的智识成就也堪称伟大。印度数学家在5世纪发明了十进制体系,相比印度哲学在同一时期的复兴,这一成果的重要意义也许更容易被非专业人士所理解。哲学复兴不仅限于宗教思想,但根据从中获取的信息来看,关于当时的普遍观念或文化走向,似乎大有争论的余地。《爱经》一类的文学作品可能会令西方读者大为惊讶,其字里行间满是技巧性的介绍,无论用途多么令人起兴,最多也只能占用一个规模微不足道的精英阶层的一小部分时间和精力。
也许,一份否定式的结论最站得住脚。无论对传统婆罗门佛法的强调,还是某些印度导师的戒行苦修,抑或坦然接受《爱经》等大量作品所倡导的感官愉悦,都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传统中如此强烈而激亢的禁欲主义没有丝毫相同点。印度文明前进的步调与遥远的西方文明截然不同;印度之所以能够抵挡外来文化,其最深层的力量来源和最深刻的解释或许就在于此。印度文明在笈多时代达到成熟的经典形态。基于政治事件的年表不利于对这一时期的理解;但重要的发展趋势不受任何主观时段分界所限。尽管如此,从笈多文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进化完全的印度社会的存在。
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一个种姓体系当时已取代吠陀教(Vedic)的四种姓结构,比原有的体系更为复杂。各种姓将印度人封闭在定义明确的所属阶层之中,决定他们的婚嫁,通常也决定他们的职业,大部分印度人的生活无法远离土地。多数城市是大规模集市或宏伟的朝圣中心。大部分印度人和现在一样是农民,其生活背景是一种在孔雀帝国时代之前就已经奠定基本形态的宗教文化。该文化的部分后期发展已在前文提及;另一些将于笈多时期以后出现,会在本书其他章节探讨。这些文化的活力和力量毋庸置疑;经过之前几个世纪的进一步完善,在笈多时代表现为雕刻和雕塑的巨大发展,展现出大众宗教的强大力量,与前笈多时代的印度塔和佛像一起,成为印度境内长盛不衰的景观。
说来不合常理的是,关于印度这个国家,相较于人们过去的物质生活,我们或许有更多可以了解其精神世界的证据,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宗教艺术的缘故。我们也许对笈多帝国的农民究竟要承受多少赋税知之甚少(虽然可以猜测),但关于神祇和魔鬼无尽的共舞、动物和图腾形成和解体的模式,倒是可以触摸到一个依然鲜活的世界。这些古老的元素在如今的印度村落圣祠和扎格纳特塔中,还是栩栩如生、清晰可辨。印度史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有机会获知数以百万计的寻常人的生活,而这类历史本来也应当是本书叙述的对象,但却通常不为我们所知。笈多时代之后而伊斯兰势力到达之前,是印度文明的最高峰。
印度宗教的深厚积淀、印度文化的肥沃土壤,几乎没有经受政治动荡的波折。公元600年左右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新教派是其表象之一,并很快占据宗教舞台的一席之地,此后也从未失去在印度宗教崇拜中的地位,那就是母神提毗崇拜。有人认为这体现了印度教和佛教均表现出的强调性别的新趋势。提毗崇拜是沸沸扬扬的印度宗教生活的组成部分,持续了一两个世纪或更久,随后涌现出湿婆和毗湿奴崇拜的新热潮。年代定位对此意义不大;我们必须设想其贯穿几个世纪的持续变化过程与基督教时代早期同步,而古老的婆罗门教进化为印度教是这一过程的最终结果。一整套习俗和信仰从中产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所有人的需要。
这些习俗和信仰源自名为吠檀多的哲学体系,即一套抽象的精神信条,强调实体和物质的虚幻不真,以及到朴素的乡村神庙去获取真实——梵的真知、从这份虚幻中赢得解脱的渴望。地方神祇在那些神庙中得到膜拜,很容易被纳入湿婆或毗湿奴崇拜团体,因为人们普遍相信这两位主神具有不止一种化身。于是,宗教激情从互为对立、同时壮大的偶像崇拜和新一轮禁欲主义中找到了发泄的出口。动物牺牲从未停止保守的宗教习俗更加严厉,使牺牲和另一些行为得到保障。对女性的态度也更为苛刻,使她们的从属地位更为彻底。女性问题在宗教层面表现为童婚现象的急剧增多和名为萨蒂(suttee)的习俗,即在丈夫死后火化时妻子一同自焚。
然而,印度文化有丰沃的土壤,就连如此未经雕琢的宗教,也伴随着集吠陀教传统之大成的吠檀多哲学的最强音,以及新发展出的、将佛陀奉为神明的大乘(Mahayana)佛教。后者的渊源可追溯到对佛陀所授的静观、清净和解脱教义的不同理解。这些分支偏向于更具仪式性和普罗大众的宗教主张,也强调对佛陀身份的新阐释。
在小编看来依大乘佛教看来,佛陀不是单纯的导师和典范,而是最伟大的菩萨即救世者,本有资格涅槃,但自愿留在人世普度众生。修成菩萨逐渐成为很多佛教徒的目标。贵霜国王迦腻色迦 Kanishka)曾召开一次佛教会议,意图之一是引导佛教两大不断分化的派系重新统一,但没有成功。各位读者朋友,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以上素材来自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