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参禅师:密参禅师方便禅七开示 十二日开示
发布时间:2024-10-03 04:02:46作者:正觉网十二日开示
大家好好用功,这个七再有两天就圆满了。借此机会,把印度和中国的外道概况谈一谈。
外道这个名词很笼统,客观的说来,凡是本教以外的宗教和道门,皆可称之为外道。换句话说,若站在人家的立场上,把我们也称之为异教或外道。因此,我们不能一提到外道二字,用藐视和轻视的眼光看待,这是不对的,是会影响团结的。在佛出世讲法中,也曾提到外道和邪师的问题,但并不轻视和排斥,都是以理教化,以行感化。如佛的上座弟子中的迦叶、目健连、舍利弗等,都是外道的首领,而被教导和感化皈依在佛陀的足下。
佛在出世前,印度的教派繁多,如婆罗门、吠陀、耆那、以及事水、事火、事天、事地、事太阳、事月亮和非因计因的苦行教……。其中婆罗门属于政教合一居于首位的国教。其它次之。以上各种教派的信仰和修行方法以及对宇宙人生的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尊佑
尊佑,就是尊奉一个上帝、一个主、或主宰人类祸福的神。
其修行方法,就是通过礼拜、赞诵、祈祷,获得主或神的庇佑,一生吉祥如意,死后升天享乐。若以佛教的正法眼藏来衡量,纯属心外求法的外道。二、非因计因
这类外道曾在印度风行一时,他们相信因果和六道轮回。但他们机械地认为,福乐是由苦因获得的。要想升天或来生富贵,必须今生修苦行。所以用种种苦行方法折磨自己。例如食草、食粪和各种野生植物,不许吃烟火食。有的一日仅食一麻一麦,忍受饥饿之苦长达一两个月。还有不住房屋和帐棚,常栖居于树上、树下,或石上洞穴、露地之上。还有不穿布衣,常披树叶,过着非人的生活,其结果,不但无益于道,反而使身心受到严重地摧残。佛出家后,亦曾修过一段苦行,因在实践中觉察到非为正行之道,即放弃了这种方法,转至灵鹫山菩提树下成正等觉。后来佛在讲法中,曾批评这类苦行者,为“非因计因”的外道。
三、宿作(机械的宿命论)
宿作论者,他们承认人死后有灵魂,有转世,但把现世人生的一切遭遇都看成了是宿世造就的,不可改变的。忽视了因果因缘的复杂性和瞬息万变的无常性。否定了人定胜天的人生价值。只是听天由命,不图改造自己和改造社会,被动地活在世上、空度一生。持这种观念的人,可以把他列入自然外道范畴。
四、不确切的外道
古人亦把持有空有、断常者列为外道。这一定义是不够确切的。因为这仅是对事物认识的偏见,不符合中观论的中道和哲学辩证法的二重性。这只能说成是认识问题,而不能把它说成是外道。因为凡属一种外道,都有崇拜和信奉的对象,具体的修行方法,以及通过修行达到所期望的目的。持空有、断常观点者,未必有崇拜的对象和修行的方法。他们仅是一种认识论者,此种认识论者,不但古印度上师中有,中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亦有。特别是在南朝梁武帝时的大文豪范缜,就是典型的一个。梁武帝对他曾花费了很大力气,想把他教化过来。并以封官许愿的手段进行诱惑,但始终改变不了他的立场观点。
尤其是近一两个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唯物主义的发展和物理科学的进步,持这种观点的人一度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他们认为自然界万物的生成和消亡,都是物质相互结合,以及新陈代谢的自然现象,其中根本不存在灵魂和转世的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人,目前仍占优势。但从长远来看,在历史的发展中,无论是哲学或科学,都是不断的自我否定。近年来有些否定灵魂转世持断见者,由于大量难以用科学解释的奇异现象,以及自身的经历,许多人都放弃了原来的立场观点,有的竟成了虔诚的佛教徒。
印度教派和各种外道的分化情况。
各教派和外道,都是各持己见,互相争论,互相排斥的。至佛出世后,用他亲证的宇宙真理和人生的秘密,以及缘起性空的道理来教化众生,因为佛所说的是真理,博得广大众生的信奉,许多外道和国王大臣,都放弃了他们原来的信仰,纷纷皈依到佛陀的足下。于是佛教在印度占了绝对优势,曾被称为佛化国。待佛灭度五百年后,由于佛教内部的宗派斗争,加上只尚理论,不务实证的倾向,使佛教逐渐沦为不务实际的经院哲学,渐渐脱离群众,一些外道乘机崛起。
至公元六七世纪后,以婆罗门为首的外道中,出了几名有识之士。他们将奥义经、吠陀经中不合理的内容,大量删去,把佛教中的精华部分大量吸收,成立一个新教,取名为印度教。此教的兴起,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信奉,教徒突飞猛进地增加,印度宗教的形势大大改变,出现了倒流现象。不但原来由外道转入佛教的信徒,纷纷重返印度教,就连佛教的基本教徒,亦成百上千地归依印度教。迨至十世纪末和十一世纪初,佛教在印度基本灭亡。印度教直至今日,一直成为印度的国教。
回顾一下印度教为什么取而代之一跃成了国教,其原因是吸取佛教的精华,去本教的糟粕,而佛教则是丢去本教的精华,捡起人家排出的糟粕,加之自身的腐败,所以必然走向衰败和灭亡。现在佛教内有识之士,每读到印度这段佛教史,无不为之慨叹!
以上是印度宗教和外道的情况,接下来再简要的谈谈中国的情况:
自东汉明帝时期,由印度梵僧摩腾、竺法兰将佛法带到中国,受到皇帝的支持和保护,佛教开始在中土传播。但受到儒教和道教的诋毁和攻击,把佛教看成是异教邪说。由于佛教初到中国,翻译过来的经典比较纯洁,至东晋南北朝时,很快就被一些文人墨客和政界的上层人物所接受,经他们的宣传,逐渐传遍全国。但儒、释、道的争论和斗争,一直没有停息。直至南宋时由王重阳和邱处机开创全真教,提倡三教合一,由是三教的争端逐渐的缓和下来。
关于中国的正法和外道的判别,是一个既复杂又严肃的问题,特别是对儒、释、道三教的分辨,不可轻下结论。虽然我们教内有许多人把儒道两家划为外道,我认为这种划分方法是不妥当的。若从佛教的判别宗旨来说:心外求法即是外道;即心即佛,见性成佛,心内求法,自我解脱即是正法。以此标准来衡量,儒家的孔孟,道家的老庄,他们都不属于外道。因为孔孟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老庄讲清虚无为,反朴归真,都是着重于身心的修养,并未心外求法,若把他们说成是外道,可以说是冤枉的。那么中国是否有外道?有,不但有事神、事鬼、事仙的外道,还有带有政治目的的邪教。如东汉末期由张角三兄弟所创的太平道,元朝后期的神教、明教,以及明初成祖时由山东唐赛儿所创的白莲教和晚清的义和团,近代的一贯道等等,均属于外道和邪教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