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网

密参禅师:密参禅师方便禅七开示 初二开示

发布时间:2024-09-03 04:04:14作者:正觉网
密参禅师:密参禅师方便禅七开示 初二开示

初二开示

打禅七要懂得禅的道理,宗门这一法,是佛拈花示众而传心印之法,和我们知道的凡夫禅、外道禅、小乘禅、四禅八定都不同。禅就是指我们每个人本具的佛性,一切善法之源,福慧之源,涅槃妙心。在达摩祖师来中国以前没有这个禅字,达摩以后才有这个名字,传到中国以后也叫无上禅。不是一般的禅。

禅字梵语是禅那,译为静虑,思维修。一般说来修禅就是修定,我们今天所讲的无上禅不光修定而是定慧等持,是以见性解脱,不论禅定解脱的禅。禅是建立在定的基础上而见性,而不是不具备禅定。我们今天所修的这个禅是没什么取舍,无内无外,本来清净,本来具有,定慧一体的禅。是六祖开口就讲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禅。是佛的正法眼藏,三世诸佛因悟此而成佛,我们众生也要因明此性而成佛。禅是成佛的根本,对佛法的兴衰起决定作用。

禅是无相法,是一切不可得的法,只有无所得才能成佛。金刚经说的好“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我们凡夫什么都想得,无所得受不了,学了佛也想得,什么福报啊,什么法师、神通啊,甚至净土啊,不明白,无所得才有神通、才到真正净土去呀!

佛性是人人具足个个不无的,但是我们染污太深,依旧道业难成。难成不是佛性,佛性是本自现成的,就是习气毛病太重把佛性掩盖了。

习气太重,祖师慈悲,告诉我们种种调和身心的方法,称为调整五事——调身、调心、调息、调吃、调睡。五事调顺,禅道易行,五事不如法,易出障碍和毛病,轻者功夫上不去,重者发生气病。我们今天简单说一下调五事中所注意的情况:

一、调合身心,没事应适量休息,不要用力,打起坐来任其自然,不要用力挺腰,也不要前仰后合和下弯。往上提心火上炎,眼睛会发红,长眼屎,头发昏涨。腰下弯易肚子发涨、易昏沉。

二、呼吸任其自然,不要用心压制它,用心压制它就不自然,久之伤气,伤气一定伤血。

三、参话头的同参,不昏沉、不散乱是最好。昏沉了话头就要提紧一点,不提紧就落入昏沉了。如果散乱了,话头就放松一点,要慢慢进行对治,总之以不昏不散为好。念佛的同修,可用金刚持,心念耳闻容易入定。昏沉时念快一些,散乱时可放慢,不昏不散时念佛念念分明,久之功夫纯熟,能所双亡,可入念佛三昧。

四、吃饭不要多,多则容易昏,也不要少,气力不足,不易入定。要视自己情况而定。

有很多用功的人,没亲近过善知识,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看经典,走错路出了毛病,见地不正,身心不调顺,遇到情况不会处理,轻者生病,重者着魔发狂。最后谤佛谤法说这法不好,那个法也不行,不知是自己的原因。所以我们修行要亲近善知识,经常广学多闻。善知识是过来人,道路他清楚,亲近他不会上弯路,还有佛的经典也是善知识,可辅修行之偏。还有一个现象就是由于修法心切,问了不明白人指错路了,结果出了毛病耽误了自己一生。原因是见地不明,见地明确了修什么法都能成就。

禅是总持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我们能够相信,修持这一法真是火中生莲,如同金钵罗花一样,不是一佛二佛所种善根,不然的话,不相信怀疑啊!即使今生没有明心见性,成佛作祖,如能持戒有了这种般若的胜因,生生世世不堕魔道。生如来家,住清净地,所以我们要发长远心,一生不行来生再修,生生世世护持佛的正法眼藏,利益众生直至成佛作祖。

我们修行要明心地,心地一明万法明,修什么法都行,穿衣吃饭都是佛法。心地不明,虽修佛法也不是佛法。古人说:“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是邪,正人说邪法邪法亦成正。”

佛法的兴盛在于根本,正法眼藏兴盛起来即是佛的正法时代住世。现在佛法衰落是认识根本的人、相信根本的人太少太少了。佛法的弘扬在于真理,真理如虚空,任何人不能动摇。没有究竟真理的人,智慧就和外道一样。另外,佛法还要培养人才,培养有修有证的人才、弘法利生的人才,光有理论没有真东西不能使人信服,这是佛法一条出路。

禅是无相般若大法,诸佛护念,龙天拥护,不要说人,就是各个天王也都护持佛法。我们要具有智慧最好的办法就是照顾当下一念,这是真正修行。佛法是现实的,告诉你们:“眼前历历分明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就是你的佛性”。佛性无相,无法形容,为什么祖师不肯直接告诉我们呢?因为告诉我们就有了语言相,你心里也有个相,领会的佛性就变了,就不是所说的那个东西了,因此叫我们自参自悟,自成佛道。祖师不想说破,是慈悲,叫我们证悟印心没有差错。

我们听了,会用功也很好,但还要真参实悟,大多还是理解。当年我们参学亲近虚云老和尚,老和尚告诉我们光听、光说不起作用。

佛法入门有两种——理入和行入。从理入就是悟明心地,上根利智一闻即了,虽然没有直接证道,这心地法他通了,这是理入,来的快,顿悟而渐修。行入差别很多,虽然行入从行上着手,但还是从心开始,比如拜经、诵经、嗑头朝山拜佛燃指供佛,六度万行,心若不诚,也行不起来。可是这个心要是至诚万分也能发明心地,就是那个真心到了极点,也能忘我,证悟佛性。

大家努力用功精进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