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新疆:石窟寺为什么又叫千佛洞
发布时间:2024-04-10 04:03:24作者:正觉网石窟寺简称石窟,是佛教寺庙建筑的一种。因石窟内绘画或雕塑有大量佛教壁画和佛像,所以俗称“千佛洞”。石窟寺多建于人迹军至的荒山野岭,就山崖开凿而成。和城乡人烟辐之地的殿堂式寺庙相比,石窟寺不仅可以节省建造费用,坚固不易损坏,而且冬暖夏凉,环境清幽,更适合出家僧徒隐居苦修、参禅悟道。所以,从公元前3世纪起,印度佛教徒就开始开凿石窟。随着佛教的东传,在古代丝绸之路沿线,也开始相继建造石窟寺。新疆是我国最早接受佛教的地区,也是我国最早开凿石窟的地区。
新疆地区的石窟最早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的东汉晚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盛,唐初仍方兴未艾,以后虽逐渐减少,但到元代仍有开凿。在新疆石窟艺术的影响下,我国内地从公元4世纪中后期起,也开始建造石窟,并出现了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网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世界著名的石窟。新疆地区也是我国开凿和保存石窟最多、最集中的地区。现已发现的石窟群有17处,洞窟多达960多个。
这些石窟主要分布在古丝绸之略北道塔里木盆地北缘,西起喀什,东至吐鲁番一线。喀什、库车、拜城、温宿、新和、焉耆、吐鲁番等地都有石窟,其中著名的有拜城克孜尔石窟、库车库木吐喇石窟、部善吐峪沟石窟等。克孜尔石窟又称“克孜尔千佛洞”。在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公里木扎特河谷北岸的悬崖上。是新疆地区也是我国最早、最大的石窟群之一。最早的洞窟属东汉末期,魏晋时期最多,个别属元代,历时千余年。已整理编号的洞窟236个,其中保存完好的约占三分之一。
克孜尔石窟的建筑式样有毗诃罗窟和支提窟两种。支提窟平面多呈长方形,顶作拱形,中心塔柱将洞分为前、后二室,后壁凿大龛,置塑像;左右凿甬道,与一隧道相通,隧道内有可置涅槃像的石台。此种体式为新疆尤其是克孜尔石窟所特有,称为“西域式”或“龟兹式”。
支提窟是用来供养佛像和礼佛的,除有佛塑像外,还绘有大量壁画。毗诃罗窟是供僧徒起居修行的,其形式为在洞侧旁开凿小寮房,多为一洞单门,供一人住宿或作存放物品的仓库,是我国石窟建筑的一种较早的形式。克孜尔石窟的塑像已全然无存,壁画虽然也屡遭破坏和帝国主义分子的窃掠,保存下来的仍有一万平方米左右,面积仅次于敦煌莫高窟,居世界第二位。壁画内容主要为佛经故事、经变图画、佛像、供养人像及反映现实生活的图画等等。其中,佛本生故事画有80多幅,比莫高窟多出一倍以上是世界上佛本生故事画保存最丰富的石窟壁画。在绘画形式和技法上,以红、绿、蓝三色为主,采用晕染法以增强立体感。窟顶遍画须弥山景,在一个个菱形方格内,绘画不同的佛经故事,衬以花鸟动物。
这种形式和技法也为新疆尤其是克孜尔石窟所特有。库木吐喇石窟在库车县城西南约30公里渭干河东岸。在长达5公里的山崖上,大大小小的石窟星罗棋布,绵延相连。洞窟毁坏严重,现存97窟,是新疆地区仅次于克孜尔的石窟群。最早的洞窟属魏晋时期。窟内塑像无存,只保存部分壁画。壁画及洞窟建筑风格,均与敦煌莫高窟相同,是龟兹石窟艺术中最接近中原风格的一处石窟群。据学者考证,该石窟群中,有十几个窟是汉人开凿,汉僧住持的。
许多洞窟又都有汉僧的题名与题记,是龟兹境内汉人开凿汉僧住持最多的一处石窟。对研究古代龟兹史和龟兹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吐峪沟石窟在部善县城西50公里,火焰山南麓之吐峪沟,西距高昌故城15公里。在沟的东西两岸崖壁上,分上下二层开凿洞窟,现存41窟。早期洞窟约开凿于晋代,下限至唐代。一些洞窟的壁画与其他洞窟在题材上虽无不同,但佛像下座为胡床(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带有显明的地方与民族特点,这在新疆地区的其他石窟中是没有的。
早期的一些壁画题记,完全用汉文,是汉文化传统艺术风格的体现。这些充分说明吐峪沟石窟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新疆石窟是新疆各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为我们研究新疆洞窟艺术、佛教绘画,以及古代新疆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民族关系等,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