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网

女村医竹筏撑起水上120 不求利润为村民看病8年

发布时间:2024-06-30 04:04:08作者:正觉网
女村医竹筏撑起水上120 不求利润为村民看病8年

看病的妇女是从漓江对岸过来的,以前也曾找过黄淑文看病,前两天觉得有些头晕,担心自己血压有问题,所以过来检查。该妇女这样评价黄淑文:“来这里量个血压什么的,她都不收钱,还撑竹筏到江对岸接送,挺细心的。”

今年31岁的黄淑文,当上这个村医,有8年的历史了。2003年,卫校毕业的黄淑文,为了照顾年迈多病的奶奶,决定回到浪洲村,方便给生病的长辈们看病。

村上的人都知道回来了一个会看病打针的女孩,大家有个病痛,都来家里找她看。就这样黄淑文成了浪洲村里的村医,自家的10多平方米的客厅,就成了一个小诊室。

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乡村医生待遇低,走村串户又辛苦,没什么人愿意做。黄淑文回村后,村民们看病方便多了。不仅给村上的人看病,几个村子的疾病防疫和宣传,也揽在黄淑文一人身上。她经常走几个小时的山路,挨家挨户发放预防疾病宣传资料、给孩子们发放防疫糖丸。

最怕走夜路,常常走夜路

趁黄淑文撑竹筏送病人过江的空隙,记者走访了浪洲村的村民。说到黄淑文,熟悉她的亲友说她“胆小,最怕走夜路”。作为村医,晚上出诊又在所难免,遇到晚上有村民生病,她还是会去出诊。

有一次,浪洲村附近的沙子岩村有一名产妇半夜临产,产妇家人把电话打到乡卫生院求救。由于沙子岩村离卫生院很远,卫生院的医生打电话给黄淑文,让她同时往产妇家里赶。如果她比卫生院医生先赶到,就由她做前期处理工作。

当时一个人在家照顾孩子的黄淑文,考虑到路途较远,又要过江还要走山路,没敢背着孩子去,只好把还在襁褓中的女儿一个人留在家里,就匆匆出了门。为了给自己壮胆,她把手机里的音乐,调到最大声。黄淑文撑着竹筏过了江,又赶了1个多小时的山路。快到达产妇家时,她接到卫生院医生的电话,他们已经赶到将产妇接走了。黄淑文如释重负:“没事,就当给自己走夜路多练练胆,只要产妇没事就好。”

胆小的黄淑文晚上出诊,经常要丈夫陪着。有一天凌晨,村民李雄燕发烧、呕吐,请黄淑文到家里帮看病。当时她丈夫不在家,她硬着头皮只身走夜路前往。因担心几个月大的小女儿半夜醒来,她背着女儿、拿着手电筒出了门。这一路走得她战战兢兢。

黄淑文胆小出了名,可她丈夫觉得她“胆儿挺大的”,“半夜她还敢一个人撑竹筏、走山路去看病,还敢将襁褓中的女儿一个人丢在家,你说胆子大不大?”

诊所难维持,副业来补贴

由于浪洲村及附近的村子都在漓江边上,至今没有通路,村民们出行都靠撑竹筏摆渡。正因为如此,黄淑文家的竹筏,就成了这些村子的“120救护车”。接送前来看病的病号、过江到邻村出诊,黄淑文都撑着竹筏前往。

那么多人找黄淑文看病,在常人的思维中,她应该很赚钱。可在亲友们眼里,黄淑文“不往里填钱就算不错了”。因为她给人看病不收诊疗费,打针开药都是按成本收。遇到困难的村民,她连药的成本费都不收。撑竹筏出诊,接送病人这些油费,都是自己承担。

因为不追逐利润,黄淑文诊室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进些药品回来。养家糊口的压力,完全落在丈夫一人身上。孩子及家里需要赡养的4个老人,让黄淑文家一度背上不少债务。

为了减轻丈夫负担,也为了让自己的诊所能维持下去,黄淑文找了个副业:看病之余给游客提供一些旅游服务。

当这个村医没钱赚,还这么累人,如果只搞旅游不是更好吗?可黄淑文不是这样想,她说:“周围村子这么多人,有个头疼脑热总是需要人的。我没想过要什么回报,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就力所能及吧。”

黄淑文的丈夫也在默默用行动支持她。早年,看着妻子撑竹筏去看诊辛苦,他把自家的竹筏加了驱动马达。这两年,又将自家的竹筏更新换代,完全机械化,更快速也更安全了。 (南国早报 唐晓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