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网

所有的恩怨,都是因人和人太熟所引起

发布时间:2024-04-13 04:00:23作者:正觉网
所有的恩怨,都是因人和人太熟所引起

《缘起性空----适当的距离》

认识很多人后,发现:所有的恩怨,都是因人和人「太」熟所引起的,靠的「太近了」,就起了麻烦!恩怨就生了!

家庭中,聚合中,乃至朋友之中也是一样的。熟识起来,可两人同穿一条裤子;分开后,可以老死不相往来。因彼此「太」好而生执着,落两边!

弘一大师在晚年时,写了一首诗: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人与人之间的情份,淡淡即甘馨,这样的关系,才是妙缘!所谓: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若「一直」浓浓的,两人浓如蜜,就是要分开的时候!----因为「无常是相对」!老子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如果一直感情升温而生执着,自然会退温,这就是「无常的法性」!

虽然久未见,因适当的距离,大家还是朋友。因为印象中,留迹着美好。人和万物之间,都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对人且说三分话,因为尊重故!因为心妙智故!因为心寂照故!不管是夫妻之间也好,还是家庭中也好,适当的要保持距离,如此,才有真性灼知、真切的相惜。

我认识一个法友,因为彼此太熟了。她跟我说:「你不要给我讲佛法,你可以度化的了别人,但是度化不了我。」

我想想也是,太近了嘛。后来,她离开了厦门,离开后我也懒得联系,所以慢慢的她就能想起我的真性情,想起我的话,慢慢的觉得我的话,很隽永!能有味!

佛陀旁边出现了,像:善星比丘,提婆达多比丘的傲慢。因为他二人「太」近而自己不自觉,看不到佛陀的功德,观察不到自性的法身,所以他们看不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却「以为」佛陀没什么殊胜!----其实,是其二人,恭敬心不够故!

靠的「太近了」,就缺少恭敬心,看不到,就会忽视对方的功德!

「感觉」一熟,必生贪着心,此贪着心,就是将来恨对方的根源。----而这种「恨对方」,其实是「恨自己」、「幻恨一个幻化」!无贪爱,即无幻恨,而放下烦恼,也袛是「一念之间」,所谓:转境即如来!转念即如来!

很多人「一太亲近」,就看不到对方的功德,而却见过失,这不是自造恶业吗?人和人的净缘关系,若无保持适当的距离、若无一种恭敬心,必很难维持下去!我们讲:「心意调柔」,就是调觉自性,柔定悲智!这样才会妙缘普照!若无真实的心意调柔,当你真的见到佛陀时,你连成佛的心都没有了!----因为「我们错觉」佛陀是那么的平实,那么的普通。所以纵你见到了,「会觉得」佛也不过如此。又如何能想着成佛呢!

真正有功德的人,是很平实的!但因吾人我们德行不足、福报未净时,往往就看不到对方的功德!

相处,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学习、是一种训练,这就是修行!

智者,相处着自觉心!愚者,追求着幻妄境!故智者心境一如!愚者心境相异!

时时「无欲则刚」,观自在!

处处「有容乃大」,妙吉祥!

君子之交,淡如水啊!平平淡淡的心,不「需要太多的想要」自然好来好去、舒卷自如!

别人予,我们的要感恩;因感恩,必惜福,关系能持久而一切自吉祥如意。

夫妻之间没有感恩,两人就是讨债鬼!互相讨债,两讨债鬼在一起生活,能开心吗?没有感恩对方的好,就是一种牵扯,牵扯即是自招逆缘,而相互磨难。这就是因果不昧的定律!

我见过一个女众,喜欢上一个男的,他已婚,但是两人又同居。而男众却经常打她。但是他想不通:为什么还喜欢她?很简单。你欠她情债,她欠你钱债!

适当的距离,是成就性空!

想要的黏稠,是造就轮回!

试问吾人:

选择了什么!

自觉了什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