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鸠摩罗什(九)
发布时间:2024-04-18 04:04:37作者:正觉网鸠摩罗什在疏勒学习期间,他的“为性率达,不厉小检”,曾引起别人的误解,但却得到佛陀耶舍的极力赞赏。佛陀耶舍曾指出佛陀制戒的根本目的不是只为利己修身、成佛得道,而是在于度化众生,同成佛道。“利他”才是佛陀根本的教旨,才是僧人为之奋斗的崇高事业。佛陀耶舍是最早向鸠摩罗什宣讲大乘教义的佛教学者,他们研读佛教教义时相互受到影响,进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然而,对鸠摩罗什一生当中最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性人物是须利耶苏摩,在须利耶苏摩的指导下,他的佛教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
须利耶苏摩是莎车国王子,他在疏勒修行,专以大乘施化,诸学者皆尊崇为师。鸠摩罗什听闻其名,遂拜访须利耶苏摩,学习大乘佛法。当时,大乘佛法的教义还未在社会上广泛流布,仅是少数法师研究秉持的学问。鸠摩罗什已经是小乘教派中的拔尖人物,但他仍是十几岁的一个孩子,出于强烈的好学精神和求知欲望,不管大乘小乘,只要是佛家上乘典籍,他都愿潜心修学。
《高僧传》对鸠摩罗什这一个阶段的求学经历进行了记载:
“时有莎车王子兄弟二人,委国请从而为沙门。兄字须利耶跋陀,弟字须利耶苏摩。苏摩才伎绝伦,专以大乘为化。其兄及诸学者皆共师焉。什亦宗而奉之,亲好弥至。苏摩后为什说阿耨达经。什闻阴界诸入皆空无相,怪而问曰,此经更有何义,而皆破坏诸法,答曰,眼等诸法非真实有,什既执有眼根,彼据因成无实。于是研核大小,往复移时,什方知理有所归,遂专务方等,广求义要,受诵中百二论及十二门等。”
这是说须利耶苏摩指导鸠摩罗什从《阿耨达经》入手,开始学习大乘教法。《阿耨达经》是以阿耨达龙王向佛请益的名义而开展的一部大乘经典。《阿耨达经》介绍大乘思想时谈到了“诸法皆空”的思想,得出“阴、界、诸入皆空无相”的大乘佛教思想结论。鸠摩罗什因学小乘,他的认识是建立在“一切实有”的基础上的,因此觉得《阿耨达经》破坏了小乘所说的“诸法实有”理论,因而不能接受。须利耶苏摩对鸠摩罗什循循善诱,且颇具耐心,师徒“研核大小,往复移时”,显示了大乘学者的大家气度与广博襟怀。
经过苏摩的悉心教导,聪慧异常的鸠摩罗什很快领悟出了大乘佛教慈悲利他的精要所在,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由小乘而转习大乘经论。
后来,须利耶苏摩指导鸠摩罗什系统学习了大乘诸种经典著作。史料中的“方等”是大乘佛教经典的总称,有“方等”显说部与“方等”密咒部二类。显说部中收《大宝积经》等三百六十九部;密咒经中收入《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等二百八十五部。
事实上,如此系统庞大的佛法理论著作,鸠摩罗什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面研习领悟。后来须利耶苏摩曾应龟兹国王白纯之邀请而亲抵龟兹讲经弘法,又和鸠摩罗什悉心交流大乘经论一段时间。鸠摩罗什在二十七岁前曾第二次离开龟兹游学佛法,又在疏勒、莎车等国访谒须利耶苏摩,估计是那个时候才系统全面地掌握了大乘所有经典教义,并悉心研读《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经典,后来成为中国佛教“三论宗”的一代宗师。
在疏勒,鸠摩罗什得到了他生命之中最宝贵的财富。鸠摩罗什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转学大乘是其中最关键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