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网

运用思想发挥智慧

发布时间:2022-12-11 19:36:26作者:正觉网

  运用思想发挥智慧

  非常难得,能有机会跟大家聊一聊,结个法缘;今天的题目--「运用思想,发挥智慧」。

  一般人,把思想作成定点式的说法,像思想有偏左、偏右或民主思想……,不能以这种方式去看。

  首先,必须要知道,思想是每个人自己的思想,不是以别人的思想去看自己的思想,或者是用自己的思想去计较、执着他人的思想。那么思想究竟是什么?一般所说的「起心动念」,它是一种思想的表现,起什么心?动什么念?我们先要了解,心跟念相互之间的关系。

  心是每个自我内在的表现,内在称之为心;念是相应于外面我们所看到、听到人与事的种种问题,而产生的一个作用,这种作用叫做念。念的本身能分别,会计较、执着,但是不能主宰,真正主宰的是「心」。

  学佛的人要修心养性,修什么心?修自我的心。学佛的人常讲到修行,一般把修行当成诵一部经,或礼忏、念佛、持咒,修一个法门或参禅打坐,认为就是修行,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自己还不能够作主,才需要依赖这些,使自己不会胡思乱想,产生妄想杂念。

  真正谈修行,一定要把握修什么行?经典上讲身、口、意,就是身体的行为、言语的行为、意念的行为,身跟口是外在的,人人都能感受到的,而意念的行为是内在的;因此,修行必须内外兼修,这是讲身口意的思想行为。行为往往凭自我意识,或凭无始以来业的力量而发动的,因此,会有偏差、错误而造成伤害。

  谈修行,是要修正身口意的行为,不要有所偏差而造成错误,也不要造成伤害,佛法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圆满。佛教特别强调圆满,是什么样的圆?是一个整体的圆,而不是平面的圆,它像一个球,从任何方向看都是圆的,没有缺点。我们之所以要修行,是因为行为会有缺失,慢慢把那些缺失变得愈来愈少,最后完成像球状一样圆满的圆,才是我们的目的。

  千万不要认为修行是念经、诵经、拜忏、作法会,或念佛、持咒、打坐,这只是暂时的依赖,不能拿这些当成修行,因为自己身口意的行为还不能作主,还会有偏差、错误,因此暂时依赖这些,它们只是一种依赖的方法。刚开始,学佛的人都会依赖,可是不能够永远都依赖它,在依赖的同时,也要修正我们的行为。什么叫修行?修正身口意的行为,这是个重点。很多人介绍佛法,不用这种方式,都说是要研究一部经,或修个法门,其实那不叫修行,只是暂时的依赖。

  行为的问题,因为有行为,才会产生问题;人,如果没有行为,那是不可能,只要是人都会有行为。为什么?身体会有动作,嘴会讲话,脑袋瓜会想,只要是人都不能避免,唯一不同的地方,学佛的人会学习释迦牟尼佛的道理方法或智慧,帮助我们如何面对世间的现实。

  世间的现实是什么?世间现实的一切称为世间法,事实上,应该叫做相对的法,怎么说?它有对、错,有好、坏,有善、恶,因此,世间的一切都是相对的。学佛是要面对相对,慢慢去认识、了解,从中得到觉悟,时间久了,就可以做到突破相对,显现出绝对。相对,不管是正面、负面都有缺点,唯有绝对,是零缺点,没有缺失。

  学佛是使我们的缺点愈来愈少,最后没有缺点了,你就是佛,就是菩萨。大家听了,可能会认为,这不就是做人嘛!这也叫学佛吗?大家要知道,佛是很完美的,没有缺失的人,所证得的结果就是佛、菩萨。所以,不要以为人的问题,我们都了解,其实人的问题看起来好像都了解了,事实上一点也不了解,为什么?如果真正会了,就不会有烦恼、伤心、难过,也不会得意忘形,总是在好坏之中取舍,而起分别。

  譬如佛教徒常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有没有想过?恶的是业,善的也是业,它们都是业,只是说恶的,会造成伤害;善的,使人得到利益,唯一不同的地方在这里。因此恶的,要去掉;善的,是不是要保留?当然刚开始学佛,恶的,要一天天愈来愈少;善的,要一天天愈来愈好,这才是学佛的过程。

  如此到达了某种程度的修养,连善也是多余的,如果还拥有善,以善作为修心养性,或修行办道的中心点,你还只是在做人,没有机会成为佛、成菩萨。因为到达佛、菩萨的境界,连善也是多余的,没有用了,所以说到最后,连善也要舍弃。

  刚开始学佛不能这么做,还是要去恶;恶的不要,还要多做善的,但是不是永久的,这只是一个过程,最终连善也要舍弃。以佛教的言语来说,好的,都要回向;不好的,要改变,才是学佛者的正确观念。

  谈这些问题,是说一个人的思想变化,以及产生的作用,但是「运用思想」,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投机取巧,为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而不在乎别人,也是运用思想。譬如打麻将,不运用思想可以打麻将吗?不行的。哪怕吃饭、穿衣、行、住、坐、卧……,都要运用思想。学佛的人运用思想,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思想中间先作修养、调理,把好的拿来运用,不好的慢慢清净,方向不能搞错。

  就像谈六波罗蜜里面的精进波罗蜜,我们说精进,不错!学佛的人都要精进,可是有很多人,当一股道的热忱来时,可以不吃不喝、不眠不休,认为这就是精进,一旦色身受不了,躺下来了,原有的精进也都消失掉了。所以,在学佛的过程中,对道的热忱,千万不要像山洪暴发、狂风暴雨,因为,它们就像从山上下来的洪水,来得急、去得快。

  真正修行办道,应该像细水长流,也就是在稳当的情况下去做,色身才不会受到损害。像苦行、日中一食、夜不倒单,一天吃一顿,晚上不睡床铺,这不一定叫精进。为什么?这么做,身体能维持多久?如果维持不了很久,最后病倒了,根本没有机会修行办道,即使有,又要浪费了多少时间。

  运用思想,并不是在佛法里面找些东西来运用,譬如烦恼、菩提,学佛的人讨厌烦恼,喜欢菩提;在座的各位,有没有想过?烦恼,我们都很熟悉,你见过菩提没有?菩提是什么?见过菩提树、菩提籽,有没有见过菩提?可能有,可是没有办法把握,因为烦恼是一种现象,菩提还是一种现象。

  以烦恼与菩提来说,讨厌烦恼,把烦恼当敌人,喜欢菩提,拿菩提当武器,去消灭烦恼,可能吗?菩提很难把握,它是什么样的东西。如果换一个话题,假使菩提是佛法,烦恼是世间法,拿佛法对付世间法,用这种方式运用思想、学佛,告诉各位,你会没饭吃、没衣服穿、没房子住,为什么?一天忙到晚,最后还不知道在做什么,因为,佛法、菩提不是武器,世间法、烦恼也不是敌人。

  为什么要谈「运用思想发挥智慧」?像经典上的话,「烦恼即菩提」,菩提在烦恼之中,也就是说菩提在烦恼里面,如果想从烦恼中间找到菩提,怎么找?经典上有这么的例子,烦恼是包在明珠外面的污垢、骯脏的东西,如果想见到明珠的光芒,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明珠外表的那些污垢、脏东西,弄得干干净净,明珠才会显现。可以这么说,菩提就是明珠的光芒,烦恼就是掩盖明珠光芒的脏东西;如果这么去看菩提跟烦恼,你就会知道,为什么说菩提在烦恼里面。

  要怎么样把烦恼弄干净,才能够显现出菩提?究竟要用什么方式去看?就等于是业与道,业就像明珠外面的骯脏、污垢,道就是明珠里面本有的光芒。在这里要提醒各位,可以肯定,烦恼是污垢,但菩提绝不是那颗明珠,而是明珠的光芒!因为明珠的本身,还是一个物质体,法不是告诉你,执着那颗明珠。就像众生皆有佛性,为什么佛性显现不出来,像晚课课诵里「无始所作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的文句,在座的都会背,佛性就是明珠里面的光芒。

  如果说烦恼与菩提的关系,去掉一些烦恼,就会显现一些光芒,显现的那些光芒,我们称之为菩提,它不是究竟的,因为,还有很多的烦恼,很多的骯脏,没有弄干净,也就是明珠整个的光芒,没有完全显现出来;等到光芒完全显现,佛性就显现出来,也就是说你证道了,证什么道?佛或者菩萨。千万不要把这个佛,当成另外的东西,经典上说佛是人成就的,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他还是人修养而成的。

  谈修行,还要注意两句话,造作的行为会成为业,可是修养的行为可以转变为道。这话怎么讲?如果以业的善、恶、无记来分,做善事是一种行为,做坏事还是一种行为,那修行成道呢?也是一种行为,不同的地方在哪里?造作成业是照自己的自我意识去做,譬如我喜欢、我讨厌,用自己的意识去分别,而造作的最后结果,都是业。修行可以成道,为什么?修行要有道理、方法,它不是凭你的自我意识就可以做得到的,道理方法从哪里来?就是佛陀--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说的道理方法。

  如果是运用思想,运用什么思想?平常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管是看经典、研究经典,或从道理上面表现的方法也好,有了这些过程,才能谈得上运用思想,否则的话,所运用的思想是自我意识,难免有缺点;如果依于佛陀所说的道理方法去做,可以使你的缺点愈来愈少。因此,为什么要学佛?学佛,至少造业的机会愈来愈少;相反的,修行办道的机会愈来愈多。在这种情况之下,久而久之,业慢慢清净了,道就会圆满。

  讲到这里,提出另外一个问题,业怎么清净?是不是礼佛、拜忏就可以消业?或布施、供养可以消业?甚至于有的法师告诉一些学佛的人,跪在他前面,打香板也可以消业,这些能消业吗?

  还有一句话,这不是经典里面讲的,而是人说的,「一句弥陀,罪灭河沙」,念一句阿弥陀佛,像河里面的沙,那么多的业都可以消失掉;假使一天念上十万遍,那你就是佛了吗?什么业都没有了吗?

  学佛要能把握方向,是什么方向呢?学佛不是学人。说得稍许夸张一点,近六百年来,百分之九十的佛教徒几乎都在学人,而不是学佛,因为,动不动就是祖师、某某大师、长老说,好像佛都没有说。想想看,你学人,像学祖师、大师、长老……,最多你像他,不可能像佛、菩萨;所以,一定要学佛,不要学人。

  所谓祖师、大师、长老,是去亲近他所学的菁华,缩短学习的时间,得到利益才是目的,而不是去学那个人,要晓得祖师、大师、长老都是人。像我常讲,我是一个土和尚,土里土气的和尚,意思是什么?你不要学我,你学我,会变得土里土气的。

  从哪里学佛?如果时间、空间够,可以从经典上发现;如果时间、空间不够,可以亲近善知识,尤其是出家人,因为他们是佛法的专业从业人员。譬如我花了八十几年的时间,说是打混好了,也学了不少;可是,你们只要花短短的时间,把我经过八十几年时间所学的,从中撷取就可以得到很多利益,这才是亲近善知识的目的,千万不要学人,这是我们要把握的方向。

  我看太多了,近六百年来,几乎都是以人为标准,不是以佛为标准;譬如学佛的佛弟子见面,聊聊天,然后看看手是不是跟佛陀一样?长相是不是跟佛陀一样?有没有见过释迦牟尼佛?究竟是什么样子?经典上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看我具备了多少?就算具备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也不是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没有释迦牟尼佛的智慧;要想跟像佛一样,一定要具备像佛一样的智慧,没有那种智慧,有那些相也没有用的。

  常有这种现象,这个人长得很庄严,那个人看起来像达摩祖师……,都只是在相上打转。并不是说学佛的人或对、或错,而是近六百年来,中国只有佛教,没有佛法,因为他们只谈一些佛教的仪式,不谈佛陀的道理。像在槟城谈到色尘、法尘、色法、心法、五蕴、六根,谈这些基本的名相、名词,大家都知道;可是,把它们放在一起,当成道理方法,就陌生了,为什么?因为没有从里面见到法,只看到文字、名相,能够进入到法相,就很不错了。

  学佛,要学佛陀的道理、方法,学了之后,在现实生活中慢慢去体会、试验,久而久之,智慧就会愈来愈高。人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人、事,常有很多的不称心、不如意,有句话「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为什么?智慧不够,有的明明你知道,居然做不到,那是什么现象?无可奈何,这都是智慧不够。

  所以,学佛是学佛陀的智慧,佛陀的智慧究竟是什么?佛陀的智慧,以人的生死问题来说,于业,有很多道理方法告诉你,怎么去清净;于道,也有很多道理方法告诉你,怎样从业里面见道,或从烦恼中间显现菩提,这都是培养智慧,而不是拿一个武器去对付一个敌人。

  佛弟子常把佛法当成宗教信仰,也没有错,以佛教而言,有它的宗教形态,跟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里面有道理、方法、智慧,这些我们就叫佛法。谈运用思想,如果不能把握这些,很可能都是自我意识,不一定是智慧。

  怎么样才知道不是自我意识?怎么样才知道是合乎佛法?学佛要把握一个大前提「不伤害别人,自己也不要受到伤害」。前面一句话不伤害别人,比较容易做到,同时自己也不要受到伤害,就不太容易了,为什么呢?做一个佛教徒,甚至于信佛很久的人,往往不伤害别人,最后自己却受到伤害。

  我知道很多人学了一、二十年,最后不信佛教了,改信基督教,或信别的宗教……,为什么?因为,他从来没有学过佛法,只做个佛教徒,即使在学,也都是学人,这才是根本问题所在。

  因此运用思想,不是说自己想一想,该怎么办,就怎么办,那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依于自己的知识经验完成的力量,如果依于佛陀的道理方法,面对问题、化解问题,就不会造成任何伤害,肯定可以得到利益。这就是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谈运用思想,那么的重要。

  我平常演讲,不太使用很多佛教名词、佛教名相,例如你们思考究竟什么是佛?大家一定看到我后面就是佛,对不对?再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说皈依佛、法、僧,我后面是佛法吗?是大藏经,这样对吗?

  佛是圆满觉悟的意思,能达到圆满觉悟,你就是佛,已经圆满成就了,当然,不只是释迦牟尼佛,从有佛出世开始起,已经很难计算了。绝不是泥塑、木雕的偶像,这只是精神寄托的偶像,如果只做个佛教徒,每天面对所谓的金身拜拜的话,得不到智慧,最多只能少造些业,如此而已。真正要有智慧,须要多听些佛陀的道理、方法,什么方法?我经常说的三多政策,多看、多听、多问。

  多看,假使看一部经,经典的原文有太多的名词,不容易理解,有些名词,除了中文,还有梵文,甚至巴利文,梵文跟中文混在一起,你从字面上看不出来它的道理,怎么办?去看注解,同样一部经,有很多不同高僧大德作的注解,所有不同的注解都去看,这是看的方式。

  看了还不够,因为看,难免还有自我意识,怎么办呢?要多听,听人家讲,譬如研究一部经典,有很多地方不太了解,怎么办?所以,要多听别人讲,听一个人讲还不够,要多听一些人讲同样的这部经典。

  多看了,也多听了,还不行;你自己看,与听别人讲,还是有些分别、有些差异。在座的可能都有这种经验,奇怪,为什么相同的问题,问不同的法师,所讲的都不一样?究竟听谁的?都会有这种经验,为什么?我刚说过,如果法师没有真正深入经藏,把佛陀的道理、方法、智慧表现出来,还是人自己说的,所以同样的问题,不妨多问些人,不管出家、在家的,只要是善知识都可以问。

  那么多看、多听、多问,搜集了很多的资料,就可以拿来做比较,再去选择;但是只有一次的比较、选择,还是不够,还要把不同的选择,再做比较,再选择,比较、选择……到最后,差不多就是你所需要的。

  千万不要法师、大师说了就算,那只能拿来参考,不能百分百照他讲的去做,如果百分百照他讲的去做,最后你是学人,不是学佛。所以看经典要花很多时间,的确需要时间、环境的许可;我们看很多寺院,把一部大藏经摆在大殿的柜子里面,还锁起来,做什么?不是给人看,而是供人去拜,但是经典是拿来看的。

  讲到看的问题,跟大家提些意见,拜经不如看经,因为拜经的重点是摆在拜,对文字的意义,可能没有机会了解,所以不如去看,看的时候会引发你一些想法。但是看经又不如想经,想什么?不是去思想、怀念经典,而是去想经典里面的意义,究竟说些什么。

  所以刚开始拜经,也没有错,只是不要老是拜,拜了之后,还要看,看了以后,还要去想,这样才有帮助。不过我在这里,教各位一个较笨的办法,什么办法呢?拜经可以做,看经也可以做,想经也可以做,可是究竟我想的对不对?没有关系,不是想一遍就算了,只要有空就看一看、想一想,再看一看、想一想,加上前面讲的多看、多听,还要多问,最后就能得到你所需要的。

  这是知道一些道理、方法的要领,也就是在运用思想,才不会运用错误,而思想也不会是自我意识了,这就是依教如法,依什么教?如什么法?依佛陀所教的道理、方法。唯有运用佛陀所教的道理、方法,才能发挥智慧;否则的话,发挥的是自我意识,不是伤害别人,可能伤害自己。唯有释迦牟尼佛的智慧,才不会有伤害,这是在思想上首先要把握的。

  学佛如前面所讲,不能像山洪暴发,要像细水般长流,重点在哪里?山洪暴发,都是泥浆水,看不清楚;而浅水、细水,清澈得很。这说明什么?道的热忱发起来,难免有些盲目,唯有心平气和的时候,才会表现出道来。

  因此,常鼓励在家学佛者,烦恼的时候,千万不要去礼佛、看经、打坐……,要在心平气和的时候,做这些才有效。为什么?烦躁的时候,或心情、情绪不好时,拿着一本经书,却看不下去,因为,脑袋瓜都是烦恼。那烦躁、不安定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今天在佛堂提到,当妄想杂念、乱七八糟的思想起来的时候,是因为想得太多了,所以应该抓住一个,抓住了,就死盯着它,搞清楚。

  如果当烦恼、情绪不好、坐立不安的时候,甚至于想发脾气,还想揍人,这时,不管你想的是什么,随便抓一个,就盯着它,面对它搞个清楚。这方法看起来很简单,告诉各位,很难,难在哪里?因为脑袋瓜里的妄想杂念一大堆,该抓哪一个?平常要止于一念,对不对?什么叫止于一念?就是在很混乱里面抓住一个,就是叫止于一念。抓住了那一个,面对它,搞清楚;因为自己生起的烦恼,应该自己最清楚。

  可是,到达某种修行的过程中,当你抓住了那一个,这中间会有些什么现象呢?有的时间很短,有的时间很长;如果修养够,一剎那之间就能抓住,如果时间愈长,表示对佛陀的道理方法,还不太熟悉。所以妄想杂念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事,也不要害怕面对;而佛陀所讲的道理、方法,告诉我们如何抓住它、化解它,这种现象叫解脱。

  很多人把解脱当成人死了、解脱了,并非如此;学佛当中,大大小小的解脱没有办法计算,为什么?因为大大小小的问题太多,一个问题化解掉,就是一个解脱。如果说得更远一点,佛法中有个「劫」的名词,另外还要加进去个字叫劫波。

  譬如劫数难逃的劫,最简单的认识,等于说一个问题的发生,它关系到过去的因,现在的果;问题的发生是因,显现出来的就是果,当这个因果完成了,就是经历了一劫,或说经过了一个解脱。

  我们常看经典上,动不动就讲无量无边,为什么讲那么大的数目字?因为人的业因、业果实在太多了,没有办法计算。在经典上也看得到,想成佛、成菩萨,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历经三大阿僧祇劫,可以得到什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一大阿僧祇劫是多少?阿僧祇是无量的意思,也就是没有办法计算,为什么没有办法计算?这就是刚刚讲的因与果、解脱、或劫的问题。

\

  所以没有学佛或学佛的人,如果他们不是很有修养,往往好的因来了,显现乐的果,很容易接受,假使恶的因来了,要受苦的果,就受不了了。这两者,善称为正面的,恶称为负面的,其实正面、负面,只是得到乐、苦的一个结果,在佛法中都是要受报的。

  可是往往你在受报的时候,又会产生随业而再造业,这话怎么说?譬如善的因,显现乐的果,有时候得意忘形而再造业;当是恶的因,要受苦的果,可能就不能接受了,在不能接受的中间,又会再造业,旧业未了,又造成新业,这都是很危险的事。

  因此当业报显现时,要欢欢喜喜地承受,尤其是苦的果,更要欢欢喜喜地去承受,而乐的果呢?千万不要得意忘形;学佛的人,千万不要认为乐是我的福报,好像无始以来做了很多好事,却忘了得意忘形也会造业。如果苦报来了,就怨天尤人,抱怨我这一生又没有做坏事,为什么过得比别人不好?甚至于还会以很多坏人过得比好人更好,用这种方式看问题,这都不是佛教徒的正常看法。

  不管是善恶、苦乐,都是一种业报,一旦降临到我们身上,显现的时候,如果能欢欢喜喜承受,因果就完成,劫就消失了,真正得到一个解脱;而无始以来所有的业都能消失,当然就只有道,最后连道也不需要了。

  金刚经有句「如筏喻者」,是什么意思?佛陀所讲的道理方法,就像你要渡河,从这边到河的那一边,我们不是讲到彼岸吗?但是,渡河一定要有方法,佛陀所讲的道理方法,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方法,须看时间、空间、环境,所以他说这个法像竹筏子、小船,要过河时才利用它,从此岸可以到达彼岸,这样就可以离苦得乐,意思就是如此。

  佛法无定法,它没有一定的方法,又说应病给药,什么样的病,吃什么样的药。可是话又说回来,也不一定是这样,譬如流行感冒,不管是A型的……,医生绝不会只开一种药给大家,并不是所有的人吃这种药,就可以把感冒治好;因为每个人的体质、生活习惯、运动方式……,很多都不相同,虽然都是感冒,吃同样的药,不一定有效。所以我们常说都是感冒,怎么你吃有效,我吃就没有效?或者是我吃有效,你怎么吃都没有效,同样的病,不一定相同的药都可以治的。

  众生的因因果果都是病,就要用不同的法,释迦牟尼佛讲了八万四千法门,其实不止,它只是个形容词,是不是每样都要学?那倒不需要。刚刚说要先从身口意行为上面着手,多看、多听、多问,在这三多的前提之下,可以搜集很多资料,就有比较、选择的机会。

  学佛,有时候很难把握,甚至还会想到,没学佛之前,过得很自在,一学佛,反而觉得不自在,问题还更多了,甚至于还没学佛之前,想什么几乎都有,学佛后什么都没有,其实那是自己的看法,用佛法的方式看,就不一样了。

  然而要用什么方式去看?我刚说过,业报显现的时候,要欢欢喜喜去承受;人活在世间,有好有坏,苦与乐同时都会有;下三道畜生、鬼、地狱众生,他们只有苦,没有乐;天道众生,只有乐、没有苦,他们都没有修行的机会,佛法告诉我们,真正修行办道,只有人才有机会。因为天道的众生只有享受,并不知道苦是什么,可是一旦福报受完,还有那么多苦的业报存在,还是会堕落,并不表示天道众生就不会堕到别的地方。所以真正修行办道,最好的环境是人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因此拥有了人身,才有机会听到佛法,不好好把握的话,就会浪费生命。

  只不过讲到这里,我要提醒各位,在家学佛不要跟出家人一样,因为,出家人是专业的从业人员,而在家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可以了。在家学佛是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出家人除了解决自己的问题,还受供养,又欠了一些,因此,还要还债,度更多的人,所以,必须是专业者。

  在家学佛,不要跟出家人一样,那太辛苦了,要不是从小出家,我愿意在家学佛,不愿意做出家人,因为真正做个出家人,要放弃很多,那不叫牺牲,叫放弃。头一个,不能有自我,因为有自我,就会有分别心、计较、执着,只有完全放弃自我,才不会起分别、计较、执着。

  譬如说出家人,怎么搞的,出家也这样,不能用这种方式去想,首先要看他出家多久,假使刚出家不久,你也要求他,像我出家八十几年的人一样,未免太苛刻了,因为他刚在学,只是转换不同的环境。

  所以为什么过去在中国大陆,我们那时代的出家人,如果本身没有几把刷子,不准下山,也就是说没有一点本钱,就不准下山。因为要跟在家居士打交道,如果在家居士往地上一跪,请法师开示,你要有东西开示才行。现在出家方便多了,要求也不像过去,因此有时候在家居士看出家人,所见的也不一定是他真实的一面,并不因为我是出家人才这么讲。

  例如济公和尚,他最明显的是什么?吃狗肉、喝老酒;我讲个故事,你们就不认为他是喝老酒、吃狗肉。道济禅师,也就是济公;有一处道观的三清道士和他很好,他常常到道观。

  有天道士故意和他开玩笑:你喝酒、又吃狗肉,我今天杀一只鸽子,给你吃好不好。

  济公说:好啊!

  于是道士抓了一只鸽子,把它弄死、拔毛、切了、炒了,放到桌上。

  济公说:我吃可以,但是只我一个人吃,你一点点也不能碰。

  最后,济公把这盘鸽子吃了。

  道士哈哈大笑说:你看!你是出家人,还叫我杀生。

  我们晓得「杀生」,自己杀不可以,叫别人杀也不可以,你还叫我杀生、叫我弄给你吃,你当什么出家人?

  济公说:我没有叫你杀,我也没有吃啊!

  道士说:事实明明摆在眼前,你怎么否认?

  济公说:你看!

  于是他张开嘴,一只活生生的鸽子,从他嘴里飞出去,道士只好甘拜下风。我不是说和尚、道士工夫的好坏,而是说看他的表面,可能你所做的事实,好像是如此,可是真正有道高僧,不一定是你想象的那样;所以有时候在家居士看出家人,不要只看表相。

  很简单,出家人有没有修行办道,或有没有持戒……?可以去体会、感受,像讲出话来,是否对你有利益?遇到问题,是否会分析给你听?如何化解?因此对出家人不要要求太高,以佛教的戒律来讲,在家居士不可以要求出家人,可是我可以,因为我是老资格。

  谈运用思想,这题目太大了,我们前面讲的比较口语化,现在转变为佛教的理论。前面谈那么多的根本是如何形成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的是色、声、香、味、触、法,里面是什么?眼睛看到、耳朵听到,舌头尝到、鼻子闻到;文字上面讲鼻子闻到都是香的,好像没有闻到臭的;所谓色、声、香,没有臭,不是这么解释,香是一种气味,臭还是一种气味,这些都是不同的气味,只是以香来说而已。

  人有五个根本,面对外面五种不同的东西,它是一对一的,眼睛只能看到,耳朵只能听见,舌头只能辨味,鼻子只能闻到,分辨气味,身体接触到硬的、软的、暖的、冰的…种种能感触到的。

  五根对外面的五个尘,是一对一的,它不会交叉,这里面会发现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譬如吃饭,这五个东西可以同时动作,手拿筷子、拿碗,眼睛看盘子里有什么菜,夹了往嘴里面放,是咸的、甜的、酸的、苦的、辣的,很清楚,如何显现出来?不要忘了还有第六个「意」,为什么?

  前面谈运用思想,思想是以念来讲,我们讲心念,以念来说有两个根本,一是意念,是我们讲六个根本的第六个;还有一个根本叫想念,是我们讲「五蕴」,色受想行识的「想」。所以念有两个,一个是前面所讲的,是从表面产生的一个变化作用,而后面的想念,是经过变化作用,最后再发起的一种现象所完成的力量,什么力量?好的、坏的、对的、错的这些东西。而想念,是人的我,以心来讲的,前面的意,是专门对付外面的,由于有外面的根本接触才会产生变化。

  譬如看一盆花,眼睛看到的是什么?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可是,是什么花?意是第六个根本参与,譬如说菊花……,意念会产生作用,它只是一种变化作用,真正决定欢喜不欢喜是想念,也就是自我的心。我们常说,这个我喜欢,那个我讨厌,如果只在喜欢、讨厌上面打转,你就忘了我喜欢、讨厌的这个、那个,等于你根本没有看到、没有听到;一定接触到外面的东西,才会产生意念、想念,如果要讲得更深一点,就会有色尘、法尘、色法。

  色尘:是眼睛、耳朵、鼻子……,五个根本所接触到的物质体,称为色尘。尘是什么?像灰尘的尘,就是我们说的一种物质体,凡是所有的物质体,都可以叫色尘。

  法尘:经过「意」,也就是第六个根本接触到了。譬如这是一盆花,大家知道这是盆花,一定有很多不同的花,还要有花盆,这些不同的花、草、花盆都是色尘,把它们放在一起,凭什么?要有意念参与才可以,如果没有意念,会不会完成一盆花?不会的。

  因为色尘的组成而完成一盆花,一盆花中所有花的组成叫法尘,这盆花,不是某一朵或某一根,而是不同的花盆、不同的花、不同的草都叫色尘;完成了一盆花,是经过第六个根本产生变化,像配颜色、高矮、形状,如何组成,这叫法尘。

  色法:是人的我,就是「心」参与了,参与什么?譬如花有不同的流派,像西洋的、东洋的、中国的……,各种不同的流派,并不是第六个意念可以产生的,而是「想念」所产生的,想念就是我们所讲的心,换言之,用什么流派的插花方式叫色法。

  心法:心法的心,是五蕴中间「我」的问题,要完成这盆花,也要我去完成,用什么样的方式表现,或不同流派的表现,也是「我」,必须要有知识、经验、道理、方法、理论……,才能做得到,讲这些就可以发现,运用思想没有那么简单。

  从物质到组合完成之后,表现的是精神、现象,这时候叫心法,那跟烦恼、菩提有什么关系?譬如我不晓得马来西亚有没有卖彩券?有卖彩券。它是一张纸等于是色尘,可是纸里面印了很多文字,那是法尘。什么时候才称为色法?要开奖,开出号码来,对你的号码,是不是跟它一样?这时才有了色法。什么时候是心法?有没有中奖都是心法,因为中奖了就欢喜、就高兴;没中呢?

  什么叫烦恼?菩提在哪里?烦恼很容易知道,可是菩提在哪里?是不是中了奖就是菩提?不是的。马来西亚现在一张彩券是多少钱?我搞不清楚,反正是举例,假使一张彩券一个号码,无伤大雅,如果说我有钱,多买两张也无所谓,那并不是问题;如果造成了问题,就是烦恼。买彩券,对你无伤大雅的话,也不是菩提,因为你没有生烦恼,就不会有菩提。

  当你花了很多钱,超过了你的预算买彩券,如果中了奖,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这都是烦恼。但是,在这个烦恼中间,冷静的想一想,真的能够中到第一特奖吗?有时候很奇怪,能够中二个字就不错,总比不中好,那也不是菩提。真正的菩提在哪里?是你烦恼起来了,譬如说我第一次买一张不中,我下次买五张,再下次买五十张,甚至于买一百张、二百张,那叫自寻烦恼,永远没有见菩提的机会,到最后可能要到银行贷款,还要向别人标会、借钱来买,因为他永远只有烦恼,不会有菩提。

  什么时候有菩提?第一个买的时候不太在意,这只不过是碰运气,千万不要动不动就碰碰运气,把它当成娱乐也无所谓,可是这都不可能见到菩提,而是说你迷惑于彩券,一定要中奖,就会造成烦恼。在这烦恼中间,还得看你烦恼什么?譬如薪水,本来可以维持一个月的生活,先去买奖券,中奖了,吃不完、花不完,烦恼也多了。在任何一个烦恼中,如果还能面对烦恼,怎么化解烦恼,才能显现菩提。原来迷惑于彩券是最笨的人,如果不被迷惑,只把它当成娱乐,中奖没有什么不好,没有中奖也没有什么好或不好,烦恼不是在好坏里面去找,菩提也不是在好坏里面去找,而是说烦恼生起时,要到里面去找。

  运用思想,刚刚谈到善业显现时很快乐,恶业却觉得是受苦;快乐愿意接受,受苦时,不愿意接受,如果在受苦的时刻,还能欢喜承受,就有显现菩提的机会,所以说菩提在烦恼的里面。

  菩提不是释迦牟尼佛给你的,而是烦恼生起时,从里面去发现,怎么发现?当然要有道理方法,也要靠平常的修养,平常修养怎么形成?是调整身口意的行为,使不好的转变为好,好的愈来愈好,就是叫做修行,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修养,这种修养就是智慧。

  所以运用思想这名词,听起来很简单,往往不小心变就会成自我意识,甚至还会归咎于佛说的,其实是人说的。刚开始学佛会有所依赖,因为自己还不能作主,等到修行达到某种修养程度,也就是智慧愈来愈高,自己能作得了主,就有成佛、成菩萨的机会。自己作不了主,还是会要有所依赖,不是说依赖一定是错的,可是不能永远依赖,这里面都是教你怎么样运用思想,才能够发挥智慧,它的重点要这么去把握。

  好了,今天耽误大家很多时间,在这个地方胡说八道,可是我不姓胡,而是姓释,最后谢谢各位!

  91年11月24日吉隆坡演讲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