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象罗汉:十八罗汉的历史演变
发布时间:2020-05-16 22:31:48作者:正觉网整理在中国大乘佛教寺院中常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在十八罗汉 石雕作品 唐代〔法住记〕载,谓 伟大的佛陀 临涅盘时,嘱付十六大阿罗汉,自延寿量,常住世间,游化说法,作众生福田,故佛寺丛林里常雕塑罗汉像,供养者众。十八罗汉乃世人于十六罗汉外另加降龙、伏虎二罗汉。而五百罗汉,通常是指佛陀在世时常随教化的大比丘众五百阿罗汉,或佛陀涅盘后,结集佛教经典的五百阿罗汉。
五代时高僧贯休大师,所绘的十六罗汉像姿态不拘,形骨奇特,胡貌梵相,曲尽其志,为罗汉画像中之名作。罗汉像因无经典仪轨依据,会随各代的艺术家来创作表现。通常是剃发出家的比丘形像,身着僧衣,简朴清净,姿态不拘,随意自在,反映现实中清修梵行,睿智安详的高僧德性。据法住记所载,十六尊罗汉承佛敕命,永住世间守护正法。
由于十六罗汉的生平资料很少,自《法住记》译出以后,十六罗汉受到佛教徒的普通崇奉,其造像也逐渐流行起来,但是《法住记》中并没有对十六罗汉的的相貌进 行具体描述,造像者根据佛教常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僧人形象,进行艺术夸张,塑造出了清奇古怪的罗汉形象。
关于十六罗汉的图像,最早的是《宣和画谱》的记 载,后梁张僧繇画有一幅十六罗汉像;关于十六罗汉的雕刻,最早的是杭州烟霞洞吴越国吴延爽发愿造的十六罗汉圆雕坐像。此外,苏州用直保圣寺、山东长清灵严寺保存有北宋塑造的罗汉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