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观音与藏传佛教观音像之关系
发布时间:2020-05-07 12:03:00作者:正觉网整理
很多人都是知道水月观音的,水月观音是三十三观音化身之一。由于此尊观音之形像,多与水中之月有关,故被称为水月观音。而且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看到名画家周昉善写水月观音像后惊叹不己,遂作此《画水月菩萨赞》。
水月观音.观自在
净绿水上,
虚白光中。
一睹其下,
万缘皆空。
2015年12月12日,泰王国驻华大使馆、泰王国文化部、泰国佛教造像与文物协会、山西五台山东台望海寺联合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泰国佛教造像与文物协会常务副会长龙戴先生,将一尊唐代木质自在观音菩萨雕像交予泰国佛教造像与文物协会,由协会代表泰国官方与民间,无偿捐赠给五台山东台望海寺。
这尊自在观音菩萨坐像高1.86米左右,为佛教早期文化中的男相观音像,虽历经千年,漆色斑驳,但法相庄严,线条流畅,整体气韵生动。
文物专家推测,这尊自在观音菩萨坐像原应供奉于中国的皇家寺院,应是在战火动荡中辗转国外。
在密教观音像中,表现最自由,仪轨最少的,便是水月观音。
水月观音最早见于画录中,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谓唐人周昉曾于长安胜光寺塔东南院画水月观自在菩萨,形容其所画的形象“掩障菩萨圆光及竹,并是刘整成色”。
张彦远所记,亦是笃信佛、道的白居易白乐天所见。
水月观音之由来,目前学术界一致认为,正是与这位周昉有关。
周昉根据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的布呾洛迦山中的观自在菩萨,而“妙创水月之体”,并在各地很快流传开来,成为后世三十三观音之一。
晚唐、五代时期水月观音像已在各地寺院壁画中能够见到。北宋以后水月观音的影响日渐扩大,成为后世观音造像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
随着时代演进,水月观音的花饰由繁而简,着色由浓而淡,其四周之背景亦渐次改变,观音姿势亦由侧坐而正坐而斜倚半卧状,华美的装饰逐渐转化成朴实的白衣观音,或有善财童子参见的岩居观音。
同时期,各种材质的水月观音造像亦流行起来。
在庄严巍峨的佛教造像艺术之林,水月观音是最具人性气息和关怀的神来之笔。
她一改佛教造像直立或打坐的成规,右腿曲蹲,左脚舒缓平搁,重心落在左胯,右手微抬微翘,左手为支撑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古代雕塑家既遵照了佛教的印相之规,又以特有的思想情感,丰富的想像力、创造力,打破了戒律,冲出了束缚,为水月观音融入进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间世俗情感,其造诣之高深为今人称叹。
“水月”意为“水中之月”,在佛经中寓意佛法皆无实体。
水月观音往往面容娇美,体态婀娜多姿,雍容典雅,充满了智慧和慈爱。
水月观音这一造型样式,在早期佛教经典中并无记载,她是汉地自行创造并流行的一种造像题材与造型,其风格明显受到了当时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影响,体现了汉藏艺术融合的鲜明特点。
如下面这件元大都城址内出土的重要文物,全身结构匀称,比例适中,特别是腰部有明显的收缩,这些体现了明显的藏传造像特点。
此像胎质洁白细密,通体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色润柔和,制作工艺无与伦比。
首先是整体塑造精准大方,采用了塑、捏、压、琢等不同手法塑造头部、身体和四肢等部位,然后对不同部位进行细致修整,最后对菩萨面部及神态进行刻画。
同时局部塑造也一丝不苟,而尤为突出的是其宝冠,正面安有一尊小化佛(阿弥陀佛坐像),为观音菩萨身份的标识,冠的背面是一朵瓷塑的莲叶;宝冠为单独烧造,可以取下,又大大增添了烧造的难度。
另外,此像的右肘搭于右膝上,整个右臂悬垂于膝前,这一细节也是工艺精湛的重要体现——同时代、同材质的水月观音像以膝支撑手臂之处均靠近腕部,而此像改悬腕为悬臂,不仅制作难度更高,整体造型也更为优美。
与这尊水月观音媲美的,是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明代福建德化瓷观音造像。
这尊观音造像是目前存世观音造像中最为精美的一尊。胎体滑润致密、如凝脂冻玉。容貌端庄、超凡脱俗、高贵典雅。神态庄严雍容、造型优雅,是釉瓷质地美和艺术表现美与佛教艺术完美的结晶。
在我国的瓷器发展史上,明代德化白瓷具有特殊的地位。观音像又是德化窑的常见题材之一,以德化瓷细腻的质地和独特的象牙白展示其静美柔曼的风韵,慈悲安详的神态,超凡脱俗的典雅气质,胎骨匀称坚实,美如脂玉,质感性强,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上面就是关于水月观音的威严形象的介绍了。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仪轨来修行,而且我们要记得在念诵完佛经或者是做善事之后一定要进行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