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网

新时代应重新认识佛教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4-03-08 04:03:14作者:正觉网
新时代应重新认识佛教中国化

从中国历史上看,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佛教不断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过程。宋元明清以后,佛教在信仰形态、僧团制度等各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有所变化,使得佛教不断深入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不能把佛学中国化等同于佛教中国化,认为隋唐时期已经完成了佛教中国化;更不能否定中国佛教传统,主张回归印度佛教源头。佛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应该继续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积极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中国文化相适应,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负时代,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佛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上是相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佛教爱国爱教的传统,与“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思想,与“报国土恩,报众生恩”的实践都是相通的。

从公民层面而言,爱国自不待言。佛教的安分守己、谨守本分与进取精神就是敬业;佛教的深信因果、不妄语戒就是诚信;菩萨的慈悲利他就是友善,台湾星云法师倡导的“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正是友善这一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而且佛教中以“无我”思想为基础的慈悲利他思想,即“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精神,与共产党员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相通之处。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初心,又称“初发心”,来源于《华严经·十住品》,是菩萨修行过程中五十二阶位之一,属于十住位中的第一住,即初发心住。初心就是发愿利益众生的菩提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灵活运用传统文化中不忘初心的思想,并结合时代赋予其新的内涵,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理想,强调了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要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体现出基于文化自信而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是努力弘扬和实践人间佛教思想。人间佛教思想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由太虚大师针对明清以来中国佛教严重脱离现实社会人生、充斥着鬼神等低俗迷信思想而提出来的。在赵朴初居士及佛教界高僧大德的努力推动下,人间佛教思想已成为中国佛教界的思想共识。人间佛教思想就是要改革佛教不适应时代社会的内容,尤其是要革除在历史上形成的鬼神化、迷信化等内容。在当今时代,尤其要反对佛教商业化、世俗化,倡导佛教有利于社会发展,更好地发挥佛教在文化建设、道德实践、慈善事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佛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文化资源,具有历久而弥新的鲜活生命力。在新的时代形势下,应该重新认识佛教中国化,发挥佛教的优良传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对佛教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要求及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