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嗔恚

嗔恚——又作嗔,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

嗔恚又作嗔,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在《大乘五蕴论》中有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

学佛之人需要有虔诚,恭敬的内心,而且要心无杂念,这样在学佛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去领悟佛法中的真理。此外,学佛之人不能有嗔恚的心理,否则对学佛会造成影响。可嗔恚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嗔恚是什么意思

嗔恚 chēn huì 嗔:怒,生气 ;恚:恨,怒。 《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又作嗔,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

嗔恚是什么意思

瑜伽八卷十六页云:云何嗔恚?谓于他起害欲乐,起染污心,若于他起害欲乐决定方便,及于彼究竟中,所有意乐。

二解 法蕴足论八卷十四页云:云何嗔恚?谓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乃至现为过患。总名嗔恚。

嗔恚是什么意思

上述就是嗔恚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师兄有帮助!佛法中有很多的智慧和真理,师兄在学佛时一定要用心,这样才能领悟到其中的深意。

...查看更多

嗔恚是佛教所说的烦恼之一,修行之人若有嗔恚的现象,那么是很难顺利修行的,而且修行的效果也会非常差。虽然嗔恚的影响力很大,但有些师兄对嗔恚了解的不多,为此想进一步了解它的内容。那下面一起来看看嗔恚的详解吧!

嗔恚的详解

嗔恚,就是发怒,此或由争执,或由夺取,或由嫉妒,或由忿恨而生起对别人恶意邪念的嗔恨之心,一般的说法就是发脾气、动肝火。人对于环境的不满,或是人事上违逆自己的个性,都可以使他面红耳赤,破口相骂,发这样的大脾气,就是“嗔”的表现。如果是遇到不能忍受的逆境,又不敢表现出来,只好怀恨在心,待机报复,这种叫做“恚”。嗔恚心发作起来,往往会使人失去理智,甚至杀人放火的大恶都做得出来,佛陀深刻了解这种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特别教示弟子要“远离嗔恚”。

从前有一位出家人,托钵经过草丛,听到有声音向他叫道:“僧人!僧人!”

出家人回头一望,并没看到任何人,只见从草丛中出来一只蟒蛇。

这只蟒蛇对他说:“师父!请您不要怕,愿为我说法,使我早日脱离恶道。”

蟒蛇再问出家人说:“您曾经听过一位叫阿耆达王的人吗?”

出家人说:“我曾经听过。”

蟒蛇说:“我就是阿耆达王。”

出家人说:“阿耆达王是佛陀的大护法,一生兴建塔寺,供养三宝,功德无量,命终以后应当生于天上,为何会变成这样?”

蟒蛇说:“我临命终时,侍者手拿扇子为我扇风,不小心扇子落在我的脸上,使我生起嗔恚心,因此堕落恶道,受此蟒身。”

出家人就为蟒蛇说法。蟒蛇一心受持,然后绝食七天,命终后往生天上。

蟒蛇升天经过几个月,有一位天人捧花来供佛,僧众觉得很奇怪,天人就在空中对大众说:“我是阿耆达王,承蒙僧人说法,得生天上,所以今天特来奉花供佛,以报佛恩!”

嗔恚的详解

贪欲、嗔恚、愚痴三毒之中,嗔恚的罪过最深。一切心病当中,嗔恚的病第一难治。一个人发起嗔恚来,会导致身、口、意同时造作恶业,业果成熟时,必堕入地狱道,遭受无边的痛苦;业果未熟时,若转生为人,则本性骄躁易怒,对他人多有怨诤之念,且他人必视其如敌。古德说:“嗔恚心中火,能烧功德林。”佛经上也对此提出严重的警告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起了嗔恚心,种种的障碍、灾难就开始了。

人类发脾气的表现,虽然各各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发脾气时,脸和颈部的血管会胀大起来,心中好像一团火,全身神经紧张,身体颤抖。有的人气冲向头上,结果连话也说不出来,有的人气得眼泪直流,做出野蛮的行为。所以,动火、生气实在是一件不好的事,因为它带给身心痛苦和害处,不但造成人格上的缺点,而且容易得罪人,走到那里,人人都变成怨家仇人,如此的人生那有什么快乐可言?

还有一点,就是不论什么人,一旦发起脾气来,他的面相所表现出来的形样,都是很难看的,没有那一个人愿意去看生气者的面孔,发脾气的人当然自己没有感觉,但在别人看来,实在是不好看。所以,将来他所感招的果报就是凶相丑脸,不可能是庄严相。

话说回来,如果我们能够远离嗔恚,不但生活平静安详,心地柔直善良,不会损恼众生,不去与人诤讼,而且面貌慈和,能够得到端正庄严之身相,为人所尊敬,处处无所障碍,人人都喜欢亲近他,这是何等的利益!因此,学佛修行的人应当培养慈悲心,时时悲悯众生,养成慈和忍辱的美德,广结善缘,与人和乐相处,共同建立起无诤的世界。

嗔恚的详解

上述就是嗔恚的详解内容,希望对师兄有帮助!关于嗔恚的内容师兄要多去了解,这样对它才能有更深的认识,而师兄也能有更多的收获。

...查看更多

嗔恚是一种不好的心理,若修行的师兄有嗔恚心理,那么师兄的修行效果会非常差,甚至会给自身带来业障。如果师兄真出现了嗔恚的心理,那么要及早解决。那嗔恚对治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嗔恚对治方法是什么

嗔恚将给自他的现生来世带来巨大苦患,摧毁多劫勤积的善根,因此是大怨敌。

这是说嗔恚过患,现前使人内心烦躁不静,坐卧不安,难生喜乐,损坏名声,亲友远离,貌不庄严,今生来世人不喜见。又使人失坏辨别是理非理的智慧,引发种种恶行,速堕恶趣。又嗔恚能坏多劫善根,如经中所说:“曼殊师利,以能坏百劫所修善根,故名嗔恚。”

如《入行论》所说:再没有像嗔恚这样严重的罪业。

《佛遗教经》云:“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劫功德贼,无过嗔恚。”嗔恚是破善法的暴敌,能顿时摧坏诸多善根,因此是极重的罪业。

因此,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让嗔恚生起,励力修习忍辱。如果能不生嗔恚,在现法中也是极安乐的。

如《入行论》所说:如果能励力摧灭嗔恚,现生、来世都将得安乐。

嗔恚对治方法是什么

摧伏了嗔恚,心无忧虑,醒梦皆得安乐。《菩萨地》说:修忍之人能摧嗔恚,因此无有不乐;临终时天人也将降临,在鼓乐声中迎接他。《亲友书》云:“断嗔获得不退果,此乃佛陀亲口说。”

能于一切时中遮止嗔恚生起的方便,即是修习慈心和依止安忍。此外可多思惟嗔恚的过患及慈心、安忍的利益。

慈悲观:思惟一切众生都同等希求安乐、不愿遭受痛苦,念及他们因愚昧自毁安乐、自造苦恼,而极生悲愍。又观众生往昔都曾作为自己的父母、兄妹、子女、恩人等,由此发起慈心,普愿一切众生皆得安乐。在生起慈悲心时,就能对治嗔恚。

嗔恚对治方法是什么

以上就是嗔恚对治方法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师兄有帮助!关于嗔恚的内容师兄可以多去看看,这样既可以对嗔恚的意思有深入理解,也能 知道嗔恚对众生的影响。

...查看更多

嗔恚心有什么坏处

修佛之人的内心不能有任何杂念,否则对修行会造成影响。所以修行的师兄不能出现嗔恚心,它不但...
https://wap.lqjds.com/143/chen/179622.html

嗔恚怎么读

嗔恚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学佛的师兄若出现这种心理,那么学佛之路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其...
https://wap.lqjds.com/143/chen/179623.html

嗔恚之报的故事

学佛的师兄不能有嗔恚的心理,若出现了这种心理不但对学佛有影响,也会给师兄带来业障。佛教中...
https://wap.lqjds.com/143/chen/179624.html

嗔恚中的嗔是什么意思

嗔恚是佛教所说的烦恼之一,学佛之人若有嗔恚的烦恼,那么学佛之路会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嗔恚是...
https://wap.lqjds.com/143/chen/179625.html

解决嗔恚的方法是什么

修行的师兄是不能有嗔恚心理的,嗔恚的影响力很大,若师兄出现了这种心理,那么修行会受到很大...
https://wap.lqjds.com/143/chen/179626.html

如何克服嗔恚

人是会有烦恼的,在佛法中嗔恚是根本烦恼之一,它对众生的影响非常大。出现嗔恚的师兄是很容易...
https://wap.lqjds.com/143/chen/179627.html

心中起嗔恚,如何治

许多师兄学佛的目的就是离苦得乐,这样自身就不会有任何烦恼了。在佛教中烦恼有很多,其中嗔恚...
https://wap.lqjds.com/143/chen/179628.html

结语

嗔恚 chēn huì 嗔:怒,生气 ;恚:恨,怒。 《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更多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最新视频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