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网

张尚德老师对唯识思想的贡献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4-09-02 04:03:51作者:正觉网

 

作者:黄高证

唯识是入禅的基础。禅门主明心见性,唯识讲转识成智,二者实为不二。达摩大师带来中土印心的《楞伽经》,是唯识与禅门文化的根本经典,由此建立中国禅宗法脉,更为中华唯识学的本源。唯识学讲的是人性,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真通唯识必懂人性,真通人性必懂唯识。究实说来,无论禅、教、净、律、密诸宗,若不通唯识,则可说未到家也。故六祖惠能大师虽不识字,由《坛经》的记载,可知六祖对唯识的透彻。

唯识学起源于印度,先是释迦牟尼佛传法,弥勒菩萨继之,至无着、世亲菩萨时发展成熟,之后具代表性的有十大论师。而玄奘大师远赴天竺取回唯识重要典籍,由是在唐朝建立唯识宗。佛教一般认为唯识谈有,属法相宗;般若谈空,属法性宗,二者分庭抗礼。好事者更在唯识与中观间强分高下,错也。实际上唯识是论法相以显法性,非离法性而别立法相也。进一步说,唯识不离般若,般若不离唯识。可惜深谙此理的玄奘大师后继无人,追随者溺于文字义理推演,忽略实际修证,遂使唯识之学式微,少人问津。

禅门巨擘张公尚德先生少逢世乱,遂苦心参究“人究竟是什么”。后入台湾大学哲学系深研西洋逻辑和经验主义,硕士论文《分析命词与综合命词》,将西洋哲学做了提纲挈领的剖析。四十八岁在禅门泰斗南公怀瑾先生座下直契本源,入不可思议境界,蒙佛授记“天下第一门童”。南公离开台湾时,嘱咐张师弘扬唯识与禅,此二者为达摩大师之心要。因此张师创办达摩书院,以复兴达摩禅闻名国际。

 

唯识学的重要性

张老师唯识学的特色是全由人性淬炼与实修证量中来,凡有所言、所议、所论,必有所指、所证、所验,绝不空想、空谈。师在台湾曾讲述《楞伽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百法明门论》、《唯识三十颂》等多部唯识经论,复于二00九年开讲《唯识新引》,意在重建唯识学思想体系与意涵,并指出东西精华思想汇合的重要性。在这思想紊乱的二十一世纪,若东西思想不能汇合,则如已过世的哈佛大学教授杭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 1927-2008)所提,文明冲突必然使人类自相残杀。现在美国虽已猎杀宾拉登(Osama bin Laden, 1979-2011)也没解决问题。因此,张师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唯一出路在重建印度的唯识学。

尊崇唯识并非罢黜百家,而是因为唯识学细致且精到的分析人性,是了解自己究竟是什么的超验心理学。它把人性的黑暗面、光明面、超越面分析得清清楚楚,可以如大海纳百川,作为世界精华文化沟通的桥梁。其实儒、释、道各家与基督教、回教、中西哲学所要处理的都是人性问题,因此可透过唯识学做整合。若大家透过对唯识的理解而看清自己丑陋的一面,进而去恶从善,归到本有的清净,人类问题才能解决。

唐代之所以有万邦来朝的贞观盛世,实因除唐太宗本人深悉此一学问外,有太多大臣与宗人也熟研此一学问。太宗对玄奘大师推崇备至,特作《大唐三藏圣教序》并立碑传世。当唐太宗看过玄奘大师所译《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后,赞叹无已的说:“中国的九流十家,若与《瑜伽师地论》相比,如海里的一滴水。”

由历史发展可知,唯识学兴盛即有中华盛世。进一步说,如有中华盛世,必有高贵的唯识文化。唯识学可说是最高的道德,其也最符合科学的经验和逻辑法则。故中华民族要再次复兴且将进入升平盛世,条件是各界必须相信唯识学所说的搞真不搞假,站在真善美的文化上,以服务为基调,去引领世界各国,各国必长治久安,和谐大同也。

 

二十一世纪的唯识学革命

师虽八十高龄,为法亡躯,抱病讲授《唯识新引》,将其毕生绝学、证量、事功、理想、思想精华及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体现于此大作上。不仅对唯识学本身及当今世界文明做了通盘检讨,更导正一千多年来唯识学上积非成是的错误观念,诚乃思想文化上千秋万世之伟业。张师对唯识学的核心贡献如下:

(一)、 开风气之先

张师认为在这全球化的资讯时代,以唯识学统合东西精华文化,是刻不容缓之事。若希望华夏民族和全世界人类未来能得到真正的和平,则古今中外人文精华知识的统合,是首要条件。

西方遵循多年的达尔文“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理论,还要继续发展吗?只管自己一个人活,只有你一个民族活,过去人类历史没有这个事,当今、未来世界也不会有这种事!因此人类不要再你争我夺,不要再搞意识型态的斗争。这是当今整个世界文明在经验上所展示出的必然走向,本来如此。真理只有一个,东西方不但应该碰头,而且是有可能在思想上整合的。以华人的头脑和先行条件,有可能统合人类一切精华知识也。

所以张师特别翻译韦达先生的《英译成唯识论》,以期汇合东西精华文化。高证亲临所授和记述,张师细心斟酌,句句从中西哲学、中文、英文及唯识学本身系统作推敲,实为前无古人之一大事因缘。未来东西方人士想了解唯识,非透过张师的《唯识新引》不可。

 

(二)、 结合唯识与禅

自窥基大师以来的唯识学者都是沿着印度佛学历史的发展来对唯识名相做繁琐的解释,把唯识变成经院的学术,令人望而却步。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古人言:“大道以多岐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故张师化繁为简,对玄奘大师本义和韦达译文做一种深入浅出的诠释,并直接了当地让唯识的解释扣住生命的理解性,使唯识思想与禅门证量相结合。

禅门直指人心,不立文字,要求证到空性。唯识则在解释人的几个问题

一、 我们的生理是什么

二、 我们的心理是什么?

三、 心理与生理合在一起是什么?

四、 心理与生理和外界的关系又如何?

五、 怎么用它?

六、 怎样超越上述五点?

此外,唯识学更说明一切众生的起始、转折与归结是什么。最后和禅门一样,要实际修证到我空、法空。

凡夫无法体会空性,因而生生世世痛苦烦恼,不但过去烦恼,现在烦恼,未来仍烦恼。平时有口无心诵经,漫不经心持咒,都是假的。只有烦恼才是真的。因此张师强调:必先了解唯识所说的二十个随烦恼与六个根本烦恼,也就是要知道自己是个骗子,骗己骗人被人骗。不骗了,才能超越人的烦恼痛苦病根--我执、法执。

此所以《楞伽经》说:“一切想都是妄想。”妄想来来去去,来之前是空,去之后也是空。妄念的来来去去,就像呼吸的进进出出一样,是生灭变化的。那个不来不去不呼不吸的状态,叫做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初步证到这个状态称为“空心及第”。这时念头完全没有,身体让位,先是粗光现前,慢慢的转为奶油色细光,然后出现妙乐,证知人有异于平常身心的另一种性状。慢慢慢慢就跟无边无际无相的常寂光合而为一。此乃《八识规矩颂》所言:

“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也。

 

(三)、 万法唯识与唯识无境

佛法说“万法唯识”,并没有否定客观世界,而是说我们的识能“反应”出客观外在一切存在,因此,客观外在一切并非由识“创造”,只不过是“相应”着客观事物一切存在。亦即根(主观身心)、境(客观世界)、识(认知功能)是一而三、三而一的,这一点在唯识学上至为重要。故张师解释“万法唯识”,是指客观世界的存在乃为主观存在而存在的。若客观存在不相应着主观的存在,那客观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同时我们主观存在的种种,也脱离不了客观存在的种种条件,故佛法可视为“主观功用论”。

关于大家容易误解的“唯识无境”一词,窥基大师解释为“第八地已去。任运实变大地等得为金宝。

令有情用。”张师则认为:成佛或成大菩萨以后,入常乐我净的常寂光中,契应着一切,又超越一切,才叫“唯识无境”。并非是说,地球可化为黄金也。否则释迦牟尼佛早就把这五浊恶世变做黄金为地的净土了。

由于窥基大师提出这种近似哲学的唯心论,以讹传讹,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使后世唯识研究者误入歧途,有的成为不合事实的主观唯心论者,有的成了偏执在宗教上的唯识论者、或最后在思想上成为糊里糊涂者。张师这一震撼佛教界的翻案,鞭辟入里,说明唯识学既不是主观的唯心论,也不是客观的唯物论,它是心物合一、又超越心物合一,最后成佛的大道。

 

(四)、 体用之说

古今中外整个人类思想,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认为宇宙现象背后有个托子,不管是物质性的也好,非物质性的也好,哲学上把它叫做“本体论”。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本体论的研究主要是探究世界的本源或基质。各派哲学家力图把世界的存在归结为某种物质的、精神的实体或某个抽象原则,这是不通的。一般的解释是:现象界为“用”,形而上或支持现象界存在的托子叫做“体”。哲学家欲以本体取代神或上帝,印度教则把宇宙之体称为 “梵”。

然而释迦牟尼佛说: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是诸法空相,并没有一个体。

又讲“三法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既然“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当然就没有ㄧ个“体”;“涅槃寂静”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它也没说一个什么体。佛陀涅槃后,这“体、用”说便慢慢混入释迦牟尼佛的原始教义,例如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就有体、相、用这三种概念。

大多唯识论师在见相二分之后面,又谈“体”。所以欧阳竟无除了主张无为是体,有为是用以外,又建立了“体中之体”,“体中之用”,“用中之体”和“用中之用”。这么一来,把本来不易理解的唯识内容变成了叠床架屋的繁琐理论。

为何欧阳竟无先生的观点值得商榷呢?在《百法门明论》中有六无为--真如无为、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和想受灭无为,它没有一个体,就以真如无为来讲,什么叫做“真如无为”?《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讲的很清楚,圣智无为叫做“真如”。圣智,圣人的智慧起用,不在功用里面,同时把人、众生导入本具的真、善、美,叫做真如。有当世和尚大师说:“一切皆空,真如不空。”--悲也。《大般若经》最后说:“真如也空。”哪里有个什么“体”呢?欧阳竟无一开始就搞出个体用,慢慢的演变出心体与性体,染透了整个哲学界、文化界和思想界。

事实上,唯识的观法,本来是很简单的。它是要我们知“见分”(主观认识力),也知“相分”(主观认识力所知之对象──心内和心外之对象),两者都超越。超越到哪里呢?张师特别强调佛法最高处是在一切中又超越一切的圣智证量,不可说不可说。释迦牟尼佛历劫修行,透过自己极深的禅定、了解一切存在的智慧,合乎经验且非空谈,证明人是可以归到常乐我净的常寂光中,与万物存在相应,而非有一个“体”。

 

(五)、 净色根

《八识规矩颂》言:“五识同依净色根。”但明朝唯识大师广益法师说:“净色根就是胜义根”,张师认为错得一塌糊涂。在唯识的不相应行法中有“命根”,是指凡夫掌握不了自己存在的根根。彻底超越命根,能左右任何根根,才叫做“佛”。那怎么能说净色根是胜义根呢?“胜义根”是“胜义有”,“胜义有”就是佛、是转识成智的圆成实。既然成佛了、圆成实了,又有什么“根”与不“根”呢?

张师以其多年证悟,特将此中关键透露。“净”就是清净,“色”为地水火风四大相合,净色根便是与四大合在一起的清净根。净色根实际上是一切存在的本质性、根源、功能、作用、整体性的平衡作用。它不是物质,但又离不开物质;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诸法空相的上一层。有说“净色根”是“气脉”,这也成立。宇宙山河大地,皆气脉也。所以不只我们存在的本身,眼耳鼻舌身的根根有净色根,山河大地一切的存在都有净色根,它的本来、它的本质性不在妄惑里面,不在烦恼和痛苦中。禅门初步证道是超越身心的见闻觉知,丢无可丢、舍无可舍、而证到虚明灵觉、极微中的极微,净色根也。

  《易经》把净色根解释为:“洁静精微”,是四大和我们“识”的极微。在哪里?无所在、也无所不在,因为再往下追便是空也。所以释迦牟尼佛说到“微尘”(净色根)时,又立即将其否定:

“我说微尘,即非微尘。”

这是既肯定(有)又否定(空)、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空有互待,矛盾统一,扬弃又扬弃,飞升又飞升,历劫修行,终必成佛。

因此,“净色根”和净识合在一起,其最高处,便是佛的法报化三身圆满。佛是超越精神与物质,又超越心物一元的。所以佛的常寂光不是像太阳这种宇宙光,而是与自己的常乐我净合而为一的,“如净琉璃,内含宝月”。这是历劫修行的功夫境界,也是一切智慧综合在一起的最高峰,此谓之胜义有。中华民族要统一,关键在此也。

 

(六)、 人间佛教?

翻遍大藏经,查不到“人间佛教”一词。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人间佛教”,主张积极走向人群,迎合潮流、追名逐利,把宗教世俗化、企业化、财团化,当作牟取各类权与利的方式。

唯识主经《楞伽经》把此类计着世间有无,不知空性者全归入外道。张师认为这是现代社会文明衰败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一些富可敌国的大寺庙,以盲引盲,一边蒙骗无知、无助信众,一边在那里进账赚大钱。社会不向下沉沦,那才是怪事。再者,任何宗教的最高处,一定是归到形而上的。宗教都垮了,形而上又在哪里呢?

归根究底,为何释迦牟尼佛不主张“人间佛教”呢?因佛法一向把人间称为有杂染的五浊恶世,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属于下层。人间又被叫做娑婆世界,就是必须忍耐烦恼痛苦才能活下去。此所以文殊菩萨在《华严经》“四圣谛品”中将此说为“罪”!

不过,人本身有一种能力是可以克服和超越这种杂染和罪的,这就叫做“转识成智”。如何转?三轮体空,三际托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下不就“转”了?而十世古今、分分秒秒,何时何刻不“当下”喔。

 

(七)、 阿赖耶识究竟是什么

唯识学的核心是阿赖耶识,它是与宇宙一切存在的净、垢、与不垢不净的范畴合而为一的。这是释迦牟尼佛用来解释宇宙存在的一种概念,这种概念涉及到祂很多世修行的“证量”。

  阿赖耶识也叫做阿陀那识,释迦牟尼佛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祂不愿凡夫死死的抓住阿赖耶识,以为有个我。因为凡夫众生,总是在分别中执着,在执着中分别。

说到一切种子如瀑流,唯识学所谈的种子,是种种存在因缘条件的综合结果。张师特别强调:一切种子不只是有情众生,无情的器世界也是种子。实际上宇宙的一切存在、整体和总体都是种子,存在与存在之间互为种子互为成长互为消灭互为涵摄互为相应,没有一分一秒停止过。人的种子包含了宇宙种子中的客观物质性、化学性、生长性、变化性。所以“我”即宇宙,宇宙即“我”。

此外,人一旦存在了,此时此刻,释迦牟尼佛把它叫做“无始”。“无始”不是指时间,而是任何有情众生存在开始的那一刹那,也就是一有生命的那个时候。在没有生命以前呢?释迦牟尼佛不谈这问题。

人一旦成为生命后,就会有净熏和垢熏的发展,会加入意识面,意识的清净面,就是朱熹说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但唯识学和佛法除肯定人的意识清净面以外,还又更深一层,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不可思议境界。

所以实际上并非强调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性质和内容叫阿赖耶识。六祖说:“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也就是说,转识成智,但转其名,不转其实,清净圆明,了不可得。

 

结语

张师所述唯识之道,博大精深,以上仅略举其端。此皆张师融会中西精华文化后,于道门学问和工夫上的“天龙吐珠”,在重重唯识中粉碎虚空,在粉碎虚空中显重重唯识,可称旷世巨学。因此撼动了千千万万寻求生命方向的灵魂,与关心未来文明走向的人心。望有志者,细心玩味,切莫等闲视之。

张师真为一不世出的大思想家、大禅师,将来研究唯识学与禅的人,不可不了解张师的思想体系。年来有太多有识之士和道友赞张师读通古今、汇流中外,并称其为圣者。张师却说他只是一凡夫,不断的学习者。

高证亲沐慈恩多年,藉指见月。欣逢张师八十大寿,谨以小文喜寿。

 

尚德读后感:

佛说无寿者相,

学佛者不言寿也。

高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谢谢。

二○一一年六月三日于达摩书院

 

转自达摩书院网站:http://www.dharma-academy.org/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