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证法师:佛法初识 三
发布时间:2024-11-13 04:01:28作者:正觉网
眼识九缘:缘,条件之义。就是说,眼识的生起,需要九个条件,缺一不可,即根、尘、空、明、作意、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种子。
1、根:即眼根,包括扶尘根和胜义根。根的作用是接触色尘。扶尘根接触外色尘,胜义根接触内色尘。
2、尘:即色尘,有外色尘和内色尘两种。外色尘乃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以及五根身;内色尘乃是第八识在眼胜义根即大脑视觉中枢处所显现之内色尘影像。眼识其实只能了知内色尘,对外色尘的了知,实际上都是通过内色尘来了知的。
3、空:即适当的空间距离,太远太近都看不到。
4、明:即适当的光明,光太强太弱也看不到。
5、作意:即引导心识趣向所分别对象的作用,这里主要指第六识作意心所的作用,就是俗话说的引起注意,否则,将视而不见。
6、第六识:也叫分别依,意识是前五识的俱有依,因为如果没有第六识现行为前提,其作意心所就不能相随而现行,就不能引导眼根趣向所对之色尘,眼识便无从升起。
7、第七识:也叫染净依,因为第七识是染净万法生起的总枢纽,第八识在世间运行,必须要有第七识配合才行,第八识中所有功能的启动,都要靠第七识发布指令。
8、第八识:也叫根本依,因为万法都依第八识为根本而生起,而住持。
9、种子:也叫种子依,因为万法都由种子变现。这里主要指眼识的种子。
耳识八缘:因为生起耳识不需要光明缘。
鼻识、舌识、身识七缘:因为既不需要光明,也不需要空间距离。嗅感细胞必须直接触到香尘;味蕾必须直接触到味尘;身体必须直接触到触尘。
意识五缘:除了不需要光明和距离外,它本身就是第六识,当然不需要分别依,又因为意根就是第七识,所以又少了染净依,就只剩下五缘了。即:1、根(意根),2、法尘,3、作意(意根的作意心所),4、第八识,5、意识的识种。
末那识三缘:除了无余涅盘一种情况,第七识,即末那识意根,永远和第八识在一起。但第七识既然是可灭之法,也一定是可生之法。既然可生,就一定有生起所需的条件。但为什么所需缘如此之少?我们从意识五缘而观。第七识的根即第八识,所以又少了一缘。法尘与意根是相对相依而存在,意根还没有生起的时候,还没有法尘。那么,剩下的条件就只有三个了,那就是:1、第八识,2、第八识的作意心所,3、第七识的识种。
阿赖耶识四缘:第八识不是不生不灭吗?为什么还有生缘呢?原来,所谓生缘,都是依每个识在三界中生起作用而言的。如无余涅盘中第八识独存而不生起任何作用,当然就不存在生缘的问题。
第七识、第八识互为所依根,所以1、第八识的根就是第七识。2、既然有第七识意根,当然就有法尘。3、第七识的作意心所。4、第八识的识种。
八个识生起所需要的因缘数量:按顺序为九八七七七五三四。
色:有四种,即显色、形色、表色、无表色。其中只有显色是色的实体。
1、显色:就是颜色,眼识所了别的只有显色。佛教里说的显色,粗说只有四种,即青、黄、赤、白;细说则还有明、暗等。
2、形色:是显色集聚的分位差别,必须比较才能了知,所以是意识了别的对象,因为只有意识有比较的功能。如长、短、方、圆、粗、细、高、下、正、不正等。
3、表色:指有所表示的动作,是显色、形色的差别业用。如取、舍、屈、伸、行、住、坐、卧等。
4、无表色:则是显色、形色二种色,或再加表色共三种色所显示出来的综合效应,内涵,或某种韵味,如美丽、丑陋、宏伟、辉煌等。
死的定义,就是身坏命终。在佛教里,死的指标,既不以停止呼吸、停止心跳为标准,也不以观察不到脑电波为标准,而是以身体冷透为标准。为什么?说明第八识已经不再持身了,已经完全离开身体了,身体已经成了死尸了。
那么,在正死位,此世的身体已经不能用了,而中阴身还没有全部生起,七、八两个识是如何运作的呢?第八识是一个被动心体,如果没有第七识,祂就独住于自己的境界中,那就是无余涅盘。如果与第七识在一起,第七识是发布指令者,而第八识则是执行指令者。
第七识发布指令,有三种情况。
一、在眠熟无梦、二无心定(即无想定和灭尽定)三种情况下,因有正常的五根身故,第八识接受第七识刹那刹那要监察一切、了解有无重大变化的决定,凭借五扶尘根接触外五尘,显现外五尘上有变动或无变动之外法尘,第七识便依此法尘监察一切,了解有无重大变化。如果没有重大变化,就刹那刹那做继续睡觉或继续入定的决定,如果发现了重大变化,出于保护生命的本能,第七识就会作出要了解这个重大变化的决定。但祂自身没有了解重大变化具体情况的本事,因为祂只能和五别境心所的慧心所相应,其慧昧劣。第八识了别第七识的决定后,就会流注第六识的种子,种子变现行,第六识就可以帮助第七识进行具体的了别,再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决定。
第七识独自运作的时候虽然昧劣,但当祂有第六识配合的时候,祂对第六识所提供情报的审察,及其根据此审查和祂具有的俱生我执的习气来作决定,就变得极其敏捷。
二、在闷绝(由于种种原因而丧失了任何知觉)时,由于五胜义根的集合体(大脑)被麻醉或受伤,第八识或无法藉胜义根而现内六尘,或虽现残缺、模糊的内六尘而六识无法正常出生,所以第七识虽然一再作决定要出生六识,仍无可能,只能依于求生的习气不断作恢复根身的决定,等待麻药力量逐渐消退,或配合第八识尽可能地修复受伤的部分。
三、正死位有突然死亡和正常死亡两种。
突然死亡:如出交通事故,被枪击,被砍头等,根身立刻坏死或身首异处,内外五根不复能用,法尘突然不现,第七识立即审察到身体已经的确不能用了,就作决定舍身,并根据其俱生我执(生生世世连续不断的自我执着)的习气作决定出生中阴身;第八识执行指令,实时流注中阴身色法四大种以及六识种,中阴身及其六识便得以出生。
正常死亡:如自然老死、因病去世等,第七识根据法尘的衰变逐渐了解到身体越来越不好用了,最后法尘不再出现了,身体真的不能用了,终于决定舍身并出生中阴身。第八识执行指令,便一分一分地从根身中退出,退出一分,中阴身就出生一分,身体就冷一分,全部退出以后,中阴身也就全部成就了,身体便很快冷透了。中阴身一旦成就,就具足十八界,开始了最多四十九天的中阴生命的历程。
正死位与六识断灭的其它四种情况(眠熟无梦、闷绝、无想定、灭尽定)的最大不同,就是五扶尘根和五胜义根都坏了,不能现起外内六尘。但是第七识,第八识都还在运作,他们是根据什么来运作的呢?我们知道,第七识的一个特点,就是审察法尘有无重大变化。当法尘不再出现的时候,第七识就知道根身不能用了,就会决定舍身和出生中阴身。至于中阴身在正死位大约八个小时中七、八两个识如何运作的详细情况,那是地上菩萨修学种智的内容,我们不敢妄测。
中阴身:介于此世和下一世,过渡阶段的生命形式。
人死后,在最多四十九天的时间内,会有一个临时的身体,作为一个过渡。但中阴身一期的生命,最多只有七天。一共最多只有七期。所以每七天,就会死生一次。每天都有机会寻找有缘的父母去投胎。
除了以上所说,中阴身还有以下一些特点:
1、中阴身靠嗅食物的香味维持生命。
2、中阴身与此世相连,还知道此世的一些重要情况。
3、中阴身有小神通,而其神通主要表现在寻找未来的父母上,其眼、其耳、其身,不受墙壁、距离的障碍,所以纵然再远,哪怕远在异国他乡,甚至别的世界,纵然有屋舍遮盖或距离遥远,对未来父母,却看得一清二楚,如在目前。
4、一旦找到相应的父母,就等待投胎的机会。开始的几个七天时间较从容,越到最后越紧迫,到最后第七个七天,一定会投胎,绝不会超过四十九天。
5、投胎的其实并不是中阴身,而是第七识和第八识,由中阴身的第七识作决定,中阴身的第八识随缘。中阴身只是去找未来的父母,一旦投胎,中阴身即告消失。七、八两个识,生生世世都不灭亡,生生世世在一起。所以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无所谓生与死,他们是往来三世的。有生有死的,是前六识和身体。
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1、肉眼,即平常人的眼。特点是看前不看后,太近太远、太大太小都看不见,没有光也看不见。而且不能穿越障碍,中间只是哪怕只隔一张纸,也看不见了。
2、天眼,即天人的眼睛,或具有天眼通的人所具有的眼。特点是没有以上所说的任何障碍,而且可以看到未来的事物。
3、慧眼,即开悟以后的众生所具有的智慧之眼。特点是已经开始能够看到事物的真实,小乘人能看到空相,大乘人不但能看到空相,还能看到空性。
4、法眼,慧眼只能看到空相、空性的总相以及总相中的别相,而看不到别相以及别相中的别相。而法眼,则不仅能看到慧眼所能看到的一切,还能看到慧眼所看不到的别相和别相中的别相;不但能看到空性别相中的别相,而且能看到一切法各个层次的总相别相,但是还没有圆满究竟。
5、佛眼,可以究竟圆满地彻见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佛、一切菩萨和一切众生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故号正遍知。
六通:即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尽通。各种通都有不同的层次。
1、天眼通,即上面所说的天眼的能力。佛能知无量界以后的事,所以可以为人授记,预告某人何时成佛,佛国名何,度众多少,佛号为何,住世多久等等。
2、天耳通,即天人或修得天耳通的人所具有的听力。大菩萨得天耳通,如观世音菩萨,能听到一切世界的一切声音,所以才可以循声救苦。
3、他心通,能知他人起心动念的能力,大菩萨能知一切众生心中所想。
4、宿命通,指能知过去事情的能力,佛的宿命通能知无量劫以前的各种事。
5、神足通,上天入地,飞行变化,无所不能,大菩萨可以刹那间到十方任何世界。
6、漏尽通,指烦恼已经彻底没有了。小乘的漏尽通只断分段生死的烦恼,大乘的漏尽通连变异生死的烦恼也断了。
心法和色法:
在百法里,心法是八大心王和五十一个心所,色法就是五根六尘十一个色法;
在五蕴里,色法就是色蕴——五根、六尘;而六尘,主要是指能由六识分别的内六尘,心法就是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
在十八界里,心法是意根和六识,色法还是五根六尘。
能取和所取:取是摄取、取着之义。能取就是能分别、能执着之义;所取就是被分别、被执着之义。分别,是了知之义;执着是抓住不放之义。能取的是前七识,而所取的,既有色法,也包括心法。
色心二法与能所二取,有一些不同之处:
能取的都是心法,但心法不一定都是能取,第八识不分别、不执着,所以祂不属于能取,能取的只是前七识。不但如此,第八识因为被第七识执为自我,反而成了所取的对象。所以,能取,只是前七识,而所取,是一切法。
一心,就如一只蜗牛,而能取和所取就如蜗牛头上的两只角。这个一心是什么?就是出生一切法的总根源,即第八识,也叫如来藏。能取、所取,相对而存在,有能取,必然有所取;有所取,也必然有能取。
下面继续讲《心经》。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四句是讲,在无余涅盘之中,五蕴、十八界通通已被消灭,唯余第八识独存,烦恼已经没有了,消灭烦恼的十二因缘法也没用了。其实就在五蕴、十八界存在的当下,站在第八识本体的立场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十二因缘:也叫十二有支,这里指小乘缘觉的修行法门,在定中观察从生到死的三世因果。有顺逆两种观法。十二因缘也叫十二有支。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三世: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现在世只有一世,过去、未来则有无量世。前两支讲过去世,中间八支讲现在世,最后两支讲未来世。
一、无明:无明就是烦恼,烦恼就是无明。有两种,一种叫一念无明,一种叫无始无明,二者加起来,叫五住地无明烦恼。
一念无明,也叫一念无明四住地烦恼,即见一处住地烦恼、欲界住地烦恼、色界住地烦恼、无色界住地烦恼。其中见一处住地烦恼也叫见惑,后三者也叫思惑,所以一念无明四住地烦恼,也叫见思惑。
见一处住地烦恼:(也叫见惑)在小乘即指三缚结,在大乘即是五利使。结、使,都是烦恼的异名。
三缚结:即我见结、疑见结、戒禁取见结。此三缚结,是证小乘声闻初果须陀洹所必须断除的,或说,断除了三缚结,就证初果。
我见:我见、我执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而我见是首要原因,因为我见不断,就根本谈不上断我执。所以断我见是修行的头等大事。我见,就是认为有一个自我存在,而事实,是决定无我。认为有我,既然违背事实,就只能是凡夫和外道的虚妄想。具体说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认为这个身体就是我,另一个方面是认为这个能知能觉的心就是我。其实这两方面是分不开的,所以,有时说身见就是我见。但若分开来说,身见是认为身体是我,我见是认为见闻觉知心是我。身见很容易断,因为人一死,身体就坏了。我见则不易断,因为有人认为,灵魂不灭。
我见的实质:一般的人根本不知道有第七识、第八识,只知道有前六识,主要是第六识,称之为心,或者灵魂。好多人认为,身体好比一件衣服,人死了,但精神长存,下一世会有一个新的身体,好比换了一件衣服。问题在于,一般人所说的这个心——意识,祂不能到下一世,死的时候就彻底断灭了,即使活着的时候,也还有四种情况会断,其实每天睡着不做梦的时候,祂就断了。所以我见,根本上就是认为意识或意识的种种变相境界为自我的错误认知。
如何断我见:就是观察意识及其变相境界都虚妄不实。怎样进行观察呢?
其一、观其为因缘所生(前面讲过意识产生需要五个条件),有生就有灭,有生有灭就不是常住法,不常住就违背我义;
其二、观察意识的种种境界都依意识而有,意识虚妄,祂们也都不实,故对意识的各种境界都要有所了解。
其三、对四谛、十二因缘,以及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要有很具体的了解,然后在定中,一一仔细观察思维。
其四、特别要弄清楚的是外六尘和内六尘,即外相分和内相分,以及外六入和内六入。
疑见:对一切世间法都是缘生缘灭不确定,对无我的真理不清楚,对意识不是自我不明白,对世间的哲人、思想家以及外道所说的道理错在哪里不了解,对佛门内的大师们所说的道理是对还是错,没有能力判断拣择,故人云亦云,随大流,无有正确的决定心。
戒禁取见:属于“非因计因”,即不知正确的证果原因,妄图修不正确的戒条,取得超生或解脱。比如,有些外道,有一点小神通,当他们看到有的牛、鱼死后生到天上做了天人,就误以为吃草,或在水里生活就可以生天,于是,与其弟子就受持所谓的牛戒、鱼戒。有些想证初果须陀洹的人,不知证初果必须先断我见,而我见就是认为第六识是常住不灭的无我真心,于是勤修禅定,企图修到一念不生、了了常知的禅定境界;不知纵然一念不生,因了了常知,仍然是意识心;纵然修到断掉第六识,也只不过在无想定中,不离三界,仍然在生死大梦之中。
五利使:相对于五钝使(贪嗔痴慢疑)钝且难断而言,利且易断,故名五利使,即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其中,我见、戒禁取见,与三缚结相同,而边见、邪见、见取见三者,其实就是疑见。也就是说,疑见展开来,必然体现在边见、邪见、见取见上。相比较小乘法来说,同样一个法,在大乘法里往往更加深细。五利使或三缚结总结起来,其实就是百法六位心所法中六个根本烦恼的最后一个——恶见。所以,在大乘法中,断三缚结,就是断五利使。
1、我见(或名身见):误认为五蕴和合的苦果——身、心,就是真实的自我;
2、边见:妄认此五蕴身心,或死后常住,或死后断绝,各执一边;
3、邪见:否认轮回,认为现在之身心不是过去业因所感之果报,拨无因果。
4、见取见:迷执自己前三种错误见解为正确,不肯舍弃。
5、戒禁取见:以为使现有身心受持种种邪戒苦行,即是将来的人天果报或解脱之因。
那么,断三缚结,或说断五利使,大小乘有何区别呢?最重要的区别,就是要不要证到根本心——第八识如来藏。小乘法因为只证解脱,不需要证到第八识;大乘法因为要成佛,必须要证到第八识。为什么?因为证解脱只要断一念无明四住地烦恼就行,而成佛还必须断无始无明住地烦恼才行。从另一个角度说,证解脱只要断分段生死就行,而成佛还必须进断变异生死才行;证解脱只要断除分段生死烦恼的现行和种子就行,而成佛还必须尽断烦恼的习气随眠,乃至断除那些极为微细的习气随眠。而所有这些必要的进修,都必须在证得第八识以后,才有可能。所以大乘的见道,断除三缚结或五利使还不够,那只是真见道的准备——加行道,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证得真心第八识如来藏。
证得大乘真见道的五个基本条件:
1、信心,必须对成佛之道、对参禅开悟具有足够的信心;
2、知见,必须熏习有关第八识及其与前七识互动关系的正确知见;
3、定力,必须在生活、学习、工作的同时,锻炼动中定力;
4、福德,必须修够感得真善知识的福报,得遇真善知识,有缘随其修学,并在修学过程中,没有太大的逆缘障碍证悟;
5、无慢,必须对大乘法、对真善知识、对修学正法之团体,无傲慢之心。
思惑:也叫修惑,即见道以后,进入修道位是要去除的烦恼。
1、欲界住地烦恼:欲界有贪、嗔、痴、慢四种,大乘加身见、边见,共六种。
2、色界住地烦恼:色界有贪、痴、慢三种。大乘加身见、边见,共五种。
3、无色界住地烦恼:无色界有贪、痴、慢三种。大乘加身见、边见,共五种。
无始无明:
什么是无明?无明就是对无我的真理以及法界实相不了解、不知道,没有智慧的光明。
一念无明,就是不了解、不知道小乘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即一切万法,刹那变化,没有不变的自我;唯有涅盘,永无烦恼。
无始无明,就是不了解、不知道大乘的一实相印,又名诸法实相印,即一切万法,之所以能生生灭灭,是因为有一个一切万法得以产生的总根源不生不灭,那就是第八识。第八识含藏着无量无边的种子——潜在的功能,所以在因缘和合的时候就能出生并住持一切法。众生无始以来,对此懵然无知,故谓之无始无明。但无始无明并不障碍解脱,只障碍成佛。所以说到十二因缘,就有大小乘之区别。
二、行:就是身口意三业,或善恶无记三业。由于无明,就不可避免地造作种种业行。众生从无始劫以来,一直就是这样的。活得很盲目、很无奈,全都被无明所推动。无明是造业轮回的原动力,所以断除了无明就能解脱。
三、识:对这个识,我们要分开来讲。
1、先说小乘,这个识指六识。上一世种种业行,汇集成一种强大的惯性,死的时候也不甘心死亡,由此出现了中阴身。中阴身的六识延续强大的无明业力,去寻找未来世之父母。一旦投胎,中阴身即灭,六识随之亦灭。引生了一个新的生命,下一世开始了,又有一个全新的六识。
2、再说大乘,这个识指第八识。上一世种种业行所汇集成的强大的惯性保存在哪里?只有一个地方,就是第八识。因为只有第八识有这个功能,即持种的功能。故第八识也叫持种识。只有这个第八识带着种子入住胎中,才会受孕,形成受精卵。当然,第八识入胎,是因为执行了第七识的入胎指令,跟随第七识而入胎的;而第七识的入胎指令,不仅是因为审查了第六识对未来父母的识别,更因为第七识受制于上一世种种业行所汇集成的强大的惯性——业力。
四、名色:名,指精神;色,指物质。名色,即身心的和合体,生命最初形成的时候,就指受精卵。受精卵位的心,只有七、八两个识。小乘不说第七识、第八识,说到第七识时,都说意根,所以受精卵位名色之名,就只有意根。在胎中渐渐长成五根,名色之色就具足了。为什么叫名色?因为从入胎到出胎,胎儿经历了一个迅速长成的过程,五蕴或十八界的功能虽然具足了,但并不完善。为区别于出胎以后的五蕴或十八界,所以在胎中,就称其为名色。
五、六入:六入就是六根已经有了触尘生识的作用,也就是六尘能够入根、入识,十二处、十八界已经基本具足了。这是胎儿大约四个月左右的时候。由于六根触六尘生六识,名色中之名,这时也具足了。虽然具足了,然还非常稚弱,胎儿常处睡眠之中,然亦有睡醒之时,故开始有胎动现象。
六、触:胎中虽已有触,但所触的六尘境界极其有限,所以这里的触,主要指初出胎以及出胎以后六根对六尘的接触,这个触,贯穿出胎到死之前的全过程。当然也包括五遍行心所的触心所。因为七、八两个识恒存,此触心所也恒存,前六识的触心所,则随其识之生灭而生灭。
触之三义:
1、根触尘之义,六根之触六尘而生六识。
2、五遍行心所之触心所,指识触所缘境。
3、六尘中之触尘,即冷、热、滑、涩、轻、重。
七、受:也主要是指出胎以后的受心所。有苦乐舍三受,或苦乐忧喜舍五受之别。
八、爱:所有的众生皆避苦求乐,对乐受的追求,就是贪爱。贪爱觉知心、作主心之自我,贪爱了知六尘万法之境界。
九、取:对自己乐受的追求和贪爱,是众生生存的强大动力,由此而努力执取一切六尘境界,为此不辞千辛万苦,可以付出任何代价,甚至生命。
十、有:有和行,其实是说同一件事,就是指造业。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行支强调过程,而有支强调结果。过程是指造作身口意之善恶业(十二因缘不说无记业,因为无记业不感果),结果是说造业以后,业种就完好地被保存了下来,形成了一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感果力量,就一定会“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因缘际遇时,果报还自受”,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
十一、生:由于强大的业力——有,就无可避免地又要投胎,又有了下一生,如此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无有穷尽。唯有两条道路可以彻底了断生死,不再出生。一条就是小乘的解脱道,证得阿罗汉,入无余涅盘;另一条就是成佛之道,证得菩萨八地,现世证得无余涅盘而不入无余涅盘;有意生身,有大神通故,永断分段生死,随缘化现,利益众生,无有穷尽。
十二、老死:有生就有老,有老必有死。众生就这样循环往复,在六道中头出头没,受苦无穷。究其总根源,端在无明。故欲拔其苦根,必先断其我见。我见一断,便可进断我执,长者最多七次人天往返,短者勇猛精进,当生便可证得阿罗汉,永脱分段生死。
惑业苦:惑,也是烦恼的异名。佛说十二因缘,主要显示有情流转生死,并没有主宰、自在、常住的我体,没有外道所说的作者、受者,唯是烦恼、业行、苦果的相依、循环的因缘相续而已。因惑造业,因业受苦。佛在缘起经中说:“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起愁、叹、苦、忧、恼,是名纯大苦蕴集。”
十二因缘(十二有支)有顺观、逆观两种观法。
我们先来看逆观十二因缘:
“生死何从、何缘而有?”即以智慧观察所由:“从生有老死,生是老死缘;生从有起,有是生缘;有从取起,取是有缘;取从爱起,爱是取缘;爱从受起,受是爱缘;受从触起,触是受缘;触从六入起,六入是触缘;六入从名色起,名色是六入缘;名色从识起,识是名色缘;识从行起,行是识缘;行从痴起,痴是行缘;是为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病死忧悲苦恼。此苦盛阴,缘生而有,是为苦集。”(注:痴,即无明)
略释:
1、老死缘生:既有生死,则知必有一能令有情生死之根由,是故毗婆尸菩萨如是探究:“随于儿时出生之缘故,后来便有老与死;若无出生,则无后来之老与死,是故出生即是老死之因缘。”
2、生缘有:出生则是由于前世搜集了许多后有种子而引起的,是故前世所搜集之后有种子即是此世出生之因缘;既无前世所搜集之后有种子,则无此世之出生。
3、有缘取:前世之后有种子,则是因为觉知心对六尘法了了分明,即是摄取种种法;若前世之觉知心不时时了知及执取种种六尘法认以为实,则不至于搜集种种后有种子。是故,取六尘——于六尘境了了分明的了知——即是取受后有种子的因缘;取自己——欲使灵知心自己了了分明的存在不灭——即是取受后有种子之无明因缘。
4、取缘爱:取之现象产生的原因,则是由于爱乐了知六尘中之种种法,也爱乐觉知心、作主心之自己,希望自己可以永续恒存,是故生起取六尘、取我之现象与心态;若不爱乐了了分明而知六尘万法之境界,若不爱乐觉知心、作主心之自己,则不会有取;若对六尘及自我无所爱贪之时,则取不生,是故,爱是取之因缘。
5、爱缘受:爱乐自己、爱乐六尘之情则是从受而起,由有顺境之受,故生贪着;乃至由于苦受与不苦不乐受之爱乐与贪着,取随之而生。若无受者,则爱乐不生,取亦随之而灭。然而众生愚痴,不知受之虚妄,是故因受而生爱乐,不愿弃舍三受、五受,是故意识的受心所有法即是爱之出生因缘。
6、受缘触:苦、乐、舍等三受之出生,则是由触而起,因眼识之触美色、耳识之触美声……身识之触细滑柔软,乃至意识之触顺境而生乐受等,莫不由六识之触六尘而生;若无意识之触心所有法,则亦无受;是故,触是受之因缘。
7、触缘六入:触之现象出生,则是因于六入而起;若无六尘入于心中与六识相触,则无触之一法,是故六入为触之因缘。若欲灭触者,则当灭除六尘之入,已灭六尘之入,则无六识之触心所存在,触则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苦恼俱灭,成就二乘涅盘。
8、六入缘名色:六入则是由名与色而生起者,由有眼根摄取色尘,故有色入……由有身根摄取触尘、乃至由有意根摄取法尘,故有六入。由有六入故有六识心之触六尘,如是引生来世的名色,由有六入,是故流转生死。若无六入者,则无触、受、爱等法,则无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色者谓五色根及五尘;名者谓以色身五根为缘,辗转而有意识之受心所一定会产生的受阴(三受或五受)、想阴(一念未生时之了知性)、行阴(觉知心了知之过程)、识阴(意根与眼等六识)。若无名与色,则六尘不入于心中;六尘既不入心中,则六入不复存在;故知名与色即是六入出生之因缘。
五蕴也叫五阴,蕴是集聚义,因缘和合而有蕴集;阴是覆盖义,不知蕴集就是生,有生必有灭,不常住,执以为实,因而覆盖小乘所说的无常、苦、空、无我以及大乘所说的真如佛性的真理,使众生迷惑颠倒,轮回生死,不能解脱和成佛。
9、名色缘识:名与色之现起运作,则是依于意根意识而生起;若无意根意识所统领之识别性、了知性、思量作主性,则受、想、行阴悉皆消失不存;则意识等心永远不能现行,则色身便将坏灭,则受想行阴亦将随识阴而坏(植物人之意识并非消灭,唯是不能表示意思而已。是故植物人亦有睡眠及非睡眠时之差别不同;若意识永不能现起,则意根必会舍寿而入中阴阶段,则应无植物人生活于人间受苦)。是故,色身之生起与存在,是以意识意根能现行运作为其所缘;若意识意根不能再行现起,则不能有受想行阴,则必导致舍报而坏名色;是故说意识等六识之觉知与了别等熏习,即是名与色之因缘,故说名色从识起,说识阴是名色之因缘。
10、识缘行:此世意根与意识则以往世之行支为因缘,若无往世之身行、口行、意行等行阴所造作之善恶业而成立行支,以及好乐世法之熏习,则无此世之名与色,则此世六识不至于再出生;此世六识不再出生者,则无后世之名与色,则无六入、触、受等,则无生死轮转。是故,往世造作的一切善恶业行之有支,乃是此世五阴名色生起之因缘,故有此世之六识身。
11、行缘无明:行支生起之因缘,则是无明(即痴);由无明故,不能令意识意根自愿永远消失,不能令意识意根不执着我所,是故意识意根生起之后便有种种善恶行支之造作;是故意识等心有行支之造作者,乃是由于无明所致。
12、无明者,谓众生不能理解了知意根与意识觉知心之虚妄不实,不能了解六尘万法之虚妄不实,执为实有;为众生不能解知处处作主之意根虚妄不实,以为意根实有不坏;为众生不能解知想阴虚妄,以为无念而能了知六尘之觉知心真实不虚,不知道了知性、直觉性就是想阴,都是由众缘和合而有者;亦谓众生不能解了三受五受虚妄,不能解了身行、口行、意行之虚妄,以为实有不虚,是故生执;更谓众生对五阴中之十八界法,不能如实解了其虚妄,以为十八界法中之某一法、某二法真实不虚,以为五阴之自己实有不坏。如是种种误认而执著者,皆是无明。
下面再看顺观十二因缘(十二有支):
1、无明缘行:由有如是无明故,缘于如是无明,而有六识心造作种种善、恶等有记业之行支。
2、行缘识:缘于行支之善恶业故,便有业种必须转入来世报偿,亦有不愿六识灭失之心行不断,便致中阴阶段之六识觉知心不愿使自己灭失,便致重新受生而有来世之六识心复现。
3、识缘名色:由意识等六识希望来世复现之势力而入胎故,便有恒审思量之意根,促使来世之名与色从如来藏识中再度出生;色身之五色根具足时,来世之意识等六心便又出生现行运作,具足了名与色,便有六识之心行,便有六识心之想阴——觉知性——现前,便有识阴出现,是名缘识有名色。
4、名色缘六入:由有七识心的名与五色根的色,则色入、声入……乃至法入便又出现,故说缘于名色故而有六入。
5、六入缘触:由有六入故,则有触;六入是触之因缘故。
6、触缘受:由有触故则有受,苦乐舍受随即出生。
7、受缘爱:由有受故,便有爱贪。
8、爱缘取:由有爱贪故,便有取,便时时而欲了别万法,不欲处于无所了别之境界中,是名取支。
9、取缘有:缘于取支故,便产生后有之种子,死后再因后有之种子而入胎之势力便增长焉。
10、有缘生:缘于后有种子势力故,则复受生入胎,则有生。
11、生缘老死:缘于生故,则有老病死忧悲苦恼等。
12、如是谓为苦盛阴缘于生而有。如是受生之因缘,即是苦集谛之正义,此即是顺观十二因缘观也。
如上所说因缘观,纯依二乘解脱道而说,非依大乘解脱道而说十二因缘之正观——不是依十因缘本识的内容而作十二因缘观——非依成佛前所修一切种智而观。
天:共有二十八重,其中欲界六重,色界十八重,无色界四重。
一、欲界天(共六重):
四天王天、忉力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二、色界天(共十八重):
1、初禅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2、二禅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3、三禅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4、四禅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想天在四禅中是一个错误的岔道,误认为灭了意识就能证无余涅盘)、(下面五重也叫五净居天,是已经证了果的圣人所居住的地方)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释迦牟尼佛在人间示现涅盘后,仍在此色界的最高顶——色究竟天,以圆满报身为地上菩萨讲一切种智的成佛之道)。
三、无色界天(共四重):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大乘成佛之道的修行次第:共五十二个,可以分成七个大层次。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为好记,说“信住行向地等妙”。
大乘五位:此五十二个次第又可以建立为五个阶段,经三大阿僧祇劫:
第一大阿僧祇劫:
一、资粮位:从初信,到第五住。其中从初住到第五住,外门分别修前五度,即初住重点修布施,二住重点修持戒,三住重点修忍辱,四住重点修精进,五住重点修禅定,累积见道资粮。
二、加行位:第六住。重点外门修般若。见道前要加修四个法,叫四加行,即暖、顶、忍、世第一。
为什么叫外门? 因为还没有真正进入大乘之门。什么时候算是入了大乘之门?从第七住真见道位以后。六度(即六波罗蜜)是大乘菩萨修成佛之道的主法,但修六度有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层次。从初信位开始到第六住,都是外门修六度,而从第七住开始到第十回向,都是内门修六度。从初地开始到十地,仍然是修六度,只不过更深更广罢了,所以六度增广为十度,即第六般若度,又开为五度:六地重点修般若波罗蜜多,七地重点修方便波罗蜜多,八地重点修愿波罗蜜多,九地重点修力波罗蜜多,十地重点修智波罗蜜多。
所以十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
三、见道位:见道即开悟,因为见到了众生修行成佛的道路。从第七住,到初地的入地心(每一地又分入地心、住地心、满地心三个阶段)。又分真见道与相见道两种。
1、真见道:第七住。开始真正见到了成佛的道路。开始下品转识成智。
2、相见道:从第八住到初地的入地心。熏习百法名门,圆满下品转识成智。悟后起修,渐伏分段生死烦恼的现行,到了初地的入地心,则可伏烦恼如阿罗汉,就是说,不会再起分段生死烦恼的现行了,但分段生死烦恼的种子要到七地满心时才彻底断除。
第二大阿僧祇劫:
四、修道位:从初地的住地心,一直到等觉。此位又分两大阶段。
1、从初地的住地心,到第七地的满地心。断除了分段生死的现行及种子。圆满中品转识成智。
第三大阿僧祇劫:
2、从八地的入地心,到等觉。断除变异生死的现行及种子。圆满上品转识成智。
五、究竟位:妙觉。示现受生人间,断尽五住地无明一切烦恼,二死永亡,成就四种涅盘,四智圆明,成究竟佛。
五住地无明烦恼:即见一处住地烦恼、欲界住地烦恼、色界住地烦恼、无色界住地烦恼(以上四种统称一念无明住地烦恼)、无始无明住地烦恼。
二死:即分段生死、变异生死。
转识成智:即转八识成四智。
整个修行的过程即是转识成智的过程。但在成佛之前,全部都只是转六、七两个识,而且要依靠第六识来帮助转第七识,故说,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所以修行,主要是修第六识,主要靠第六识来修。那些要灭除第六识、或使第六识长期处于一念不生状态的说法和做法,是错误的。
1、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此成佛时最后转,六七八识转后方转。
2、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真见道时开始下品转,不见道则不可能转。
3、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真见道时开始和意识同时下品转,不见道也不可能转。
4、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此成佛时先转。
止观:
止观是贯穿全部修行过程的一个很具体的方法。虽然方法是一个,但具体修的时候,其内涵就有所区别。修定的止观和修慧的止观有所不同,大乘和小乘也有所不同。正确的修法是止观双运、定慧等持。
一、修定的止观:止,停止第六识的散动;观:集中第六识,专注于所修法门中应该观想的目标。由此我们发现,修止,实际是要用观的方法才能达到止的目的;而只有停止了第六识的散动,才能更好地进行有效的观想,所以叫止观双运。
人有两个大毛病,一是散乱,二是昏沉,而止观,正是对治这两大毛病的法宝。散乱,就是不由自主的胡思乱想;昏沉,就是发困,想睡觉,不能清醒地思维。
修止观,先要发一个决定心,每天定时定课,不可更改;然后选定一个法门,一门深入,也不可更改。法门一旦确定,就要了解此法门的具体内容、次第,顺序而修,不要跳越。
二、修慧的止观:
(一)先说小乘。小乘的主要方法有四念住(也叫四念处)观和十二因缘观,都是针对世间法来进行观察的,以此止息对身心世间的贪恋和执着。
1、身念住:观身不净。
2、受念住:观受是苦。
3、心念住:观心无常。
4、法念住:观法无我。
(二)再说大乘。大乘的主要方法有五位百法。对三科法要(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及十二因缘的观察,更加深细。不仅针对世间法来观察,更重要的是针对产生世间万法的总根源——第八识如来藏进行观察。观察祂的体、性、用、相,及其与前七识的互动关系,如何与前七识和合而辗转出生世间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