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网

扬州八怪黄慎——书画界的杜甫,诗、书、画融为一体民生本色!

发布时间:2024-11-20 04:04:41作者:正觉网
扬州八怪黄慎——书画界的杜甫,诗、书、画融为一体民生本色!

黄慎(1687—1768),中国清代杰出书画家,汉族,福建宁化人,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扬州八怪之一。

黄慎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并以人物画最为突出,题材多为神仙佛道和历史人物,也有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多从民间生活取材,不少作品塑造了纤夫、乞丐,流民、渔民等下层人物形象,如《群乞图》取材现实生活,描写灾荒年中,乞丐们流落街头,受人欺凌的悲惨画面,表现出他对人民疾苦的同情。画神仙佛道如《醉民图》,多操大幅,用笔设色,泼辣大胆,于迷离扑朔中见形象神韵。描绘文人生活的有《东坡玩砚图》,用笔迅疾,衣纹顿挫,线条硬折 结,墨公浓淡相间,人物轩昂、富有气势,为其成熟后的代表画风。

作为“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著名书画家的他,以其泼辣的画风和开阔的意境闻名于世。出身贫苦的他一生以书画谋生,他将诗、书、画融为一体,生动地展现出民生本色,正可谓是“书画界的杜甫”。

ARTISTIC LIFE

扬州八怪之黄慎

孤儿寡母

黄慎[shèn]原名黄盛,清康熙26年(1687年)他出生于武夷山附近。他的父亲年轻时读过几年书,算是略通文墨。他的母亲曾氏家中环境尚可,虽然也没有闲钱来供黄慎读书,但也能识文断字。在他14岁时,他的父亲客死湖南,随后,两位妹妹又相继夭折,只留下他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

黄慎花鸟画作品

孤儿寡母的生活日渐贫苦,为了维持生计,黄慎的母亲要求他开始学习画画,以为人画像谋取生计。就这样,年仅16岁的黄慎走上了绘画的创作道路。

最初,黄慎师从画家上官周。该时期内,他的作品多为工笔,画风细腻。勤奋刻苦的他每日都在练习、作画,技艺日益精湛,开始在当地小有名气。

黄慎《渔翁图》

据说有一次,端午节将至,他的母亲说:“节日将至,你终日作画,我们过节吃什么呢?”黄慎不以为然,指着刚画好的《水鸭图》说道:“就吃这个。”他的母亲哭笑不得:“这是你画的鸭子,怎么吃呢?”于是黄慎便让母亲提着画拿到街市上去售卖。

黄慎《芦花双雁图》轴,纸本设色,清

不一会儿,有人看上了这幅画,随即就用四只鸭子交换了这幅《水鸭图》。可见,黄慎虽年纪轻轻,但他的作品就已经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他的花鸟画宗法徐渭,亦纵逸泼辣挥洒自如,如《瓶梅图》、《菊蟹图》等。他的山水虽“不以山水名”,但山水画有一定的造诣,大幅和小景都各尽其妙,潇洒有致,山水代表作如《渔归图》,两株柳树,“姿态婀娜劲挺,耸立奇峭山岩,淡墨轻赭横扫出沙滩,中景两只 渔船,一笔勾出船舷,船中人物,神态右辨,画面左角草书题画诗三行,诗、书、画、印紧相配合,自然贴切。

“诗书画”三绝

谈到黄慎,就不得不提其在诗、书、画三大领域内的成就,因为三者成就之高,世人称之为“诗书画三绝”。

黄慎《商山四皓图》轴,纸本设色,清

在黄慎的画艺越来越成熟时,他的母亲有一次提醒他:“儿为是,良非得已。然吾闻此事,非薰习诗书,有士夫气韵,一画工伎俩耳。”而他的同乡也点拨他:“子不能诗,一画工耳;能诗,则画亦不俗。”

黄慎《荷鹭图》轴,纸本墨笔,清

一心沉迷于提升画技的黄慎这才茅塞顿开:单会画画只能成为一名匠人,只有饱读诗书,将诗歌的意境融入绘画之中,才能成为真正的画家。这样的思想从此贯穿其一生的创作。

为了研读诗书,勤奋刻苦的黄慎选择离开家乡,前往寺庙中闭关潜学。每到傍晚,黄慎就独自来到佛殿,趁着殿中的长明灯读书。古语有云:“一人不看庙,二人不看井”。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庙中的佛像神态各异有的相貌狰狞,一人观看会被吓到。而黄慎每晚就在这一灯如豆,四壁神佛的庙中寄居。心地纯正的他不但不畏惧这些神佛,还在读书的空暇仔细端详,找出他们各自的特点加以临摹。从而在之后创作出大量佛教题材绘画。

对于这段经历,他自己曾回忆:“十年容类打包僧,无怪秋霜两鬓髡。历尽南朝多少寺,读书频借佛龛灯。”

黄慎《咏梅图》

家境贫寒的他无法负担火烛费,于是总在深夜独坐于佛龛灯下,借着佛灯的烛光苦读学习。巡夜的僧人见他如此刻苦,特地给油灯添了一根灯芯,让烛光更加明亮,还搬来了一尊石鼓摆在灯下,方便他读书。久而久之,佛龛下的青石板上留下了黄慎夜夜踱步、长坐的印记。

黄慎《捧梅图》

经过漫长的研习之后,黄慎早已不是当年的一位画工,他成长为了一名真正的画家。“以诗入画”的境界在他的作品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别向诗中开世界,长从意外到云霄”——画作拥有了诗词的底蕴,其开阔的境界便油然而生。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艺,黄慎决定要再拜一位老师。他选定的老师是同郡的著名人物画家。因为无人引荐,想要见到这位名画家并不容易,黄慎在门外苦苦守了几日,才在门外遇到送客的画家。学艺两年,画艺精进的黄慎人未到家,名气却已经传到了家乡宁化。

黄慎《钟馗图》轴,纸本设色,清

雍正三年(1725年),他来到了扬州。

当时,扬州的经济与文化都处在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聚集许多一流的文人画家,想要在此地打开局面,并非易事。果然,黄慎精心绘制的画作,居然无人问津。

而路过的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看出黄慎的画功力非凡,只是略显匠气,缺少了一些文人气,于是特意结识和他一起切磋画艺。汪士慎又介绍了一位书画商,他们一致建议黄慎改变风格,化工为写,以适应时代风气。

以此,黄慎想到“以书入画”,开拓性地将草书与绘画结合,开辟了“狂草入画”的新形式。他将草书的运笔态势用于绘画之中,使画面呈现出迅疾、洒脱、不羁的风格;同时,在他的草书作品中,笔画之间盘根错节、错落有致,又带有绘画的节奏感与趣味。

黄慎《草书五律诗》轴,纸本,清

黄慎的草书虽学“二王”,深得怀素笔意,但却与前人相比又大为不同,不受古法的约束。标新立异的他不讲究章法,所有的抑扬顿挫均顺从于他的心境,呈现出铿锵有力的节奏感与强烈的个人风格。

黄慎《草书七言诗》轴,纸本,清

将诗、书、画三者融为一体,且各自成就均不可忽视的艺术家,唯数黄慎一人。诗歌的意境、书法的开阔、绘画的细腻都在他的作品中彼此呼应、相得益彰。

四下扬州的“再世杜甫”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在世时游历人间,发出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而曾经四下扬州的黄慎,则是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下了民间疾苦,为百姓发声。

黄慎《漱石捧砚图》轴(局部),纸本设色,清

康熙58年,32岁的黄慎离开母亲,独自一人离家远游,他行走于全国各地,一边游历山山水水,一边以卖画为生。“天下文人半在扬州”,受此影响,黄慎最终停留在扬州,广交朋友。

在他的众多友人中,数郑板桥和他的情谊最为深厚。郑板桥还曾为他作过一首诗:“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以此称赞自己的挚友。而在黄慎的众多作品之上,都有郑板桥亲自写下的题词

在扬州居住了短短两年之后,黄慎牵挂自己远在家乡的母亲,便亲自回乡接母亲一同再次去往扬州。这一住,就是12年。在此期间,黄慎凭借自己的“三绝”在扬州城内名声大噪,世人称之“瘿瓢之名满天下。”

黄慎《麻姑进酒图》轴,纸本设色,清

落叶总要归根。雍正13年,黄慎的母亲思念家乡,于是黄慎举家迁回家乡。直到母亲逝世后,他才又重返扬州。

在这来回之间,黄慎不仅看遍了山水名胜,百姓们生活的酸甜苦辣也被他记在心头,付诸笔端。他的人物画多从民间生活取材,塑造了众多纤夫、乞丐,流民、渔民等社会下层人物形象。这些民间百姓的形象栩栩如生,配合画中的情景,真实地再现了该时期百姓们的日常生活状态。

而黄慎悲天悯人的情怀也在画中流露无遗。在作品《群乞图》中,他描绘了一群乞丐于灾荒年间流落街头,受人欺凌的悲惨画面。他用画笔为百姓们发声,控诉社会的不公与黑暗。

黄慎的启蒙老师曾评价他:“吾门有黄生,犹右军之后有鲁公也。”黄慎的“怪”不再于其秉性或生活轶事之中,而在于他对诗、书、画异于常人的理解与创新。勤奋刻苦的他能从一介画匠蜕变为名垂青史的艺术家,正是因为他的创新与开拓精神。

附:

黄慎笔下的女性世俗生活

作为职业画师,黄慎人物、花鸟、山水各科兼能,其中尤以人物画最为著称。在黄慎的人物画创作中,汇集了众多人物形象:既有赏菊出世的陶渊明,又有捧砚珍玩的苏东坡;既有各显神通的渡海八仙,又有辛苦劳作的农夫渔翁。在这些人物画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一类表现女性形象的画作,最有代表性、最有特色的一类是世俗生活题材画作。

人物图册》之《丝纶图》 天津博物馆藏图绘了一位老妪正与一幼童纺线的场景。老妪居画面左方,幼童居画面右方,二人手中的丝线相连。老妪盘腿而坐,头戴青巾,头发苍白,满面皱纹,正悲戚而殷切的注视着孙儿。天真烂漫的孙儿坐在地上,头梳朝天髻,手持纺轮,玩性正浓。在古代,“丝纶”代表着皇帝的诏旨。但在这幅画中,“丝纶”作为古代妇女的必备本领,更象征着祖辈与晚辈的生命传续。

《杂画册》之老妪 常州博物馆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黄慎笔下,老妪是经常出现的女性形象。乾隆三年(1738) ,黄慎《杂画册》中就有一开专门绘画了一位老妇人。她手提竹筐,似乎刚从河边洗衣归来。黄慎以战笔表现出老妪满脸皱纹,形容枯槁。

老妪并不是画家寻常喜爱的画题,黄慎之所以热衷于图绘老妪,很有可能与其对母亲的情感有关。黄慎少年丧父,因家贫,奉母命拜师学画。“某幼而孤,母苦节。辛勤万状。抚某既成人,念无以存活,命某学画,又念惟写真易谐俗,遂专为之。”“频年饥馑,益无从得食。慎大痛,再拜别母,从师学画。年余,亦能传师笔法,鬻画供母,自是免于饥寒。”

自康熙五十八年(1719)赴各地鬻画为生,所得润笔寄回家里赡养老母及家人。黄慎自雍正二年(1724)来扬州寓居卖画声名渐起后,雍正五年(1727),便把老母妻儿接来扬州生活。后至雍正十三年(1735)春,因为老母年迈思乡,黄慎又奉母携眷离扬返闽。老母寿终正寝后,黄慎四处奔走为老母立节孝牌坊,积蓄倾囊而出。(见丘幼宣《瘿瓢山人黄慎年谱传略》)种种可见,黄慎与母亲的感情深厚。作为孝子的黄慎,将奉母之情化为画下老妪加以呈现。

康熙五十九年《人物图》册之《家累》 天津博物馆藏此开图绘了一位男子正束手缚脚的拉车,车上坐着二位女子和二位孩童。

男子裹头巾,八字眉,眼角下垂,一脸苦相,上衣敞开由两肩而下褪,肩背胸腹袒露,下着及膝短裤,裸足,腰及双踝均由绳子拴住,正在使劲儿将木轮车向前拖曳。

车前端所坐女子似乎是不满车速太慢,一手持绳,另一手正执竹枝欲鞭打拉车的男子。男子双手紧握车绳,头及身体稍向右偏,似乎在躲避主妇的鞭打。

车中还坐着一位更年轻的女子,正在埋头缝纫衣物。二名幼童坐在车后端,探身向外玩耍车边悬挂的玩偶与葫芦。车上还放置着竹筐等杂物。

在中国古代社会,男尊女卑是家庭与社会常态,但黄慎此开《家累》似乎展现了家庭生活的另一面。其实,在看似男人主导的明清家庭生活中常会出现“河东狮”与“妻管严”。这一现象在明清野史笔记中多有记载,著名的抗倭将领戚继光便是怕老婆的典型。

其实,黄慎在《家累》之外,还图绘过包含女性的家庭画像。如乾隆元年(1736)十一月,黄慎作《牛背醉归图》。

《人物山水花卉图册》之《牛背醉归图》 纸本设色 32.1× 32.2厘米 无锡市博物馆藏

画中白胡老者酒醉骑牛,摇晃不稳,家中儿子儿媳孙子等皆来搀扶。画中还有黄慎自跋:“儿女醉扶黄犊背,山花斜插帽檐归。”

黄慎图绘这些反应家庭中女性生活场景的图画,很有可能源于其自身对家庭生活的感悟。黄慎在父亲殁后很久没有成家,“历十有余年……慎受室”(见王步青《书黄母节孝略》)终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26岁之时,与张氏成亲。后张氏去世,又续娶侧室吴氏。有两个儿子,名茂□、茂瑸;一女儿,名字不详。孙四人,名贤材、贤樑、贤棨、贤栞(见丘幼宣《瘿瓢山人黄慎年谱传略》)。

一妻一妾,二个黄口小儿,这不正是《家累》中车上所坐之人么?当然,黄慎在进行绘画创作时未必完全从自身现实出发,画家在绘画创作时进行艺术加工是必然的,但可以想见,自身经验的切身感受还是能带给画家很多灵感与启发。

《人物图册》之《渔翁渔妇图》 天津博物馆藏

渔妇,是黄慎笔下的常见画题。此画渔夫居左,渔妇居右。

渔妇拱右膝坐地上身向渔夫,头戴青巾,身前置一大竹篓,右手指向渔夫竹篮中的鱼,似乎是刚从大竹娄中挑出来的。

渔夫椎髻虬须,手足踞地,躬身低头凑近竹篮俯看篮子中的鱼,面露惊喜。

画中渔妇娴静优雅,渔夫质朴纯真,浓郁的渔民生活情趣扑面而来。黄慎以兼工带写的画笔描绘渔翁渔妇,在题材上和风格上都具有双重新面貌。(见黄乔乔《黄瘿瓢人物图册研究》)。

刘纲纪《<黄瘿瓢人物册>初探》中认为此图情景出自《诗经·小雅·采绿四章》:“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其钓维何,维鲂与鱮;维鲂与鱮,薄言观者。”这是歌颂古代夫唱妇随的真挚爱情诗章。

“其钓维何”以下的意思是说,妇人看到她所爱者钓到了鲂与鱮,为朱熹注所谓“鱼之美者”,这样难得的好鱼,就指给他看,叫他一起来观赏。

类似的渔妇形象还出现在《渔妇携筐图》《渔翁渔妇图》等画作中。

黄慎《渔妇携筐图》轴 纸本设色 138×48.4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黄慎《渔翁渔妇》轴 绢本设色 120×59.8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画中渔妇头包头巾,碎步向前,手提鲜鱼,回首侧顾。这些画作大多运笔疾迅,以草书入画,具有泼墨写意之风。

同时,在这些画作上,通常还有黄慎的题诗。如乾隆八年(1743)四月《渔夫渔妇图》上有跋:“渔翁晒网趁斜阳,渔妇携筐入市场。换得城中盐菜米,其余沽酒出横塘。乾隆八年四月,写于燕水,宁化黄慎。”题诗与绘画一同呈现出底层民众朴实的劳作场景。

备注:本文摘录自北京画院赵琰哲《生绡数幅红影装——黄慎笔下的女性形象》,原文刊载于《收藏》杂志2017年第12期,总第342期

如果您喜欢此类文章,请关注或使用评论功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