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网

刘立夫:佛教的处世论是否真的优于儒和道

发布时间:2024-04-10 04:04:57作者:正觉网
刘立夫:佛教的处世论是否真的优于儒和道

刘立夫: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湖南省佛教协会舟山佛教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图片来源:佛教)

佛家与儒家、道家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实社会,儒家是入世的学说,它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道家却坚守着全真保性的避世宗旨;佛家则是出世的学说,它以超越生命存在为根本目的。

佛家把对现实生活和现实生命的超越当作追求的终极目标,但它又以人生为中心来解释现实存在,构筑理想境界,它在承认世俗生活的某种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世俗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要求,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处世原则和规范。

一、日用即道

佛家以成佛为其追求的绝对完善的人格理想,其一切理论、修持,都是要引导人们实现这一理想人格,因此,它实质上是关于人生完善的学说,但佛家却不是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来追求完善。佛教自传入中国之后,就不断与中国现实的本土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的世俗化、伦理化,突破了高僧大德和士大夫思辨的探讨,从而与现实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在大众中普及。宋僧延寿说: 本末一际,凡圣同源,不坏俗而标真,不离真而亡俗。 (《万善同归集一卷上》)在延寿看来,宇宙的存在是唯一的,所谓本末,只是真际不同的表现形式。无论凡人还是圣人都具有真如佛性,其差别只是随缘而化的现象,他们都本于共同的种源,即一切众生皆具佛性与妙圆菩提智慧。因此,佛家所追求的超越境界是与现实的世俗生活同融的。超越与现实的关系是:离真则无俗,离开了真谛、真际,世俗生活只是一片苦海,不具有任何积极的道德价值;离俗亦无真,没有现实的生活实际,而超越的真实就只能是一个完全虚假的、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空洞观念。佛家讲出世,指脱离、舍弃世俗的生活,使自己的一切思想、言论和行为都符合宗教仪轨,远离一切世俗的纷扰、烦恼,专心致志地修行向佛。但出世、离世并非断绝与世俗生活的联系,更非否定世俗生的存在。而是要把握世俗生活的本质,认识到虚假、烦恼是世俗生活的真实,用不执着于世俗生活的出世的态度处世,不为世俗生活所累,因此,出世与处世的区别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实质,即在于生活的价值观念,在于对生命与生活真实本质的觉解。在佛家看来,只要把握了生活的真实,出世与处世也就融通无碍,明末元贤指出: 人皆知释迦是出世的圣人,而不知正是入世的圣人,不入世不能出世也。人皆知孔子是入世的圣人,而不知正是出世的圣人,不出世不能入世也。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卷二九》)出世与入世只是生活的形式,生活的价值是为了实现生命的完善,任何生命都是现实生活的表现,出世不能不入世。

佛家追求的涅槃是对生活的终极超越,即超越世俗的生死轮回,而进入佛的境界,但这并不是要与世俗生活对立。中国佛教禅宗特别强调 体悟 ,它反对脱离现实生活一味进行形而上学的思考,反对离开主体自身的生命活动去追求绝对超越的独立本体,而主张在自心中见性,在日用中悟道。禅宗六祖彗能说: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好求兔角。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但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疑问品》)。慧能把修行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宣扬法法是心,尘尘是道,主张随缘修行,随机参禅证悟。成佛不必通过渐修而可顿悟,只要心向佛,世间生活便是悟道之所。因此,人的完善与人的现实生活并不对立,它可以而且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实现。

二、处世无累

佛家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悟大道,完善自我,但绝不是把日常生活等同于道德。它主张以出世的态度处世,在处世中觉悟出世的境界,体验俗中之真,把握日常生活中的根本大道,不执着于俗世的一切事务,不受世俗生活的蒙蔽、局限与制约,即处世无累。

佛家伦理最根本的生活原则就是以法而出、以道而处,它要求持法入世,在社会生活中淡漠功名,轻视利禄,远离名利的困扰,不为争权与利所累,同时也不为贫困下贱而自卑,而能够等视富贵贫贱。佛家追求自性完美,我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不屈于权势,不诱于利欲,虽独处而不为孤,自性充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始终保持自己高尚的情操,在世俗生活中完善自我。佛家伦理与儒家思想有高度一致,明末僧人智旭说: 真志佛祖圣贤者,素位而行,不愿平外,凡富贵贫贱可,种种境缘,皆大炉鞴,一切时中,动心忍性,增益不能,然后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如松柏亭亭独秀于霜雪间,而天地之心自此见 ,(《圣学说》)佛家伦理追求人生的完善,提出人的处世原则,它主张个人完善与一切众生完美的一致,这种完善是对社会现实和生活的超越,在佛家看来,现实生活是焙炼道德的大熔炉,只有在生活中战胜富贵贫贱,声色臭味的侵扰与困惑,才能真正解脱、觉悟。它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悟自性、完善自我,把握人生与世界的真实,在现实生活中证道悟道,不为生死祸福,声色货利所动,彻底摆脱,超越他们的束缚,觉悟世界与人生的真实。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因缘而起,随缘而生亦随缘而灭,生生灭灭辗转不息,无常无我。除了真如佛性之外,其它一切都是不真实的,假的。因此,人们要认清世间一切的虚幻,把握人生的真实,以人生的真实面对生活的虚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金刚经》中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住是相对住着而言,世间人对六尘境界的执着,使六根在六尘境界中,六识被污染,人失去原本清净的自心,佛家要求世间人要 无住生心 ,不要执着外物,消除心灵上的负担,拥有一颗清净的独立之心。

三、忍辱无嗔

佛家要求人们不要为世俗的声色货利所累,要在日常生活中体悟大道,实现人生的完善,但也并不是说佛家提倡独善其身,杜绝与外界的联系,它同时提倡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佛教认为,世间由因缘和合而成,人类也相互为因缘,他人是自我存在、发展和完善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是整个社会生活因果链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人与人之间互为条件,相互依赖,因此,人与人应该团结合作。佛教伦理道德处世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与人为善,它主张宽厚待人,以博大胸怀容受一切人、一切事,尊重他人,坦然地接受他人所给予的一切,尤其是和平地接受他人加于自己的痛苦与怨怼。佛家的忍作为处世原则,它具有忍辱、忍耐、堪忍、忍许、忍可、安忍等涵义,即受到他人的损害、侮辱、误会时,不能抱怨,能够承受自己所遇到的一切烦恼与痛苦,证悟佛性真谛并使心安住如此。忍的根本精神就是对他人加诸自己身心的任何侮辱、恼害,不忿怒,不结怨,心不怀敌意。佛教特别注意忍辱,大乘佛教,还把忍辱列为六波罗密之一,是菩萨行的基本德目。中国佛教伦理把忍辱和本土文化中的谦者,宽厚、和谐等德行相结合,佛家的忍辱是对他人的宽容,它能缓解人际关系的矛盾与紧张,建立和谐的生活秩序,它反映了主体的博大胸襟。

佛教伦理道德在人际交往中强调无嗔无爱,并且把嗔与爱和痴视为人生三毒,要坚决摒除。佛家认为嗔是人们面对他人与自己的思想和利益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不满情绪,是人与人之间不可兼容、不可协调的隔阂的尖锐表现。它既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又不利于自己的道德修养,特别不利于自己的精神的纯洁与安宁。佛家伦理坚决主张去嗔,嗔不符佛法的根本,它会导致慈悲之心的灭绝,对他人产生怨恨;它使众生受无名之累,无法觉悟佛家真谛而坠入恶道;嗔使众生无法保持纯净心性的自觉,达到精神上永恒的超越与宁静;嗔使众生丧失善心。因此,嗔怒将毁灭一切善德,隔断通往超越与完善的道路。佛家认为,人与人交往应该胸怀宽广,以慈悲心肠怜悯关怀他人,合和因缘,利乐众生,一切为他人着想。不争不怒,人不能与之争、不能与之怒,也不能息争息怒,这样才能造成人际关系的和谐。佛家认为,嗔是对外境的一种怨恨之情,由于人们固执有我,在人际交往中妄分彼此,从而产生了好恶,于自己所好者则喜,于自己所恶者则怒,从而产生 爱 ,这种爱是人对事物的贪恋执着。佛教指出,爱妨害着人的道德修养,破坏了人际间的平等与和谐。一个人如果耽于爱着,便陷入幻妄不能自拨。因此,要除却爱,做到无我无欲。

在佛家看来,如果人人都能胸怀慈悲之心,平等对待一切众生,无憎无爱,这个世界就会呈现祥和、快乐,就会变成人间乐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