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忍辱负重 终成大器
发布时间:2024-08-31 04:04:42作者:正觉网 忍辱负重 终成大器
我最近回去朝阳佑顺寺,研修学苑里有位学僧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当我们在修学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人事上、环境上的挫折与考验,而这些难题是个人能力难以解决的,这个时候,不觉就会产生一种无力感,自然就会生起丝丝的退心,那应该怎么办呢?」他的这个问题,引发我深深的感慨与感触:办佛学院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而要令寺院的住众及学苑的学僧们,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与决心,这又是何其的艰难啊!因此,为了回答这位学僧,我说了以下这段话;其实这也是为学苑其他的老师和学生说的,希望大家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金刚经》有云:「一切法得成于忍。」一切法指的是世间法、出世间法。又谓:「火烧功德林。」什么是「火」?这「火」就是瞋恚之火,一发脾气,之前所做的功德就没有了,所以功德的修持和积累确实是不容易的。
那么,这瞋恚之火,要用什么来对治?就是「忍辱」;「忍辱」即凡事不怒,凡事能忍,这即是定,这即是智慧,即是一种境界,是绝不简单的,因此,要想成就大事业、大智慧、大法器,忍辱波罗密是不能不修的。
《禅林宝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寺院里有一位住持老和尚,不知何缘何故千方百计地折磨一个学僧,几乎是达到完全不讲道理的程度,不管有错没错,一见面,轻者奚落一番:这也不对,那也不对;重者就用恶言斥骂,甚至带有侮辱性的痛骂。骂得年轻的小和尚左右为难,无所适从,也摸不清师父到底是什么原因,竟然如此蛮横。他只得听之任之,还得恭恭敬敬地,服服帖帖地接受这无数次的、无理的辱骂。
有一次这位弟子一如往常给师父端来温度适宜的洗脚水,先用手伸入水中试一试,感觉不热也不凉,就小心翼翼地给师父脱下鞋子、袜子,轻柔地给老人家洗脚;可是师父不但不高兴、不表扬,还横眉怒目,口出粗言,大骂不止;小和尚不敢吱声,战战兢兢的垂手而立,不敢问师父为什么发火,更不能生气离开,只得静静的等待师父继续训教和发落;可是,老和尚仍是不恕不饶,频出恶语,发泄到极怒之时,端起洗脚水朝学僧身上泼去!弄得学僧全身上下像只落汤鸡!师父嘴里还大声漫骂:「赶快给我滚出去!我没有你这样愚笨的徒弟!」有时候老和尚大发雷霆之后,还加上用很绝情的语言赶学僧离开:「你快走吧!我以后再也不想见到你了,看见你我心里就生气!」但学僧还是不走,和平常一样履行自己该尽的责任,一点都不生气,都不怪师父。可师父却越来越变本加厉了,干脆把学僧的床铺扔出寮房,下了逐出寺门的命令。
这位受气的小和尚忍辱负重地坚持下去,不觉整整一年多了,众多的师兄弟们都在背地里议论他,有的很佩服他的忍耐力,骂也骂不哭,赶也赶不走,铁定了要跟着师父,实在是非常的难得;有人则不屑一顾的认为他太窝囊了,受这种气,何苦呢!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到哪个庙里还不能混碗饭吃哩!也有人替他抱不平,说师父实在太过分了!这样无情无义的、无缘无故的折磨徒弟,简直是虐待!简直是残害!简直不像个有德行、有修养的大和尚!也有在这里挂单的小沙弥说:「若是我遭受如此不公的待遇马上就走人!我才不去伺候这样蛮不讲理的老和尚哩!」更有些年纪稍長的僧众觉得奇怪,以前老和尚对这位徒弟并不是这样冷酷无情的,为什么近几年来却大大变样了,变得有些难以捉摸了!到底师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突然有一天,老和尚召集寺内僧众,对大家说:「本座年纪大了,近几年身体不太好,有些力不从心,很想退下来,一方面调养一下身体,另一方面抽出点精力总结多年来的体验,写一些文字的东西留言给你们。所以,现在需要选拔一位德才兼优的人,来接替我担任本寺住持一职。」
一言既出,引发众僧的议论纷纷,坐在大堂里面彼此交头接耳,神秘的猜测,有人说甲师兄能得衣钵;有人说乙师兄深得师父信赖,可传法灯;有人说丙师兄多才多艺,受众人拥戴,堪负大任。
「请将躲在窗外偷听讲经的人领进来!」师父一声「请」字,众人目光不约而同地朝大堂门口望去,只见一人神情慌惧地缓步进入大堂,诚惶诚恐地向师父走去;此时,有人耳语道:「师父又要惩罚他了──偷听讲经是不光彩的!」也有人担心的私议:「他真倒霉!又让师父抓住毛病了!」「别乱猜,听师父怎么说。」
「请肃静!」师父朗声说:「你们静听我宣布一个决定!」大堂里一片寂静,师父面泛喜色的说:「经过我多年的查察和考验,终于选定了一位品学兼优、能忍辱负重的人来接替本寺住持之职!他就是这位在窗外听经的小和尚!
此话说完。有人惊异,有人唏嘘,终于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是啊!所谓「百忍成金」,这句话真的一点都没错啊!小忍有小成,大忍则有大成,不忍则将一事无成,甚至招致祸患无穷。忍是多么大的修为、多么大的学问啊!忍是大智、大勇、大福;忍是修身、立命、成圣成贤,成佛作祖的根本。汉代的张良能忍黄石公桥下拾鞋之辱,而得奇书之赠,终于成为足智多谋的千古名臣;韩信能忍无赖跨下之辱,虽被市井小民嘲讽,终于拜将封侯,名垂青史;范睢被打昏扔在厕所受人尿溺之辱,终于投效秦国赢来封侯拜相之誉。故而,若要成就大事,必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屈辱。
由此可见,往圣先贤无疑是我们最好的借鉴,所谓「见贤思齐」、「有为者亦若是」,我们又怎能妄自菲薄,不能直下承担,辜负佛陀慈父对我们的殷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