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网

常福法师:我们所做一切善法都是在熏习菩提心的增长

发布时间:2024-09-20 04:04:07作者:正觉网
常福法师:我们所做一切善法都是在熏习菩提心的增长

听慧律法师讲《地藏经》随缘开示四节选

我们学佛的因缘非常重要,大家要互相成为助缘,没有助缘我们简直一点修行的力量都没有。慧律法师开示的这部《地藏经讲记》(圣一法师著),就是告诉我们首先要知道苦,要观察苦,一个人如果不观苦的话,根本不知道要出离;第二是发菩提心;第三是我们需要祈祷佛陀的加持,同修们之间互相的安慰,这样可以让我们道心坚固。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听法时一定要观察到,我们自己到底是哪一种马,前面的四种马,还可以救,我们千万不要做跟佛陀再见的第五种马【注:慧律法师开示佛陀以四种马喻四种根机的修行人,而第五种马指完全放弃佛法的人】。

观人生苦是非常重要的,利根之人观生死无常,就可以悟道,而钝根之人就是你把地狱讲破了,他也生不起无上的信心,对于我们来讲,听到地狱之苦应该是可以触动我们的心的。所以不管我们是钝根之人,还是利根之人,我们通过听法,依止于常住,依止于大众的这种力量,通过对人生苦的思维观察能够发起出离之心,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最好能够尽快的发起我们的菩提心,“三不退”里面讲位不退、行不退和念不退。位不退就是菩提心;行不退就是菩萨心,利益众生的心,《地藏经》中的鬼王发起利益众生的心,就是行不退,这种功德可以熏习我们的菩提心;第三是念不退,念不退就是念念之间,消归自性,一切相消归于空,消归于自己自性的体上。如果从菩提心的角度上面来思维观察的话,我们修行就很方便。

圣一法师和慧律法师他们给我们传来了很多的信息,这些信息就是教我们怎么去修行。其实现在大家都是具备一些知识的人,都认识字,不像过去,没那么多书籍,也没那么多法师,很多人还不认识字,修行不方便。现在我们通过这些文字,通过这样的观察,应该尽快地发起我们的三不退心,发起这三种心的话,就很好修行。特别是菩提心首先要生出来,因为菩提心太重要了。

六度波罗蜜,慈悲喜舍,这种种功德都是熏习菩提心的,我们在此世界所修的一切善法,都是在熏习我们菩提心的增长,只要你在行六度波罗蜜,熏习菩提心的时候,都属于是行不退。但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菩提心要先发出来,如果没有菩提心,那我们所做的一切功德就不能熏习它,虽然我们今天出家了,并且在寺院里不断地利益众生,也帮助了很多人,还有的在行六度波罗蜜,慈悲喜舍,什么都具足,我们心里面也很善良,或者居士好不容易皈依了三宝,有的还在寺庙里面住着,可是我们没有菩提心,就不能熏习它,一切善法就费掉了,这是值得我们警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所以现在非常紧迫的就是发起我们的菩提心。

第三是念念消归自性,也就是性相合一,在相在性,在相成性,在性成相,性相是不二的。我们通过这样的观察,稍微把一些理论装进到我们的大脑里,然后不断地熏习它,就很好修行。两位法师将这样一个非常有次序的信息传达给我们,我们这样的观察修行,就很方便,不然的话我们也不知道修行的关键在哪里,也不知道次第,也不知道方法,就像盲人一样,不知道如何下手。

我们在世界上不要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比例来讲,心里面想一些跟自己修行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事,还不停地在想,浪费我们的青春,或者做的事情跟我们修行一点关系都没有,讲的话跟我们解脱一点关系都没有,都是些毫无意义的戏论,这些戏论对我们修行,对众生的解脱,对实相没有一点帮助,我们要尽量的远离。菩萨远离戏论,众生就喜欢戏论,戏论就是身口意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们要警示自己,要不断地观察我们的行为跟佛法跟解脱跟实相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非常重要。我们不管是睡眠也好,还是在生活中也好,还是待人接物也好,我们都应该如法的观察

我们把心静下来,好好的听,用心来听佛法,法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可以触动我们的信心,不管他是从难陀的角度上来讲,还是从舍利弗、马胜比丘、周利盘特,或者阿那律尊者的角度上来讲,或者讲佛陀度那个外道的时候,佛陀还没有开口他就悟道了,从顿根到利根,从有缘到无缘,在生活中很多的地方,你静下来就可以发现很多东西都可以让你悟道,风吹草动可以让你悟道,树叶掉下来可以让你悟道,你静下来看到一切,水静静的在那个地方,也可以让你悟道,所以,如果真正是利根之人的话,何处不是道呢?即使是钝根之人,就是很差的一种根机的人,只要你老老实实的,把心真正的老实下来听法,通过佛陀的方便,法师的方便,也可以让我们进入到佛法中来。所以我们不要放弃,不要放弃自己,不要把自己放在第五种马上,千万不要这样做,这样做的话那就不是佛陀放弃我们,而是我们会放弃佛陀,因为我们是凡夫,会放弃。我们不能想做第五种马,就像慧律法师讲的,和佛陀说“拜拜”,不要变成这样的人,这样就划不来。我希望大家千万不要把自己放在被放弃的一个角度上面来看自己,要精进,要勇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