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判断法门和经典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4-10-27 04:00:23作者:正觉网要修行需要福报,否则你很难修行正法。人一生时间有限,如果修错了法门,那只能说你福报不够。这个时代,有很多人独自创作出一个法门来,或者一个宗来。正不正宗?你根本不知道。不是说他弟子多,追随者多,就正宗了。
先讲经典的问题。现在也流行出很多新的经典出来。这些经典也许是佛陀讲的。但祖师大德为什么没有提倡?你看佛讲三藏十二部,浩瀚如海,但最后流传出来的,也是那么几部经典。为什么?一本经典要有价值,要符合三个特点。
第一个是本尊的愿力。你知道菩萨有几尊,有无量无边尊,但跟我们有缘的,不超过十尊。文殊普贤观音弥勒地藏,要有药王药上,大势至,还有一尊天冠菩萨。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只有这么多尊。而且这么多尊,够了吗?
告诉各位,完全够了。为什么呢,你看佛有五方,菩萨也只要有五个系统就好了。东方是药师佛,药王菩萨,普贤菩萨,都归于东方。西方,是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弥勒菩萨归于西方。南方是宝生佛,是观音菩萨,中间是释迦佛,也是地藏菩萨,北方是文殊菩萨。
为什么数字是五,而不是六。因为天地之数,就归到五就够了。这是古人发现的规律。你去看,祖师大德弘扬的经典中,也就不出这五个地方的菩萨经典。华严,主要是普贤为代表,般若的经典包括楞严金刚经,是文殊菩萨为代表。法华是观音为代表。弥陀佛的经典和弥勒佛的经典,都跟往生有关。现在弘扬的地藏法门,以地藏菩萨为代表。确切来讲,古人很少弘扬地藏经。因为地藏经是很基础的部分,其实道家和戒律要讲的部分。现在为什么地藏经流行,因为现在大家的基础都不牢固了,所以只好把基础拿来。但确切地告诉各位,地藏菩萨的法门,只要是要行,要去做的。而不是念的。
我看古代祖师和信众,他们消灾祈福,以及超度,所用的经典,并不是地藏经,也不是弥陀经。而是《金刚经》和《法华经》。很多人思维定势,以为地藏菩萨在救地狱,自然是念《地藏经》。当然,地藏经也有一定的作用,不是说没有作用。但消灾超度的经典,是《金刚经》和《法华经》。但也不要小看《地藏经》,地藏经很好的,就是能发起人救苦的心。所以这部经也非常重要,只是告诉你不是超度的经就是了。
我看现在大家都很迷恋做超度,烟供,火供,施食,哪里有超度,赶紧去。我看很多讲超度,其实都无法度走他们,只是请客吃饭,暂时地解决问题。而无法根本解决问题。但根本解决问题的,还是老实地去念《金刚经》和《法华经》来做回向。
你修的经典,都离不开这五个性质的本尊。为什么只有五个,文殊普贤观音弥勒地藏?大家有没有想过。因为这五个菩萨有愿力,跟娑婆世界的众生有愿力而且很详细的愿力,怎么救你的愿力。一般来讲,其他的菩萨,都是地藏,或者观音两个菩萨的化身而来。
讲完本尊,第二个是行法的部分。现在很多人讲一门深入,这里有个问题,我念准提咒,算不算一门深入。其实不算。顶多是一个窗户而已。要达到一个门,要有具体的行法的部分。
比如药师经,就有行法,如何布置,念四十九天等。阿弥陀经也有行法,一日到七日,一心不乱,阿弥陀佛有愿力接引。法华经也有行法,是受持,读诵,书写,演说,还有持续二十一天,普贤菩萨就会骑着六牙大象来加持。这就是很详细的行法的部分。
这个门,除了要达到门的标准,第二个,还要能深入,深入到成佛。所以药师经,华严经,法华经,弥陀经,这些都讲到如何成佛,以及成佛后的境界都有出来。所以这才是门。
关于这个一门深入,你观察现在也有很多新的宗派,也是佛教的一部分。比如有些专门做慈善,讲究人的福报,还不是天的部分。只认人,而不认天道,鬼道等。那就比较狭隘了。现在很多人间佛教就变成这样子呢。那也是一门,但却无法深入。佛的世界观是十法界,而且是确实的存在。而不仅是看得见的人和畜生法界,还有看不见的天道,地狱,饿鬼的法界。如果只取一部分,那就无法深入了。
第三个,是戒律。每一个法门,都有明确讲到它的戒律要求。药师经要受持八关斋戒,法华经讲要有四安乐行,地藏经讲的更为详细。楞严经讲,四种清净明诲。这些都属于戒律的部分。
作为一个法门,戒律是必须的,都没有戒律是不可能的。有些人讲,准提神咒可以不要持戒,不可能的啦。只是准提神咒讲,你先不用持戒,但你念到一定境界后,你能吐出黑物,或者梦里吐出黑物,你就消业障了。大家估计看不懂这段问题。其实是告诉你,你念准提咒后,虽然没有持戒念,但效果也很大,大到你能梦里或现实吐出黑物。而黑物一旦吐出来后,你就不会喝酒吃肉,自然能持戒了。你身体都没有这个吃肉的欲望了,自然就吃素,也不犯戒了。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新的法门,新的佛经,大家都在抄写,花那么多宝贵的时间去抄写。所以我就讲一讲这个问题。是否有达到这三点。没有达到,你还是抄写法华经和金刚经,还有弥陀经,或者华严经,这几部经是历代祖师抄写的最多的经典。不要误了大好的时光。
很多人在抄写一本经,说里面佛讲的功德很大。其实佛讲每一部经都功德很大。但那部经,没有和我们相应的本尊,也没有相应的行法,所以历代祖师都没有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