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网

怎么能够得到佛菩萨给予​的加持?

发布时间:2024-10-27 04:01:45作者:正觉网
怎么能够得到佛菩萨给予​的加持?

何人作意佛,能仁住彼前,

恒时赐加持,解脱一切罪。

——《宝积经》偈句

每个佛弟子都渴望得诸佛菩萨的加持。若能顶礼、称赞、祈祷佛陀,乃至对佛陀生起一刹那的信心,则佛陀一定会以慧眼照见、以天耳明听、以他心通明知、以神足通立即来到彼人面前赐予加持。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得到佛陀的加持呢?

佛学词典对“加持”也有详细解释,如:“加附佛力于软弱之众生,而任持其众生也。”“又祈祷者,为加附佛力于信者,使信者受授其佛力,故祈祷直曰加持。”“言加持者,加谓加被,持谓任持。佛以上神力,加被任持现前大众,得见如是不思议庄严境界。”“加持者,表如来大悲与众生信心。佛日之影,现众生心水曰加,行者心水能感佛日曰持。”

被加持的不是外物,而是内心。当我们因为外在的因缘而启发了内心的善良和智慧,就是得到了加持。加持,既要有佛菩萨之“加被”,又要有自己至诚之“受持”,才能感应道交,内因外缘缺一不可。犹如天上有月,地上有洁净平静的水,才能印现出明月来;若水混浊扰动,则月影难现。

1.具足信心

“圆满正等觉,恒具大悲心。”诸佛菩萨的大悲观照始终周遍各方。如同太阳位于高高的天空中,但它的光芒遍照各方。然而,如果没有以信心祈祷开启大悲之门,则无法见到加持的光明。例如,虽然室外太阳时常升起,可是假设没有门窗,则阳光不可能射入室内。

只要有信心,一切人都能生活在佛陀的智慧大海中,也能沐浴在佛陀的慈悲光芒下。只要有信心,无论是远是近,都能得到佛陀智慧和大悲的观照;只要有信心,那佛陀就始终安住在你面前,他的加持一刹那也不会离开你。

若以戏笑心、轻狂心、迷信心、猎奇心、炫耀心,只会增长恶业烦恼。大多数人都追求外在的感应,却不知“加持”是由自己的信心与恭敬而来。

诸佛菩萨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具体的形象,寺院里的佛菩萨像,只是诸佛菩萨的一个表现形象而已,是为了便于我们用得上心的一个帮助。诸佛菩萨是一个清净圆满的境界,我们对佛法有信心,就能感受得到佛菩萨的加持,而不是用自己头脑中幻想求外在的一个什么,如果是这样,本身就是用错了心。

2.至诚祈求

对佛陀的诚恳祈求并非短期的行为,不能一两天当中做点佛事,或偶尔到寺院里拜拜佛,过了之后什么都不做了,这是绝对不可取;真正的修行人应把对佛陀的祈祷融入生活,白天晚上、行住坐卧都要忆念、祈祷佛陀。《三摩地王经》云:“散步安坐站立卧,何人忆念能仁尊,本师恒时住彼前,彼者将获广大果。”我们应将佛法的信仰落实在生活中。

3.积资净障

要想得遇佛陀的大悲加持,必须要积资净障。如果没有以积资净障来净化自相续,则无法亲见佛陀,如同明镜未经擦拭便不能显现影像一样。以各种方便使自相续得以清净,否则无始所造的众多罪业始终储存在心田当中,心性的镜面一直污浊不堪,那它怎么可能呈现佛陀的尊容呢?故欲往生净土及想成就一切功德者,皆应积累资粮、遣除罪障,否则自相续不可能得以清净,也无由成就一切功德。

4.励志前行

要把一切境界,尤其是逆境都当作佛菩萨的加持,当作修行的最好机会。只有在困境、逆境、难境、苦境中,我们才有机会看到自己的烦恼、反省自己的过失、放下内心的骄慢、洗去表面的浮华,真实磨砺、成长,突破自己的生命境界。

佛菩萨的加持有许多种,有时并不一定以我们想象的面目呈现。对于大修行人而言,外相上的苦难往往是重罪轻报的显现。真正的修行人会明白,佛菩萨最宝贵的加持不是外在的果相,而是让自己面临苦难时更加勇敢,更加慈悲,更加清净。佛菩萨的加持不一定是我们自己想象中的方式。如果自己能把一切境界都看做佛菩萨的加持,就能发现真正的妙处。

5.与佛相应

当我们发现了自己的烦恼,战胜了自己的烦恼,就是得到了佛菩萨最殊胜的加持。智慧就是佛加持,烦恼就是魔加持。不要祈愿事事顺利,要愿自己能有勇气面对一切困难;不要祈愿人人称心,要愿自己更加慈悲对待所有众生;不要祈愿甜美的果相,要愿自己能坚持不懈的种正因。

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

菩萨无境,以众生之境为境。

《华严经》云:“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所谓“随缘赴感靡不周”,当下的时空因缘最需要什么,佛菩萨就做什么。对整体而言,众生的业力福德因缘如何,佛法事业就呈现出何等面貌。“而恒處此菩提座”,佛菩萨坐在菩提座上,随时随地的都在护持着我们法界一切衆生。对个体而言,只要至诚恳切祈求忆念三宝,佛菩萨就会加持回应。有信心、有希求心,就能感得佛菩萨的加持和相应。

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和相应,

凡夫怯懦的心会变得勇敢,

染污的心会变得清净,

愚痴的心会变得智慧,

嗔恨的心会变得慈悲。

所谓的加持,是借佛菩萨为外缘,来启发我们自心深处的佛性。众生内心有佛性,佛菩萨为外缘,要靠信心、希求心为天线,把二者相连。

“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是凡夫。”

事事反观自省,把一切境界都当做佛菩萨的加持,而不是用佛法去对照观察他人,却忘记了检点修行自己。向内用功并非否定对众生的慈悲心。

帮助众生、利益众生,是佛菩萨孜孜不倦的事业。

修行,上求与下化都要有,不可偏废。佛菩萨的加持,不是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是帮助我们解决大事因缘,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何人忆念佛,乃佛诸功德,

此人定远离,恶趣痛苦怖。

——《华严经》偈句

南无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