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显法师:妄想是虚妄的,修行首重实质
发布时间:2024-11-04 04:05:03作者:正觉网
学佛的人常常误以为自己有定课,有在念佛、礼佛、拜忏就是有在用功修行,这只是形式,当然不可以没有形式,但是我们更要注意实质。
拜佛的目的在消除我执,念佛的目的在于不要随顺妄想及颠倒的念头,凡是佛号以外的想法都算是颠倒的念头;心中常有自己想要这样做、想那样做,这些都是颠倒。所以在学佛修行时,怎么样才算是真正的用功,怎么样算学了有真正得力,就看自己的「我见」、「我慢」、「我爱」有没有减少,如果妄想越念越多,我见越拜越大,那就显示在念佛用功时丝毫没有得力。听经不是在于听得多或少,念佛有念多少声或念多久时间,这些都只是熏习,虽然没有这些熏习也没有办法成就,但是要相当的清楚,熏习佛法的目的,是要在日用生活当中,看自己还起不起烦恼?遇事对人时自己的「我见」有没有起来?事情跟自己想法相违背、跟你的爱好相违背时,心里有没有生烦恼?如果有,那就要赶紧忏悔!
所以才有所谓的「拜忏」,这礼佛的动作,也是要降伏自己的慢心。平常即使穿衣吃饭的时候,也要常常违逆自己的想法、嗜好,拿吃东西来举例:自己不爱吃的要多吃ㄧ点,看到爱吃的更要警觉到贪念生起来了;人家不爱做的事情,自己要发心来做;自己懒得做的事情,更要对治它,不可以随顺懈怠懒惰的习性,这样念佛修行自己的习性才会转变!
平日开示常讲「妄想是虚妄的」,虽知虚妄,可就像宗密圭峰大师讲:「知冰是水,犹赖汤汁以销融;悟妄即真,尚需佛慧而熏炼。」知道妄想是虚妄的,妄想即是真性,但还是得藉由修行,违逆自己的想法看法,来磨除这妄想,磨除虚妄的我执。所以修行要在哪里修?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修。怎么样算得力?看看自己爱好的,自己想要的,有没有减少,或愿意跟自己相违背的这些念头,是否增加?怎么样才算实质修行呢?绝不是在于佛号念的数量多少,或听经听了多久,或持戒哪一条持得圆满或哪一条持得不圆满,都不在这里。即使规矩守得再好,如果没有达到它的目的,即使事相上守这些规矩,一样还是犯戒,这些才是真正的佛法。
可是有一些不会听的同修,听了这样的说法,又变得懈怠不守规矩,又放逸了,所以佛在《地藏经》讲:「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到底有多刚强?他听到的、看到的,全部都是想要怎么样偷懒,怎么样能随顺自己的贪瞋痴,修行人当然不会是刻意犯,都是在不知不觉中犯下,那「不知不觉」在佛法讲就是「愚痴」,「愚痴」就是不能觉察,不能警醒。
所以道场为什么要敲木鱼?鱼晚上睡觉时眼睛没有闭起来,敲木鱼的时候,就是告诉大众,心要警醒,要能明白;听到钟声,像地钟念佛,有地钟也有木鱼,钟是表智慧,那代表要有警觉性要用智慧,扣钟偈是:「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用智慧来了断自己的烦恼。知道什么样状况下,自己是在起烦恼,自己是在颠倒,这是智慧,有智慧才能警觉,这也是敲地钟的目的。当然地钟还有很多的好处,这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所以修学佛法想要靠念佛除掉烦恼习气,那就要像经典上说:是兵要当知贼所在,要知道自己什么样的状况下是在起烦恼,哪些是自己的烦恼习气?
要发心对治它,不能轻易放过,一放过马上就退转,就算是堕落了。所以佛法重实质不是重形式,当然这实质也不能离于形式,但是要会从形式上去体会实质的用意。绝不能表里不ㄧ,表相上是在学佛,看起来很恭敬,可是在心里上所想的又是另外一套。古德告诉学人,真正的功夫都要从难处做去。自古凡是有成就的,都是内外相应、表里一如,对于自己的烦恼习气能舍得下,对于和尚的要求必然是能放下自己的成见、想法,能够依教奉行。所以只要自己真正能放下,真正能舍弃,一定会有真实功夫!所以要知道佛为什么要教众生持戒,为什么要教大家念佛,相信很多同修都觉得:为什么要一句佛号一直念一直念,不能念点别的吗?要知道,念头起来就是心不定,心在妄动,妄动就是无明,要是再相续下去那就变成我见、我执了!因此佛教大家这样念佛,真想学就守规矩,就老实念。
佛教大家要万缘放下,要熏习大乘佛法,要能够遵守佛陀的教诫,在遵守的时候,还要去体会这其中的道理。像佛制不杀生戒,就要体会到这是佛慈悲众生,不光是不杀牠的命,也不让牠受一丝ㄧ毫的恼害,不令众生有畏惧,这是真不杀生,这是慈悲心,由外而内、由粗而细、由小而大,而后做到内外相应,这是佛法、是修行。
修行是在于自己烦恼习气能不能销落,你的我执我见能不能减少,如果不能减少反而越来越大,天天熏习佛法,我见还越来越大,那就糟了,这就是退转、是堕落,等到临终的时候,业障会全部起现行,一定会措手不及!这时候要凭什么资粮往生净土?凭什么资粮脱离六道轮回?所以一定要放下自己的我执我见,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在起心动念处,扬眉瞬目处,举手投足之处,要能觉察、能发现它,这样修行一定能得法喜、法益,从此就会觉得学佛是相当有意义的,人生是有方向目标的,目标不在别处,就在于能成佛!从此生活会过得相当的充实,会感到修行是快乐的,不是痛苦、约束的事情,这就是用功得力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