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说“智慧和修行”皆是幻,那么“本心”是如何证悟呢?
发布时间:2024-03-04 04:02:24作者:正觉网
在佛教之中,一切佛法修行的目的都是证悟“本心”,只是在修行的方法上有所差别而已。有些法门强调通过“降伏其心”的方法来证悟“本心”,有些法门则主张通过苦行来让心变得更纯真,更明显,当然,这种苦行的做法后来被佛陀给否定掉。
但佛教本并不否定苦行对于调炼心性有一定的用处,只是在佛陀经过六年苦行之后,才彻底地摒弃了苦行,因为佛陀认为,苦行不仅对修道没有帮助,反而妨碍证悟。
因此,我们在《金刚经》中,看到有如此说法:一切有为法,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有人可能会怀疑,迷惑怎么能除去它自己呢?也就是说既然一切存在皆是由“本心”所生的幻象,当然也包括我们常说的“智慧和修行”,那么,为何还要通过“智慧和修行”来证悟佛性或空性呢?
其实真正修行过的人都会有过这样的体验,也就是会在,某时某处会偶尔在刹那间会瞥见空性,但是如果你不借由思维和修行来熟悉这种状况,悟镜就无法稳定,很快的,烦恼就淹没了它。仅仅以智力与分析研读佛法,也是不会有太多的成就。只有把理论,放入修行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你所研读的“空性”和实相。
当然,也有很多人无意识的觉得修行没什么用,不如“真实生活”那么重要,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你可以尝试观察真实生活中的缺陷与过患,仔细想想我们所依赖的,所得到的,认为理所当然的一切,有哪一样是自己能够完全把控的?
答案是没有任何永恒存在的东西,我们本身也把控不了任何东西。
或许正因为如此,佛教才认为,众生都在轮回苦海中流转,因此,学佛修行,最大的目的就是从跳脱出轮回,也就是渡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
但在修行的方法和目的上,小乘和大乘还是有区别的,小乘佛教的目标相对要简单得多,小乘的目的是证悟涅槃,达到大罗汉的果位,在小乘那里,大罗汉等同于佛,换句话话说,小乘最重视个人的解脱,因此,尽管有居士戒(五戒),东南亚那边修习小乘的人甚至可以结婚就是这个道理,但要成为真正认真修行的人,就算是小乘,最终还是得出家才行。
而大乘佛教的目标则不一样,大乘有了更高的追求,正如弥勒菩萨说的:菩萨因智慧故,不住轮回,因大悲故,不住涅槃。在大乘那里,修行者的目的不只是证悟涅槃,还要超越涅槃,广度众生,强调的是利益众生,以广度众生为目的。
不管小乘也好,大乘也罢,通过“智慧和修行”来证悟“本心”的这个目的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因为真正的佛性原本就在那里,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并没有由任何东西所产生的,既不是任何东西的因,也不是任何东西的结果,确切的说它超越了因和果。但在现实的修行当中,往往会有些人认为,开悟的人很可怕。持这种观点的人,本身就根本不懂得开悟的本质,更是误解不了佛教存在的意义。因为开悟的人,并非像有些想象的那样,不用喝水吃饭,没有七情六欲。真正开悟的人,他所表现出来的,其实是看透了一切,风轻云淡,心如止水。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