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蒋劲松:不当放生行为被与论过分放大
发布时间:2024-05-07 04:03:15作者:正觉网核心提示:“上天有好生之德”的观念古来便受到中国人的认可。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以慈悲心平等爱护众生的放生行为,逐渐从佛教传统成为中国人的民俗之一。然而,因为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动物可生存范围急剧缩小,及部分放生者缺乏相关知识等原因,令本是好事的放生活动屡现争议,饱受诟病。戒杀护生,爱护众生的慈悲之行不对吗?如果对,又为何饱受诟病?日前,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撰文,从多个角度对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
佛教放生中存在的弊端,今天社会大众与佛门都有所认识,应该重视,但也要注意另一种倾向。今天大众媒体和网络上看待佛教放生舆论有所偏颇,往往不去谴责那些天天残酷虐待和杀害动物的人,而对于佛教放生中存在的问题过于严苛。这背后的原因是多重的,既有对佛教的偏见,也有对于动物保护缺乏了解、不够关注的原因。许多人对于当今社会上的肉食文化、动物奴隶制中存在的问题缺乏批判能力,把杀戮现象常态化,缺乏动物伦理学的视角。更重要的是,许多人自己是吃肉的,所以,他们认可杀戮行为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对于素食的意义认识不足,对于保护动物个体的意义认识不足,还执着于人类中心主义。
他们对于拯救动物免遭杀害的意义认识严重不足。即使如此,佛教放生再有不足,再欠考虑,也是试图减少杀生的善良之举。放生活动有不足可以批评,可以劝告,应该改进,但是,对于当今社会上非常严重的捕猎、买卖、杀害、食用野生动物视而不见,对于虐食虐杀动物现象视而不见,对于食用猫狗肉的现象视而不见,却只盯着放生考虑不周的缺点狠批,似有本末倒置、比例不当的问题。动保界、环保界对佛教界放生不当批评的过分严苛,是阻碍动保界、环保界与佛教界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佛教徒放生
1、以偏概全,往往把媒体上揭露出来的最严重、最糟糕的不当放生当作所有放生活动的共同特点。不是批评那些不负责任的不当放生,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否定所有的佛教放生,这对于那些认真严肃的放生者是缺乏公平的。
3、缺乏分析,把不同性质的问题混为一谈,这就会造成严重的误导。
而由于放生不当造成对拯救动物效率的降低,比如说,由于放生仪轨时间太长导致某些物命死亡,由于放生环境不适合,造成某些物命死亡或者被贪婪之徒重新捕获等等。这当然也要检讨,也是放生过程中的重要失误。但是,这种现象就不能简单地说是放生变成杀生。因为,在市场出售的那些物命,如果不去买来放生,它们是注定要被宰杀的。今天虽然由于放生不当,没有能全部挽救其生命,只要能挽救一部分生命,哪怕没有挽救生命,仅仅让这些生命与佛法结缘,也仍然是功德无量。
佛教徒放生的努力应该得到充分肯定。今天在动保界一提到放生,几乎所有人都不假思索地口诛笔伐。其实,如果在网上注意搜索相关信息,或者与放生者多一点交流的话,就会发现放生者也不是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无知,那样盲目。他们许多人都已经注意到了放生的复杂性,注意选择合适的物种、合适的放生地点,开始注意放生过程、方法了。有的放生组织会请教从事水产养殖的业者,请教有关专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减少物命在放生过程中和之后的死亡,也注意避免外来物种入侵的问题。总之,那么多人在放生,肯定有不够如法、不够科学的地方,但是不应该夸大,更不应该因噎废食,一棍子全打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搞好佛教放生,避免不当放生的弊端,需要全面认识佛教放生的双重属性,需要不同背景的法师、居士、专家、学者,相互交流,加深理解,求同存异,彼此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