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具足戒

具足戒——比丘、比丘尼受持的戒律

具足戒又称近具戒、大戒,简称具戒。出家人只有受过具足戒的,才能成为比丘、比丘尼。关于具足戒的条目,释迦牟尼佛入灭之前,为比丘制定的戒律就已经达到了200多条。随着佛教戒律的完善,现在南方国家所传比丘戒是227条,藏传佛教是253条,汉地的佛教是250条,各地戒律的内容大体相同,只有条目和分类有所区别。

比丘戒因与沙弥、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可大别为八种,比丘尼十七)、不定(比丘二)、舍堕(比丘三十,比丘尼八)、众学(比丘一百,受持具足戒即正式取得比丘、比丘尼之资格。

具足戒与菩萨戒的区别

乃持具足戒之前方便,是指比丘、比丘尼所应受持之戒律。梵语(upasam!panna)或(upasam!pada^),比丘戒,戒品具足,比丘尼一百)、灭诤(比丘七,相应于根机而令遵守之,即波罗夷(比丘四,有亲近涅盘之义。又作近圆戒、近具戒、大戒。略称具戒。

具足戒与菩萨戒的区别

比丘戒有二五○戒,并次第诱导,例如具备三师七证、白四羯磨等条件。又由具足戒中抽取五戒、八戒等,巴利语同。具足戒又称近具戒、大戒,略称具戒。为比丘、比丘尼所应受持的戒律,因与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 具足戒的内容,南北传佛教所传的戒本各异,按《四分律》所载,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

具足戒与菩萨戒的区别

比丘戒和菩萨戒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为了解脱,后者是为了成佛。一般人认为比丘戒严格,是小乘法,动辄就会犯戒不大容易守持,而菩萨戒是大乘法很宽容,且大士不拘小节,於是都愿修学大乘,殊不知是绝对错误的。比丘戒消极不作恶,积极不作善不算犯戒,菩萨戒消极不作恶更要积极去作善,否则犯戒。无论受什么戒,戒师、教授师都为我们开示过教发菩提心,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才能感发戒体。大小乘的区分不是从事相来说,而是从实践行为发心来判。

...查看更多

《楞严经》云:“所谓摄心为戒,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而念佛正是摄心之法。

念佛何以能具戒学?

佛知众生,第六意识妄想心,念念攀缘六尘境界,多诸散乱。如妄心攀色尘之缘,而起贪嗔痴之惑,造杀盗淫等业,毁诸戒律。攀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缘,亦复如是。

佛教众生,称念佛名,即是以念佛之正念,止息攀缘之妄念。倘妄心攀色尘之缘,即专念阿弥陀佛,净念相继,自不随色尘所转,摄归念佛之正念矣。攀声尘等缘,一一如是,自然不至破戒作恶。

念佛何以能具戒学?

妄心如马,六尘如六条马路,佛号如马缰。念佛者如御马之人,其马欲向各马路宾士时,其缰在手,即把勒回。既不攀缘,妄念自无,不至犯戒。即是以念佛摄心为戒也。

念佛念到念念与佛相应,诸念当然不起,意业便得清净,则众戒自然具足。

念佛何以能具戒学?

身口二戒,亦由意业所起。身业作杀盗淫,乃是意业所驱使。意业不想杀盗淫,身业自不至犯戒。口业说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亦是意业所发现。意业不想说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口业亦不至犯戒。

故念佛称为净业法门,一念佛名,能净三业。此岂不是念佛具足戒学之明证也!

...查看更多

僧团为简别出家者是否有资格求受具足戒,事先提出一系列问题以询问戒子,此一系列问题总称为“遮难”。“遮难”一词,按照字面上的解释, “遮”即遏止、拦住的意思。

僧中授具足戒的“遮难”是什么

《说文·走部》:“遮,遏也。” 《篇海类编·人事类·走部》:“遮,拦也,遏也”。 “难”即抵挡,拒斥。《集韵·换韵》:“难,阻也”。 在律中规定,沙弥进受比丘戒时,教授师为简别其是否有资格求受具足戒,必须事先把能够障碍受戒的一系列问题以询问戒子,此一系列问题总称为“遮难”。开合为“十三重难”和“十六轻遮”。“难”一共有十三条,它的自性原本是恶,只要占其中任何一难,今生就不允许在佛法中出家,毕竟不是受具足戒的根器,因此被拒绝制止,所以称为“难”。

僧中授具足戒的“遮难”是什么

在《四分律》中佛陀规定:“有十三种人,未受大戒不应受,若受应作灭摈:自言犯边罪、犯比丘尼、贼心受戒、破二道、黄门、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僧、恶心出佛身血、非人、畜生、二根。是为十三种人未受大戒不应受,若受应灭摈。”

僧中授具足戒的“遮难”是什么

“遮”共有十六条,它的自性原本不是恶,所以又称为“轻遮”。只是以求受者不适于受戒,为了护持圣教,防止世人讥嫌的缘故,所以遮止不得受戒。求受戒的人只要占此“难”和“遮”的其中之一,就不得受具足戒。但若有犯轻遮的,只要想办法消除,仍可以到僧中来求受戒品。

...查看更多

什么叫受具足戒?

从佛陀的时代到现在,每当有人请求出家,或受戒之前,一定要先问:“你是人吗?”如果回答是肯...
https://wap.lqjds.com/143/jzj/47926.html

什么是佛教的“具足”

佛教的“具足”是比丘、比丘尼受持的戒律,因为这些戒律与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所以称具足。具...
https://wap.lqjds.com/143/jzj/47927.html

佛教里的具足戒是什么意思

佛教的“具足”是比丘、比丘尼受持的戒律,因为这些戒律与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所以称具足。具...
https://wap.lqjds.com/143/jzj/47928.html

出家、受具足戒之前要问你是人吗

“受具足戒”又可称“受比丘戒”初出家受沙弥戒成为沙弥众,沙弥进一步当受比丘戒成比丘众,正...
https://wap.lqjds.com/143/jzj/47929.html

僧中授具足戒的“遮难”是什么

佛教僧团,最初成立时并没有制定僧团的戒律。后来随着问题不断的发生,佛教为了有效地对僧团进...
https://wap.lqjds.com/143/jzj/47930.html

念佛何以能具足戒学?

佛教的戒律主要是分为五戒、十戒、具足戒三个等级要求,其中遵守的纪律等级也各不相同。分别是...
https://wap.lqjds.com/143/jzj/47931.html

具足戒与菩萨戒的区别

佛教的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受持的戒律,因为这些戒律与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所以称具足戒。关...
https://wap.lqjds.com/143/jzj/47932.html

结语

具足戒根据《四分律》共分为8大类:一、波罗夷,指戒律中的根本罪或极大之罪,犯此类戒者要被逐出僧团。二、僧残,指比波罗夷轻一些的罪行,僧残的意思就是犯此类戒者还有残余的法命。三、不定。四、舍堕。五、单堕。六、波罗提提舍尼,意译为“悔过”,是轻微的过失。七、众学,是较轻的过失。八、灭诤,是为裁断有关僧尼犯戒等之诤议而设的七种方法。
更多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最新视频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