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大乘和密乘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4-09-27 04:02:56作者:正觉网小乘非常务实,但是见地有局限
大乘是用格局解决,不用战术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一定会观察到无常。当你观察无常就能看到生命的流逝,不可逆转。你就知道,不管我再怎么执着,这无常的一切一定会到来。而且如果有灵魂,我必须要自救。必须自救,这是小乘的精髓,也是大乘的精髓。
小乘所有的修行都是这样的:我慈悲你有什么用?没有用。为什么呢?因为你的生死是你自己的,如果你不修行,我慈悲你也没有用。这就是南传佛法(即小乘)局限的一面,也叫务实的一面。务实的一面就是,除非你修行,除非你自己去尝试法性,除非你这样去分解自己的我执,不然你得不到安宁。我不能把禅定传递给你、复制给你,你必须要自己修行,你的生死必须你自己了。
小乘佛法就是很务实的,很负责任的。它的态度很好,但是它的见地会有局限。当你有了小乘的基础,再学习大乘时,你就能够找到大乘的精髓。
佛法区分为三乘是因为见地的不同。小乘和大乘的区别在哪里?南传佛法是很物质化的,修行南传佛法的人很拘谨,很细节化,但大乘佛法完全不用这样。小乘是很务实地来针对你的烦恼心产生作用,比如说你现在很烦恼了,你对我有信仰,你先把你的烦恼放下去,你用四念处的方式观察,用观息的方式观察,你会发现你的整个妄想被剥离了。它是一种转移法,是吧,它很贴实的。你觉知到你的身体,觉知到你的受,你所有的妄想都不在了,因为你的心转移了。而且它用转移、安住的方式会让你进入心的寂静,妄想被清空了。这是一种很立竿见影的方式。
但是,它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见地不够。如果是大乘的菩萨,他就会说你太笨了,为什么呢?因为你的身体是梦境,你的妄想也是梦境。梦境有什么好分析的、有什么好观察的?大乘菩萨会说,一切都是梦境,你就身处在梦境中,你只要知道梦的性质就可以了,内外的世界都是梦境。你何苦这么累,何苦这么心酸呢?只是因为你的智慧不够猛利,你就看不清。
按照现在的话说——用格局能解决的问题,不要用战术。大乘菩萨就是,他的格局高,他一下就知道:知幻即离,离幻即觉。这个世界内外皆是梦境,你非常苦地修个十年二十年,一直在内外的梦境中去抉择:这是梦,那是梦,这个是梦中的什么,那个是梦中的什么……为什么你要这么笨呢?大乘佛法给我们带来的见地是:知性质而解脱。他非常的威猛。他会说,如果你来找我辩论的话,怎么辩论都可以。你说“人无我”,我说“人、法无我”。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不会用小乘的方法修行,因为这样太笨了。我只需要给众生展现佛菩萨的国度,让众生从一个梦境走向另外一个梦境就行了,我不需要逐一给每个弟子教授禅修的方式,这样太愚笨了,我不这样教授弟子。
小乘是阿罗汉的境界,是“人无我”
大乘是菩萨的境界,是“人、法无我”
菩萨的境界比阿罗汉的境界广大得多
那小乘算不算佛法?算佛法,以化身的方式展现根本乘的教法嘛。但它所度化的人,就是脑子比较僵化的,就是我必须要这样才能解决我的问题,换另外一种方式我就解决不了,请你给我这种方式。所以这叫根本乘的教言。
但大乘不是这样的,人、法我都不用观察,这就是梦境嘛。所以我离幻即觉,就行了。我不需要在梦境中再去分别,那样就太钝了。
在大乘看来,不需要非常地执着、非常地物质化。阿罗汉没有证得“法空”,所以他的智慧的边际非常窄,他最多能够破掉他的我执,破掉“人我”,但是“法我”他无法破。即便是破了少分的“法我”,也不能像菩萨一样,对这个世界有这么宏观、这么广大的一种观照。在根本乘中,佛就只是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阿罗汉成立的,没有法报化三身,也没有菩萨的化现,这本身是对真相局限的观待。而大乘菩萨呢,因为他的神通,他能够认识物质和精神的虚幻性。他能亲历诸方刹土,如《华严经》所述。你才能够了解,原来佛法的世界这么广大!这是大乘佛法里“人、法”俱空之后所展现的维度和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菩萨的智慧力,要比阿罗汉强大得多。
小乘是“人无我”,大乘是“人、法无我”。小乘的人无我是很具相地去观照一个具体的东西,大乘的人法无我就没有具相了,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它的世界宽弘无比。
密乘是佛的境界
佛的境界里说:一切都没发生
那密乘是什么呢?密乘就是回到佛的世界。佛的世界里说,这一切都没发生。凡夫的梦和菩萨的梦都没有发生。菩萨执着着众生的苦,菩萨执着佛的刹土,这本身也是一种业力,他没有直达佛的世界。从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直到到了十地菩萨,然后进入普光明灌顶,才能进入佛的世界。所以你想想菩萨和佛的差别有多大。
密乘就告诉你,如来藏的本质就是这样的,而且如来藏的本质就在你的当下。你的佛性不在另外一个世界呈现,它就在你的当下。
所以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要视上师如佛,“上师”的意思就是诸佛智慧的化现。
三乘教法,前者为后者的基础
以三乘不同的见地观察五蕴
空性就被区分成人无我、人法无我和净相
我们在用小乘、大乘和密乘的不同见地去观察五蕴——色受想行识的时候,依于小乘的见地你就知道,色受想行识成为一个我执,是聚合的现象。当你观察的时候,观察你的身心刹那刹那的变化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都是相续,并没有一个我。从小乘的角度,通过觉知,就能突破“人、我”的成立。通过禅定、通过定力、通过慧的观照,就能照见五蕴皆空,这是小乘。
那大乘怎么说?对于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大乘就告诉你:你不用观察。不用观察人无我,一切的现象就在你的当下,本体即空。你一直在梦境中,而梦境本身又不存在,一个觉悟的梦和一个迷惑的梦,它们的性质是一样的。所以大乘就直指它的性质而觉醒,当即觉醒。什么叫六根,什么叫六尘,什么叫六识,也就是你个业所形成的一切的世界,它当体即空。所以你不用去纠结。
那密乘是什么呢,密乘就直接告诉你,色就是毗卢遮那佛的佛身,受就是宝生佛的佛身,想就是阿弥陀佛的佛身,行就是不空成就佛的佛身,识就是阿閦毗佛的佛身。小乘、大乘、密乘三者就有很大的不同,前者为后者的基础。当你知道一切蕴集的现象依于定力的等持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的蕴集本体即空,这就是小乘的人无我。如果你知道内外的对境,即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当体即空,这就是大乘的人法无我。而当你完全住于觉性的世界,感知到自己身心的净相的时候,这就是佛的世界,这就是密乘。一旦当你展现出这种力量,任何时候佛的显化就在当下,如来藏就在当下!这个多神奇。也就是一个大的空性,分成人无我、人法无我和净相。
智慧的现量的灭除烦恼的方式
就是你能轻松地看待自己的死亡
提问者:是不是到了这里我们就可以感知自己的死亡了?
上师:不不,到了这里我们就不谈死亡了。死亡只是你飘过一个念头,不要说大乘,小乘都不去谈死亡,一个聚合的现象它从来就没发生过,谈什么死亡?小乘告诉你,死亡是你陷入死魔的一个念头,你在纠结这一个念头。大乘告诉你,死亡是一个念头的死魔折射出来的情境。密乘告诉你,你在谈死亡的这个心本身就是你的佛性。
提问者:那是不是会感知自己的四大的融解?
上师:会的。智慧现量灭除烦恼的方式,就是你能够轻松地看待你的死亡。在智慧的专注的体性中,最大的好处就是你能够感受死亡、理解死亡、接受死亡。你说是对死亡的预演也好,彩排也好,它就是通过这种心的锻炼,让你知道这一切的本质是什么。
三乘佛法即三转法轮
以不同的见地,不同的修行次第
贯穿了从凡夫直到成佛的一切教法
就像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和大学老师。小学老师度小学生,中学老师度中学生,大学老师度大学生。不是法义有高下,而是三乘得解脱,一乘成佛道。你想成佛,必须回到密续,因为那是佛的真实的描述。但是实际上在度化众生的时候,又要论根基。
所以说小乘、大乘、密乘,也叫三转法轮,即初转法轮、二转法轮、三转法轮。初转法轮,佛以化身度比丘。二转法轮,佛以报身度化天界的和菩萨根基的众生。所有的大乘经典是报身说法,都是在密严刹土、色究竟天中或其他人类不得见的时空说法。三转法轮是密续,是度成佛的众生。
三转法轮以不同的见地、不同的修行,是佛的慈悲演化。但是你看现在很多人都在争执,南传在诽谤大乘,大乘不理解密乘,而密乘却能理解所有的教法。就是因为你站得高,你就能理解所有的东西,而下面的人理解不了你上面的东西。在密法里有九层次第,这九层次第含摄并贯穿了根本乘和大乘的一切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