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详解
发布时间:2022-03-24 11:09:56作者:正觉网佛经、佛典这些文字的东西不过是修佛道路上的一座桥梁而已,并不能反映真实。佛是不主张立文字的,但是如果不立字、不说法,凡夫不能了知,无法学佛,因此这些文字都是给凡夫看的,不得已而为之。佛祖与老子都有类似的观点,老子论道也不主张立文字,因为关于什么是道,实在是无话可说的,他的《道德经》是应朋友之约勉强写的,而且只留下了短短五千言便匆匆离去了。人类所创造的文字是用来描述物质世界的,比如长宽高大小圆方,父母、朋友,即便是那些抽象文字也是可感可知的,比如友谊、勇敢、善恶等等,两个人的关系好就叫友谊,一个人打死一只虎就是勇敢,施舍给他人财物就是善,杀生害命就是恶,所有的文字均与物质世界紧密相连,无论什么字都无法超越物质世界本身,物质世界是变化的不真实的,因而文字也是不真实的。比如你家的狗叫“逗逗”,你一喊“逗逗”,它便摇着尾巴向你走来,可是后来它死了,你再喊“逗逗”,它是否还会摇着尾巴向你走来?显然名实不符,这个名字不再具有意义。用变化的东西来反映永恒显然是很荒谬的,任何文字都无法反映精神本体,因此真正的佛法是不可言说的,不可用意识分辨的。你只要说出佛是什么样子,那就表示有佛,“有”必然转化成“无”,那么佛必死。如果你说佛就是虚无,那么佛必生,因为“无”能转化成“有”。如果佛在生死轮回中流转那还能称佛吗?
试论生死轮回的真谛。这里只做简要论述。人从生到死,从死到生并非是两个不相干的过程。学过生物的人都知道,人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在受精卵刚一形成的霎那,生便开始。但生刚一开始,死便相伴而来,生与死紧密交织在一起。人在母体中经过10个月的孕育到即将分娩这一段时间,人已经死了无数次了。因为人从一个细胞分裂为多个细胞的过程中,要不断从母体中汲取营养,汲取营养的同时要不停地新陈代谢,旧的细胞也就不停地被新细胞代替,此时细胞分裂成长的速度远大于细胞死亡的速度,因此表现为生。从人出生到中年这一段时间,生的速度继续大于死的速度。而人到中年时,恰好生与死达到平衡。中年期一过,死的速度开始大于生的速度,也就是细胞分裂更新的速度开始小于细胞死亡的速度,自此以后,人逐渐表现为衰老的状态。当人更新的细胞无法满足人体生存需要的时候,人就走向了死亡。这是一个人从生到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体现“我”的眼耳鼻舌身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等八识是与人体的整个生长过程紧密缠绕在一起的,没有阿赖耶识就不会有生命的本质内容,末那识执我之种性就失去了依据;没有末那识执我的生长繁衍本能就没有生命;没有意识,人类就不知道该如何用手获得食物,用嘴吃食物,因而无法满足末那识生存本能的需要;没有眼耳鼻舌身识,意识就失去了与外界联系的通道,无法从外界获得信息和能量,意识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毫无用处。关于八识与人体的关系前面已有较多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那么从死到生又是怎样的呢?有人或许认为,人死后,进入死亡的境界里,此时死的速度大于生的速度,因而表现为死。这样理解是错误的。死的速度大于生的速度在人走向衰老的过程中已经体现过了,因此人在死后这种情况不会重复出现。生的境界和死亡的境界是两个不同的境界,其具体表现并不一样,但最终都能很好地结合到一起完成一个轮回。“生”是依缘而起的过程,“死”则是待缘而起的过程。人活着的时候,生与死纠缠在一起是依缘于人体细胞更新速度的变化来表现的。而当人死了的时候,人体的细胞已经失去了活性,不可能再呈现出细胞的更新现象,因此也就无法表现生死依缘的过程。细胞如果还会更新,那说明人体还活着。因此生前与死后的变化是不会相同的。当人吐出最后一口气的霎那,人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最先离开,人失去知觉。但此时人体的能量尚未耗尽,细胞及其内部的基因密码还有极微弱的活动,这是末那识在对人意识丧失前后做最后的记录。末那识要对人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恒审思量,这是由它执我的特点决定的。随着身体的变冷变僵,末那识将这个人生前以及前生的全部记录以种子的形式转存到阿赖耶识那里,这个记录所表达的意义就是“我”,末那识执着于这个“我”也藏进阿赖耶识里。这个死亡了的身体已经无法表现生命的本质,阿赖耶识也随之离开,但阿赖耶识的离开并非主动,不会像人们所想象的灵魂出窍那样,只是不再显示生命尔。阿赖耶识是人与宇宙的根本识,他以共性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我死亡了的尸体将经历地水火风的分离,这同样符合阿赖耶识自心所现的规律,但我的生命之种却留在了阿赖耶识的汪洋大海里,我的种性自此进入待缘的状态。我的种最终会落在哪里?需要等多长时间?这很难说。首先我落脚的地方必须能表现“我”,符合我的意志适合我生长,显然要找到我原来的那个身体已经不可能,但只要能适合我生长就依然会表现出“我”,这要看末那识与谁有缘。只能等。这个等待的时间可长可短,也许很快,也许需要几十年上百年,或许更长,很难说。如果末那识认为我的种性比较适合做小草,那么我可能会变成小草;如果末那识认为我比较蠢,那我可能会变成猪;如果末那识认为我依然具有人性,那我可能会重新做人。一切都与我前生以及生前所造的因果紧密相连。如果世界上出现一种生命结构与我有缘,末那识便马上显现出来,并把我的种子从阿赖耶识那里执取出来,将我种性的意义与这个生命结构的基因密码有效结合,按照我的意志开始生长。如果这个生命结构是一个受精卵,那我将发育成人。
以上就是一个人生死轮回的一个周期。
人要想成佛,必须先挣脱这个轮回,而挣脱这个轮回的关键就是要断除与末那识为缘,不受末那识的控制,那么摆脱了末那识的束缚就成佛了吗?只差一步,如果是彻底摆脱了末那识,那表明你已经远离了生死,至少进入菩萨如如不动地,已经不可逆转,不可能再打轮回,但若要成佛,还需转识,什么是转识?这是能否成佛的关键所在,要想知道这个秘密,就请跟我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玄奥的佛学世界。
《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楞伽”译为“不可往”,在这里是指印度南面大海之中凡人无法抵达而且险不可攀的一座大山,也有人认为楞伽山位于今天的斯里兰卡,但多不被现代学者认可。“阿跋多罗”翻译成汉语就是“入或无上”的意思。“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译为入楞伽山的宝经或楞伽山无上宝经。我本人支持“楞伽山无上宝经”的翻译。据说佛祖释迦牟尼曾经降临这座大山说过法,弟子把佛说的话记录下来始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这部书文字简古难通,是公认的,古往今来皆以之为难,读之令人望而生畏,这也是它很难在尘世上广泛流传的主要原因。《楞严经》为何能流传很广?因其语言美,层次清楚,读之令人有抽丝剥茧之快意。而初读《楞伽经》没有不被搞得晕头转向的。楞伽经之所以难,难在它不是一部普通的佛经,而是阐述佛法理论的典籍,思想庞杂,涵盖了诸多个体系,属于哲学范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概括性。如果平时没有养成勤于思辨的习惯,一时间是很难适应的。
有人认为《楞伽经》难读主要是翻译的事,其实先人们在翻译时也都希望人能看懂,便于弘扬佛法,谁也不懂翻译有何意义?绝无讳莫高深之意。不明其理的原因主要是执凡夫之所见造成的。楞伽经是一部印心的书,修行者修到什么层次,可以拿楞伽经做参照比较,合于经文,说明你修对了,没走歪路;不合于经文,说明你修的不对,应该改正。而一点修行都没有的凡夫以俗目分别之心观之怎可了知楞伽大义?
《楞伽经》流传下来的译本共有三个,分别是(1)宋译本:南朝刘宋时代天竺人求那跋陀罗翻译的4卷本《楞伽阿跋多罗宝经》;(2)魏译本:北魏时北印度人菩提流支翻译的10卷本《入楞伽经》;(3)唐译本:唐朝时新疆和田人实叉难陀翻译的7卷本《大乘入楞伽经》。
上述三种译本各具特色。唐译本语言较美,但意译较多;魏译本翻译得还可以,但错误较多;宋译本属直译,最能体现此经的原始状态,流传最广。因此本书讲解将以宋译本为范本。
之所以要写这部书基于两点考虑:一、市面上流行的被译成现代汉语的《楞伽经》多数版本错误太多,错误主要表现为断句错误,文字错误、翻译错误、对于典故的理解错误等,这些情况的存在不利于古代文化的普及,给读者或修道之人带来极大不便;二、我决心竭尽我的所能对原经文逐字逐句翻译诠释,尽量直译,使之合乎经文的本义,并作解说,将错误尽可能降低到最小限度,也希望朋友们与我一起努力,让我们共同来完善这部书,诚谢!
【原文】:
如是我闻①。一时②,佛住南海滨楞伽山顶,种种宝华以为庄严,与大比丘③僧,及大菩萨众俱。从彼种种异佛刹④来,是诸菩萨摩诃萨⑤,无量三昧⑥自在之力,神通游戏。大慧⑦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一切诸佛手灌其顶⑧,自心现境界,善解其义;种种众生,种种心色⑨,无量度门,随类普现;于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⑩、究竟通达。
【注释】:
①如是我闻:是,这个或这些的意思。如下所说这些法都是我亲自从佛祖那里听到的。佛祖在涅盘前嘱咐弟子在集结经文之首都要以“如是我闻”开头,这句话就成了辨别真伪佛经的法印。
②一时:某时,某段时间,不确定。
③大比丘:比丘,有破烦恼、乞士之意,乞士就是向上乞讨不生不灭的精神食粮,向下乞讨世间众生的出家者。男性称比丘,女性称比丘尼。大,指出家人修炼到上可以通神的境界,特指佛根较深之人。在楞伽会上,只有大比丘以上之众才能真正领悟佛的正法,根浅之士无缘此会。
④异佛刹:不同的佛土、佛国、净土。
⑤菩萨摩诃萨:菩萨全称菩提萨埵。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是有感情的众生。因此菩萨既是觉悟的众生,又是以觉悟他人为己任的有情。大乘佛教建立后,依据人人皆具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信佛发愿发慈悲心救度众生之人,不论在家或出家,都称其为菩萨。这是指一般的菩萨。摩诃萨,是大的意思。因此菩萨摩诃萨指的是大菩萨,比如观世音、文殊、普贤、地藏等菩萨。
⑥无量三昧:三昧是译音,是入定,定而不动,正定,正受之意。不要把它理解成“三种昧”,三昧也可译作三摩提。无量是指不能用数字来度量之意。凡人在修炼佛法时心很难静下来,偶尔静下来了,入定的时间也总是有长有短,即便得道高僧也往往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出定,比如吃饭等等,因而只要未脱离肉体凡胎所得三昧定法都是有限量的;而佛或大菩萨们却能做到永恒入定,不出不入,是无限量的,因而称之为无量三昧。
⑦大慧:菩萨名。楞伽经就是大慧菩萨与佛祖释迦牟尼的对话集。
⑧手灌其顶:诸佛用手对大慧施法加持,为其注入无穷发力,明其进入与诸佛平等正觉。
⑨心色:心指的是心法,包括受、想、行、识四种;色指物质世界,包括内色和外色,内色指眼耳鼻舌身五根,外色指色声香味触五境还有被人感知的一切客观事物。
⑩五法、自性、识、两种无我:五法包括名、相、妄想、正智、如如;自性是指三自性,包括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识指八识;两种无我是指人无我和法无我。(这些概念后面会详细讲到,这里只做介绍)
【翻译】:
如下所说诸法都是我从佛主那里听到的。有那么一段时间,佛主释迦牟尼驻留在印度南海滨的楞伽山顶,山上光华缭绕,神圣庄严,大比丘、大菩萨们与佛主聚在一起。这些大菩萨们来自不同的佛土,都有着无可限量的三昧法力,无拘无束,自自在在,神通广大,出入世间犹如游戏,无有障碍。大慧菩萨居上首,诸佛为其灌顶加持,对于自心所现的善恶等一切境界,大慧皆能明晓其中的义理。对于各种各类众生心色的差别,大慧皆能以无量度脱的法门,随不同有情众生的希求而普应之。大慧对于五法、三自性、八识、人无我和法无我皆了然通达。
【原文】:
尔时,大慧菩萨与摩帝①菩萨,俱游一切诸佛刹土。承佛神力,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偈②赞佛:
㈠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㈡一切法如幻,远离于心识;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㈢远离于断常③,世间恒如梦;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㈣知人法无我,烦恼及尔焰④;常清净无相,而兴大悲心。
㈤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远离觉所觉⑤;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
㈥牟尼寂静观,是则远离生;是名为不取,今世后世净。
【注释】:
①摩帝:菩萨名,有“慧”之意,500罗汉中位居第155尊。
②偈:意为“颂”,是佛经的一种体裁。
③断常:断见和常见。认为人是有灵魂的,但人死之后,灵魂也会消失的就是断见;认为人有灵魂,但人死后,灵魂不灭的就是常见。这两种观点佛祖都反对。
④尔焰:空中的火焰。用来比喻我们所见到的一切都如空中的焰影那样不真实,转瞬即逝,而人们却认为那是真的,迷在其中,不知醒悟。这种不实的东西蒙蔽了人们的智慧,因此也称智障。
⑤觉所觉:觉与所觉。即能觉知的我以及我所觉知的对象。佛祖认为这两者都是不真实的。
【翻译】:
这时,大慧菩萨和摩帝菩萨一起畅游了一切诸佛的国土,秉承佛加持的神力,从座而起,露出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用偈赞美佛说:
㈠佛祖早已远离了世间的生灭,那世间的生灭啊,就像虚空中的焰华,并不真实。佛祖早已了知智既不能从有中得,也不能从无中得,只有超脱了有无,以无分别心观察,才得大智慧。佛以大智慧看穿了尘世上的一切生起悲悯众生之心,因而发大愿度化一切众苦。
㈡佛祖早已远离了心识的作用,不再生起任何妄想,因为一切法如幻啊!智不得有无,而生大悲心(翻译同上)。
㈢佛早已远离了断常,世间的一切都像是在做梦啊!智不得有无,而生大悲心(翻译同上)。
㈣佛祖早已证得人无我和法无我,人有我是烦恼产生的根源,法有我是认为尔焰是真实的根源。佛祖在清净无相中看穿了一切,因而悲悯世间的愚迷,生起大悲之心,发愿济度世间。
㈤佛祖早已证得只要你没脱离肉体凡胎,你所见到的一切境界都是假的,肉眼是不可能见到佛的境界的。因此在修炼中见到的那个所谓的涅槃境界是不真实的。尘世上根本不存在涅槃。涅槃是不生不灭之法,佛走前是证法的人,在凡人的心目中总有一个涅槃的佛的样子,那个样子就是人的形象,而人成佛之后是无相的,是不可思议的,因此不存在涅槃了的佛的样子,也不存在佛涅槃。大慧赞佛祖早就远离了那个能觉的我以及我所觉的一切事物,包括那个能被感觉的所谓涅槃,所谓的涅槃之境都是人脑想出来的,都是世间法,佛祖不仅抛弃了有而且抛弃了无,有无两者全都超脱。
㈥人若能观佛寂静之体,领悟到远离生死、不执着之真义,则今生后世常得清净矣【原文】:尔时,大慧菩萨偈赞佛已,自说姓名:“我名为大慧,通达于大乘①,今以百八义,仰咨尊中上②”。世间解之士③,闻彼所说偈,观察一切众,告诸佛子言:“汝等诸佛子,今皆恣④所问,我当为汝说,自觉⑤之境界”。
【注释】:
①大乘:大菩萨所达之境界。乘,本义为交通工具。这里喻指将众生从烦恼的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的教法。
②尊中上:尊者当中的至上。是对佛祖的尊称。
③世间解之士:如来十号之一,对于一切有情世间和器世间皆善通达。
④恣:随意。
⑤自觉:指佛祖证得的般若境界,般若即智慧之意。具备常乐我净四德。